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八國聯軍糟蹋圓明園的時候放過了故宮?

想著驚歎號的我86


首先指出一個問題中的錯誤,“糟蹋”圓明園的最主要的應該是1860年攻入北京的“英法聯軍”。雖然後來八國聯軍佔領北京的時候,對圓明園再次劫掠,但是自從英法聯軍洗劫之後,圓明園雖有重建,卻始終沒有完成,八國聯軍對圓明園的破壞遠比不上英法聯軍的暴行。

相對於圓明園,清朝的紫禁城,同樣用於無數的奇珍異寶,卻都逃過了劫難。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當時英法聯軍的統帥額爾金確實有過燒燬紫禁城的計劃,但是最終沒有實施,而是將圓明園作為主要的洩憤目標。

我認為這其中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圓明園和紫禁城的意義不同,圓明園是皇家園林,屬於清朝王室的私人財產,而紫禁城則代表著清朝政府,如果燒燬紫禁城勢必會激起激烈的反抗。

2、以“焚燬紫禁城”,要挾清政府,能起到非常好的威懾作用,使得聯軍在和清政府的談判中能佔有非常主動的地位。

3、列強入侵中國的主要目的就是攫取利益,他們需要一個聽話,軟弱的“代理人”來幫助他們實現,在當時看來清政府是最佳的選擇,如果焚燒了紫禁城,有兩個可能,一是徹底激怒清政府,二是親手毀了清政府。

基於以上原因,雖然列強兩次攻入北京,在北京城大肆劫掠,但是紫禁城卻能免於一劫。


一點點歷史


首先,燒園子的是英法聯軍,不是八國聯軍,是英法聯軍攻進圓明園,火燒了我們的園子,搶走了裡面的寶貝。

那為什麼當時不進攻紫禁宮,搶故宮裡更好的東西呢?而到了後面,八國聯軍打進來時,為什麼沒有搶故宮裡的東西呢?



說起來,故宮曾經有三次可能面臨滅頂之災,一次是英法聯軍打進來時,一次是八國聯軍打進來時,另一次就是日本打進來時。

這三次,故宮都是天佑紫禁,都逃過了。這是為什麼呢?

要搞清楚這個,我們先聊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英法聯軍只燒圓明園,不燒故宮。

首先我們要清楚英法聯軍為什麼要打進來。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法兩國要跟清政府做生意,要開放所有的口岸,讓英國人在中國全境都去得,可能有的人說,這很正常啊,大家做生意嘛。其實,這裡面有貿易保護的問題,資本主義是有趨向性的,就是越發達的國家越有先發優勢,如果讓西方國家能夠在中國做任何他們想做的生意,那中國基本上就沒有辦法自己搞發展了,只能淪為西方社會的附庸。



當然,清政府可能沒想這麼遠,人家就是天朝上國,不愛搭理你們,可能也隱約感受到了如果洋人進來的太多,對皇室的統治絕對是個壞事。

清朝不同意,人家就找藉口打過來了。所以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達成協議,讓中國全境放開。

那打劫搶東西,只是順手的事情。

而燒圓明園就是一個手段,一個迫使清政府屈服的手段,給清政府製造壓力,那為什麼燒這個園子不燒故宮呢,那是因為圓林畢竟是行宮,有一定的政治象徵意義,但又不像故宮一樣地位那麼高。



要是把故宮也燒了,那等於是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清政府完蛋,他們要籤通關協議,找誰蓋單去,畢竟當時也沒有反政府武裝可以扶持啊。

當時,英法聯軍確實也威脅了,說燒圓明園只是第一步,如果還不答應,那就燒你們的紫禁城。燒園子時,清皇室還真不著急,就是一個郊野別墅,燒了就燒了,以後再建就是,聽到燒北京城,燒紫禁城,這才慌了,趕緊出來籤協議。

這是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燒園子不燒故宮,說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八國聯軍打進北京,不搶故宮呢?裡面的好東西可是很多啊。



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八國聯軍是要打服清政府,而不是消滅清政府,他們需要清政府出面給他們寫一個服字,而不是徹底滅了清政府。那紫禁城就是最後的底線,如果紫禁城都被燒了,那就斷了後路。

