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草莓施钙肥过多有哪些缺点?草莓缺钙肥如何补救?

l刘祖德


你好,我是晴格格,我很喜欢吃草莓,下面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对钙元素的需求量是很高的,仅次于钾元素和氮元素,钙元素的草莓必须的第三大元素,在草莓种植施肥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钙肥的补充,缺钙会导致草莓发生多种生理性的病害,在草莓的生长过程中,是很少出现钙肥过量这种情况的。草莓的果实缺钙,还容易造成草莓灰霉病的爆发,特别是大棚种植的草莓,进行合理的补钙是非常重要的。

草莓缺钙会出现以下症状:

1. 叶片焦枯:草莓缺钙典型的症状就是所谓的叶焦病,通常发生在草莓的新叶上,造成草莓的叶片顶端皱缩,叶尖焦枯。

2. 花器受损:缺钙还会造成草莓花萼焦枯、花蕾变褐;草莓的新芽顶端干枯,会被误当作是芽枯病防治。

3. 果实发软:草莓的果实发生缺钙,在草莓的幼果期会出现僵果,成熟期的草莓果实缺钙会导致细胞壁薄,细胞密度小,草莓果实的表现出发软的现象,耐储运性变差,果实的重量降低,容易感染灰霉病。

4. 根系受损:缺钙的草莓根部比较短,根毛少,根尖从黄白色转为棕色,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死亡。

导致草莓缺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土壤缺乏:有的土壤里含钙丰富,但大多是被土壤中的磷酸根等阴离子固定,最终生成碳酸钙,很难被草莓吸收利用。

2. 施肥不均衡:氮磷钾使用过量时,造成土壤的营养不平衡,钙元素与磷、硫等元素反应被固定,形成难溶的磷酸钙和硫酸钙,或者和钾元素产生拮抗,钙的吸收受到了抑制。

3. 根系活力弱:土壤盐渍化或者其它原因导致草莓的根系受损,钙的吸收受到抑制。

4. 土壤高温干燥:草莓的根部对钙的吸收和分配输送主要是靠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在土壤水分低,空气干燥、温度高的情况下,草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少,叶片的蒸腾作用弱,土壤里的钙难以被草莓的根部吸收和输送,造成钙吸收障碍。干燥和高温的情况主要是草莓花芽分化期和现蕾期。

草莓缺钙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底肥使用生石灰或者煅烧后的牡蛎壳粉等缓释性钙肥,在草莓生长期进行叶面喷施和滴灌水溶性钙肥。

2. 底肥减少复合肥或者氮磷钾的用量,增施有机肥或者腐熟后的粪肥。

3. 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草莓在定植缓苗以后浇施腐植酸和海藻精粉,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草莓根部的发育。

4. 避免土壤过于干燥,土壤不能忽干忽湿,特别是地膜覆盖以后,应该注意高温和土壤水分情况,并对草莓进行叶面喷施补充钙肥。

以上就是草莓缺钙的防治方法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种出来的草莓都能又红又甜!


晴格格在东北


草莓在种植过程中,需求钙肥量比较大,一般不会出现钙肥过量。草莓补钙出现过量的情况,会影响别的元素吸收。比如磷肥和钾肥,磷肥会和土壤中的钙肥形成磷酸钙沉淀,造成磷肥减少。钙肥和钾肥会互相影响吸收,当钙肥过量时,钾肥的吸收量就减少


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前期过量使用钙肥会造成花芽分化不好,引起磷肥吸收减少。钙肥后期过量使用,会造成品质降低。虽然可能硬度比较好,但是甜度和品质口感会下降一个档次。

草莓补充钙肥,一般都是在第一次座果以后,就要开始叶面喷雾螯合钙。严重缺钙的地块可以直接冲施,效果最好。也可以在底肥中使用一定量的钙镁磷肥补充钙肥。草莓一般都是连续开花结果,每次结果以后,都可以冲施或叶面喷雾,糖醇钙或者氨基酸钙。补充钙肥有利于增加果实的硬度,提高果实的品质。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对钙肥的需求量比较大。一般在成熟期以前,就可以叶面喷雾钙肥,这样有利于提高果实的硬度和亮度。在叶面喷雾过程中,钙肥也可以和别的元素一起混合喷雾。选择钙肥时,一定要选择螯合钙。普通钙肥容易出现反应,造成钙肥失去作用。


土壤大管家


钙肥不论在何种作物上都不建议根部施用,主要原因有2种。

1、根纪施用利用率差,浪费得多,且大多数钙肥都是复合形态,含钙的同时还含有其他元素如氮、磷、甚至氯,在特定生理期如果错误施入了大量的反向元素会导致作物出现应激反应,造成减产或品质降低,如幼果期施入硝酸钙,由于速效氮肥不合时宜的介入,很容易导致生殖生长被削弱从而引发生理落果现象。

2、阳离子拮抗,钙是阳离子,土壤驶入钙肥过多会导致钾肥的吸收速率受阻,同样的,农田中往往都会富集大量钾肥,由于阳离子的拮抗作用,土壤施用钙肥效果也不甚明显。

所以,钙肥的施用还是应该以叶面补充为主,并且要抓住不同作物补钙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多数被子植物而言,在种子形成早起也就是幼果时期补钙效果是最好的,在这个时期可以把钙与硼按照8:1的比例搭配起来叶面施用,辅以镁效果会更加理想。其实不单是钙,中量元素中除了硫之外以及所有的微量元素都适合进行叶面补充,叶面补充用量省效果好,你可以在草莓上多做一些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