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老了,最好的归属在哪里?是怎样的?

用户名深漂


人老了,最好的归宿是家。因为人老了,呆在自己家里最踏实、最自在、最惬意、最方便。你一生的资本就是得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否则,你既是再有钱,养老院从深层意义上来讲,也不是最好的落脚点,儿女家也不是你真正可以久待的地方。

为什么呢?一是养老院是一个公共场合,什么样的人都有,而且人的思想、心态、生活方式、脾气性格等等各不相同,短时间相处还可以,长时间相处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老人心理更加要压抑感。二是,养老院的服务条件即便不错,但是也不是对每个老人都能够做到体贴与无微不至的关心,何况老人在饮食习惯方面的饭菜也不可能合口味,时间久了,反而会影响心境,甚至对健康不利。三是,老人真正出现瘫痪不能自理,服务人员能极其耐心地照顾老人吗?有没有可能出现虐待、给脸子、呵斥、训骂,让老人失去尊严的现象呢?

那么,在儿女家养老也不是真正的归宿。父母的家是儿女的家,而儿女的家却不是父母的家。何况老人老了以后很讨人嫌,久病床前无孝子。女婿、媳妇又有几个能容忍一个不是生养自己的父母的人待在家里,给予伺候吃喝,甚至端屎端尿呢?说得现实一些,在现阶段社会里,只有五零后、六零后的人绝大多数可以做到伺候公婆、丈人丈母娘,而后代们又有多少人,能向自己的父母们那样去照顾自己的公婆与丈人丈母娘呢?

人人都在期待长寿,但是真正长寿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健健康康,吃喝拉撒自理呢?所以,长寿不一定是好事,如果遇上瘫痪不能自理,真的是羞辱了老人的自尊,羞辱了老人之前的英明与光辉形象。人之其老,风烛残年,苟延残喘,命系一线,风雨飘摇,就像一个十分讨人嫌的奴才一样。因此,人老了,就安心的待在家里养老吧,不要奢望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的一切可能性,那是不现实的。如果到了生命垂危的阶段,就心静如水地接受上帝的邀请,最成功的死亡就是面带微笑的离开这个曾经滞留过的世界。

再有二十年,我们身边有不少的人将会离开这个世界,去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活。因为这二十年,大多都是五零后、六零后,他们出生的年代是多子女的年代,他们之间最小的年龄那时也都进入73岁了,生命将会无情地把他们这两代人推向生命的悬崖。健康与长寿不是可以用豪言壮语就能够实现的,而是由自然科学而定论的。因此,老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不容怠慢。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最切合实际,具有人文关怀的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实施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