所以根本原因跟上一次一樣。但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八國聯軍已經集結在紫禁城下,準備強攻了,如果強攻,故宮可能就要受到建成以來最大的破壞,什麼太和殿午門能不能保住就不好說了。

這個時候,八國聯軍的一個翻譯起了一點作用,這個翻譯是個日本人,叫川島浪速,就是下圖左邊這位,不說還真看不出是個日本人。



他當時就在軍中,他出面表示不要武力進攻,應該不戰而下人城,利用談判來解決問題,結果他一喊話,守城的禁衛真的就投降了。

川島浪速代表八國聯軍表了態,只要投降,就保證紫禁城的安全,那城門一開,八國聯軍的人進來了,在宮裡搞了大閱兵,炫耀了一下,還真沒搶。

到了清皇室回來一看,皇宮還在,沒多大損失,確實是意外之喜,不幸中的大幸。

後面,清朝的王爺善耆還跟這個川島浪速結為兄弟,並把自己的女兒送給川島浪速當養女,這個女兒就是很有名的川島芳子了。就是不知道善耆要是知道這個川島浪速還曾經那啥養女會怎麼想了。



這個川島浪速其實是一個日本間諜,後面又搞偽滿州運動,是日本國內興亞會的成員。他留著紫禁城,是不是想著以後留著給日本皇室用,那就不知道了。

最後一個問題,日本佔領北京,為什麼也沒搶故宮。

一是沒什麼可搶的,我們知道凱申物流是世界一級棒的物流系統,現在的申通順豐都遠遠不及,紫禁城在民國就成為了故宮博物館,日本人打進來時,當時的文物都運去了。搶也搶不到什麼東西。

另外,日本跟清皇室的遺老還有合作關係,搶不到東西,反而得罪了合作伙伴,那得不償失。

最後,還是那個問題,可能小日本也有心思,要是全部佔領了中國,那紫禁城可以安置日本皇室嘛,畢竟日本皇室遷到我們中國來,那可是豐臣秀吉時就有的念頭了。


腦洞歷史觀


大清到了1860年,西方列強把中國的地盤和“市場經濟”搞得烏煙瘴氣,士兵、貨船、炮艦、傳教士在各地橫行霸道。更可恨的是藍髮碧眼的女人總往中國男人臉上吐吐沫,使以咸豐為首的頭頭們丟盡了顏面,忍無可忍終於在一場酒局中拍案而起,威嚴的對世界宣佈;還打你們!

英法大驚失色,趕緊聯繫狐朋狗友,國會又重新觀看了幾分鐘北京城內百姓穿戴後,毅然宣佈;打!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可戰爭一開始,主帥曾格林沁便慌了陣腳,丟城失地。幾經慘敗後,以英法為首的多國聯軍拿下天津攻入北京城,咸豐帝趕忙帶家裡人逃往熱河。

他這一逃不打緊,入侵軍隊找不著施暴的對象了,便盯上了當時在世界上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為了洩憤,對這座世界級園林進行了瘋狂的破壞和搶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很多自家地盤的盜匪、散兵遊勇一看皇帝都跑了,這麼多寶貝不能眼看落入外人之手,所以,也加入其中,這一劃拉不要緊,使這座舉世聞名的園林鳥毛不剩毀於一旦,為我國近代歷史的教科書“光榮的”寫上一筆“火燒圓明園”。

然而,既然毀了這座“仙鏡”,侵略者為何在故宮(紫禁城)前剎住了腳步呢!

其實,並不是他們良心發現了。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把這在給搗毀了,等於明擺著要亡其國滅其種。大清上、下、軍民勢必會同仇敵愾,決死一戰,這樣的話,聯軍會被拖入戰爭的深淵,徹底沒了餘地。

而施以暴行的只是英、法兩國以軍隊的帶頭大哥,其它聯軍並沒下手。當回過神兒來後,各聯軍頭頭忙出面制止,以便給咸豐和大清留個面子坐在桌上議和賠償他們的“損失”。並以仁義的心態對紫禁城施以保護。最後,目的得逞了,咸豐答應了,一條條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出臺了,很多好地方,沒了!八國聯軍的堅船利炮歇息了,從此以後,租界誕生了。


驍勇34


很多人提到圓明園被毀首先想到的都是八國聯軍,實際上毀的最厲害的是英法聯軍,言歸正傳,我們來分析一番八國聯軍為什麼在毀圓明園的時候偏偏放過了故宮呢?

