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糖尿病治疗进入新时代—— 控制血糖,还要降低大血管事件风险

急性高血糖事件、微血管合并症和大血管事件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T2DM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以及不同类型降糖药物的不断问世,急性高血糖事件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的流行趋势也得到了初步遏制,但大血管合并症仍然是此类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血糖管理策略已由血糖达标为核心转向以降低大血管事件风险为核心。

糖尿病治疗进入新时代—— 控制血糖,还要降低大血管事件风险

作为一种降糖药物,无论其降糖作用有多么强大,只要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就不能称之为理想的降糖药物。

2月22日,美国礼来公司官网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产品度拉糖肽(商品名:Trulicity®)被FDA批准用于降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2019年6月公布的REWIND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治疗组相比,度拉糖肽治疗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12%,基于此研究结论,FDA授予其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适应证是预料之中的。

仅就新型降糖药物获批心血管保护适应证而言,度拉糖肽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近年来,SGLT-2抑制剂一路高歌,GLP-1受体激动剂也捷报频传,这两类药物已经将降糖治疗带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2015年恩格列净凭借EMPA-REG研究率先打破降糖治疗改善心血管结局的僵局,次年利拉鲁肽又以LEADER研究开启了GLP-1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获益之旅。此后完成的设计严谨的大型临床研究中,卡格列净、达格列净、索马鲁肽、阿必鲁肽以及度拉糖肽先后被证实能够降低不同基线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风险。

从2015年到2019年,从EMPA-REG研究到REWIND研究,再到成功跨界的DAPA-HF研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降糖治疗实现了质的跨越,为无数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与传统降糖药物相比,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兼具降糖效果肯定、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明确,加之我国特有的非常亲民的价格,使之具备了作为理想降糖药物的全部条件。随着这些药物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将会对我国2型糖尿病的防控工作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糖尿病相关的致死致残率必将进一步降低。

近来先后更新的欧美糖尿病指南明显加大了对两类新药的推荐力度。在过去几十年间,二甲双胍与磺脲类等传统降糖药物曾为糖尿病防控做出过重要贡献,但随着降糖治疗新格局的日渐完善,这些传统药物的临床地位必将逐渐降低。面对新证据,我们应该更新思维、不断调整完善治疗策略,让更多糖尿病患者接受被临床研究证实获益的药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全面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预后与生活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