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遗忘的“达曼人”, 后裔定居中国200年, 为何2003年才拿到国籍?

雨在下


达曼人,一个清朝骑兵与尼泊尔边境人民通婚、融合的后代,长期生活在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生活贫困。2003年之前,达曼人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尼泊尔,被西方社会称为“东方的吉普赛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达曼人全部入中国籍,他们终于称为了一群有身份的人。

达曼人长期被遗忘,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无奈。

历史上达曼人除了有清朝骑兵的血统,还有尼泊尔的血统,但近200年来,他们一直与藏民一同生活,服饰和语言都可以与藏族互通,所以他们被尼泊尔人忘记,在尼泊尔人的眼里,他们是藏族的一支。但他们虽同藏人一同生活,他们的容貌与藏族同胞又是不同的。他们头发微卷,眼睛深邃呈蓝色,鼻子高挺,他们其实是属于白色人种;

其次达曼人长期定居的吉隆沟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不到一百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在地理位置上他们与尼泊尔更近。该地交通闭塞,环境恶劣,终年积雪,经济贫寒,地理位置也并非边疆要塞,所以该地并没有引起中国与尼泊尔争夺的先天条件,生活在这里的达曼人也就形同隐形,被两国渐渐遗忘;

最后,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繁荣富强,国内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想要入中国籍的无国籍人士和难民众多,若国家随意让一直无国籍的达曼人入籍,势必会有许多其他人员想借势入中国籍。

一碗水端平太难,端不平也许还会遭遇国际社会无端指责,所以过去200年,我国政府对达曼人的态度就是:维持原样,直到2003年,经过藏族人大代表的辛苦奔走,达曼人终于如愿入了我国国籍。

《吉隆县吉隆镇:走进“人间第二天堂”》等


汗青正浩


在中尼边境的西藏一侧,有一个非常小的小镇叫吉隆镇,这里的位置非常偏僻,但是距离宁波的首都加德满都,只不过区区百公里路程,这里居住着50多户,总人数大概160多人的群体,他们叫达曼人,在外观语言和着装上都和藏族同胞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是长相有点不同,他们更像慢亚人,头发微卷,眼睛呈蓝色,鼻子高挺。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既不是尼泊尔国籍,也不是中国国籍。

可能有人好奇,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居住在中国境内,但是却没有中国国籍,也没有尼泊尔国籍?这个事情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一场入侵战争。

十八世纪末,尼泊尔廓尔喀骑兵在英国人的怂恿下,大举入侵中国西藏,一度占领了整个后藏地区。面对。廓尔喀骑兵的咄咄逼人,当时在位的乾隆皇帝,派大军前往西藏抵御尼泊尔的入侵,用了4个月的时间平定了这场入侵战争。并且当时中国军队的统帅福康安举兵难下,兵锋直指尼泊尔首都,迫使尼泊尔成为中国的藩属国,纳贡称臣。

从此,中国和尼泊尔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态势。但是当时有一支队伍是躲进了深山老林,想要东山再起,但是没想到,却慢慢的融入了当地文化,并且一直生活在中尼边境线上。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达曼人的祖先。

他们也曾经想过回国,但是得知政府准备将他们军法处置,于是便向清政府提出入籍申请。不过清政府一直怀疑他们的动机,所以迟迟没有接纳,并且后来乾隆皇帝去世,清政府的国力日渐衰落,根本无力去顾及这种小事情。就这样达曼人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户。

尽管达曼人曾经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属于没有国籍的状态,但是他们所居住的吉隆镇地理位置优越,勤劳朴实的达漫人却并不需要为生活太多的烦恼,并且也为吉隆镇增加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3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并且划为藏族的一支分支。在吉隆县县政府的帮助下,达漫人分了房子和土地,还装上了饮用水,享受藏族同胞的待遇。如今的达曼人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并且在达曼村这个新家园安居乐业。

我是【小芊芊爱历史】,一个喜欢戏说历史的小妞,每天聊点趣味历史小知识,留下你对历史的见解,友情分享,欢迎留言评论,欢迎你关注我呦!

