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向為控制疫情而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向為控制疫情而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圖說: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傳染病診治網絡指揮中心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全上海的醫務人員嚴陣以待,全力奮戰。今天下午,記者來到收治患者的定點醫院,位於金山區的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指揮中心現場,記者視頻連線病區內的醫生。

  據介紹,目前所有確診患者都被收治在感染病房二樓,單人間。這裡的病房都是負壓病房,也就是說空氣能從外向裡進。而裡面的空氣經過過濾後,才向外排出。感染與免疫科醫生陳軍介紹,目前所有患者均在接受積極治療,除了88歲的患者病情危重外,其餘患者情況穩定。

  在指揮中心的視頻畫面中,記者看到一群全副武裝的白色“小人”,看不到臉,無法分辨誰是誰,但都在緊張地忙碌著。公衛中心介紹,目前二樓病房已經開放,一樓和三樓還有其他樓的負壓病房也已經全部做好準備。在已經開放的病區裡,分為緩衝區、清潔區和限制區,互相隔斷,人員不流動。進去的醫護人員目前有20多位,吃住全在裡面,1-2周後出來再進行隔離觀察兩週後輪換。大家都很有覺悟,根本不需要動員,隨時待命。好多人已經幾天沒回家了,但毫無怨言。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向為控制疫情而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圖說:普通護士的申請書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隨著收治人數的增加,應急病房需進一步加強醫護人員配備,護士吳豔獲悉情況後,主動遞交申請書,要求加入應急護理隊伍,參與救治患者。吳豔表示,自己有12年的護齡,目前在公衛中心呼吸內科擔任帶教,作為一名黨員,必須在關鍵時刻衝鋒在前。

  據瞭解,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造成患者的肺部受損,成為“病毒肺”,嚴重的患者肺部受損嚴重,影響肺的正常工作。而採取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相當於在人體外安放一個“人工心肺”替代人的肺,讓人體自身的肺能夠得到充分的治療和休息。令人欣喜的是,吳豔在平時工作中,經過ECMO培訓並熟練操作ECMO設備,積累了大量臨床護理經驗。在她看來,在這個時刻進入應急病房,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公衛中心介紹,自啟動應急工作以來,在上級部門的領導和市級專家的指導下,公衛中心迅速組建了由240多位醫護人員組成應急梯隊,確保每一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能夠得到及時、高效的救治。

  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的醫生金嘉琳、朱浩翔、阮巧玲、劉其會、李發紅等,也都選擇不回家,取消外出行程,守在崗位上服務大家。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向為控制疫情而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圖說:呼吸科醫生的群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在瑞金醫院呼吸科醫生的群,科主任時國朝發了一句,請大家取消外出旅行計劃,下面一排回答:已取消。

  呼吸科醫生陳巍說,“日本的酒店無法退定了,不過我一看到這個情況,就把機票退了,也無所謂浪費了,這時候我們得留下。”項軼醫生說,“我定的國外航空公司的機票,好像沒法退費,不過我已經都安排好了。”馮耘醫生回答,“已經退了高鐵票和國內酒店啦!”呼吸科副主任周敏醫生說,本來春節不少醫生好不容易可以休息準備帶孩子出去甚至出國旅遊,但大家全部主動取消了度假,其實有的人經濟損失還是很大的,主動取消度假,讓人非常感動。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