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前阵子跟洛杉矶这边一个认识挺久的网友一起约吃饭,看到吃的上桌,她家10个月大的儿子立刻兴奋得两眼放光,挥舞着小手小脚啊啊乱叫。

她却一边皱眉一边向我吐槽:“以前从没因为这孩子吃饭发愁过,最近真是难死我了,每天跟我抢勺子抢碗,不给就跟我犟,闭着嘴一口都不吃;给他了,什么面条啊稀饭啊都伸手抓,抓了捏碎,擦在桌子上弄成泥,要么就扔得满地都是,整个一犯罪现场!”

果然,正说着,那边小毛孩儿已经急了,抢勺子大战又开始了。

看着旁边那个早已是自己坐着好好吃饭的潼潼,想起几年前她刚开始吃辅食的场景,我也不由得暗自感慨:哪个妈不是这么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着石头过来的?不好好吃辅食吧,天天愁得要命换着花样伺候;态度太积极把进食当成扔东西游戏吧,更是容易让亲妈分分钟崩溃,左右为难才是我们的日常。

今天就来跟大家念叨念叨,那些年,关于吃饭这件“大事”。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孩子吃饭时,为什么喜欢抓、抢、扔?

用手探索和感知世界

小宝宝们最初其实是用嘴来感知世界的,什么都爱放进嘴里尝尝。随着宝宝可以更好的控制双手,他们会开始学习用手来探索和感知世界。这个过程从6-8个月开始,一直会持续到童年时代。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孩子们都最爱玩泥巴。下雨天过后,泥巴堆就变成了乐园。要是再往前回到我们已经不记事的婴儿时代,大概我们也是乐此不疲的把手伸进碗里,抓出一大坨面条,又捏又扔的“熊孩子”吧?

用手探索,是每个孩子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孩子的世界里,什么都是玩具。把东西都分门别类归为“玩的”“吃的”“用的”,其实是大人的事。当然,对孩子来说,唯一的任务也就是玩儿。把时间分成“工作”、“生活”、“娱乐”,这也是大人的事,孩子们倒是

玩着玩着就认清了世界的模样。

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在不断通过玩食物、玩餐具,来认识食物的形状、触感,甚至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这个是软软的,一捏就会扁了;那个是黏黏的,会粘在手上。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我们会发现,等他们玩够了,孩子和这些食物的感情也好了,会更愿意把它们放进嘴里。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锻炼精细动作能力

饭桌上,其实正是宝宝们锻炼精细动作能力的绝佳场地。所谓精细动作,就是宝宝们的动手能力。老话说,“心灵手巧”,小手锻炼的多了、巧了,也能更好促进大脑的发育。

在潼潼刚加辅食的时候,6个月大的她还在努力学着控制自己的手。当把食物放在她面前时,她伸手去抓的样子,像个小小的提线木偶:抖啊抖的拿住,一不小心又掉了,想塞进嘴里,却不小心喂给了鼻子,每每会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潼潼第一次吃辅食就抢勺子

而从8个月到一岁,他们就会开始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掌握更多的手部技能:比如用几个指头捏起小东西,用一个小指头戳东西,根据自己的意愿松开双手,把两个东西对敲,再把东西从容器里拿出来。

到一岁左右时,多数宝宝已经能精确的用两指对捏拿起葡萄干那么小的东西了。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探索因果关系、物体恒存性和重力原理

随着宝宝的长大,好奇心和自我意识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他们也会越来越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坐着被喂饭。

妈妈手里拿个碗,碗里有什么?妈妈手上那个头圆圆的有个长尾巴的东西是什么?

宝宝们都想抢过来研究一下。

通常从八个月开始,宝宝们的抢勺子抢碗大战就会正式开始了。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这些刚刚降落地球的小猴子们,啥都觉得新鲜,哪哪都是他们的实验室。潼潼那时候就很明显,一把抢过来的勺子,拿在手上把玩一番,最后“biu”的扔下去,还要坐在餐椅上伸着脑袋看看掉哪了。

对宝宝们来说,把东西扔出去,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咚”一下掉在地上的声音,掉下去时候不同的轨迹,以及大人的反应。

这些“后果”还会让宝宝似懂非懂一些“因果关系”,还会不自觉中明白“物体永恒性”和“重力作用”的道理。

虽然场面真的不忍直视,但是对宝宝来说,这却是宝贵的学习过程。

既然宝宝在饭桌上的“调皮捣乱”有这么多好处,就应该任由宝宝这么“大闹天宫”吗?

当然也不完全是。等娃大一些了,就要开始制定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培养餐桌礼仪了,这是后话。而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趁着这股新鲜劲儿,“将计就计”开始让他们有自主进食的兴趣,才是既不束缚孩子天性,又能让宝宝锻炼精细动作的两全妙计。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怎么让宝宝学会自己吃饭?