小芊芊爱历史


达曼人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东方吉普赛人,是一种跨境的流浪民族。

但人数较少。

他们主要是在我国西藏和尼泊尔的边境地区生活,定居在西藏日喀则,从18世纪开始,他们已经定居西藏已经数百年的时间。

这个民族是没有国籍的漂泊人群,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尼泊尔,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定居在这里,但是属于流浪民族。

他们没有房屋,没有耕地,也没有牛羊,他们只是依靠着祖传下来的打铁技术以及为当地人工作来获取谋生的东西,被当地人称为索瓦。

无家可归的历史

达曼人的历史很简单,从语音意义上来讲,他们是藏语中骑兵的意思,在1791年清朝政府讨伐入侵的尼泊尔军队,当时是尼泊尔入侵了锡金,顺便侵犯了我国领土。

然后被乾隆皇帝派福康安率军回击,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尼泊尔军队大败,有数百名骑兵滞留在边境地带,没有回到尼泊尔。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就开始和当地人一起生活繁衍,但由于并不是当地人,所以不是特别容易被接纳……

所以他们没有土地,没有住房,一直过了上百年的时间,他们仍旧过着颠沛流离,依靠打铁为生的生活,被称为东方吉普赛人。

他们长期都生活在中国和尼泊尔,中国和印度的边境地区,逐渐逐渐定居在了西藏的吉隆县吉隆镇的吉隆沟,其中有一个村子,居住着200多人,基本上都是达曼人。

在很长时间的历史上,达曼人虽然和藏人共同居住在这块土地,但毕竟他们属于外来者,而且是少数,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很难获得当地人的认可。

所以他们长期以来都被歧视,他们要做最低贱的活,地位非常低下,要做放牧打杂,背夫木活的工作,获取非常廉价的报酬,主人家可以为他们提供饮食,但是他们不能进出当地藏民居住的房子,更不能和主人家同桌吃饭。

但是尼泊尔人由于和这些达曼人分离的时间太久了,反而把这些人认为是藏人的一个分支,不认为是自己的同胞后代。

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尼泊尔人同时也歧视达曼人,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流浪民族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无家可归了……

无论是藏人还是尼泊尔人,都不愿和达曼人通婚。

如今的生活

终于在2003年,达曼人遇到了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就是在这一天他们正式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不再被歧视,不再居无定所,不再饱受贫穷和落后。

2004年吉隆县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中打满人的住房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还能够得到许多生活生产用品,能够满足他们的工作生活需要。

如今的达曼人,也逐渐的被社会所接纳,他们学习了藏汉英等文字,还有一些达曼的年轻人,甚至在内地就读大专院校。

汉语在当地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绝大部分的达曼人也越来越想和汉族人通婚,并且希望去内地打工或者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

如今的达曼人由于善于打铁,生活也越来越好,打造一把斧头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是就可以卖到500元,给他们两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打制一把菜刀,造型精美,只卖25元。

如今的达曼人对于国家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对于维护国家边疆的稳定和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达曼人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历史好奇怪


吉隆镇,中尼边境的西藏小城,这里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不到一百公里,在吉隆镇的吉隆沟生活着50多户,共160多人的小群体,他们叫达曼人。

达曼人在着装和语言上与当地的藏族同胞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面孔不同,头发微卷,眼睛深邃呈蓝色,鼻子高挺,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一群无国籍人。

据历史记载,达曼人是尼泊尔廓尔喀骑兵的后裔,1791年,清军进藏讨伐入侵的尼泊尔廓尔喀军。

战后有数百名廓尔喀骑兵滞留在边境吉隆镇地区,一直没能回到故土,从此以后,这数百名骑兵与边境上的中尼人们共同繁衍。

由于没有国籍,达曼人分不到土地,身份很卑微,主要生活来源靠打铁来换取酥油、粮食等生活用品,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至今有6、7代人。

漫长的200多年,达曼人在当地任何政策无法享受,达曼男子靠打铁,女子靠打零工来谋生,所以达曼人在当地又叫“格米”,铁匠的意思。

很多达曼人没有住房,只能借居在当地人的棚子里,直到2003年5月26日,经批准,他们终于加入了中国国籍。

达曼人归属于藏族,在拿到身份证这一天,全村160多人欢庆了一天,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自由从此时开始。

2004年,政府乃村山脚下为达曼人建的安置房工程开工,当年达曼新村建设完工,全部达曼人迁入新居,每户独栋180平米,并分了耕地与牲畜。

随后,村里修了基础设施,通了公路,还有很多扶持优惠政策,现在的达曼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衷心地祝福达曼人。


