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曹操和孔明合体是什么样?东晋真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将军

曹操和孔明合体是什么样?东晋真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将军

东晋偏安江南,内有王敦、苏峻、桓温等权臣的叛乱,外有北方胡骑多次兵临城下,东晋政权总能够有惊无险地度过难关,和朝中有中流砥柱的名臣坐镇不无关系。

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是陶侃。后人评价为: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的一流统帅级人物。假想一个人既有曹操那样善于变通又识人断事的才华,又如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忠义,那是多么难得的一个人才啊!

一、生涯

陶侃出生贫寒,在注重门第的魏晋时期,没有世族子弟的背景,要进入政府的高层难于上青天。小陶年轻时由基层公务员干起,慢慢积累了一定的名声。

晋末八王之乱启动了天下大乱的按钮,陶侃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太安二年(303年)被南蛮校尉刘弘征召为长史,对付张昌为首的流民暴动。

这次平乱战争,陶侃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其时张昌势力已非常强盛。陶侃却一路却连奏凯歌,

屡屡战胜张昌,斩获数万,几路大军一合力,张昌战败逃窜,部众投降。

曹操和孔明合体是什么样?东晋真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将军

永兴二年(305),消灭扬州刺史陈敏叛乱。永嘉五年(311),随大将军王敦、大将周访等平定江州刺史华轶之乱。建兴元年(313年)至三年(315)平定流民杜弢之乱。建兴三年,又参与平定杜曾之乱。战功赫赫,名震四方。

咸和三年(328年),爆发了影响深远的苏峻之乱,导致晋的宗庙宫室,尽为灰烬。首都建康差点夷为平地,大臣士民死伤无数,皇帝也被苏峻等人胁迫。

关键之时,身为荆州刺史的陶侃被大臣庚亮、温峤等推举为勤王平叛的盟主,率大军讨伐苏峻。几经大战,终于消灭苏峻,晋室危而复安。江南得以安定。此战陶侃居功至伟,被封为长沙郡公,都督七州军事。接着又再消灭擅杀长官自立为主的江州刺史郭默,成为统领八州的统帅,完全控制了东晋长江中上游的势力。

但大权在握的陶侃,却明智地止步知足,不干预朝政,尽心为国。在334年以年老上表逊位,归权朝廷。并于同年去世,享年76,成就了一生伟业,坚守了人臣的本分。

二、贵人

人们总说一个人成功要有贵人相助。陶侃命中第一个贵人是他的母亲。陶侃为小吏时,把公家的一坛腌鱼带给家里。陶母说,你这样做毫无好处,却只增加我的担忧!这个公私分明的教育,让小陶铭记在心。

曹操和孔明合体是什么样?东晋真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将军

名士范逵,大雪天投宿陶侃家。陶家空无一物,

陶母说,你只管去留客,其他我安排,即刻剪下长发,卖钱换米;砍下几根柱子,烧火煮饭;切了稻草垫子给马当草料。范逵的随从人马不少,都吃得足饱。

范逵与小陶交谈,既惊异于他的言谈举止,又感激于陶家的全力款待。次日范逵离去,小陶送了一程又一程。老名士大为感动,把小陶劝了回去。到了京城,大为表扬陶侃的为人,陶侃的名气响亮起来。

陶侃名动天下时,喝酒从来不醉。别人再三追问,他才下泪说,年轻时贪杯,母亲约定不能喝醉,所以坚守。

第二个贵人就是提拔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的荆州刺史刘弘。刘弘这个伯乐发现了陶侃这匹千里马,让其一展骥足,踏上阳光大道。刘弘一族世代为官,本人又是晋武帝的同班同学,在朝中的人脉不是一个好字可以概括的。

陶侃消灭了张昌,刘弘大为表扬:“我年轻是羊祜将军(三国晋灭吴的总导演)的参军,他说我会坐到他的位置。我看将来你一定会替代我这个老头子啊!”

曹操和孔明合体是什么样?东晋真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将军

接着刘弘又派陶侃对付叛乱的扬州刺史陈敏。陈敏和陶侃是老乡,有人到刘弘那儿讲阴话。刘弘说:“老夫了解小陶,忠心又能干,保证没问题。”

陶侃得知后,急忙派儿子陶洪侄儿陶臻到刘弘军中效力,实际是人质。刘弘升了两人的官,打发他们回到陶侃军中。说:陶侃就要出征了,家里老人还要人照顾呢!乡下人交往还讲个不负心,何况男子汉大丈夫呢!陶侃在他的激励下打得陈敏节节败退,全军覆没。

第三个贵人是襄阳太守,名将周访。周、陶二人年轻时相交,彼此欣赏,互相期许以天下兴亡为已任。俩人结为亲家,共同进退,是闻名天下的一对英雄。

当时大将军王敦羽翼渐丰,渐对晋室有不臣之心。但对陶、周二人比较忌惮。陶侃一次路过拜见王敦,王敦起了杀心,几次走到外面,操起刀来要动手,却几次顾忌到周访的力量罢手。最后还是放陶侃走,但把陶侃封官到南方为广州刺史。

陶侃见到周访,长叹道,这一回要不是你在外面镇着,我就完蛋了!

三、敌人

一个人只有重量级的对手,才能衬托出他的优秀。大将军王敦是东晋时的枭雄,手腕一流,权谋高超。那次要杀陶侃,是因为扣留住他,陶侃的部下一再要求王敦放人。王敦既晓得陶侃的才华,又见到他的人气。

这样的人才忠于晋室,对自己大不利!才动了杀人的念头。陶侃在紧要关头,逼了一句:“大将军将来要主宰天下的话,怎么能遇事再三不决呢!”起身如厕回避。

曹操和孔明合体是什么样?东晋真有这样一位传奇的将军

果然王敦的手下有机会进言:陶侃的亲家周访拥兵襄阳,这俩人如左右手,哪有跺了左手,右手不来帮忙的!王敦才改容款待陶侃让他走。但王敦还是看重陶侃,说:除了陶侯,没有人能安定荆州。

陶侃讨伐杜弢,杜弢的部将王贡来挑战,骑马把脚支在马背上,无礼之至。陶侃道:“杜弢是益州小吏,盗窃钱财,父亲死了不管。你本来是个好人,跟着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出路?难道头发都白了还要作强盗?”

一席话说得王贡脸红耳赤,放下脚来坐好,态度端正。陶侃趁热打铁,截发起誓,只要投降,既往不咎。王贡果然投降了。

叛将杜曾是个勇士,能穿着铠甲游泳。奇袭击败老陶后,远远看见他,下马拜后而去。这个气势敌人也是尊敬有加的。陶侃最后平江州刺史郭默一战。以大军快速压到江州,几战下来,把郭默打得闭门坚守。

没几天内讧,手下绑了郭默投降。这个郭默与北方的后赵石勒军队多次交手,屡占上风,陶侃居然兵不血刃地拿下郭默,后赵军闻讯无不震惊。

平苏峻之乱时,苏峻部将冯铁害了陶侃的儿子投奔后赵,石勒杀了冯铁向陶侃示好。可以说威慑敌国,陶侃做到了。

参考史料:《晋书 陶侃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