关于自主进食,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说:

“宝宝能自己坐稳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一些用手拿着吃的小食物,让他自己学着吃。12个月时,孩子会很习惯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子或者手吃东西。”

是的,只要给宝宝尝试的机会,一岁左右的时候宝宝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饭了。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那究竟怎么引导宝宝从手指食物开始,到用勺子自己吃饭呢?

■前期准备:提供手指食物

用勺子吃饭对宝宝来说可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小手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和协调能力。先学会灵活得用手吃东西,可以提高宝宝的精细运动能力,为以后用餐具吃饭打好基础。

在潼潼七八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着给她一些手指食物。最开始,宝宝们是用整个手掌来抓东西,这时候长条状的东西最适合他们练习抓握,比如蒸熟的土豆条、胡萝卜条、红薯条,或者自带“手柄”的西蓝花。长度一定要比手掌的宽度略长,这样宝宝就能吃露出手掌的那一部分了。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然后,他们就会开始练习三指抓、两指抓的小本领。咱们可以给宝宝一些健康的小溶豆这样的小粒零食,或者切成小块的水果,让他们来练习两指对捏。

在一次一次的练习里,小朋友们的小手的灵活性会增强,也掌握了可以拿起更滑或更软食物的力度。这样的一双小手,就可以渐渐开始为用餐具吃饭做准备了。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抢勺子这些行为其实是宝宝在告诉我们,他们也想参与到吃饭的有趣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宝宝学会自主进食,千万别错过这个小信号。

最开始宝宝还不会用勺子自己吃,我们可以用“双勺法”,比如给宝宝一把勺子让他自己探索,我们继续用另一把喂给他们吃。

而自主进食的餐具和食物选择上也有一些小窍门,比如:

1、宝宝用的勺子可以选择勺柄短且有一定弯曲弧度的勺子,这样他们更容易抓住;

2、可以给宝宝用吸盘碗,这样在他们抓或用勺子盛食物的时候,碗不容易被勺子戳翻或者到处移动影响进食;

3、宝宝刚开始自己用勺子吃饭的时候,不要一次在碗里盛太多,少量多次的给宝宝,可以防止他一下把整碗食物弄洒;

4、质地粘稠的食物最适合刚学习自己用勺子吃饭的孩子,比如煮的黏黏的麦片,或者很稠的粥。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合适的时机

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咱们就可以选一个好时机,把吃饭的大权交给宝宝自己了。

初次尝试的时候,最好是宝宝心情好、不困不饿的时候。如果宝宝太饿,又不能自己把饭送进嘴里,可能会因为小小的挫败感而发脾气。我们可以先喂个半饱,剩下就交给他自由发挥。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方面会让宝宝更开心,觉得他们出参与进吃饭这件大事情当中了;另一方面跟大人一起吃饭的过程,也会更方便让宝宝们有样学样的模仿我们吃饭。

至于需不需要给宝宝一点小帮助,就完全看自家娃的性格了。

有些宝宝喜欢自己来,不爱别人帮忙,就交给他们一碗饭一把勺自己去探索吧,咱们在旁边围观加油当好拉拉队长就好。

如果宝宝不介意,我们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帮助,比如轻握宝宝手腕,教他怎么把饭从碗里舀起来,再放进嘴里,或者干脆先帮宝宝把饭放进勺子,让他先学着自己喂进嘴里。

孩子如果用不好勺子也不用着急,多在平时锻炼小手协调性上下功夫,比如带孩子去挖沙,鼓励孩子用铲子把沙挖进小桶里,这个动作也能让孩子在玩沙中不知不觉练习了协调性。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淡定面对“脏乱差”

每个学会自主进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任劳任怨的“后勤部长”,比如亲妈。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毕竟,想让孩子干干净净吃完,在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的。一碗饭通常是一部分进了肚子,一部分变成面膜糊了一脸,一部分被当成橡皮泥捏了揉了,还有一部分掉在地上。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夏天的时候,咱们可能都大有吃完直接把娃丢澡盆里的冲动,其他三季,还是老老实实选一件好穿的吃饭衣吧。

旧报纸旧床单也可以废物利用,铺在地上,吃完了一卷省心省力。

餐椅的选择也要有点先见之明,不好洗的,有沟沟缝缝的通通PASS掉,不然几个月下来你可能就忘记了原来的颜色。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每次娃吃完饭的画风,说不嫌弃不崩溃,那肯定是假的。但我们小时候,谁有不是泥里滚沙里爬长大的呢?

暂且忍忍吧。过程当然艰辛了,但只要坚持下去,通常结果是美好的。

要是为了避免打扫卫生而不给孩子自己练习的机会,等他过了自己最有兴趣自主进食的阶段,想让他们自己吃,可能宝宝们也懒得动手了。那个时候,可能我们会更后悔没有早一点放手吧。

参考书目:

1、《美国儿科学会实用喂养指南》 劳拉·A·杰娜 等著

2、《辅食添加,让宝宝做主》吉尔·拉普利 等著

3、《捕捉儿童敏感期》 孙瑞雪 著

-END-

抢勺子、玩食物、扔餐具,宝宝吃饭那些闹心事儿怎么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