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明即墨历史更悠久,为什么成了青岛的一个区?

十三说电影


官方说法不得而知,简单说一下老人口中讲述的民间说法吧,不一定正确,但应该不无道理。

即墨金家口码头开埠在明朝天启年间,初时的商户只在海边结草为庐,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至清朝乾隆年间金口码头成为北方著名商港。清代中期至民国初期,金口之繁荣已达顶峰,成为附近数县的榨油工业中心和南北商货进出集散地。金口港的兴起,拉动了这一方的经济发展。当时山东最大的地主之一李秉和在金口曾开设“春”字号店铺、商行30余家,后在全国发展到120多家,成为全县首富。此外,侯臣、侯绶瓒等历史人物都发家于金口。这一带的殷实之家无不与金口有关,当时流传:“金胶州、银潍县,铁打的金家口。 ”

据老人讲,德国殖民青岛初期曾到处勘察,原本计划发展金口港在此兴建城市,后发现金口港由于地处丁字港曲折深邃,本是停泊避风的良港,由此入海的莲阴河、五龙河、海白沙河以及一些小的溪流,由于诸河沿岸植被的破坏,泥沙涌入湾内,本来港深道窄不易宣泄而又不加疏浚,逐渐於堵。德国人推算不出三五十年,金口港将无法满足大型船只通行。遂放弃了在此建港兴城的设想,转为兴建青岛港。后来事情发展不出所料,金口港慢慢败落,青岛港取而代之。近几年丁字湾两侧发展海产品养殖,围海造池,只剩一道浅浅的不足百米的水道。

青岛港的兴起,造就了青岛市的兴盛,即墨逐步成为青岛的附属县级城市。


修行195283787


即墨的确历史悠久,即墨北阡考古发掘的7000年前北辛文化遗址,是已知的青岛地域人类活动的最古发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就已经成为了当时齐国一个重要的城市,当时即墨还拥有自己的货币:即墨刀币,其历史可见一斑。而在那时,青岛市区这片区域还只是几个小渔村。

然而为什么现在这篇区域叫青岛市而不是即墨市,这其实都是历史逐渐演变,根据国家发展需要而最终导致的必然结果。

说起青岛的建制,实际上是从1891年清政府在胶州湾设防才开始的。

那时,世界列强对清政府已经是虎视眈眈。1897年11月1日,在山东巨野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酿成了轰动中外的“巨野教案”,也正是以此事件为借口,德国出兵胶州湾,占领青岛,数月之后,德国便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也就是从那时起,青岛这个原本只是东方的一个小渔村,在耻辱中被动地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的改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

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因为青岛的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1922年12月10日,清政府收回胶澳,开为商埠。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解放之后,青岛成为山东省省辖市,1986年又被列入国家计划单列市,1994年成为了副省级城市。


半岛都市报


需要说的是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下面说一下即墨的历史:

东周到春秋时期即墨为少数几个世界超级城市,战国时期设郡县,西汉时期设胶东国,国都即墨,辖胶东半岛大部,东汉至1891年青岛建制之前,青岛大部分地区属于即墨县管辖,1939年6月日伪政权将即墨县划属青岛市,设“即墨区”。1941年,国民党领导的即墨县政府在莱阳成立。1942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于即墨县西北部的堤前村(今属移风店镇)建立。1943年8月,大致以青(岛)烟(台)公路为界分为两县,路西地区为即墨县,路东地区为即东县,分别建立民主政权。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解放战争时期,即墨县、即东县属民主政权专区。建国初期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1989年9月,撤县建市,仍属青岛市。

大致看一下,即墨的历史确实非常悠久,至少比青岛的历史要早。至于要问为什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怎么会成为青岛的一个县,这就要从上层制度上说起了,有后期青岛经济的腾飞和国家政策的重视,随着青岛的崛起,慢慢的即墨也就成为了青岛的一个区。本质意义上来说的话,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现在,即墨已成功撤县划区,未来的即墨前途不可限量。


