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順產和剖腹產寶寶,最大差別體現在這4點,請謹慎選擇分娩方式

對於孕媽來說,在孕晚期最糾結的一件事就是選擇什麼樣的分娩方式。就目前的醫學技術來看,主要的分娩方式除了順產,就是剖腹產,這兩種分娩方式各有利弊,都需要承擔一些安全風險。當然對於寶媽來說,關心最多的則是,順產和剖腹產生下來的寶寶到底區別在哪裡?其實主要差別在以下4點:

順產和剖腹產寶寶,最大差別體現在這4點,請謹慎選擇分娩方式

1、外貌

順產寶寶:頭長、水腫,很難看

不少第一次懷孕寶媽可能看到順產寶寶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十分的吃驚,因為寶寶的頭部看上去長長的而且還有水腫,很難看。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在分娩的時候,胎兒被孕媽宮縮擠壓然後從產道出來,頭部自然會被拉長,而且還出現了水腫,看上去一點都不好看。不過這樣的情況一般在一週左右就會消失,寶寶身體和頭部都會恢復正常。

剖腹產寶寶:手腳涼、發青

上面的情況一般不會出現,有的寶寶可能手腳涼或者發青,甚至接下來的幾周也會持續不斷,隨著寶寶對體外環境的慢慢適應,最終身體就會恢復正常。

順產和剖腹產寶寶,最大差別體現在這4點,請謹慎選擇分娩方式

2、抵抗力

順產寶寶:從母體獲取大量免疫球蛋白

大量的研究證實,順產和剖腹產相比,前者出生的寶寶體內免疫球蛋白數量更高,主要是因為胎兒被宮縮擠壓的時候從母體獲取的。

剖腹產寶寶:“溼肺症”患病率高

鎮靜藥物和麻醉藥物對於人體的中樞系統都會產生一些抑制作用,然後還會藉助胎盤滲透到胎兒的身體裡面。剖腹產沒有被產道擠壓,肺部羊水的吸收速度相比會更慢,再加上藥物對胎兒呼吸中樞的抑制,造成了“溼肺症”的高患病率。

順產和剖腹產寶寶,最大差別體現在這4點,請謹慎選擇分娩方式

3、適應能力

順產寶寶:協調能力更好

在生產的時候胎兒在產道被擠壓,腦部和身體的協調得到了大量的鍛鍊,因此具備更好的身體協調能力。

剖腹產寶寶:感覺統合失調

剖腹產寶寶往往會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也就是寶寶想和做的不能協調統一,出現了感官的失調,因此適應能力要更弱一些。需要寶媽進行按摩、鍛鍊,讓寶寶更快的適應環境。

小結:順產核剖腹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在生產的時候,最好諮詢醫生的意見,選擇最合適的分娩方式,確保自己和胎兒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