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箋釋:楊伯潤致許仁沐,韋力撰

箋釋:楊伯潤致許仁沐,韋力撰

釋 文


壬伯①仁弟大人閣下:

花朝一敘甚樂,別後又五十日矣。吾弟吉期在即,聯對一副,聊補高齋之壁,故不書尋常套語也,草此即賀

大吉。

愚兄伯潤②頓首

聯款上錯誤一字,弟之學問足以當之,呵呵。

四月朔

鈐:景鄭持贈

箋釋:楊伯潤致許仁沐,韋力撰

題記:

畫家楊伯潤手札,為昔年擬補先兄《畫苑尺牘》而收得者。按伯潤字佩甫,一字南湖,別署茶禪,嘉興人。父韻,工書畫,藏名跡甚多。伯潤幼承家學,臨古不輟,遂得成名。清咸豐中避難至滬,鬻畫養母。其畫初尚濃厚,漸歸平澹雅秀之氣,書學顏米,秀骨天成,又工詩,著有《南湖草堂集》八卷、《語石齋畫識》二卷。歿於滬上,年七十五,曾任豫園書畫善會會長。子起誠亦能畫,年未五十即卒。楊氏三世俱擅六法,惟伯潤畫名最著,遺墨流傳亦較多。餘曾得其所繪扇箑,筆致幽遠,當為晚年所作。惜笈藏晚清書畫家扇面二三百幀,均失諸戊申之厄,已不復可蹤跡矣。此手札於叢殘中檢得,夙願畫家尺牘之補,衰年已不克償,即奉吾逸梅翁藏弆,聊補海上遺獻可焉。

庚申正月,潘景鄭記

海上墨林多,檢點疏星在。三世丹青跡鴻泥,猶見南湖彩。  片羽賸殘囊,一粟留滄海。收入銅瓶紙帳穩,長護宜心快。

調寄《卜算子》奉

正。

寄漚詞人呈稿

鈐:景鄭題痕、景鄭倚聲、庚申七四翁

小 注

① 許仁沐。

② 楊璐(1837—1911),原名佩夫,一作佩甫,字伯潤,號茶禪,別署南湖外史,浙江嘉興人。晚清書畫家,擅山水、行草,流寓滬上,賣畫養母,曾任豫園書畫善會會長。著有《南湖草堂集》《語石齋畫識》。

箋 釋

潘承厚曾輯《明清畫苑尺牘》,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影印出版,收錄明清兩朝247位書畫家尺牘,均為潘承厚所藏。潘景鄭曾有意續補此書,故多方收集畫家尺牘,此其一也。

楊伯潤名璐,以字行。其妻袁華字縵華,工詩善繪,有《縵華樓詩鈔》,中多夫婦聯句及唱和之作,尤以落帆亭兩度聯句,最令人羨。王韜《瀛壖雜誌》論及滬上書畫之家,有詩詠楊伯潤:“佩父於今楊補之,畫專山水重當時。偶將餘技酬知己,落紙雲煙自制詩。”海上名家吳昌碩亦有多首詩作詠楊伯潤,其中《十二友詩》中“楊南湖伯潤”詩云:“南湖水浸煙雨樓,不能歸去南湖愁。奇書下酒見表眼,一官入世將白頭。句句詩吟海上雪,山山畫出雲間秋。何日與君脫塵網,去買釣艇披羊裘。”

天津文美齋南紙店曾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石印出版楊伯潤《語石齋畫譜》,頗受好評。宣統三年(1911),文美齋又出版張兆祥所繪《百花詩箋譜》,成為一時風雅之物,嗣後又出版不少自制箋紙,不少名家都曾為文美齋創作箋樣,如錢慧安、沈心梅、黃花農等,楊伯潤亦在其中。此札為楊伯潤致許仁沐者,所用箋紙圖案為楊伯潤所繪,內容為野渡、水榭及遠樹,或亦為文美齋所制。

潘老題記中所稱“豫園書畫善會”又名“邑廟豫園書畫善會”,發起人為姚鴻、黃俊、汪琨,創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二月,會址設於豫園九曲橋荷花池南側的得月樓箋扇店舊址樓上。該會發布《上海書畫善會合作潤例並附章程》規定:“擬定所收之潤,半歸會中,半歸作者。如遇指名專件,仍照各人自有潤例,概歸本人,與會無涉。”歸於善會的部分潤例則存莊收息,遇有善舉,公議酌撥,夏令施藥,冬季施米,故有“善會”之稱。先後入此會者近二百人,前後活動時間近四十年。

潘老題記中對於楊伯潤之簡介出自楊逸《海上墨林》,楊逸亦書畫善會的主要成員之一,該書最早由書畫善會的第二任會長高邕審定並出資出版發行,後經兩次增補,由豫園書畫善會第三次重印時,改名為《增補海上墨林》。

宣統二年(1910)花朝時,豫園書畫善會假斜橋西園舉辦書畫展,並以義賣形式發售“廣善券”募集善款,楊伯潤亦有作品參與此事。唯此花朝並非札中楊伯潤與許仁沐“一敘甚樂”之花朝,蓋此時許仁沐已駕鶴有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