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華北缺水嚴重嗎?為何?

長景2


華北平原是不僅很缺水,還承載著我國大量的人口、農業和國民經濟,這也是為什麼南水北調的緊迫性,並優先解決華北缺水問題。

華北人口和農業重要基地

華北平原承載了中國超過4億的人口,同時生產了糧、棉、油產量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 34.58%、25.22%、40.92%,小麥和玉米產量分 別佔全國總產量的 76.34%和 28.85%。這是在3.5億畝農業土地上生產出來的,而農業需要大量水灌溉的。可是華北的水資源只佔全國的2.36%。同時華北平原還存有大量的工業,例如鋼鐵產業非常發達,僅唐山一就佔全國產能的十分之一,這些工業也需要大量用水。僅河北省的用水量由建國初期的40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00多億立方米,可河北水資源總量也不過205億立方。華北平原的海河流域利用率已達90%,說明地表水不夠用了,人們的目光自然投向地下水資源的開發,但每年仍有幾十億立方水資源缺口。

地下水嚴重超採

正是華北平原缺水導致人們持續大量開採地下水,引發華北地下水嚴重超採,大概有900億立方的虧空。這使得華北形成了以北京、石家莊、邯鄲、邢臺為中心的4.4萬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在天津、滄州、廊坊、衡水、唐山一帶形成5.6萬平方公里嚴重超採區,漏斗的地下水平每年以3米左右速率下降。

這些超採區嚴重到已不用實地勘測了,甚至可以動用衛星直接觀測。GRACE是觀測地球重力場變化的衛星。下圖就是從GRACE衛星得到的,在2002年到2012年之間,哪裡的重力發生了變化。重力變少了就是藍色的,表示質量變少了。其中華北平原在中國非常明顯,而我們的鄰居印度也特別明顯,今年正在鬧旱災。

南水北調緩解華北缺水局面

正是北方缺水,嚴重限制了北方特別是華北的發展,南水北調工程的上馬顯得非常緊迫。事實南水北調從2014年供水以來,累計供水220多億立方,其中有50多億立方供到北京。北京的水資源短缺得到極大緩解,同時通過關停自備井、大幅壓采地下水,有效促進了地下水資源的涵養和恢復,2018年9月末,地下水埋深比去年同期回升2.12米。這也說明域外調水是解決華北缺水方式之一,但也不要忘當初南水北調定下的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三先先後”原則,能夠對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也是重要做的事情。


崑崙還東國


我就是豫北地區的,來說下這些年豫北水位的一些變化吧。

我們知道,華北地區屬於旱田,水少,需要打水井進行灌溉取水。在小的時候,村裡的人都會告誡小孩子不要去水井邊上玩,之所以如此,一是那時的水井上面都沒有蓋子,二是當時的水井水很淺,趴在水井沿上能看到水面,小孩子會覺得比較好玩。但現在基本沒有再這樣叮囑孩子的,因為現在的水井是越打越深,也沒人喜歡去水井旁玩了。

其實,關於華北水少的原因,一是地理位置,一是現在各地工業的發展,給水資源造成了較大的壓力,但還有一點可能是被我們忽略的。

我也不是搞科研的,但我們那邊在我小時候老一輩的人講,我們那邊也是水很多的,有好多的河道,很多村名都和水有關——據說我所在村以前就是河道,但後來水就慢慢少了。

我是80年人,小時候印象裡村裡有魚塘,每年還會分魚,但到我上小學時,魚塘基本上就乾涸了,後來就填上了土變成了宅基地。

所以,工業用水是加速了華北水資源的下降,但整個北方應該是水資源一直呈下降趨勢才對——即便沒有工業的大量用水,北方水資源也會越來越少。

對於南水北調,對於緩解北方水資源還是很有效的,目前我們老家現在都是深水井,井是越打越深。

記得小學時候學過一篇文章,說什麼地球上的水是循環的,當時就覺得很不可思議,但現在看來,這個水是不是循環不知道,但越來越少倒是真的了。


每日糧油


中國華北平原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平原地區,華北平原的面積為30萬平方公里左右,東臨渤海和黃海,西抵太行山伏牛山,南到大別山一帶,北達燕山南麓,總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七個省市,平原的土地和人口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那麼多,雖然同處一個平原,但是南邊平原的資源相差比較大,南面平原河流眾多北面河水貧瘠。


