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坐骨神经痛和梨状肌综合征的区别是什么?

七月5863


腰腿痛是很多中老年人所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老一辈长期务农、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更是这些病痛“青睐”的对象。

其中坐骨神经痛,是腰腿痛的一种,它只是一种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疾病名称,梨状肌综合征发作时,就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一、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神经,从第五腰椎孔和四个尾椎孔出来,穿过梨状肌下方或上方,贴着骨盆走,出骨盆区域后继续行走在大腿背侧。

坐骨神经穿行方向,包含第五块腰椎、骶尾部、梨状肌,还有坐骨神经本身,只要上述“零件”出问题,都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比如: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骶尾部损伤、神经炎、脊柱肿瘤、脊柱结核、梨状肌损伤、梨状肌卡压等等,都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范围,从上到下包括:腰骶部疼痛、臀部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和足背的后外侧痛。

检查是不是坐骨神经痛,可以做“直腿抬高试验”排出。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平睡,检查时保持双腿持续伸直,检查者将患者足部勾起,然后将一腿缓缓抬高,此时可以牵拉到坐骨神经,如果随着一腿抬高而出现腰骶部或臀部、大腿背侧疼痛感加重,则考虑为坐骨神经受卡压。

如果不能用上述方法检查是否坐骨神经痛,则需要做腰椎CT或磁共振进一步排除有无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腰椎肿瘤等情况。

二、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和骨盆间有个间隙,坐骨神经正是从这个间隙穿过。其中又分为坐骨神经主干穿过、坐骨神经分支干穿过等。特别是整根坐骨神经都穿过梨状肌下方的类型,更容易在久坐、盘坐、弯腰等情况下压迫坐骨神经,继而引起坐骨神经缺血、水肿、疼痛。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坐骨神经痛和梨状肌综合征很多人分不开,实际上非常的简单,前者是一个症状的描述,后者是疾病的诊断,写一下相关的特点,认识这两个问题的不同!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描述的是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引起神经走向的疼痛和异常,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的神经不一样,坐骨神经痛表现形式就不一样!



L4-5椎间盘突出症压迫L5神经,会导致腿外侧疼痛,L5-S1椎间盘突出症压迫S1神经,会导致腿后侧疼痛,这都属于坐骨神经痛,是根性的坐骨神经痛,其他原因压迫神经,例如肿瘤,也可以称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紧张痛疼,导致臀部后侧,和腿后侧出现放射性的疼痛,可以仅有臀部的疼痛,也可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下肢出现疼痛,这种坐骨神经痛也称干性坐骨神经痛,区别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根性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综合征是可以自己处理的一个疾病,尤其在发病的前期,通过按摩球的滚压,可以消除梨状肌痛点,解除症状,试着以疼痛感觉舒适的力度滚压、点压,每天一次,每次5~7分钟,只可以一天做一次,不可多做,痛疼逐渐减轻表示操作正确!

结语

简单的一句话来讲他们的关系,就是坐骨神经痛可以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可坐骨神经痛不表示一定是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也未必一定有坐骨神经痛,是不是很绕口,觉得很难理解,就交给医生,不要过度用脑,哈哈!


乔栋谈健康


坐骨神经痛到底哪里痛?

坐骨神经是下肢最为粗大的一支神经,发自于腰部和骶部的脊髓,腰4-5神经和骶1-3神经,经梨状肌下孔从骨盆穿出,至臀部,从大腿后侧走向腘窝出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至小腿和足部,主要支配下肢皮肤感觉和运动。凡是影响坐骨神经供血和损伤均可以导致大腿后侧至小腿和足部疼痛。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坐骨神经根据其压迫部位可分为神经根性疼痛和神经干性疼痛。

1.神经根性疼痛

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腰间盘压迫了腰神经(腰4-5)或骶神经(骶1)可导致神经根缺血缺氧,正常神经传导受阻,影响其正常功能,表现为下肢放射痛和相应肌肉力量减弱,甚至跟、膝腱反射减弱等等表现。