首先來看看,圓明園和故宮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完全不同,完全是兩個概念,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的,紫禁城是皇權的象徵,而圓明園呢?實際上就是皇帝避暑的地方,一座皇家園林,實際上八國聯軍在選擇的時候也將故宮納入了考慮的範圍內,根據記載,他們深思熟慮之後還是覺得故宮絕對不能動,因為那是中國政府的所在地,如果將那裡毀了,性質便不一樣的,清政府為了面子也會不惜一戰的。這樣的後果沒人擔得起。

圓明園則是中國皇帝私人擁有的一個地方,他們毀圓明園只是在給中國皇帝傳遞一個信息罷了,沒有必要把事情做絕了。退一萬步來說,故宮相當於清政府,故宮被毀去了那不就代表著清政府直接被滅了嗎?其他國家能願意嗎?而且他們的初衷也不打算滅了清朝,他們只是希望在清朝獲得更大的權利。

總結起來說,八國聯軍時想靠殖民統治來侵略和統治中國,他們不想徹底滅了中國,燒掉故宮無疑會激怒清朝的人民,這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以後統治起來反而更加的麻煩,而且清王朝是必須留著的,還要靠著清王朝來做殖民統治的工具呢。直接燒了故宮,那不是逼著清朝魚死網破嗎?幹什麼都是適可而止,這件事同樣如此,毀了圓明園即可,沒必要將故宮都給燒燬。最後提一句,火燒圓明園是英法聯軍乾的並不是八國聯軍,當然八國聯軍同樣也是糟蹋過圓明園。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糟蹋”這個詞挺讓人浮想聯翩的。原諒我,我是看到這個詞進來的。

八國聯軍那就是1900年庚子之役了。老實說,八國聯軍禍害過圓明園嗎?這個卻不曾聽聞。

事實很簡單啊,火燒圓明園的是何時何人啊?那是1860年英法之役給英法聯軍禍害的啊,如何算到八國聯軍的頭上呢?

關於這點常識,還真應該普及一下,因為鬧出的笑話實在太多了。



經典笑話一則如下:

某日曆史老師問小明誰燒了圓明園,小明惶惑地說:不是我燒的!

老師怒而給其土豪爸爸打電話:你家兒子近來太不像話了,我問他圓明園是誰燒的,他竟然回答不是他燒的!

第二天,小明爸爸給老師打電話:對不起老師!昨晚我狠狠揍了他一頓,他承認是他燒的了!多少錢,咱賠!

第三天,歷史老師把這笑話說給校長聽,校長聽了說:燒了就燒了,他爹是政協委員、知名企業家、市長身邊的紅人,贊助過我們學校不少,算了算了!哦,對了,那啥圓明園是幹啥的?燒了叫他爹再蓋一個嘛!



第四天,深感無奈與憤怒的歷史老師致電教育局長,後者一聽大為緊張:趕緊封鎖消息,千萬不要讓記者知道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燒的,那位同學先安排他轉學…

第五天,市長親自來校痛斥校長:你個龜兒子,給我惹出那麼大亂子!我問你,火勢控制了沒有?消防來了嗎?傷亡情況如何?

笑話還可以繼續編,不過離題太遠,就不往下了(有才者繼續!)。

言歸正傳。1900年八國聯軍沒有燒圓明園不用多少了,因為圓明園此時已是廢園,沒燒的價值,至於之後新建的頤和園,八國聯軍也怎麼騷擾。

至於紫禁城,倒是被八國聯軍給控制了,但並沒有破壞,只舉行過一次閱兵(奇恥大辱)。之後,紫禁城就被封閉並加以保護起來了。



當然,在被佔領後的一年多時間中,也有一些軍官帶著家眷之類進去參觀過,其間瓜田李下,偷竊了小件寶物也是有的,這個可以從各種回憶錄中找到蛛絲馬跡。

總體而言,庚子年的八國聯軍在京城大肆搶掠,但對紫禁城沒有什麼大的破壞,這也是歷史的事實。

其中的原因,一來是文物保護的文明意識,二來也是擔心中外關係就此搞僵,反而得不償失吧!


