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智库年度论坛丨从社会治安看英法社会治理模式神话的幻灭

智库年度论坛丨从社会治安看英法社会治理模式神话的幻灭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编者按:盘点2019年国际风云,研判2020年全球局势。2019年12月下旬,东方网东方智库年度论坛暨全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外交政策、国际政治与经济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围绕当下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东方智库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秘书长高健的精彩发言。

智库年度论坛丨从社会治安看英法社会治理模式神话的幻灭

图片说明:2019年12月下旬,东方智库年度论坛暨全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在沪举办(来源:东方网)

近几年,社会治理能力作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议题,深深刺激了整个世界政治学界的神经。毫无疑问,这一话题具有明显的去意识形态化的理论特点,让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有了一个共同认可的比较维度,通过考察与比较不同社会模式是否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人类共通的实际生活需要,可以客观评价这一社会模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智库年度论坛丨从社会治安看英法社会治理模式神话的幻灭

东方智库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秘书长高健在研讨会上发言(来源:东方网)

如果历史回到20年前,对这一问题,世界政治理论界似乎是有给定答案的。在一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谓合理高效的社会生活模式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在不少西方学者眼中,政治上的西式民主、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与文化上的个人主义,构成了现代化社会生活模式的标配。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干脆称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具体而言,就是美国化。

然而,20年后的今天,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在讨论“民主的终结”,一种最令人吃惊的说法是,如果美国再这样发展下去,民主就会死亡。必须指出,这种理论的探讨根源于现实生活本身,因为无论是从社会治理效率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加以考察,发达国家都不得不承认,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神话已经被客观现实生活打破了。近年来,特别凸显的一个问题是社会治安。

两年前,在一次与来自中东欧国家代表团的交流中,我们谈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问到访的欧洲朋友们,伦敦与上海比较,哪个城市更安全?大家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上海。我又有意追问了一个问题,社会安全是不是一种人权?这一次,东欧青年们瞪大了眼睛困惑地看着我,他们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一位女生干脆利落地回应道,当然是啊,为什么不是呢?(Of course, why not?)

智库年度论坛丨从社会治安看英法社会治理模式神话的幻灭

图片说明:伦敦大本钟(来源:新华社)

彼时的伦敦正处于草木皆兵的时期,人们总觉得恐怖袭击随时都会发生。一件真实的事情是,不知谁惊慌失措地从地铁里跑了出来,引发了整个牛津中心购物街的骚动,最终被证明是一场乌龙。这几年,伦敦的暴力犯罪成倍增长,持刀伤人与抢劫事件层出不穷,一度还被称为“泼硫酸之都”。可是,比起法国巴黎,伦敦恐怕还是优等生。某种程度上,巴黎的社会治安是失控的,以至于官方只能奉劝外国游客,从机场到市区一定不要乘坐一些线路的地铁,甚至一度考虑出动警察护送外国游客到巴黎市区购物。民主国家的社会治理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令人瞠目结舌。

事实最能教育人,这句话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花费很多精力试图去解释中国社会体制的合理性,不如让对方自己来切身体会一下,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东欧国家历来有崇尚西欧生活的文化情结,这是有历史基础与时代原因的。如果去观察很多去伦敦旅游的东欧游客,你可以很容易看到到他们那种近乎朝圣的眼神。可是,他们置身于中国上海这座安全祥和的现代都市,体验到中国人勤劳进取、充满希望的生活氛围,所有那些看似根深蒂固的偏见与误解都会不攻自破。

保障社会治安,是一个社会综合管理机制的问题。这几年,英国伦敦的社会治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然而,我们看到的是部门之间相互指责,互相推诿责任。社会治安部门不停抱怨由于财政紧缩,警察部队警力得不到保证,根本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媒体纷纷爆料,警察队伍纪律涣散,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缺乏敬业精神。无休止的媒体讨论与层出不穷的分析报告,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效果。

保障社会治安,恐怕还是一个社会利益分配的问题。近几年,美国社会枪击案件频繁发生,美国每年死于枪击案件的人数达到数万之众,高于交通事故遇难者的人数,美国步枪协会成为众矢之的。政客们惺惺作态地讨论说“我们要尊重美国人民拥有枪支的文化传统,拥有枪支没有问题,如何使用是个问题”。可是,了解美国政治生态的人都知道,美国枪支买卖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利益链,作为一个大而不倒的社会组织,美国步枪协会是众多美国议员背后的金主,在国会中具有强大的掌控力,可以轻易否决任何不利于他们的议案。一种更为引人深思的来自美国智库的说法是,美国枪支协会需要一个动荡不安、矛盾对立的社会氛围,因为人人自危的社会才能保证对拥有枪支的强烈需求。

应该明确指出,中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的集中体现,是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保障人的权利,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与煽情的竞选演说,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社会问题,及时高效地回应民众的切身需求。一度被神话了的西方社会民主机制,今天在保障社会治安这一最为基本的人权问题面前毫无优势可言,还谈什么民治、民有、民享的人权社会呢?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们的民众到国外去亲身感受西方发达社会的优劣,就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就会切实领会到,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政府投入的结果,是体制保障的结果,是渴望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的无数中国人辛勤付出的结果。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犹如空气,用之不觉;一旦有了比较方才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社会权利。难道我们不该有理由为之感到骄傲吗?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秘书长、东方智库研究员,本文系作者在“东方智库年度论坛”暨全年国际形势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