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孩子

未來的命運,

大都是父母

自我進化的結果!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柳宗元在《三戒》中講了一個有關“黔之驢”的故事。

大意是說,貴州以前因為沒有驢,所有人都沒見過驢長什麼樣,更不知道驢的習性脾氣。

後來,有一個人從外地帶來一頭驢,常常帶到山裡放養。山裡老虎見到了這個“怪物”,不敢輕易造次,只是遠遠觀察。

有一天,老虎逐漸靠近戲弄驢,發現勃然大怒的驢也就是揚起後蹄踢來踢去,一眼看透了這驢的本事,於是把它吃掉了。

……。

後來,我們就有了“黔驢技窮”這個成語。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仔細品味這個成語,不得不佩服柳宗元構思出的這個故事立意之深遠。

今天,很多人雖然都知道這個成語,並經常引用它形容身邊的人與事,卻極少用它來照照自個兒。

當然,這裡絕無諷刺、挖苦和罵人之意,只是想通過這個故事來說明一個問題——

當我們的認知無法應對孩子成長中的種種表現之時,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黔驢技窮”的狀態

換句話說,孩子不斷的成長一直在挑戰和拓展父母的認知邊界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這樣說絕非危言聳聽,事實上孩子們常常都會考驗父母的認知邊界,而且很多父母都經受不住考驗,敗下陣來——

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孩子吃飯,孩子卻充耳不聞依然在那裡玩;

孩子看了好幾集動畫片,卻對你“立刻關電視”的指令置若罔聞;

你讓孩子快去寫作業,孩子卻無動於衷、磨磨蹭蹭;

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孩子就是不想睡,你吼了幾遍孩子還不上床;

……。

結果,為了這些小事,我們氣急敗壞,家裡變得雞飛狗跳。

這樣的場景之所以再也普通不過,卻是我們一次次“黔驢技窮”的鐵證。

這些事實說明,我們存儲在自己大腦中的那些固有認知和由此能夠採取的行動,已經遠遠應對不了孩子的成長變化,所以我們只能通過各種形式的憤怒表達自己的不滿,並希望藉此能威懾孩子,長此以往,結果我們越來越不瞭解孩子。

毫無疑問,你的認知邊界,就是你和孩子的情緒底線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可是,總有一些父母能夠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審時度勢地判斷孩子成長的境況,與孩子一同成長——你不見他們火冒三丈,卻見到他們的孩子通情達理,自主自立。

這些父母之所以有能力輕鬆應對孩子成長所需,是因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積累。

他們的知識儲備和自我更新能力,已經促成他們的認知水平和養育能力超越了大多數父母的認知格局和教養水平,是積累到一定程度厚積薄發使然。

更準確的說,父母不進化,孩子必遭殃——父母教育能力的儲備就源於日積月累的而學習、思考和行動。

父母若失去了自我進化的能力,任何家庭的教育都會遭遇瓶頸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放大孩子成長的時間軸,我們可以親眼看見,當孩子還在襁褓裡時,他們只能對我們言聽計從。不過,隨著他們行動能力的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萌發,結果就形成了孩子“越大越難管”的窘境。

這時,父母若不通過自我教育促成自我的成長,教育就捉襟見肘。

反之,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父母就是善於自我教育的父母

事實上,天下父母都有黔驢技窮的時候,只不過有些父母心裡很清楚——

黔驢技窮之時,就是生命成長的規律在善意地提醒我們的認知需要自我進化之時,而不是以“不變”應萬變之時。

自我教育即自我進化,一切教育都需要通過不停地自我教育實現自我進化和自我修復的。

至於孩子未來的命運如何,大都藏於此!


父母的自我教育,才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定海神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