坑爹史冊


圓明園被毀,無疑是華夏民族心中永久的痛。那聳立在北京的殘垣斷壁血淋淋展示這一歷史。

歸根結底,與其說西方侵略者破壞圓明園,不如說中國敗類,引導西方侵略者破壞圓明園。


對西方列強而言,1856年開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主要目的是更進一步的打開中國商業途徑,而不是去毀滅這個國家。毀滅不是目的,做生意才是。

當他們進入圓明園時,最開始感覺是被震撼到,第二感覺才是,這一波操作真值,光一個皇家花園就有如此多數之不盡財富,這個國家該多麼富有。

於是他們開始打包,收拾戰利品,但是他們絕對沒有想過要火燒圓明園。

這時候我們中國人敗類出現了,他們看侵略者如此有序的打包財富,眼見自己什麼都撈不到,於是就橫下一條心。

在他們眼中,需要製造混亂,混亂才能不負責任的搶掠,於是他們開始放火。

作為私人皇家園林的圓明園,並沒有多少護衛力量,特別是在侵略者入侵情況下,就這樣火越燒越大,又沒人去救,圓明園就這樣被毀。

帶路黨,這些人為了掩蓋自己罪行,在戰爭中發財,可謂不要臉到極點。

其實打敗清王朝,攻佔都城,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已經達到,這個目的就是打醒中國,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處境,並配合他們去做生意。

所以侵略者並沒有必要去做毀滅的事情,因此,吸取教訓的他們開進故宮時,就特別強調紀律,並安排人專門維持故宮安全。

火燒圓明園的居然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而故宮為什麼保存,居然是因為西方侵略者的保護,真是最大的諷刺,而這就是事實。

最後補充一句,帶路的敗類以愛國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為首。以上資料根據真實記錄改編。


阿斗不傻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說實話,題主的題目前後有點不搭,圓明園一共被燒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咸豐的在位的時候,整個大清朝都還躺著地窩子裡,做著天朝上上國的美夢的時候燒的,那一次最為慘重。素有歐洲攪屎棍之稱的英國佬和講究所謂垃圾浪漫的法國佬,兩大聯軍一把火將崇拜金錢鼠尾的大清朝燒的失去他們認為的不值一分錢的體面,從而讓大華夏的子民從那近三百年的美夢中清新了過來。

第二次是在裹著小腳,玩弄外加調戲了所謂大清朝兩位帝王的呆萌老佛爺的時候,八國聯軍弄著玩似的燒了剩下的二三十座亭臺。(這個時候的圓明園雖然放在國外那也是人間仙境,但和第一次比那簡直就是扯淡)

所以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第一次圓明園被燒。

圓明園第一次被燒的起因

說起來真他孃的搞笑,當然一個惡棍想要揍你的的時候,給你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再揍你哪都是給你長臉了。這起因就兩件事。

第一件

當年“亞羅號”被海盜洗劫,並被海盜奪去過,有了被劫持的經歷,身為中國人的船主感到天朝上上國的大清朝,那是吃啥啥不夠,幹嘛嘛不行的玩意。一咬牙一跺腳,將船隻向英國香港皇家殖民地當局登記(禍端的根源就此埋下)

1856年10月8日,這艘船就停在了廣州城外,一幫子清朝大兵就擠了上去,一口氣就抓了12箇中國人,據說一個臭名昭著的海盜就混雜期間。一幫子水手和大兵就這麼扯犢子般的扯了起來,一不小心攪屎棍的米字旗給扯了下來。

船主那個氣呦,一回頭就將事情搞到了攪屎棍英國佬的面前。戴著捲髮裝文明人的英國佬,蹲在香港的文案上,拿著望遠鏡望著中國大陸,絞盡腦汁的想要闖進去狠狠的撈上幾票,這事一攤到辦公桌上,老流氓開心的笑了,褲子掉了都沒有理會,抱著船主狠狠的啃了一口。

