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如何分辨腎陰虛和腎陽虛?把握4大原則,正確養腎

腎虛指腎臟精氣陰陽不足。腎虛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和腎陽虛。現代科學證明,當人發生腎虛時,無論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導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證據表明,腎虛發生時,腎臟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腎臟的微循環系統亦會發生阻塞,腎絡呈現不通。所以對於腎虛症狀應防治結合。   

如何分辨腎陰虛和腎陽虛?把握4大原則,正確養腎

腎陽虛症狀   

腎陽虛的症狀為、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為"寒"的症狀,腎陽虛也會導致不好;   

整個腎陽虛症狀大致有以下過程:   

男性朋友首先感覺到腰痛,因為腰是腎之府,痛的同時能明顯感覺得腰裡面發涼,這是最典型的腎陽虛症狀。然後會擴展到患者全身,全身都會感覺冷。   

腎陽虛的男性選擇補腎食品時可以考慮海產品以及韭菜籽。補腎藥物推薦金匱腎氣丸以及五子衍宗丸等。   

腎陰虛症狀   

腎陰虛症狀就更多一些了:腰痠、燥熱、、虛汗、頭暈、耳鳴等。以及愛出汗,都屬於腎陰虛症狀。   由腎陰虛導致陽痿等性功能障礙的男性,平常可以多吃一些六味地黃丸類的補腎陰的藥物,另外用桑葚子、枸杞煮粥就是不錯的補腎食品。   

補腎要注意一個原則

腎陰虛的情況下,火就容易旺,陰虛火旺,如果這時再使用那些溫熱的壯陽藥物,等於是火上澆油,熱性就更大了。反過來說,假如腎陽虛、怕冷,再用一些滋陰藥,等於是雪上加霜,同樣也受不了。

中醫認為,任何事物都分為陰陽兩個方面,人的腎也有腎陰和腎陽之分,腎功能障礙產生的原因可能是腎陰虛造成的,也可能是腎陽虛造成的,所以,補腎要查明原因,分型而補。

如何分辨腎陰虛和腎陽虛?把握4大原則,正確養腎

平常講的腎虛,包括腎陰虛和腎陽虛,也包括了腎臟的陰陽兩虛。

腎陰是物質的,腎陽和腎氣是功能的。如果消耗的物質比較多,導致腎精不足,如性生活過於頻繁,勞力(包括腦力、體力)過度,或生下來身體弱,物質基礎比較低,出現腰膝痠軟、四肢乏力、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記憶力減退,性慾減退,遺精、早洩等等,為腎陰虛的症狀。腎陰虛容易出現虛熱,中醫認為陰虛生內熱,容易出現五心煩熱,(就是兩個手心,兩個腳心,心口感覺熱的感覺)睡覺的時候容易盜汗(就是睡著了,一醒身體有汗)。中青年活動量較大,無論是學習、鍛鍊,物質耗損較多,性慾旺盛,射精快,或有遺精現象,要補腎陰。

腎陽虛有和腎陰虛相同的症狀,如,腰膝痠軟,四肢乏力,還有性慾減退,中醫認為陽虛生外寒,會出現怕冷的症狀,面色虛白,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小便清長,大便稀薄。性慾比較低下,和現代醫學上說的雄性激素低下有相同之處。

陽虛表現的是外在的,腎陰虛表現的是內在的,腎陽虛有怕冷的症狀。腎陰虛易早洩遺精,腎陽虛陽痿較多。共同之處是,腰痠乏力,四肢痠軟等,是共同的症狀。

如何分辨腎陰虛和腎陽虛?把握4大原則,正確養腎

古往今來的醫家認為:腎虛證是老年人患病、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醫認為健康的本質在於"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指人在正常情況下,五臟、六腑的功能,營衛氣血,四肢百骸,十四經絡都能陰陽協調,達到相對平衡。

平衡是健康的象徵

人之所以會衰老,原因是因為人的機體出現了:氣血虛衰,精神耗損,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腎陰不足,肝火上亢,毒素積蓄經絡不通的生理狀態。有人曾對 20歲以上的235人進行調查,其中30歲的腎虛率為58%,40歲為71%,50歲為80%,60歲為90%,70歲為95%,由此可見,腎虛百分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遞增。   

所以早期有效地調補人體的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的失調,及時排出毒素糾正腎虛證是延緩衰老,預防老年病的關健所在。

