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这是小分队的第940期分享:3594字 | 5分钟

本文新鲜度:★★★★★ 口感:闲适


文字 | 吵吵

图片 | 小分队


从梧桐树阴下的朝阳路一路向南,快到东岳路岔口处,拐进右手边的临街,便是山西路,何家沟就在这条山西路上。(Ps.十堰还有几处何家沟。)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对于住在何家沟的人来说,这条街装载着很多的记忆,也见证了无数人从幼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对于小队长来说,这条街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没有浮夸的景象,多的是朴质的生活气息。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沿着何家沟沟口“山西路”路牌往坡上走,每一处好像与其他的街道没有什么不同,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提及山西路何家沟,旁人第一想到的是社保大厅、医保中心、公安局安静伫立路边,但抛下必要办的事,你一定能感受到何家沟的特别,随处可见的美食,静谧的环境,还有生活在那里悠闲的居民。


若是想感受十堰的市井生活,来何家沟是不错的选择。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雅荷大厦、龙城花园、维多利亚小区、卓越花园,还有公安局住宅小区和养老保险小区聚合起来,构成了何家沟独特的组合小区气质,也绵延出一片热闹平实的生活区。


这里像一个隔绝繁华的小世界,楼下的美食店一开就是十几年,邻里的交情熟了就是一辈子。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安静的生活气息在这里徜徉。


30路公交车坐到底,便到达节奏悠闲的何家沟,容纳的生活气息肆意生长,越往里走,越发探得出奇特,街道里的活色生香鲜亮蓬勃。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居民区里的一砖一石,搭建起何家沟的轮廓。不宽的巷道里,抬头是交织错乱的电线和整齐晾晒的衣物,低头植物野蛮生长。


内里销魂,则是大小店铺的填充。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下楼3分钟就是菜场超市,出门就有早饭和宵夜,冬天的棉被、夏天的雨伞、四季的衣鞋,都能在沟里一站式解决。家常小炒、火锅烧烤、包子馄饨......络绎不绝的觅食人流,踏入门店,便消融在闹市中,获得片刻安宁。


每隔一段时间,总是要想尽办法说服自己,多绕个圈子到何家沟,一饱口腹之欲。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何家沟里就像一个小型的美食聚集地,大隐于市般的嵌在十堰这座小城的脉络里,不动声响,可总会让人不禁发出感慨。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这里新店旧店交替更迭,还有藏在老地标里面的小馆子装修简陋 ,但每个角落都写满了故事,平价又绝不缺个性,静静绽放几十年如一日,既惊艳了时光 ,又愉悦了味蕾。


早8点,何家沟的人潮以“林富酸浆面”为起点,将沟里的美味一一探寻,让“多情”的食客与专一无缘。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林富酸浆面


“我吃过的酸浆面,都不如你。”不少酸浆面爱好者都对它情有独钟。


林富酸浆面开了十一二年,老板是郧阳堵河人,做着一碗地道又筋道的酸浆面。每天清早,酸浆面的酸香穿街过巷,为嘴馋的人一秒赶走睡意。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酸浆面手擀,面条颜色偏青绿,本身加上了蒜汁添香,再加上香辣的辣椒油,还有些卤肉的香气。


与别家的酸浆面不同,它的酸味不冲,配合着辣味、卤味,所有的味道混杂在一起就显得刚刚好,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憨老六椒麻鸡


往前走几步,从东岳市场,到张湾大市场,再到如今的何家沟,这已经是憨老六椒麻鸡的第三家分店了。别看是几个月才入驻的新店,8、9月份刚开业就得到一众老粉的跟随。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憨老六的椒麻鸡做的是新疆口味,其诱人之处在于它的味道极具包容性——洋葱的辛、辣椒的冲、麻油的麻,均匀的包裹在手撕鸡肉的每一丝肌理上。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光有招牌的椒麻鸡还不过瘾,店里还有新疆拌米粉和烤包子,临走时还想一并带走。烤包子一定要用肥瘦参半的牛肉,还掺了些羊尾巴油,刚出炉的时候撕开还会爆出汁水,香嫩极了。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禹记羊肉火烧


憨老六斜对面,龙安酒店旁的禹记羊肉火烧是家清真小店,店老板一家信奉伊斯兰教,火烧的手艺是他们从祖辈那里口传心授的传统老手艺,食材也都是当天新鲜的,当天做的就当天卖完。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禹记的火烧个头很大,饼也很厚实,饼皮最外面一层酥脆,轻轻咬一口都能掉渣。


内馅吃起来味道丰富,孜然味偏重,但好在羊肉不是很膻,萝卜馅儿剁的也细碎,萝卜很好的吸入了羊肉的味道,味道调的也刚刚好。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龙安潮香粥/去拼炒饭/么么鸭/汤小宛


还有龙安酒店一楼的龙安潮香粥、去拼的炒饭、么么鸭的鸭爪火锅、汤小宛的烧饼,为整条街带来了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这时候甚至惦记起已经搬走的清凉寺的牛肉粉……人的味觉就像一座“往事博物馆”,回忆里的味道总是最好的。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悟空烧烤龙虾粥点/杨家削面王


再往里走,美团上经常点的烧烤外卖,“悟空烧烤龙虾粥店”,原来在何家沟有这么排场的门面。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杭州小笼包