“理由有了!”英國佬一個伯爵叫什麼額爾金的,一蹦三尺高,這事在這個混蛋的手裡越攪越大。史稱“亞羅號事件”

第二件

浪漫的法國人這邊,有一個叫甫馬賴的玩意,穿著一身神父的長袍,拿著十字架非法傳教,這也罷了,這混蛋還從事侵略活動。大清朝雖然混,但這個時候正處在太平天國時期,所以這方面還是比較警惕的,隨後一鍋就給端了,26個人抓了起來,2個被處死,這個事件也叫“馬神父事件”。

法國人這下也不幹了。

結盟

扣著鹹魚味的大腳丫子的額爾金,將手指頭放在鼻子上狠狠的吸了一口,陶醉般的說道:“你幹不幹?”

從馬桶上爬起來的浪漫法國人,一邊提著褲子,一邊和額爾金拍掌結盟:“幹!什麼好事能落下我。”

好吧,兩歷史上最有名的戴著文明禮帽的強盜聯合了起來。

一頓胖揍一下來,天朝上國大清朝服氣了,這《天津條約》就簽了下來。當送到咸豐的手裡的時候,咸豐一瞅,賠款800萬兩,無所謂,咱有的是錢;開方通商口岸,磕巴著嘴,這也行;外國人可以隨意進出中國腹地,嘛問題也沒有;外國佬見了咸豐不能三拜九叩,鞠躬即可,“嗯!嘛玩意,這是在羞辱我,我是皇上,整個天下都是我的,不行,駁回,換約。”

扣腳丫子的額爾金,對這份《天津條約》也很不滿意,賠的忒少了,開的條件也不好,看到咸豐也不同意,一拍腦門這叫想什麼就來什麼:“好嘞您!我們換約,重新談!”

這一換,事就多了,你不同意我的,我不同意你的。咸豐一瞅:“混蛋!”本著擒賊先擒王的想法,就把談判代表的頭頭給扣了,認為這談判代表就是這次聯軍的頭頭,這下你們沒得談了吧。

沒成想,談判代表的頭頭和軍隊的頭頭就他孃的兩碼事。

好吧,談判的人員被咸豐以叛國罪抓了,說道這裡大傢伙就要問:“叛國罪?幾個意思?”

這你就不知道了,在咱這大清朝皇阿瑪認為整個地球都是他的,英國佬和法國佬充其量只是一個蠻夷小國,是他的附屬國而已,這“叛國罪”當然是理所當然的啦。

揮拳砸門

“別吵吵了,我們拳頭說話。”額爾金惱了,一摔帽子,拔出了手槍,帶著一幫子英法聯軍,就去撬北京城的大門。

這下咸豐帝,連生日都不過了,撅著屁股就跑到了熱河避暑山莊,閉目養神去了。

北京城一堆爛攤子就留給了“鬼子六”奕訢全權代表。

這個時候,八里橋大清朝的三萬騎兵對上了兩萬英法聯軍,外國佬五個嗝屁的,六個受了傷的,對面大清朝揮舞著長矛大刀的八旗精兵已經全躺下了。

額爾金擦著鼻屎,一撅屁股就跑到了北京城,北京城高大,有城牆掩護,還有重兵把守,兩萬人想要拿下,有點問題。

可旁邊的圓明園這座佔地五千畝的園林,就他孃的二十個大內高手守著(其他人呢,都隨著咸豐跑到熱河躲著去了),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浪漫的法國人屁顛屁顛的跑了過去。扛著槍一頓掃射,好吧頑強的大內高手也死傷殆盡,守門的大臣也投了福海自盡了。

浪漫的法國人一頓搶劫,據說有一個軍官這麼說:“《一千零一夜》都說是假的,胡說,眼前這一切就是《一千零一夜》的真實寫照,太他孃的輝煌了。”