图文绘历史


2003年5月26日,这一天对于达曼人而言是终生难忘的日子。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中国人,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才成为中国人。


达曼人,顾名思义他们是一个民族。原本他们是住在喜马拉雅山西边的如今尼泊尔境内的,在清朝时因为战乱离开了家乡,千里跋涉到了中国,脚步最后停留在了今天的西藏吉隆县。

达曼人现有51户175人,已经在吉隆镇繁衍六七代人。他们与藏族混居,难与藏族分辨,着藏装,说藏语和本民族语言。所不同的是,达曼人眼睛呈蓝色,大而深,属于白色人种。因生活环境原因,肤色呈深棕色。

在2004年以前,很多达曼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耕地和牛羊等,主要帮助当地藏族居民耕地、收庄稼、放牧、打杂、做背夫、做木活等,其饮食由主人家提供,但不能进出当地藏族居民的房子,更不能和主人家同桌饮食,只能借住在当地藏族人家简陋的窝棚里。

关于吉隆“达曼人”的说法很多。据相关资料记载,达曼人这一称谓来源与骑兵有关系。“达”的藏语意译为“马”,“曼”的藏语意译为“军”或“多”,“达”和“曼”合并起来为“骑兵”,“达曼人”的藏语意为“古代骑兵的后裔”。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1791年7月,尼泊尔部落之一廓尔喀以西藏地方毁约为由,发动了第二次入侵西藏吉隆、绒辖、聂拉木等边境地区的战争。为了抗击外敌,清朝政府派遣福康安大将军率领由满、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数十个民族组成的大军,千里迢迢进藏讨伐廓尔喀军。清军收复吉隆、聂拉木、绒辖等边境失地后,长驱直入吉隆与尼泊尔交界的热索,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胜利。

整个战斗中,除了死伤的大量清军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将士失足跌入幽深的谷底,或失踪在浩瀚的密林中,其中有数百余骑兵。由于当时的通信和交通不便,他们便一直滞留在边境,再也没有回到故土。这些残存的将士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林间被困长达一年多,仅依靠野果、飞禽、小野畜、山泉等生存。其中被饿死、冻死的达90%以上,之后幸存下来的也仅有100余人。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将士与尼泊尔边境上的人共同居住繁衍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边境小镇——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而达曼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但当地的藏族人和在当地做生意的尼泊尔人则认为,这些长相具有南亚人种特征的人,不是“真正的”“达曼人”或“达芒人”,他们就是“索瓦”或“嘎米”,意为打铁的人。尼泊尔人和尼泊尔的藏族人也称这部分人为“嘎米”。


西藏民主改革前,在整个藏族聚居区,铁匠的地位极其低下。不论在我国藏族聚居区还是尼泊尔,当地人都歧视达曼人,一般不与其通婚。

从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承认这部分人的国籍后,不再称呼其有歧视含义的“嘎米”或“索瓦”,而改称之为“达曼人”。 这对于达曼人来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特殊日子。这一天,他们正式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至此,达曼人结束了饱尝辛酸、居无定所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异民族交友、交往方面,只有40%的达曼人有汉族朋友,但有79%的人和汉族交流。由于达曼村只是吉隆镇的一个自然村,98%的达曼人与当地的主体民族藏族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交往。当前,当地很少有尼泊尔来的达曼人,98%的达曼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尼泊尔朋友。在交友意愿上,72%的达曼人最相信达曼人,首选藏族做朋友的占18%,首选汉族的占9%。 对待与异民族通婚的态度上,91%的达曼人认可和汉族通婚。

当前达曼人和汉族通婚的情况多是姑娘嫁给前来打工的汉族。在他们看来,嫁给汉族有以下优点:第一,在2003年以前,嫁给汉族可以得到国籍,享受中国公民待遇;第二,汉族小伙不酗酒,不打老婆,勤俭持家;第三,嫁给汉族后就有可能进入内地打工或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另外,有33%的达曼人认为可以和尼泊尔人通婚。



打铁是达曼人的老本行

达曼人的打铁手艺远近闻名,几乎在每一户吉隆镇居民家中都可以看到达曼铁匠打造的生活用具,如锅碗瓢盆、斧头、弯刀等,以及当地妇女衣服上的铜质佩饰。据当地人介绍,达曼人这门祖传的手艺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远近村民对他们的尊重。

