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林黛玉是曹翁創作的最豐滿的人物形象之一,她的經歷之所以讓人探究不止,回味無窮,和曹雪芹利用其他人物進行影射分不開,最著名的當屬“晴為黛影”的說法。

除了晴雯外,公認的影射黛玉的人物包括香菱、秦可卿、尤三姐、妙玉、紅玉、茗玉等。其實“靜說紅樓”認為遠不止這些,那麼到底哪些人物影射了黛玉,黛玉的一生到底有多坎坷,曹翁有沒有為我們尋找答案留下線索呢?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在《紅樓夢》第一回介紹,紅樓夢的故事源於絳珠仙草還淚神瑛侍者的故事,在此處有一處脂批十分有趣:

“概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

脂硯齋這句批註,基本可以肯定,紅樓人物中,大多都是黛玉、寶玉二人的影射,那麼,到底這些人物中,與絳珠仙草是怎樣聯繫起來的,“靜說紅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次在看到大相國寺千手千眼觀音的塑像時,恍然大悟,林黛玉在大觀園經歷的一切,竟然是警幻仙姑對她的度化過程。

曹翁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之深、涉獵之廣,讓今人望塵莫及。尤其他對佛文化的深刻理解,已融入黛玉的人物塑造。

“靜說紅樓”對照千手千眼觀音的成長經歷,層層揭開黛玉曆世的真相,看曹雪芹為末世女子林黛玉開啟了怎樣的佛國世界。

緣起:欠債,絳珠草和妙善公主都有一顆菩薩心

妙玉被認為是黛玉的一個分身,這在紅樓迷中已達成共識。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那麼,曹翁為何給黛玉安排一個道姑身份的分身呢?這可以從千手千眼觀音的成長經歷去查看。

千手千眼觀音未修成正果前,俗家身份是妙莊王的三女兒妙善,俗稱三公主。

妙善公主自小很有慧根,自幼修習佛法,對此,妙莊王很是反對,但小妙善心意堅定,加上母親迴護,兩者的矛盾並未激化。

等到妙莊王三個女兒都長大後,妙莊王要求她們都婚配,妙善公主的姐姐妙緣、妙清遵從父親成婚,唯有妙善執意許身佛門,執意不從,遭到妙莊王的圈禁和毆打。

對於妙莊王的做法,妙善在母親的幫助下,偷偷逃出宮殿,到白雀寺繼續修習,妙莊王得知妙善下落後,一把火燒了白雀寺500僧尼,妙善在情急中,被僧眾救出,到香山繼續自己的修為,成為香山山長。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而妙莊王因為殘害500生靈,身上長了500多個大膿瘡,非常痛苦但無藥可醫,一個方外之人對妙莊王說,可以用自己女兒的眼和手為他治療,方可痊癒。但妙緣、妙清拒絕為父治病。

在香山修行的妙善知道後,讓人將自己的手和眼送給妙莊王治病。自此,妙莊王轉變心性,向上天跪拜,祈求妙善枯眼復明,殘手重長。

上天感動於妙善孝行和善心,讓她長從出千手千眼,是為千手千眼觀音。

至今,全國多地都塑有千手千眼觀音塑像,其中河南開封的大相國寺的千手千眼觀音,最為出名。

對照妙善和黛玉的經歷來看,妙善修成千手千眼菩薩的經歷源於欠債,欠父親生養之債;

而絳珠草心神不安,終日遊離於離恨天外的原因,正是因為欠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債。

從這個角度看,黛玉和妙善經歷的劫難,緣起都是因為欠債,她們都有一付菩薩心腸。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渡劫:黛玉的千萬化身,正是妙善的千手千眼,經歷過,才知有多痛。

脂硯齋說,蓋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可見在紅樓夢中的很多人,雖出身不同,門第貧賤迥異,經歷繁雜多樣,但半數都是在講絳珠仙子林黛玉。

曹翁對絳珠草的這種設計,實際是借鑑了千手千眼觀音的寓意。

千手千眼觀音之所有有千手千眼,意思是用千眼看世間百態,用手參與其中,度化眾生。

黛玉的這些分身,實際是警幻仙姑大施幻法,讓絳珠草以千手千眼的相,去體悟愛情之苦,痴情之苦,人性之苦。

從絳珠草的出身來看,她是靈河岸邊石頭縫裡生長出來的一株柔弱纖細的小草。

黛玉的千萬化身也同樣具備這樣的特質:黛玉父母早亡,秦可卿是養生堂抱養的孤女,香菱是被拐賣的無根浮萍,妙玉是被尼姑收養的小尼姑,晴雯賴家花幾兩銀子買來的小丫頭,父母更是連面都沒見過……

警幻仙姑就是通過千手千眼的方法,讓黛玉親歷各種人生,最終證得人生至苦,痴情最苦。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黛玉、秦可卿、香菱、晴雯……這些薄命女孩的結局,無一例外都是慘死,她們心死之日,正是絳珠草解開心結之時。

開悟:黛玉死後,魂歸何處?妙善生了慈悲心,妙玉生了清靜意

黛玉淚盡而亡,死時處境十分慘烈和悲苦。根據曹翁對妙玉這一道姑的設置,黛玉死後是找到了歸宿的。

據傳千手千眼觀音妙善,在最終就是道姑,後來才轉而成佛。而妙玉這個道姑,很可能也如妙善一樣,轉而修佛。

既然妙玉是黛玉的分身,那麼妙玉對黛玉的映射是什麼呢?“靜說紅樓”認為,正是讓黛玉獲得圓滿。

參照妙玉的原型妙善,經過慘烈的報恩,發覺出身上的至孝至善,從而修成正果,成為觀音。

而黛玉也正是經過警幻仙姑造的千萬幻影分身,體悟到人生實苦,愛情實苦,從而解開心中對神瑛侍者的迷戀之痴。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在報完恩後,應該如妙善一樣,心生清靜,能夠安心地進入離恨天內,心無波瀾地在靈河邊,皈依佛法。因為絳珠草身處的位置正是西方靈河岸邊,這是正是佛國之地。

正如在紅樓故事開頭所寫,一動不如一靜,絳珠草和青埂峰下的補天頑石正是靜極生動,才有了一段人間孽緣。

相信在黛玉死後,一定會解開心結,迴歸到歡喜清靜之態。從這個角度看,曹翁對悲慘人生開出的藥方,就是遁入空門,無慾無求,心生歡喜。

可見,作者曹雪芹是在經歷了怎樣的大起大落後,才寫出了這部紅樓夢。

也難怪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三年演出林黛玉後,此後餘生不肯與世俗融合,最終遁入空門,這可見曹翁對人物性格的把握之精準,讓人心生恐怖。

林黛玉和千手千眼觀音有何淵源:難怪陳曉旭演了林黛玉,遁入空門。

參與書目:《脂硯齋評石頭記》《紅樓夢》前80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