第二天,圍困北京城的英國佬也跑來了。

“兄弟這剩下的就留給你們了!”浪漫的法國人,搭著肩膀對遲來的攪屎棍英國佬說道。

以文明自居的英國佬,連個回禮都沒有,吼叫著又衝了進去。

這頓搶劫下來,英國佬發生了內訌,因為去搶劫的只有一小部分,一大部分都他孃的圍著北京城呢。

為了安撫,英國佬在司令部開了一個拍賣會,將英國佬搶劫得來的進行拍賣,浪漫的法國佬也覺得過意不去,拿出18000磅,然後加上拍賣所得,一幫子沒見過世面的英國佬瓜分了這筆財富。

要知道這幫子法國佬走的時候,連炮管裡都塞滿了金銀珠寶,褲襠裡都塞不下的程度,法國佬發財了,事後英國佬才知道上當了,那18000磅就是一坨狗屎。

《北京條約》的簽署

咸豐知道了圓明園被搶,連忙通知“鬼子六”所有條件都答應,讓這幫子蠻夷趕快滾,有多遠就滾多遠。

好嗎,這一次老毛子俄國佬也摻和了進來,賠償軍費高達1600萬兩翻了一倍,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國佬拿走了,老毛子開心的放屁都是大聲的,這回咸豐再也不提什麼三跪九叩的破事了。

隨後額爾金為了給咸豐一個教訓,一把火就將圓明園燒掉了,據統計這次損失了150萬件古董文物,燒了三天三夜,就剩下一些湖水中間的一些亭臺樓閣而已。

當然我們前文也提到過這些亭臺樓閣又被八國聯軍燒了一遍,毛都沒有剩下一座了。

所以,從這些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為什麼不去燒故宮的原因。

其一,故宮要燒的話,你至少要打下來,雖然大清朝的武器還是大刀長矛,那可是巷戰,撈不到好。

其二,攪屎棍英國佬僅僅是想撈一筆好處,培養一個傀儡政府,你要是真把故宮給燒了,這後面怎麼談,就等著喝西北風吧。

所以有這兩點,故宮就保了下來。

好了就寫到這裡了,喜歡的話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圓明園遭遇最大的浩劫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之後,在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首領額爾金和格蘭特命令3500人衝入圓明園,縱火燒燬了有著“萬園之園”稱號的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息,整個煙雲籠罩北京城多日才散去。



圓明園掠奪珍寶

圓明園的珍寶不亞於北京紫禁城。圓明園內珍寶以金銀玉器、絲綢陶瓷類最多。而紫禁城中的珍寶以古玩字畫居多。兩相比較之下,英法聯軍認為圓明園中的珍寶要遠遠多於紫禁城。

1860年10月7日,英法聯軍進入圓明園之時,一眼望去,滿是珠寶,所以軍隊失控,把整個圓明園的珍寶洗劫一空。當時進入圓明園的英法聯軍普通士兵爭搶的珍寶,足夠一生受用,將領更是掠奪了無數財富。



英法聯軍為報復咸豐皇帝

英法聯軍攻破天津後,咸豐皇帝派人議和,但是卻因為雙方談和出現問題,僧格林沁綁架了英法聯軍的談判使者巴夏禮等39人,這個命令是咸豐皇帝下達的。

在綁架了巴夏禮等39人之後,清廷方面對他們實施虐待,除巴夏禮之外,其餘的人被押解到了圓明園。當這些人質獲救之後,只活下來了19人。

這時英法聯軍決定報復清朝的統治者。所以採取了兩種方案。一種是火燒紫禁城,一種是火燒圓明園。



選定圓明園

英法聯軍經過商議,決定火燒圓明園。

一來是因為,名義上紫禁城是國家權力中樞,是國家的象徵。反觀圓明園是皇傢俬人園林。

二來;英法聯軍根本不可能佔據清朝的國土,所以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軟弱的中國代理。火燒圓明園可以起到威懾作用,而且不失談判威脅的籌碼(紫禁城)。

反觀如果火燒紫禁城,很可能會引起清政府和人民的強烈反抗,有損最終的利益。

第三;可以捎帶抹殺洗劫圓明園的罪行。而且名義上也是為自己的使者復仇。



第四;故宮倖免於難也有一個原因就是,故宮安定門在英法聯軍入侵之時,便開門投降了,這時的紫禁城是降城,國際社會輿論上是不能對降城動武的。反觀圓明園在英法聯軍入侵時,做出了抵抗,也因此給了英法聯軍藉口。