达曼人的铁匠铺就在达曼村的后面,其实就是一个面积约10多平方米的小木棚,有几根比拳头略粗一点的木头搭成架子,上盖一些木板,木板上压上石头便组成了铁匠铺,虽然极其简陋,但却是达曼村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从早到晚人来人往,随时有附近的村民拿着烂铜废铁过来找他们打造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

在此时,达曼人的价值会得到极大的体现,村民们不但要自带打铁的原料,还要带上青稞酒和各种食品饮料。谁需要打什么用具,首先就要让铁匠们吃饱喝足,烟和酒要保证供应。用具打好之后,还要付给铁匠们相应的报酬。

在达曼人的手中,只需几块石头和简陋的工具,就能生产出精美的工具——打制一把镰刀需要4个小时,可卖130元;打制一把斧头需1天时间,可卖500元;打制一副火炉盖子需1天时间,可卖80元;打制一把菜刀需两个小时,可卖25元;打制一个犁头需半个小时,可卖50元;打制一把锄头需两个小时,可卖50元等。由于手艺水平不同,铁匠的收入也不同,有一年仅收入1000元左右的,也有年收入上万元的。


邯郸醉


达曼人以前是个流浪民族,没有土地,没有房子,也没有国籍。


说在中国定居200年并不准确,事实上早期达曼人一直游走于中尼、中印边境,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据说达曼人是尼泊尔廓尔喀骑兵的后代,乾隆时期,尼泊尔入侵西藏。清政府派福康安大将军率大军讨伐,尼泊尔大败。

在这场战争中,有数百名廓尔喀骑兵逃跑时失踪。不过由于丛林里交通不便,这群骑兵一直找不到回去的路。

崇山峻岭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等廓尔喀骑兵走出丛林时,大部分已经冻死或饿死,最后活下来的仅百人。

这群骑兵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然而尼泊尔却拒绝接纳他们。于是他们开始在中、尼、印边境,过着流浪的生活。


达曼人没有土地、没有住房,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帮人家做些打铁、打杂、木器等活,不过都没有工钱,东家只提供吃住。

要是不小心生病了,就会被扫地出门,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后来我国经济条件改善了,活多了起来,藏族人也比较善良,达曼人就慢慢聚集到日喀则一带。但由于他们人口稀少,又居无定所,所以一直不太受人关注。

直到2001年的一天,一位日喀则政府官员下乡走访,才发现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流落到我国境内,由此引起了西藏自治政府的重视。

不过想帮助达曼人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困难,他们没有户口,要解决住房、土地和生存问题,首先必须帮他们取得合法身份。



经过各级政府近2年的努力,2003年5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漂泊了200多年的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

2004年,吉隆县政府出资在吉隆镇建立了达曼新村,184名达曼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也喝上了纯净的自来水。

为了改善达曼人的生活,当地政府不仅帮助青年人解决了工作,还给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而且儿童实行“三包”教育。

2017年,达曼人又迎来一件全民族的大喜事,村民达娃的儿子达瓦多吉考上武汉理工大学,这是达曼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全达曼人的骄傲,也让达曼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趣的是,达瓦多吉到了学校后,经常被同学误认为是外国人。因为他与众不同,长着高鼻梁、一双蓝色的大眼睛。

每次闹笑话,达瓦多吉都非常认真地纠正对方:“我是中国人,我是一名中国藏族人!”



花木童说史


达曼人是生活在中国西陲,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的一些人。五十六个民族中,并没有达曼族,而和达曼人最近的民族,应该算是藏族。但从人种角度来说,达曼人又属于欧罗巴人种。于是,达曼人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过着类似于吉普赛人式的流浪生活。

在藏语中,达曼的意思是骑兵,达曼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发生了一场规模虽然不大,却很关键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可以看成是清政府宣誓西藏主权的重要战役。

在公元1791年的时候,现在的尼泊尔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地方性强大政权,这个政权名叫廓尔喀,历史上称之为廓尔喀王朝。这个王朝觊觎着中国西藏的广阔土地,开始不断地骚扰边境,吞并中国土地,驱逐藏民,西藏的宗教领袖班禅和达赖,不得不离开拉萨,转移到日喀则地区。

廓尔喀王朝的挑衅,惹恼了强悍的清帝国,于是,愤怒的乾隆皇帝,派大将军福康安,带领精锐军队,从青海出发,行军四千多里,击溃廓尔喀的军队,收复藏南区,福康安的大军乘胜追击,重创廓尔喀主力,几乎打到了廓尔喀王朝的首都。

