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孩子假期必經的3個階段,少了一個都不行

孩子假期必經的3個階段,少了一個都不行


寒假放假,對孩子而言相當於一次全身心的解放。

但是對家長來說,卻是犯難的時候。

孩子的假期生活要怎麼安排,作息時間要怎麼規劃,怎樣才能讓孩子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是選擇讓孩子釋放天性,還是報一堆輔導班學習?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方式,我都不提倡家長那樣做,過於極端。

孩子的假期生活,是一個放鬆與學習相結合的過程,也有其必然要經過的階段。

如果家長強行去擾亂這一過程,結果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1

“散養”

剛考完試,寒假才剛剛開始,不要著急約束孩子。

孩子剛放假,最需要的不是緊接而來的學習,而是休息。

剛放寒假的孩子,更需要家長“散養”,而不是約束。

所以“散養”階段,主要是讓孩子有足夠的放鬆休息時間。

1、帶孩子回鄉探望長輩

一來可以讓孩子代替家長好好陪陪老人,彌補家長自己長期無法陪伴的遺憾;

二來讓孩子換一個生活環境,更能鍛鍊孩子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三來回鄉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近、感受大自然,更容易放鬆自我。


2、帶孩子出去旅遊

家長帶孩子出去旅遊,不僅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對世界有更多的認知。

打開孩子的眼界,讓孩子有機會去見世面,見識越多,孩子註定會更加優秀。

同時,旅行更有利於親子關係的提升,親子關係在旅途中會變得更加親密。

經過一學期緊張的學習,孩子需要有一個休息期。

期末考後適當的讓孩子放鬆,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調整狀態,更好的出發。

孩子假期必經的3個階段,少了一個都不行

2

“圈養”

度過了“散養”的休息放鬆階段,就要幫助孩子適度收心,查漏補缺。

所以“圈養”階段,主要以學習為主,放鬆為輔,勞逸結合。

1、制定計劃表

時間計劃表儘量越詳細越好,好比如幾點起床、睡覺,一天可以看多久的電視,需要在什麼時間段學習等,都應有所安排。

當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家長也應該按照實際情況去幫助孩子做相應的改變。

2、完成寒假作業

人都是有惰性的,長時間不學習,只會越來越不想學習。

所以家長要保證孩子每天都有時間去學習,維持孩子的學習性。

寒假作業不需要一下子做完,每天做一點,查漏補缺的同時,也能幫助孩子維持頭腦學習的活躍度。


3、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做家務也是一種鍛鍊。

起床疊被子,打掃自己的房間,幫助家長洗菜做飯等。

一來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不易,懂得感恩;

二來更能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至於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

孩子假期必經的3個階段,少了一個都不行

3

“收心”

“收心”階段是為了讓孩子在經歷了一個假期的放鬆後,能夠以最好的狀態迴歸到新學期的學習裡。

所以,在假期的最後階段,“收心”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1、調整作息時間和心態

讓孩子從假期的興奮以及放鬆的狀態中走出來,避免因開學壓力的出現而難以適應。

在心理上幫助孩子更好的去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情緒上多加引導,防止孩子過分沉浸在假期歡樂中。

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慢慢接近開學作息,讓孩子有一個很好的過渡適應期。

2、預習新學期內容

幫助孩子預習新學期的內容,不求精通,有個大概的瞭解即可。

清楚下學期大致的學習內容,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瞭解下學期大致的學習計劃,更好的幫助孩子去合理規劃學習時間,以及學習側重點。

3、檢查寒假作業

最後檢查孩子寒假作業的完成情況,幫助孩子做最後的收心工作。

從寒假作業的完成度中可以很好的看出,孩子上學期大致的學習成果。

且可以根據寒假作業的反饋,幫助孩子更好的制定新學期學習計劃。

所以說,寒假作業的完成情況,代表著孩子的寒假是否能完美收官。

寒假放假,家長不要將孩子“逼”得太緊,也不要過於放鬆。

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側重點,家長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就能給予孩子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