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三星堆文明消失的N種推測,不管怎樣,它都是古蜀文化的重要一頁

距今3200年左右,在似乎達到其鼎盛時期的時候,三星堆文化發生突變,繁榮數百載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時化為廢墟。

從三星堆遺址的情況可以看出,三星堆古城和古遺址群是在商周之際突然放棄的,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

有專家提出“水患說”,認為三星堆毀於場大洪水。因為從三星堆古城佈局看,古蜀先民是“擇水而居”的,由於上游可能夾帶大量泥沙,極易造成淤積並改變河道,從而對古城造成危害。有些專家據此推斷,三星堆古城極可能系兩河河水上漲而毀。而且岷江兩岸確有古城毀於洪水的實例,在都江堰修建之前,成都平原遭受過水災應屬正常。

有專家提出“巴人取代說”,認為是使用尖底杯和圈底釜的巴人將三星堆文化取代。

還有專家提出“遷移說”、“亡國說”和“改朝換代說”。

三星堆王國時期,附近不存在能對其構成重大威脅的大國,可能在三星堆王國的末期,由於統治階層內部的分裂發生激烈的暴力衝突。在衝突中,三星堆城和神廟遭到了嚴重破壞,變成一片廢墟,已不再適合居住,兩個衝突集團開始放棄三星堆城,分別向附近的成都和陝西南部轉移。

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大致在三星堆遺址放棄的同一時間,成都平原上一些新的城邑開始崛起,並取代了三星堆王國的地位與光榮,如“金沙村遺址”為商代晚期至西周的古蜀都邑。

自三星堆遺址發現以來,對三星堆的研究就是沒有國界之分的。在1999年召開的“殷商文明暨紀念三星堆遺址發現七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三十多名考古學者、人類學專家和國內一百多名知名學者匯聚一堂,他們從歷史學、民族學、文化學等方面,圍繞三星堆,就巴蜀的歷史與文化,三星堆與周邊文化的關係等多個重要課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和學術交流。

三星堆文明消失的N種推測,不管怎樣,它都是古蜀文化的重要一頁

“三星堆文明”的確認,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三星堆的學術研究,不僅具有考古學及歷史學方面的價值,還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神話、藝術等領域。三星堆從物質形態和精神文化雙重角度,給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實物資料。三星堆遺址及其出土文物,向學術界展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但應當說,對三星堆的研究還任重道遠,許多問題的研究僅僅是剛剛開始,一些新的謎團還會層出不窮……

而這也正是,三星堆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