我是越關


列強的目的還是為了做生意,火燒圓明園目的達到了。

其實圓明園經歷了兩次劫難,第一次是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克北京、天津兩地,火燒圓明園。事後簽定了《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當時主事人是恭親王奕欣。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八國聯軍以區區上萬人的兵力,戰勝了大清朝幾十萬士兵。當時恭親王已經去世,負責接洽的是晚清重臣李鴻章。

按照道理說,圓明園只是清朝皇室的後花園,紫禁城才是清朝的中心所在。為何列強選擇了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這就是列強的目的所在!

列強為什麼要打中國?因為他們想和中國做生意,但是清朝自詡天朝上國。物產豐富,什麼都不需要。所以必須把中國打醒,迫使中國開房通商口岸。

而火燒圓明園是在給清朝政府教訓,讓他們知道列強的厲害。而事後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也看出來列強的目的達到了。

清政府最要的是什麼?是臉面!如果真的燒了故宮,後面估計就不是這麼說的了。既然可以用圓明園就得到自己想要的,為何還要動故宮?

但是可惜了被列強搶走的那些珍貴的文物,至今都還流落在海外。


史之策


其實真正糟蹋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後來想重修,但是因為資金緊張一直耽擱,但也有所修復,沒想到1900年八國聯軍再一次入侵,使得圓明園再一次受到重創,這次參與的還有自己國家的土匪。即使是這樣都還可以修復,可是軍閥割據時又遭到損壞,這不要緊只要有錢都還可以重修,其實圓明園有的文物已經搬到頤和園了,最重要的是1940年日寇佔領,要開荒種糧,平山填湖,清朝經營了150多年的圓明園徹底蕩然無存。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保護,結果又破壞一次,基本上也就是現在看到的模樣了。


(圓明園復原圖)

言歸正傳,八國聯軍為何只擄掠圓明園而沒有動紫禁城?

題主這個問題的含義是個好問題,可是總覺得不對勁,因為圓明園真正損壞最厲害的一次就是英法聯軍摧毀的那一次。還有也沒有放過故宮只是沒有進行破壞性的搶劫,故宮的很多文物也同樣遭到擄掠。


(故宮)

之所以沒有動故宮有很多因素:

一是他們本身的目的,如果說把紫禁城給破壞了,那不等於直接和清政府翻臉嗎?他們要的只是財富和控制清廷,而圓明園只是皇帝的一個園子,遠遠沒有故宮的影響大,古代一直都有大城必野戰的說法,意思就是在大城,尤其是都城,大部分是不會在此地進行攻堅戰,摧毀戰的,相信國外也是有的。如果貿然為之,很有可能激怒整個清朝,他們連九五之尊象徵的宮殿都摧毀了,清朝還會不抵抗嗎?況且無論是英法聯軍還是八國聯軍時期,很大程度上都是清廷軟弱無能不抵抗才輸的,瞭解過的都知道,清廷的兵力和武器都在他們之上,連八國聯軍自己都說這場戰爭都不知道怎麼贏的。


二是世界輿論;英軍認為摧毀圓明園可以報一箭之仇,因為之前他們的人在圓明園受到了恭親王的侮辱(恭親王答應他們原數送回39個俘虜,結果只有19個被送回去,其餘的都被折磨致死)。而法國認為只有紫禁城被毀才能讓皇家顏面掃地,最後清廷交出了安定門,他們認為只能摧毀圓明園了,因為如果再去毀掉紫禁城就是背信棄義了,這樣做無論從哪裡說都說不過去,所以只能搶文物了。


三是談判的有效進行;這些國家最主要的是想和中國通商,而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住政權,保住皇位,雙方各取所需,但是圓明園是必須要動的,必須要震懾清政府,毀圓明園又不會激起民憤,因為這只是為皇族服務的一個場所。



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比較重要的,要火燒故宮恐怕也沒那麼容易吧!先不說有重兵把守,城外的護城河也不是用來看的,他們原本打算把圓明園夷為平地來解氣,結果因為太大了,只能破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