華北平原地區是中國的行政中心,也是非常重要的糧食產地以及重工業地區,華北平原在過去也一直存在著缺水的問題,最主要的是黃河攜帶泥沙經常造成河道堆積阻塞以及改道的問題,但是那個時候華北平原缺水其實並不算非常嚴重,一般都是出現在春季的春旱,當時的氣候環境還是比較舒適的。

在建國後的發展中,國家對黃河進行了大治理,黃河氾濫和其他災害就很少發生了,這個時候也是這個地區氣候變化的開始,建國後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工業建設,人口數量的增加,農業的大力發展,工業化的開始使得這個地區對水的需求量快速的提高,氣候環境的變化讓這個地方氣溫升高,水分大量的蒸發乾熱少雨的天氣主導了這裡。



人們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水資源的使用大量的抽去地下水,導致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嚴重,特別是最近這些年的大力發展工業,導致用水量急速加大,而且工業用水後的排放導致的不少地方產生了大氣和河水汙染,大氣汙染加上背面建設的防沙林阻礙了西伯利亞吹過來的季風,使得氣候變化悶熱乾旱少雨,河水汙染導致了大量地表水沒有辦法使用,過度的種植使用化肥導致了土地土質含水量下降。


據一些資料顯示華北平原地區這些年的氣溫逐年升高,原因在於這個地方工業化排放以及煤炭燃油的大量使用導致了二氧化氮上升嚴重,形成了嚴重的溫室效應,霧霾以及溫室效應產生的熱氣導致的蒸發,悶熱的氣溫覆蓋了這個地方,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到現在,華北平原地區的氣溫連年創新高,甚至有一些專家預測照這樣發展下去再過幾十年的時間華北平原將不在適合人類居住。

有不少人認同了這種說法,空氣的汙染導致這個地方溫度升高,西伯利亞季風難以吹過來,華北平原形成嚴重的溫室效應,加上這種氣候很難形成降水,讓原本就缺水的這個地方更缺水,大量的農業灌溉用水的蒸發會在二氧化氮的作用下形成悶熱的溫室效應,工業的排放讓大氣中的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增加,氣溫的升高使得蒸發量變大,如此循環的確非常的現實。



在過去打井幾米深就可以挖到水,現在打井幾十米深都看不到水,工業農業和人口暴漲導致的用水壓力使得這個地方不得不大量抽取地下水來用,使得地下水水位嚴重的下降,好在國家也有自己的應急處理方式,通過南水北調來緩解華北平原地區的用水問題,大大的緩解了這個地方的缺水問題,但是想要改變還是需要從環境方面入手才能真正的治根。


無法超越的足跡


華北地區嚴重缺水和當地的重工業太多有關係!比如大型的鋼鐵公司,水泥廠,火力發電廠,玻璃廠和化工化肥廠都是耗水大戶!比如河北省宣化地區的大洋河就是一個例子!在過去,洋河曾經是一條長百里寬六里深十幾米的滾滾大河,自從解放以後,當地開始發展重工業,而且建立了很多大型重工業企業,涉及到了鋼鐵,化肥,水泥,造紙,印刷,化工,機械製造,農藥,等等很多工業!需要用水量很大,而洋河水在這些重工業的消耗下,逐年水量下降,而且水質變差!到目前為止,洋河幾乎已經乾涸,雖然人工修建了河床,但是無論面積還是深度都已經面目全非!波濤洶湧的洋河已經屬於歷史了!