2.神经干性疼痛

最常见的原因是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在出骨盆部位与梨状肌紧贴,位于臀部的梨状肌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压迫了坐骨神经可导致其功能受损,同样表现为神经根性下肢疼痛的症状,在既有腰间盘突出和梨状肌综合征的双重因素下有时候难以区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外,还可以伴有腰椎旁的压痛,咳嗽时(腹部压力增大)诱发坐骨神经痛等特点。梨状肌综合征通常在臀部有明确的压痛点,封闭治疗可使疼痛消失,可作为区分根性和干性疼痛的鉴别治疗。

明确了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才能够“有的放矢”,神经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灶”在腰椎,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查体,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神经干性疼痛针对神经干受压因素,解除压迫病情即可缓解,比如封闭治疗效果显著,也可考虑局部理疗措施。


骨科医生老牛


段医生答疑在线🍀坐骨神经痛和梨状肌综合征🍀




咱们先一起认识一下什么是坐骨神经痛?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1)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以及不适。包括原发和继发原因,原发的多见于坐骨神经本身病变引起,继发的多见于压迫、肿瘤、血管病变等。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等。但有时候坐骨神经痛特指坐骨神经本身病变引起的疼痛。

(2)大多数情况下,梨状肌覆盖着从自己下面穿行的坐骨神经,因此梨状肌的水肿以及病变引起坐骨神经卡压以及病变造成的疼痛。

不难发现,二者都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痛的表现,梨状肌综合征在固定部位可以触及明显压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刀割样的疼痛。


(1)对于坐骨神经痛来说,最主要的是找出病因,对症对因治疗。在我前面几篇问答中做了详细的描述,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2)对于具体的梨状肌综合征。应针对引起梨状肌水肿和病变的原因进行治疗,

①比如卡压比较严重的应进行俯卧休息,适度进行针灸、理疗、按摩等减轻水肿;

②小针刀松解肌肉痉挛、中药外洗等;

③封闭进行痛点注射。


特别注意

坐骨神经痛以及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臀部疼痛以及下肢的放射疼痛都是如此。

比如牵扯痛:腹部肿瘤的疼痛,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痛,以及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临床上需要仔细鉴别,详细查体。一般来说夜间疼痛较甚,且疼痛不能缓解的,一般是肿瘤等情况,当然也不绝对,对此需要详细查体以及检查。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自己一直有腰椎间盘突出,对腰腿疼的问题一直很敏感。坐骨神经痛和梨状综合征其实是相互联系的两种疾病。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多为坐骨神经损伤引起,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药物注射,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等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少数因坐骨神经出骨盆路径发生改变,在梨状肌内穿行,髋外旋时坐骨神经压力过大,可产生坐骨神经慢性损伤。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两者之间的联系: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我们熟知的腰间盘突出,大家知道我们下肢所有的神经,都是从腰部发出来的,从腰部这发出来,在腰部这我们称为神经根,当神经根走到臀部以下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坐骨神经,但是这个神经是一个整体的,它在不同的位置它的叫法不一样,但它是其实是一整根,臀部这叫坐骨神经,再往上到腰椎这叫神经根,它其实是一码事。

但是这根神经无论在哪受压,它都会引起整个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比如说我们腰部的椎间盘突出,压到了这根神经,然后它的体现并不是腰部疼痛,而是它这个神经向远处支配的,所有的范围都有可能出现疼痛,比如说在腰这受压了,然后你有可能整条腿都是疼痛的,所以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一般来说大多数时候,都是腰间盘突出引起的,少数时候是当它在臀部的时候,穿过某些肌肉的时候,比如说梨状肌在这个位置,比如说由于肌肉这个位置的卡压,韧带紧或者肌肉水肿,压迫了坐骨神经,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但这个时候它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洁宁小先生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有多种疾病能够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包括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等。主要表现为从臀部、大腿后面到小腿后面及前外侧的疼痛。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臀部的髋外旋肌梨状肌损伤后,出现痉挛和无菌性炎症刺激卡压了坐骨神经,引发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疼痛麻木。

出现了坐骨神经痛不一定是梨状肌综合征引发的,但是梨状肌综合征很多时候会出现坐骨神经痛。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都是由症状去找病因。所以说梨状肌综合征只是坐骨神经痛的一个可能病因,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是不合理的。

我是禄颖涛,关注我,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养生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如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