星火之燎于原


"剑雄品评"认为:二O一七年九月二十日,国务院、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青岛市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县级即墨市,设立青岛市即墨区。自此,坊间流传已久的撤市设区传言,终于水落石出、尘埃落定了。区划调整后,青岛市行政区划将由六区四市变为七区三市。市区面积跃至五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占青岛市总面积的近半弱。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被世人美誉为“东方瑞士”。

即墨,因古城频临墨水河而得名,史有一千四百多年。在《战国策》、《史记》等史籍中,即墨早已青史留名。秦朝设县,汉朝擢升为胶州东部中心,隋朝于现址筑城开埠。一八九八年,德国恃舰强入胶州湾,把方为小渔村的青岛从即墨之域中切割而去,强行租借。故有题中之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之说。

也许是宿命使然,或许是因缘际会。即墨和青岛历经波折、分分合合、牵恋不舍,终于榫卯合楔了。不过,与上次青岛从即墨中分离不同,这回是青岛回收了即墨。一九五八年即墨县划归青岛所辖;一九八九年即墨撤县设市;二O一七年撤市设区,转为青岛市即墨区。

对即墨来说,撤市设区意味着,可资利用的资源更多,未来的建设运作空间更大。交通、通讯、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等城市服务配套,俱在青岛市的集中规划下得到加强。且还得到来自青岛市的更为直接、更强有力的财政和政策上的扶持。于青岛而言,撤市设区实现了多年翘首以望的,由“半岛型城市”向“湾区型城市”嬗变。根据世界上先进国家在湾区城市经营建设的发展经验,在拓展城市空间的框架和由“半岛型城市”向“湾区型城市”的转变之双重作用下,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品位格局跃迁至高层级的目标实现,可谓是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即墨全方位的融入,六百十万人口基数,使青岛自然而然,成为“特大城市俱乐部”的正式会员。即时迭加的人口红利,令正在为人口净流出、而苦苦挣扎的城市们艳羡不已。正如中社院城市发展研究员牛凤瑞表示的一样,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人口的集聚,集聚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产生外溢。青岛市对即墨市的撤市设区的动作,打响了在省域经济争夺战中,抢占先机的第一枪。不仅如此,在被编入青岛嫡系前的即墨,经济实力已然不俗,二O一六年,以县域经济指标来看,即墨的综合竞争力位列山东全省第一、全国第九。

"剑雄品评"认为:还有一个原因,触发了青岛对即墨的撤市设区的启动,“三湾三城”是青岛未来的既定城市发展战略。构筑中心湾区、立足于胶州湾群,打造中心城区,强化城市功能;建立西部湾区、立足于灵山湾群,打造西部湾城,构筑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塑造东部湾区,立足于鳌山湾群,打造东部湾城,建设以海洋教科为特色的“中国蓝谷”。

由于即墨坐拥鳌山湾,地缘优势极为抢眼,青岛正在扬帆起锚、鸣笛出航,向构筑海洋强国的战略支点 ,“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的目标前行;即墨成为青岛之直辖区,自然正当其时。本文所有图片、数据、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对联、经济、美文、军事、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期待关注,谢绝盗载。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的即墨,是现在的平度市古岘镇附近,著名的田单摆火牛阵就是发生在这里,并不是现在的即墨市(后来成为青岛市即墨区)。明白了吗?


伊国久长


历史悠久,一直是一个县,说明什么?历史上千年多少朝代都以县治(偶尔撤销后恢复),说明自古至今都认可此地只能为县,相邻的胶州近代曾经为地级。


太阳哥20180731


还有胶州历史悠久?


本人字敦敏


历史不能决定未来,更不要用历史的的眼光看世界。


正步向前走


黑恶不除人民不安!



越战越勇216048977


明明临淄和青州历史更悠久,为什么济南成了省会,洛阳郑州之间也是?说不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