01.12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一.估值确实存在安全边际

1.中国建筑持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占中国建筑市值的83.7%。

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光持有的子公司的市值达到2031.51亿元。现在中国建筑的市值为2427.32亿元。差值有395.81亿元。

2.漏网的中建地产补齐差价。

除去上述持有的上市公司后,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中还有中建地产(中建地产由中国建筑持股80%,中建二局持有20%,中国建筑又持有中建二局100%股份)。中国建筑持有中建地产100%股份。2018年中国地产销售额946亿,毛利为35%左右,公司地产存货超六成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中建地产估值多少呢,一眼定胖瘦,肯定不比395亿少吧!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3.白送你中国交建要不要?

中国建筑剩下业务:房建、基建、设计业务(可能会有与西部建设的重叠)。

房建、基建、设计业务毛利占到53%左右,净利算占一半吧,2018年三块业务净利算190亿。190亿利润,跟中国交建2018年利润差不多,现在中国交建市值在1500亿左右。当然除去房地产业务中国建筑的roe可能达不到中国交建的roe11%左右,所以市值打个折,算1000亿市值吧。

明显估值还是比较有优势的!看情况再加点仓吧!!

二.中国建筑存在几个问题

今天好好地看了下财报,其实还是觉得有几个问题想说说。

1.管理层流水的兵,长期战略能否贯彻.

孙文杰、易军、官庆、周乃翔,中国建筑十年换帅4次,是权力斗争,还是贪腐问题,无从得知。但频换换帅对公司真不是好事。伟大的企业,其领导人和管理团队都是很稳定的。

2.股权激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管理层是否以股东利益出发。

3.是否有混改预期。

中国建筑股权基本为国有,集团为国资委全资控股,持有上市公司股权56.28%,安邦现在也是国有接盘,中金、汇金也是国家队,基本没有民营资本进入。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也是同样的问题。

未来是不是会像格力电器一样有混改预期呢?股权治理结构是不是有提升的预期?民营资本也不一定对建筑行业不一定感兴趣!!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4.折旧高,费用管控还要加强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运输设备折旧,机器设备折旧,办公设备等折旧最多折旧10年。

运输设备折旧3.39亿,机器设备折旧14.5亿,办公设备等折旧40亿(买什么办公设备、临时设备这么花钱)。不算房屋十年就要折掉570.9亿。就是最多十年又得买一遍,可怕!!

我去过中国建筑的分公司,什么篮球场、什么活动中心设备过于齐全,但是能不能节约点啊,降本增效不能只是口号啊!新官上任看能不能烧几把火!

公司的三项费用明显增长比率比营收比率增长要快的多。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营收增长13%,管理费用居然上升31.8%,(233亿的管理费用,甚至比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还高)。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还能找到理由,这管理费用要派审计去查查!!

三.中国建筑的护城河是什么,竞争优势是什么??

1.杜邦指标

净利率吗,呵呵哒,除去房地产业务,roe能不能超过10%是问题。

是周转率,建筑行业哪有周转率可言。

最后只有财务杠杆了。纸面财务杠杆4倍多,这可能是中国建筑的竞争力。

其实,我觉得杠杆不止4倍,因为总资产中把少数股东权益计进去了(跟我们没啥关系),把实际负债率算低了,实际杠杆在6倍多。如果不是国家要求资产负债率指标,估计杠杆还会加大。当然我瞎算一通,其有息负债在8400亿左右,只占到60%(这个不准),剩下的杠杆是公司供应链占用的资金等。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资金成本在5%-5.5%左右。

中国建筑发债成本在4%-5.6%之间。优先股股息在5.8%(优先股不算资金成本,毕竟是股权,做资金成本的参考)。财报说资金成本在1%-10%,这个没办法确定。估计有息负债应该在5%-5.5%左右,毕竟优先股股息在5.8%。

2.真正的竞争力应在成本费用上去找。

2018 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三项期间费用合计 423.4 亿元,同比增长 35.1%。三项费用占收入比 3.53%。

如果费用能降低20%,算算利润是多少,roe是多少。只有roa的提升,杠杆乘数才能发挥效果,也才有核心成本优势!!

四.题外话

中国建筑持有其他上市公司市值一览!低估背后也存在几个问题

这是中国建筑在境外的项目,东南亚的发展很快啊,过几年是不是可以考虑东南的股票市场进行投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