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旅游的没有农民,或很少看到农民?

平常之心160


农民穷多,富的少,富裕靠其它收入而且富,旅游是高消费,没钱没保障,城市人和工人,有存款,退休工资,还有些人,妇女五十岁拿社保,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有身强力壮拿退休工资,钱在儿孙身上都花不完,只有找休闲娱乐花,农民穷了不要想,却是不公平。


用户1804840607543


农民还是不富裕呀!有点血汗钱,还有好多正经的用处,孩子结婚钱,自己养老过河钱。哪敢随便花在眼福上啊!旅游当时看看挺好,过几年就忘记了,那些曾经看过的风景不记得了呢。想想一路颠簸劳顿还晕车,到了景点看几眼就走了,还要面临导游坑骗。


月华228006031


谁说旅游没有农民?珠三角的农民比居民还富丶喜欢成群结伴去,16年我去欧洲五国游,八成是农民,夫妻俩多,到了瑞士,九成团友都买情侣瑞士名表,都是五六十岁中老年农民,O8年我去美国游,团友基本上是夫妻都五到七十岁人农民占一半


haidaotunzhanh


旅游不单单是一种享乐,更是一种“高消费”。作为农民,不旅游能行,但不能不吃饭。农民的收入有限,这是世人公知的,一下子拿出几千元去游玩,那可是不小的开支,也许是孩子上大学的学费,也许是农田投资化肥的夲钱,更是辛辛苦苦一年挣来汗水钱,岂能十天八天挥霍掉?



作为农民,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他凭的是种庄稼换来几个钱,他的收入与付出是成反比的,人常说:挣了两个钱,有八个钱眼在等着。意思不言而知。


农民也不知傻,心里知道旅游玩耍舒服,是一种特别的享受,但他更知责任、担子、要谁来负。他也没那么多闲空,田野里农活一个挨一个在排着队等他完成,一个接一个等他去做。

所以农民很少去旅游,你在旅游的行列里看见农民就很少。


风雨人生3293


给大家讲个农民到北京旅游的故事。十多年前,河南洛阳远郊的一个村庄,在村长的带领下,五六百人,男女老少,坐绿皮火车到达日夜想念的北京城。当时他们的经济状况较差,住不起宾馆、旅店。村长是个精明人,选择在八月,学校放假时间,包下北京的一个小学校,让村民在此“安营扎寨”,一是费用很便宜,二是好管理,三是很安全。他聘请了好导游,带他们到天安门广场,登长城、逛颐和园、参观琉璃厂文化街、中国美术馆等景点,大开眼界,非常享受,大受启发。村长说,咱们村,会种牡丹、都能画画,办起了农家乐、画家工作室,各地的朋友,来了许多人。我们到北京开眼界、取经,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大有益处。我们富裕了,还要到其他地方玩玩,也想去国外看看。相信,如今,他们的梦想、理想也许早就实现了......


和平鸽151212276


农民去旅游你认得出来吗?是不是非得穿的破破烂烂的才配叫农民啊?

现在农村的条件好了,穿的不比城里人差,出去旅游都是光鲜亮丽的,你知道谁是农民啊?

城里人比农村生活压力大多了,挣得钱也不比农民多多少。像房贷啦,车贷啦,水费啦,买菜啦这些在农村都没有。现在农民生活也是很惬意的。

农村人现在也都买车了,没事的时候也会到处去看看,玩玩,比城里人自由,城里人去旅游得等到周末或放假吧?农村人不用,想走就走,不跟城里人凑热闹,所以你看不到。不是一路人啊!

城里人旅游就是给人送钱,农村人出去都自带绿色食品,自给自足。吃的好,还吃得饱。




莱芜华哥


农民们太想旅游了,天天都想,可是田地里的活儿太多了,做不完的庄稼活儿。一年到头,只有过年这几天是消闲的。

春播马上就要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庄户人家的生活就要在春天打下基础,地里种什么?都要帐算,比如去年洋芋不错,西瓜也可以,但如果种多了,前景怎么样,也是不可预料到的。现在大多都种玉米,较保险,玉米土名叫包谷,有两种,一种是制种,就是培育种子,一种是大包谷,生长时间长,但产量高,价格不菲。

计划好,把地种了。乘这段消闲,便去打工。一两个月,庄稼出苗,除草,打药,浇水,转眼就要收。

庄稼人就是人闲,心里也闲不下来,操心哪。

哪有心思去外边旅游呢。

再说,一个人种十亩地,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块钱吧。辛苦钱,血汗钱,哪里舍得旅游。

儿子娶媳妇的钱,买楼房钱,买车钱,都要一点一点积累,后面的事情不少。大凡有条件旅游的农民,都是儿女有出息的,他们有了收入,当爹妈的才有可能有所谓旅游的可能。


山谷大师


很简单,目前大多数农民根本达不到长距离旅游的水平。我是农村人说实话农村人第一件大事是建房子,第二件大事是儿女的婚姻,辛苦一辈子就为这两件事。而且农民大多数的收入就是养些;猪羊牛鸡鸭类,和种点地,空闲时打点短工,除去开支后积蓄都不会很多。而且分分毫毫都是辛苦钱,真的舍不得拿钱去看风景(旅游),当然农村也有暴发户的,搞生意发财的折迁发财的,不过这还是极少数,大多数都是过日子,真的没有太多的余钱,也许这就是农民很少旅游的原因吧。


手机用户61179533029


旅游的没农民,跳广场舞的也很少看到农民,因为整个社会农民是最下层的人,七十岁还得为生活劳累,因为他们没有退休金。

不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就是1960一一1978年期间)修水库,修公路………有他们;改革开放后,兴教育,学生缺教室读书时,有他们勒紧裤带捐款助学的身影。


播州来客2


如果你每天要考虑孩子下个月的学费生活费哪里去赚,父母老人生病医药费,家庭生活的衣食住行,人情份往的钱还没有着落,破旧的房屋还在漏雨,用什么来取暖穿什么来抵御严寒,你即使不是农民我想你也不会去旅游,除非借钱浪漫。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保暖时生闲心,无忧虑有情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