但因为劳师远征,虽然清军获得巨大胜利,但依然有所损失,在漫漫高原之路上,有数百骑兵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而这些骑兵,就是达曼人的先祖。

这些消失的骑兵,开始在漫漫雪域高原艰难的生存,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漫漫繁衍生息。但由于青藏高原太过广袤,以至于这几百人根本没有人会在意。

于是,达曼人,就在被人遗忘的区域,开始自己的生活。这一遗忘,就是数百年。

清朝遗忘了达曼人,因为在十数年之后,中国将面临一个接一个的大麻烦,各式各样的问题和麻烦接踵而至。反而达曼人,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摆脱了危机的侵扰。

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人们依然没有想起来边境线上的这些达曼人。而尼泊尔也并不承认达曼人的存在,也拒绝将达曼人收留,成为自己的公民。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和荣耀,人们开始关注那些贫困的人,被遗忘的人,而在边境生存了数百年的达曼人,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接纳了达曼人,让他们成为中国大家庭的成员。从被遗忘的几百骑兵,到如今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达曼人等了二百一十二年。

回到问题中,为什么中国直到2003年才同意达曼人加入中国国籍。其实,原因并没有太多的国际纷争和政治斗争,只是因为,中国经历太长时间的乱世,根本没有精力去想着遥远边疆的达曼人。

而当中国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和活力,就会把目光投入到那些流浪的孩子们的身上。当中国真正强大了,会有足够的胸怀,容纳那些流浪的故人。也许,达曼人的回归,正好诠释了这个最古老的中国哲学。


小小嬴政


我们的云南境内,还有一批罗兴亚人难民,不得不防啊,这些人就是缅甸那批臭名卓著的罗兴亚人的一支。,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动乱的,,,


疯语者007


一个仅有不足200人的族群,200年来没有国籍,没有身份证明,没有土地,没有住房,也没有教育,更没有医疗等,真难想象他(她)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据媒体报道,现在的达曼人居住于西藏吉隆县吉隆镇吉隆沟的达曼村,而“达”和“曼”分别在藏语中是“马”和“军、多”的意思,而“军”又有“兵”的意思,因此达曼就代表“骑兵”的意思。

至于达曼人是如此到此的?有两种说法,一是乾隆年间(1791年7月),福康安大将军曾率大军来此平叛,其中的一支数百人的外族骑兵部队却因迷路滞留了下来。为了生存,这些滞留的将士在人烟稀少的崇山峻岭间过上了打猎、采果、捕鱼等的原始部落生活,而达曼人就是这支部队的后裔。二是乾隆年间,一支尼泊尔人的商队途经此处,因战乱商品被抢,无法返回,只好滞留下来,而达曼人就是这支尼泊尔人的后裔。

▲吉隆县吉隆镇达曼村村民的表演表演《铃响玛》

据达曼村村民扎西顿珠回忆,在他小的时候,一家11口人挤住一间小屋里,住房还漏雨,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挨饿受冻常有发生,而最怕的生病只能硬撑着。祖辈和父辈,如果运气好,则能靠打散工、长工获取经济来源,在顾主家还有个好点的住处。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别人的歧视,因为他们是一群没有家、没有依靠的流浪者,同样是打工者,但别人可以坐在床上,而他们却只能坐在地上,工钱更是少到可怜,每天仅有1.2元。

又据该村村民占堆回忆,从小就跟着父母四处流浪,一家数口人一度睡在租来的牛棚里,衣服基本上是从垃圾筒里捡来的。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眼中就充满了羡慕,有时还会和哥哥一起跑到学校里,扒在教室的窗台上看着里面的小朋友们唱歌、读书,心中便冒出无限向往。

当时,一脸沧桑的扎西顿珠回忆起曾经的痛苦往事,就会冒出许多的感慨:“我们是一群被上苍遗忘的孩子,五、六代人一直都期盼着这样的苦难日子早日结束。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终于熬到头了。”

2001年,日喀则地区的官员来到吉隆县的吉隆沟走访后,将这里达曼人的情况进行了逐级上报。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184名达曼人正式加入了中国国籍,加入了藏族大家庭。当时,39岁的村民达娃激动地仰天大叫:“有家了!有家了!”