10个年头的风吹日晒,杭州小笼包岁月的痕迹在门头招牌上彰显的淋漓尽致。不大的店面摆放了几张桌子和凳子,几乎每张都是拼桌,小笼包和馄饨都是热门,来晚一步就只能慢慢排队或者选择打包带走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小笼包一天可以卖到200多笼,肉馅油脂浸润到了面皮,发面外皮松软,不会流出烫嘴的汤汁,满嘴都是鲜香十足的扎实肉馅,完全担得起皮薄肉厚这个词。


这边一笼笼的包子蒸腾氤氲着清早的热气,出门一拐,隔壁的老汉口小吃里也是热火朝天。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老汉口小吃


扎根何家沟10年的“老汉口小吃”,日日上演着十堰人对热干面的长情。老板是汉口人,10年前,为了在医药学院读书的小儿子,夫妻俩来到了440公里外的十堰,这一来,便是10年,门口人头攒动的熙攘景象也维持了10年。


店里的热干面有三种口味,原味、炸酱、黑酱。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面的价格都很实惠,这头你一边吃着,那头有陆续六、七拨食客往店里坐,顾客们大多是住在沟里的老住户,不少从小学读书就在这儿吃热干面,到上班结婚,还会带亲戚朋友来过早。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店里还有刚出锅的面窝,焦脆适度、香酥并重,再来一碗粥,就能让人心满意足。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襄阳牛肉面


在何家沟,光是襄阳牛肉面就有两家,老汉口邻边这家的豆皮和豆腐脑卖的很好,到了10点多店里还人头蹿动。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巫家面馆


同属于元老级别的还有雅荷大厦正门旁的巫山面馆。


何家沟的巫家面馆老板是荆州人,最初店开在坡下边,有个14、5年,一步一个脚印从不马虎,4个月前面馆才搬了上来。据说老板跟车城南路的口香堂是兄弟俩,做的都是四川风味的豆腐面——巫家豆腐汤面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面条是在外面专门定做,粗细适中,颜色更白也更清润。轻轻拌开小料夹上一筷子,面条油润,吸饱了汤汁,有均匀的韧劲和弹度,一切恰到好处。


每天早晨油锅一起,店里飘散的都是面与油特有的香气,豆腐提前卤熬好做浇头,看起来再简单不过,可就是这么一碗,勾得不少人大早赶过来。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他们家的酸辣粉,味道也相当好,看似朴实无华,实则酸辣提神,一口封喉。就算是大清早来上一碗,肠胃也不会有烧辣的感觉,反而一碗下肚,涌入心窝。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老上海馄饨铺/山西刀削面


起身右转,往龙城花园走,一排排低矮的黄色居民楼立在道路右边。


老上海馄饨铺里要上碗馄饨,能把眉毛鲜掉一地;只有两张桌子的山西刀削面开得不经不意却生意颇好……老街坊围桌而坐,再冷的冬日,人也悠哉。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还有那隐在老楼里的裁缝店、理发店、废品店……一切都蔽在树荫砖墙下,安静却又生动。


而到了晚上,必定是宵夜的主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潜入夜色,小区内灯火星点满布。


白日里外出的车辆都已驶回家中,整齐排列在街道两侧,沟里有下酒的馆子,当然也少不了十堰人爱吃的烧烤。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 胖子烧烤


除了悟空烧烤,对面围栏里的胖子烧烤也足以排得上沟外人的推荐榜之列。店的门脸不大,这一排的门面都是民房改的,也谈不上什么装修,却干净有序,收拾的一尘不染。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他们家烧烤便宜实惠,菜品种类也多,周围的居民多是点了烤串付了钱就打包带走,坐着吃的更多的是口口相传从沟外赶来的。


来沟里办事的外沟人、搬走了还是偶尔会回来的老居民,更多人特意走进这里一家家的刁角小店,吃上些南南北北的味道,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


“在何家沟吃上一天,已经盘算着搬到沟里的外婆家住上两个月,那样我长胖十斤就不再是梦想了!”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一天到了头,肚皮吃的滚圆,游走在何家沟,爬着沟里的坡,这里的魅力除了美食,更在于人。虽然处在市中心,但这里却没有市区里那样的快节奏,生活气息也浓厚的不像话。


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回到这里,总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记忆。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不算宽敞的道路上,香樟树蓊郁,公交车不时缓缓驶过,仿佛擦不着的火柴,从冬日的身边划过,老人不急不躁的推着小车往菜市场走去。


低矮的老楼多了岁月的沉淀,墙面斑驳泛白,晾晒的衣服在阳光中被风吹起。楼宇间被拉满纵横交错的电线,仿佛时间被定格,构成了一幅老十堰安稳的生活画面。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每个人都有一条最熟悉的街道,而最难忘的一定就藏在寻常的时光里。


和十堰众多社区一样,何家沟里老年人是社区的主力军之一,退休的大爷大妈们在沟里溜达,各个小区的花坛边,永远坐满了老人,或者打牌下棋,或者聊天话家常……


生活在何家沟,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


新兴的生活方式逐渐在街道里覆盖,扫码支付、共享洗衣……时间的沉淀和前进的步伐在融合中悄然改变生活,不变的是,在此生活的人们和他们的坚守。


它不仅仅是从包子屉笼、煮面锅炉里升起的炊烟,更是从生活与时光里延伸出来的温情。


城市的钢筋铁骨在这里化成了一派宁静舒适,不禁感叹:住在何家沟,可真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