如何分辨腎陰虛和腎陽虛?把握4大原則,正確養腎

《內經》中認為,"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可以造成人體的衰老。著名老中醫嶽美中認為:"人之衰老,腎臟先枯,累及諸髒。"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說:"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後,精血俱耗,平居無事,已有熱證,何者?頭昏目眩,肌癢溺數,鼻涕牙落,涎多寢少,足弱耳聵,健忘眩運,腸燥面垢,發脫眼花……但是老境,無不有此……所述前證,皆是血少。"說明精血衰耗毒素積蓄經絡不通是人體衰老的原因。   

腎虛正表現出了老年人腎精虧乏的自然規律。要促使老人走向健康長壽之路,必須益腎排毒早期調補腎虛之症。

專家認為:

防老宜從30歲開始,

抗老宜從40歲開始,

延齡宜從60歲開始。

針對腎虛症,應及時找醫生診治。   

腎氣虛症狀   

包括容易疲倦、氣短、腰膝痠軟、小便頻密(夜尿多)、舌淡。 男性患者可出現滑精或早洩,女性患者會白帶清稀、胎動易滑。

如何判斷腎陰虛和腎陽虛?

1.從形體上看:陰虛型胖,陽虛型瘦。

2.從舌相看:陰虛,舌齒紅,舌形瘦,苔少,苔薄;陽虛,舌齒淡嫩,舌形胖,舌苔白,舌苔厚。

3.從精神上看:陰虛者,燥熱不安,易發火;陽虛者,氣短,懶語,抑鬱不歡,疲憊,愛哭。

4.從寒熱看:陰虛者,怕熱,出熱汗,手心煩熱;陽虛者,怕冷,出涼汗,手腳發涼。

5.從感覺看:陰虛者,腰痠;陽虛者,腰痛。

6.從面色看:陰虛者,顴紅,臉是絳色;陽虛者,面色青白無光。

腎陰虛和腎陽虛會同時得嗎?

人體腎陰虛和腎陽虛是會同時存在的,

症狀:乏力,耳鳴,口乾舌燥,多夢,冬天臉部有點浮腫,易感冒,夏天多汗,尿頻,易上火,白髮, 怕冷、手腳涼,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虛喘氣短;自汗;嗜睡、多夢;聽力下降,便秘;小便清長或餘瀝不盡、尿少、夜尿頻多;身浮腫,髮質乾枯、脫落、白髮;記憶力減退;性功能減退

如何分辨腎陰虛和腎陽虛?把握4大原則,正確養腎

正確養腎四原則

養腎補腎,正確選擇平溫安全的補腎藥物是至關重要的,同時要進行有效的心裡調節,輔以體育鍛煉,三管齊下、綜合養補,才是養身健體,補腎養精的最佳途徑。

1. 腎虛講究辨證施補

如前所述,腎虛可分為腎陽虛與腎陰虛。陽虛者應"補陽",陰虛者需"滋陰",陰陽兩虛者應"陰陽雙補"。

2. 腎虛宜溫陽,不宜壯陽

腎虛不是急症,也非一朝出現,而是多種原因日積月累導致的結果。如果一味壯陽,快速猛補,採用"鹿茸、鞭類、海馬等大熱大燥的動物類一藥材,雖能霎時起效,但容易耗傷精血陰液、導致虛火暴亢,造成腎陰虧損,加速腎精衰竭。

因此,正確的補腎方法是溫和進補,益髓填精,固本培元,長期保持腎功能旺盛。

典型溫平補腎的藥物首推"五子衍宗軟膠囊",該方原為唐朝仙道老獻給皇帝李玄宗的養身仙丹(曾叫五子守仙丸),其方組成均為溫平補腎的植物種子。

3. 補腎應做到水火併補,陰陽協調。

明代醫學家趙獻可說:"陽根於陰,陰根於陽……",即為所謂的"陽損及陰"、"陰損及陽"。明代的另一醫學家張景嶽也提到:"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功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補而泉源不竭"。

故養腎補腎應陰陽兼顧,防止藥性過偏,如上述"五子衍宗軟膠囊"是藥性溫平,但稍偏於補腎陽虛的藥品,如主為失眠夢多的腎陰虛者,卻仍然有畏寒怕風、陽瘻早洩、不育不孕等陽虛症狀時,可建議服用主治腎陰虛的"六味"加上平溫的"五子衍宗軟膠囊"以達到陰陽兼顧。

4. 補腎應講究情志調節

中醫認為:喜傷心、努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而壓抑的情緒也會引起疾病或者使原有疾病惡化,而心理健康則有助於病情的改善。

腎虛症狀帶給患者的心理打擊遠遠大於身體的痛苦,腎虛症狀久留不去,會使患者形成心理障礙,產生恐懼心理。而恐傷腎,而加重腎虛症狀,令病情雪上加霜。故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是對於有效補腎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