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彰顯初心使命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位醫護人員在志願申請書上寫道:“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些天,很多醫護工作者放棄春節休假,24小時隨叫隨到,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1月23日 中國青年報)

對抗疫情的一線,自然是危機萬分,在這樣的時刻,去將會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不去,無數患者將陷入危險的境地,在這樣的抉擇之下,一則志願申請,讓我們看到了在危難關頭這些醫者的大無畏精神,而“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更彰顯了他們的初心和使命,這不僅僅是一則申請書,這更是一份自我加壓下的“軍令狀”。

張旃表示,“此事我沒有告知(丈夫)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一句“處處是戰場”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它心中責任的分量,人民的分量,擔子的重量,於她而言,似乎只是選擇了一個地方,而奮戰的責任、奮戰的決心始終不曾因地域的變化而變化分毫。

“救死扶傷”是每一個醫者的宣言、誓言,也是他們從邁入醫生這個行列就伴隨自己醫生的“座右銘”,這是自己一輩子的責任,在任何的問題面前都沒有別人的生命更重要,甚至可以忘記自己的安危,這是崇高人格的體現,更是高尚精神的體現。

每一個白衣天使的背後,都會有一條醫德醫風鋪就起來的道路。“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是一種初心使然,正是因為他心中牽掛的是自己的事業,心中放不下的是自己的“病人”,當疫情發揮“號召”的時候,她主動地奔赴了抗擊疫情的一線,用實際的行動和無畏的勇氣去踐行自己“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承諾。

稱職的醫生,眼裡只有病情的緩急而無官職的大小。顯然,張旃是一名合格的醫生,在她的眼中,自由病人的生死,只有疫情的嚴峻,越是在危急的時刻,越是考驗人,越是能夠以擔當彰顯初心使命,這樣的“奔跑者”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文/譚志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