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知識的寬度、厚度和精度決定人的成熟度。有用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知識的實用才有價值意義。用這句話形容梁啟超正是最為恰當的。1873年,梁啟超出生於中國廣州。作為中國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他為中國歷史作出了不小的貢獻。而一切的背後,也源於他對知識的嚮往。

早期的學習

出生於充滿書香氣息家庭的梁啟超,年幼時便在父親祖輩的耳濡目染下四歲就開始讀四字書和詩經。五歲已經可以熟讀中國略史和五經。而在早年所接受的啟蒙教育下,小梁啟超八歲就能夠寫出流暢優美的文章,九歲時已經可以寫下千字的文章。相比於同齡人只懂得玩樂,小梁啟超早已擁有"神童"的美譽而聲名鵲起。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聽到讓人悲憤的愛國故事,梁啟超也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逐漸形成了強烈的愛國情感。歷代傑出愛國人物的憂國憂民風範也悄悄在他的心中紮下了根。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在當年的情形下,為了出人頭地只有科舉這一條"正途"。為了登上仕途,梁啟超在年僅12歲的時候就中秀才。要知道,少年及第,這是何等榮耀和不容易的事情。而之後的歲月裡,梁啟超也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在16歲的時候考取了舉人,轟動一時,被稱之為嶺南奇才。

獨特的讀書能力

武俠小說裡時常有描寫過目不忘的特異功能。但實際上現實也有這樣的神人。而梁啟超就是擁有這種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的閱讀能力。有一次梁啟超在翻看完書籍之後決定買下,但是因為價格談不好而沒有購買。梁啟超稱自己買不買都無所謂,因為已經將書籍看完且可以從頭到尾默背下來。書販當然不信,隨手指出來一頁考驗梁啟超都可流利背出,讓人稱歎。

而他也曾在文章中寫道:"昔人常說,會做詩詞的人,無論打開什麼書,看見的都是文學句子。"可見梁啟超讀書能力早已超群。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光緒十六年,見力暢變法的康有為名聲大噪便拜其為師。能成為康有為得力弟子得到其在學習上的幫助和指點,相信梁啟超也是有自己在文學和閱讀上的超凡能力的。

從小閱讀的梁啟超將自己的讀書方法作出了總結,如今這些方法都在被後人沿用,並有一定的影響。

三步讀書法

首先,要把每日閱讀的書籍分為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涉覽的。只因在閱讀中我們一面要形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形成讀書眼快、一目十行有效率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候不夠用,不能博搜資料。

來到閱讀的部分,這一塊梁啟超提出要有三個步驟,即鳥瞰、解剖、會通。鳥瞰可以被稱之為簡單粗略的閱讀,對於書的序言、目錄、結構標題以及每個部分的開頭和結尾都可以快速瀏覽,進而把握書籍的整體部分。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解剖則為重點解剖,抓住精髓。對於重點部分可以反覆閱讀,理解文章的含義並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悟。對於重點部分還有多用筆墨,標記重點還有撰寫筆記,為將來的重讀帶來便利。

最後就是融會貫通了,通過這三個步驟由表及裡,對作者的思路還有要點有整體的把握,並且輸出自己的想法。

作為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家,平日裡這些讀書方法肯定也給予他不少的靈感還有財富。也正是書籍積累出來的感悟才讓他能夠總結出真正有用的讀書方法,使得他能夠擁有輝煌的成就以及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讀書能力,讓世人讚歎。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梁啟超一生都熱愛讀書,十分勤奮。創作出了許多十分有名的作品。各種著作達到1400多萬字,且風格涉及十分廣泛,讓其他文學者都甘拜下風。

反駁胡適,眾人佩服

一次,在和各位大家切磋文學時,胡適提到中國古詩有很多,且因大多為了表現意境和文字韻律之美。所以沒有人寫過和豬相關的古詩。大家都在思索之後贊同胡適的看法。之後梁啟超立刻舉出反例。談到乾隆皇帝寫出的"夕陽芳草見遊豬"這句詩詞,就有提到過豬。反應之快讓人讚歎,其古詩積累豐富也十分強大。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乾隆作詩一向別具一格,文學詞句大多隨性自然,提筆就來。一生做出來的詩詞眾多,可達四萬多首。而梁啟超提到的卻是乾隆皇帝作出的詩詞中鮮少有人知道的詩句。本乾隆的詩詞就不是那麼有名,能從眾多古詩詞中發現反例更是難得。可見梁啟超的讀書能力以及記憶力是多麼的強大。這樣的信手拈來背後想必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在中國文化歷史之中,不乏文學大家存在。但梁啟超卻是公認的百科全書一般的人物。酷愛閱讀的他甚至在當年一直不斷學習外國書籍知識還有其他國家的詞彙。成為第一個在文章中使用"中華民族"一詞的人。

讀書的見解

對於讀書,他的見解也是頗為獨到。談到為什麼進學校,學習知識。他談道:"成為不惑、不憂、不懼的人"。知識文化就像是指引,帶領困惑的世人找到正確光明的方向。在知識裡他過目不忘,讀萬卷書。書籍的力量也充沛著整個人的能量還有精神。能夠通過知識打開視野,並且樹立正確的國家意識,他也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為中國的發展貢獻出了一份力量。

在將近36年的政治生活中大多數時間被佔據,梁啟超堅持每日讀書和創作。經計算,每年都有39萬字的作品產出。孜孜不倦,無私的傳遞著自己對於學習還有知識的見解,並希望感染所有閱讀之心。

梁啟超:民國“百科全書”,過目不忘,自創三步讀書法至今沿用

梁啟超共有九個子女。他將自己學習的內容以及閱讀得來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在言傳身教之中,這九個子女也在各個領域有不小的成績,成為時代傑出的人物。繼續傳承者梁啟超的才華和精神。

"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於此者矣。"清代詩人黃遵憲如此形容梁啟超。作為一代教育家和政治家的黃遵憲也認同和崇拜梁啟超的文字能力。這是何等的強大!梁啟超用自己的一生在撰寫對於讀書和學習知識的理解,如今新時代的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用知識充實著自身,在閱讀中尋找真正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