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診斷胃癌有哪些檢查方法

胃癌是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最嚴重的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位。但早期胃癌診治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別可達95%和90%。關鍵是正確選擇合理的檢查方法,以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

診斷胃癌有哪些檢查方法

胃鏡檢查

除了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外,胃鏡檢查特別適用於:1,懷疑胃部良性或惡性腫瘤者;2,短期內動態觀察胃的潰瘍性病變,以鑑別良性或惡性;3,鎖骨區淋巴結轉移癌找原發灶。胃鏡能夠直接觀察胃粘膜變化,通過胃鏡對病變組織進行活檢,提高早期胃癌的檢出率。而且對胃的癌前病變如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尤其是伴腸上皮中重度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活檢確診後予以積極治療,防止腫瘤臨床發作,確唯“上工治未病”。

診斷胃癌有哪些檢查方法

胃腸鋇餐X線檢查

對於老年人、兒童、脊柱嚴重畸形者,有心血管併發症者,以及恐胃鏡者。胃腸鋇餐X線檢查應是除胃鏡外的首選。但也有些病變是X線檢查難以發現的。例如早期胃癌等。因此,X線診斷必須密切結合臨床,對可以病灶反覆檢查,嚴密隨訪,X線檢查陰性不能排除病變的存在。

診斷胃癌有哪些檢查方法

超聲內鏡

超聲內鏡是將微型超聲探頭裝在內鏡頂端,內鏡插入消化管直接觀察消化管粘膜,還可通過超聲掃描探測消化管壁各層次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其診斷價值;1,判斷胃腫瘤侵犯深度;2,判斷是否淋巴結轉移;3,對壺腹部與膽總管末端腫瘤的診斷;4,對胃黏膜下腫瘤的診斷;5,對胰腺癌的診斷;6,對膽囊癌的診斷。超聲內鏡由於穿透深度的限制,評價腫瘤遠處轉移的能力有限。

診斷胃癌有哪些檢查方法

胃CT

隨著設備的完善和發展,CT掃描速度和分辨率顯著提高,加上近年來胃腸道對比劑的改進和合理選用,在CT圖上胃腸道壁和軟租住塊影顯示十分清楚,與周圍結構的關係一目瞭然,這就為胃腸道的CT檢查提供了客觀條件。其應用指徵:1,惡性腫瘤的術前分期和估價;2.腔內、壁內和腔外腫塊的鑑別;3,惡性腫瘤治療後隨訪;4,凡有消化道症狀,如體重減輕、腹部疼痛和消化道出血,臨床不能確定病變部位者,進行搜索檢查;5,其他檢查技術如鋇餐和內鏡未發現明確病變或僅為可疑,應用CT作進一步檢查。但CT只能作為一種補充手段,更不應該取代常規的鋇餐和內鏡檢查技術。

診斷胃癌有哪些檢查方法

口服超聲顯影劑經腹壁B超檢查

近年來胃腸超聲造影及超聲內窺鏡兩項新技術的應用,使胃鏡超聲的臨床價值進一步提高。它有助於胃腸黏膜下腫物的發現,觀察腫瘤的內部結構及侵潤深度,觀察肝、胰、腎上腺等臟器有否轉移,腹腔有否腫大淋巴結,盆腔有否腫塊等,對惡性腫瘤的術前分期、評價治療效果和術後隨訪均有很大的臨床意義,是胃鏡和X線鋇餐檢查不可缺少的補充。

胃鏡檢查禁忌證主要有;1,張口困難、不能放置牙墊;2,記性上呼吸道感染;3,可能發生氣管——食管瘻者;4,壞死性食管炎;5,嚴重心血管病變如主動脈瘤、心包炎、冠心病伴有新功能不全者;6,有重度肺、氣管疾患伴有呼吸困難者;7,活動性病毒性肝炎;8,不合作者、精神病患者;9,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者;10,中毒食管靜脈曲張極可能併發大出血、而不具備應急止血設施;11,蜂窩組織炎性胃炎;12,有潰瘍穿孔跡象者。當一個人患胃病選擇各項檢查時,只要無上述禁忌證,應首選胃鏡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