2004年,国家投入147万“兴边富民”项目资金,为全体达曼村民建造了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49套,总面积3846平方米;2005年,达曼人全部搬进了新居。

同时,政府给每家每户分配了耕地和牲畜,购置了卡垫、藏式木柜等生活用品,也装上了自来水,还给村民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等。最让达曼人高兴的是,各家各户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了。

▲达曼村村民正在织布

2011年,由于当地受地震影响,国家又投入564万元,启动了达曼村灾后重建项目,硬化了道路,修建了牛棚、广场、道路等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

据该村干部拥忠讲,现在达曼村已由最初的47户扩展到59户,人口增至195人 ,每家房屋的建筑面积都有90多平方米,2017年村妇女主任达娃的长子达瓦多吉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成为200多年来第一个真正的达曼文化人。当时,到达娃家道贺的村民还看到达娃家的窗台上盛开着月季、海棠等植物,更是给温暖舒适的小家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调。

如今,达曼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笑声也越来越爽朗,这都是加入中国国籍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祥子谈历史


2003年,被遗忘了近200年的达曼人,加入了中国国籍,民族成为为藏族,正式成为成为中国公民。

那么达曼人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呢?为何被称为东方的吉普赛人?

“达”在藏语中是“马”的意思,“曼”在藏语里译为“兵”。所以,达曼合起来就是骑兵的意思。所谓达曼人,其实就是指古代骑兵的后裔。

那么达曼人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样从十八世纪末说起。当时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就是那个用弯刀的民族)崛起,一举统一了尼泊尔各部。建成了统一而强大的王朝。

统一尼泊尔后的廓尔喀人,不满足尼泊尔的方寸之地,对西藏吉隆、聂拉木等地产生了觊觎之心。

1788年,膨胀的廓尔喀人开始对我西藏地区不断进行挑衅。当时清朝正处于乾隆时期。乾隆还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得知此事后,立即发兵数万准备收复失地。

等清军到来之后,几场战争就让以勇猛著称的廓尔喀人原形毕露了。面对清军凌厉的攻势,廓尔喀君臣乱作一团,幼主拉纳·沙阿(巴哈杜尔之侄)仓皇逃往南部边境,并准备向印度寻求庇护。在这种情况下,摄政王巴哈杜尔被迫向福康安求和,表示愿意臣服于清朝并定期纳贡,随后得到乾隆帝的恩准。这种臣属关系一直持续到1909年,直到尼泊尔完全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后才终结。

但是,因为当时清军的攻势太猛,导致在战斗中有数百名廓尔喀士兵失去了联系,这些人就永远留在中尼边境地区,和当地的藏人通婚生子。他们就是后来的达曼人。

达曼人生活的地区偏僻,生产力水平落后,长期得不到国家的承认,只能以无国籍者的身份苟存西藏的一个角落。而藏族人对达曼人也并不认同,虽然经过多代的传承,达曼人无论在语言还是习惯以及宗教信仰上,都和一个藏族人完全无益。只是达曼人属于白色人种,后来因为西藏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其皮肤逐渐加深,但是其高挺的鼻子,蓝色的眼睛以及微卷的头发,是其保留下来能和藏人区别的特征。

两百年来,虽然达曼人和藏族人混居在一起,但当地藏族人严禁女子嫁给达曼男子。而达曼人女子,却有很多为了获得正常的身份嫁给了藏族人。这就导致达曼人经过两百年的传承,人数不仅没有增多,反而不断减少。现在也就仅存数百人而已。

达曼人为了有一个正常的身份,从清朝时期,就不断的向政府申请加入中国,希望获得中国国籍。但是当时的清朝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根本就不可能理会这等小事。而民国和新中国早期,因为时局的动荡和混乱,再加上达曼人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政府认为解决起来会有国际问题,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就这样,达曼人度过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无身份的生活。而没有了身份上的认可,达曼人也就没有办法接受教育,不能经商、做官,甚至无法拥有土地和住房等。只能打铁、做木匠、当背夫和打杂来维持生计。生活极为困苦。

这种情况到了2003年有了转机,中央政府终于接纳了达曼人,将之纳入中国国籍。拥有了中国国籍的达曼人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府不仅给予了他们少数民族都拥有的补贴,还专门拿出专项资金对其进行补助。为其修建了新的聚集区,建起了医院、学校等各种基础设施。今天,达曼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加入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以后,达曼人将会迎来更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