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科學餵養的孩子為什麼容易脾虛?因為與土地接觸太少了

現在城市大都市化以後,出現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 人們見不著土了!為什麼見不到土了?第一,都是柏油馬路或石板水泥路面,稍微有點兒土也被美化了,都給種上草皮了。見不著土以後,人就會脾虛。


科學餵養的孩子為什麼容易脾虛?因為與土地接觸太少了


▲ 完美假草坪增加了,接觸土地機會減少了。

現在城市的孩子都是科學餵養的,我見過幾個高學歷父母的科學餵養方法,每天嚴格到幾點幾分喂孩子,要加什麼素,然後給孩子吃,只鬧得孩子“哇哇”地哭。孩子餓的時候他不給吃,認為沒到點兒,等孩子餓過勁兒不餓了,他認為到點兒了,一定要孩子吃,吃到最後,活活地把孩子養成一個“非洲難民”。 其中有一個孩子還鬧成了白血病。

那個孩子的奶奶特別心疼,但是在家裡又插不上話,孩子生病了以後,孩子的奶奶說了:這還真不如我們的土辦法養孩子好。什麼叫土辦法?最原始、最傳統、最接近自然、不認為作“偽”的方法。

人算不如天算,你算了孩子外面攝人的這個量、那個量,卻算不出孩子裡面分泌的酶——消化酶和各種激素的量,這貌似科學,其實是反科學的一種方法。


科學餵養的孩子為什麼容易脾虛?因為與土地接觸太少了

1.那些土對孩子的身體就有一種刺激

說到土,我們家前面有塊綠地,我特別欣賞一個園藝師,他在綠草中間留了一個圓形的池子,用石頭砌了一圈兒,裡邊兒放上土和沙子。每天早晨,這個園丁過來把土壘成圓錐形。白天小區裡的孩子都在那兒玩,把土刨得滿世界,第二天他再壘。

小孩子玩土就是天性,再撒點兒尿和點兒泥,也是天性使然。他們在刨土揚灰的時候,那些土對孩子的身體就有一種刺激,而這種刺激正好是補益孩子脾胃的。所以,現在不玩土的孩子長大了後脾胃功能都差。針對這些脾胃功能差的孩子,我們給他們用藥,直接用的就是土。

梁冬

是敷呢,還是喝呢?

徐文兵

煎湯熬水。這個土叫灶心土(備註:一味中藥)。以前我們燒些灶是拿石頭壘的,裡面糊上黃泥巴,為了增加泥巴的黏合度,還要拌點稻草、秸杆兒。經過火燒炙烤以後的黃泥巴,就叫做灶心土。


科學餵養的孩子為什麼容易脾虛?因為與土地接觸太少了


灶心土還有一一個別名叫伏龍肝,“伏”是潛伏的“伏”“龍”是青龍的“龍”,“肝”是肝臓的“肝”。這昧藥針對那些五行裡面缺土、脾胃功能極其弱、吃什麼吐什麼、吃什麼就拉什麼、什麼都存不住的人很有用。這些人面黃肌瘦,吃什麼都不長肉。治療時我們要先用開胃藥一伏龍肝, 藥房裡就有這味藥。(備註:請勿自己給孩子用藥,用藥需要醫師指導)


梁冬

現在從哪兒去挖那麼多灶心土呢?

徐文兵

農村裡還有這種灶,北方很多農村每年都要燒施或者是重新把灶掏一下,重新抹泥、重新砌,替換下來的土就是我們的藥。因為火生土,火是土的媽媽,所以火燒過以後的土都帶有一點熱性和火任,它能恢復人的食慾。 另外,火燒過的土,經過歷史驗證,是質量最好的,補益脾胃的虛寒是最好的,這就叫“其類土”。

2.為什麼動物會含一口土去冬眠

徐文兵

我接觸過一些人,他們從國外特別乾淨的地方回來,剛回來時很健康,但是在北京待一段時間, 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咳喘的症狀,等好不容易適應了,再回到國外那個所謂乾淨的環境,又不適應了。水土不服其實跟人呼吸的空氣和接觸的環境有關係。

比如,在日本出現過很多異位性皮炎的病人,他們到中國以後,接觸當地的水土,特別是接受這種皇天后土,皮膚病都有大的好轉。

現在流行沙浴,就是把人埋在沙子裡面,或埋在土裡面,都是讓人接觸土,這種土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會跟你的身體產生和諧共振,會增強你的脾胃功能。

梁冬

聽說有一些動物冬眠的時候會含一口土,我記得南懷瑾老師的書裡面就講過這一段。

徐文兵

講過。我在臨床中調治過很多孩子,他們出現疳積,小肚子挺挺的,青筋暴露、四肢消瘦,就是典型的食積消化不良。這些孩子有一種本能的求生反應,就是挖土吃、摳牆皮吃、吃那種石灰鹼性的土,其實這是人和動物的一種本能一他知道吃什麼香。 等疳積調治好的時候,你再給他牆皮吃,他就不吃了!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