雖然已經關停了不少重工業企業,但是洋河已經無法恢復曾經的歷史規模!當地的鋼鐵和火力發電廠還存在!

這就是華北地區嚴重缺水的重要根源之一!


還我大國版圖


基本可以肯定的說,在我國所有產糧大區當中,華北是最缺水的地區,整個華北平原以及山東半島的降雨量不足西南地區的五分之一,造成缺水的主要原因是華北所處的地理位置。
降雨的最簡單過程便是水蒸氣上升和冷空氣下降,水蒸氣在空中遇到冷空氣以後冷凝成水珠,從而因地球引力而下降到地面的過程,但是華北地區因為所處地區的原因,這種自然條件很少,所以降雨量也並不如南方、西南那麼普遍。加之連年的乾旱使得華北地區的地下水抽取嚴重,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惡性循環,華北越來越缺水。以華北地區的山東為例,近些年降雨量出奇的少,原因之一可能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在向南移動之時,到達渤海灣以後,經過渤海灣上空的水蒸氣調節,使得冷空氣不再難下,即便還能往南走,但是能量也會大大衰弱,真到了山東形不成有效降雨,雖然山東每年也有冬季的降雪補充,但是形不成有效徑流,對水量補充有限。
原因之二,來自西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夏季持續影響我國南方地區,多省份都會有梅雨季節,但是副熱帶高壓沿著海岸北上到一定位置以後,便失去了驅使動力,頂多影響山東南部城市,山東中部、北部、華北大部都不會享受到副熱帶高壓帶來的福利。即便偶爾來幾場颱風,到達華北以後基本也會轉變為熱帶風暴,失去降雨優勢。

不過華北,尤其是山東、河北近兩年真的是降雨奇缺,遠不是上述原因可解釋的。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沒法詳細記敘,旱情不同雨也奇怪,不是不下是少的可憐,二三十米的井很多沒水,吃水到井旺的人家去擔去拉,楊樹旱的只剩樹梢,樹葉青幹,有水的澆五六遍,沒水的直接幹,花生葉泛白玉米二十釐米又要澆,桃李像軟皮球,洗手水,洗衣水澆菜澆樹,小河是乾涸的,情況不同要看每個村的水利情況。就像雨山這邊有雨山那邊幹,上面地一犁深,下面地塵土飛揚,總之旱沒法說。


傲雪寒梅224480913


現象不代表本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過去一刮颱風就下雨,雨從東方來。現在大多雨從西方來。三十年前,冬天冰凍,夏天炎熱。三十年後現在冬天不封河,夏天不太熱。過去常下雨,河水滾洪。現在雨水少,河床種滿了粧稼。這是_種天象變化,太陽系在銀河運轉中,接近了某個類似太陽系的熱球,才有此現象!非是工業用水人口增長!若不是抽吸地下水,我們將大饑荒而陷於戰亂!因此,我們要加大進口糧油肉蛋魚,同時減少浪費。慢慢等待時空轉換!這非人為,是天體時空問題。


鍾南山243


京津冀晉豫應該合力大規模綠化太行山脈黃土高原,涵養水源,共同打造華北水塔!因為黃土高原號稱華北屋脊。


晴空物語聽雨軒


好多年沒聽見青蛙🐸叫了,那時的農村夜裡不知多少青蛙🐸在水裡唱歌,那時的連陰雨能下好幾天,也就幾十年了事,現在下雨很難了,也沒有青蛙叫了,就是下雨也是疾風暴雨加冰雹,也不知道是氣候變化了還是人破壞了環境,真不敢想象就這樣再過若干年,人類的生存環境會更艱難,愛護環境,減少排放,節約資源,事關百姓。愛護環境就是在延續人類的未來。


用戶5521941386294


路邊的大楊樹已經開始樹葉變黃,小點的楊樹已經像秋天一樣落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