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軍事會議之上,蒙哥、忽必烈兩兄弟拉開一幅巨大的宋國地圖。姚樞長跪在地,指著地圖上宋蒙邊界江淮附近的郡縣,以及各個可以開進戰船的渡口、要道。


宋國的防禦策略就是依賴長江天險,拒敵於江北。要征服宋國,首先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長江中游的襄陽、鄂州,扼兩湖、川陝的咽喉,是大江南北交通的關節點,素稱兵家必爭之地,無疑是最佳的突破點。

二十多年前,宋將趙範、趙葵兄弟頭腦發熱,貿然實施“端平入洛”,結果遭到可恥的失敗。蒙古軍發動報復性的反攻,一舉侵佔襄陽城,將宋國京湖戰區打得破破爛爛。宋理宗急忙把駐守黃州的名將孟珙調到京湖戰區去堵塞蒙古人。

孟珙一到,宋軍士氣大振,很快就收復襄陽城,一舉扭轉了宋軍的頹勢。此後,孟珙被提拔為京湖戰區總司令,就像一隻猛虎盤踞在長江中游,讓百戰百勝的蒙古騎兵望而生畏。十幾年裡連氣也不敢大喘一口,宋國的腐朽生涯也因此得以延長了十幾年。

如今,這一個最偉大的“機動防禦大師”已化成一抔黃土,宋國的萬里長城倒下了一大片。此時不取襄樊,更待何時?

忽必烈死死地盯著地圖,立即想出了一個進攻宋國的方略:奪取襄樊,把宋國的防禦體系撕裂成東西兩半,便可勢如破竹,直搗臨安城。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忽必烈劇照

蒙哥對忽必烈的正面進攻策略不感興趣。他更加鍾情於大迂迴戰術,主張與雲南的兀良哈臺南北夾擊,攻佔四川全境。然後避實擊虛,繞過宋國堅固的京湖防線,由側背翼東取宋國的軟腹部湖南、廣西。只要湖廣一下,臨安城就會變成汪洋大海里的一個孤島,宋國想不投降都不行。

恰逢這時候兀良哈臺已經平定大理,最遠殺到陽苴咩城以南七百里普洱一帶的波麗國。兒子阿術還生擒了波麗國主細嵯甫,連同大理皇帝段興智一併送到蒙哥跟前。蒙哥毫不猶豫地命令兀良哈臺北上,打通滇川交通線,與四川的蒙古軍匯合。

兀良哈臺取道烏蒙(今雲南昭通),渡過金沙江,剷平宜賓以南的禿剌蠻三城慶符、高州、筠連。而後在馬湖江逼退宋將張實三萬人的阻擊,奪取戰船兩百艘,襲破嘉定、重慶,在合州強渡嘉陵江,與川北蒙古軍統將汪德臣勝利握手。

至此,雲南、四川連成一片,併入蒙古帝國的版圖。兀良哈臺上奏蒙哥,仿照漢代在大西南設立郡縣管轄。蒙哥大喜,下令大行封賞,賜兀良哈臺金縷織文衣一襲、銀五千兩,獎賞軍士彩帛二萬四千匹。加封兀良哈臺為大元帥,授予銀印。讓他回到陽苴咩城去,鎮守大西南。

兀良哈臺過慣了刀口舔血的戎馬日子,回到大理之後,一整天閒著沒事幹,憋得他就要生出大病來。忽然想到從大理到宋國的廣西,還隔著一個交趾國。只要征服了交趾國,就可以構築對宋國的C字形包圍圈。

這個交趾國本是中原的屬土,漢武帝滅了南越之後,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管轄。東漢末年,日南郡的婆羅門教徒佔族人不滿地方官的暴政,揭竿而起鬧獨立,建立佔婆國。而北部的交趾、九真兩郡則一直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歷經七、八百年之久。

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各地軍閥競相搶佔山頭,紛紛獨立。南漢靜海軍節度使楊延藝的乘龍快婿吳權趁亂興起,脫離南漢的束縛,開始走上獨立建國的道路,史稱吳朝。

三十年之後,丁朝取代吳朝,定國號為大瞿越,從此交趾與中原王朝分道揚鑣。

但是交趾獨立之後,國內政局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城頭變幻大王旗,各個王朝如走馬觀花似的輪番交替,丁朝存在十二年,變成前黎朝。前黎朝持續了三十年,又變成李朝。

李朝末年,上演了交趾版的陳橋兵變。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 交趾大奸雄、殿前指揮使陳守度趁著王室無男嗣,假惺惺地將七歲的昭聖公主李佛金拱上王位。而後逼她嫁給八歲的從侄兒陳日煚。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次年,陳守度又逼迫李佛金將王位禪讓給自己的小老公陳日煚。陳日煚登基之後,開創了長達一百八十年的交趾陳朝。但這個娃娃國王成了一個任人肆意擺佈的小傀儡,朝政全都操縱在國尚父陳守度手中。

野史稱陳日煚原名謝升卿,本是南宋福州長樂的一個無賴。喜歡聚眾賭博,後來跑到交趾去,竟然考上了狀元,成了交趾宰相的上門女婿,從此改名為陳日煚。而交趾宰相是交趾國王的女婿,年老昏庸。陳日煚霸持朝政,終於鳩佔鵲巢,成為交趾的一國之主。

雖然野史所載荒謬不可稽考,跟史實不合,但是陳日煚的五世祖陳京確實是從福建移民到交趾的。所以陳日煚也自視為大宋子民的後裔,對宋國感情頗深。

窩闊臺時期,交趾王陳日煚曾經派遣使者入貢宋國,宋理宗趙昀對陳日煚的忠心耿耿感動不已,二話沒說,立即冊封他為“安南國王,加特進檢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等等,正式確立宋國與交趾的宗藩關係。

交趾心甘情願臣服宋國讓兀良哈臺很不爽,於是在蒙哥七年(1257年)八月派遣使者到交趾去招降。

此時的陳日煚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八歲小孩,已長成一個頗有抱負大志的國君,他把宋國與交趾當做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命運共同體。所以兀良哈臺的招降使一進交趾境內,馬上就被陳日煚投入大牢。並下令全國總動員,整修武備,以抵禦蒙古人的進攻。

這個蠻夷小邦不討,何以討宋國?兀良哈臺大怒,立即命令部將徹徹都等各率一千人馬, 兵分多路,發起試探性進攻,直達交趾的西北要隘平厲源(今越南永富)。此地距離交趾國都升龍(今越南河內)僅僅兩百餘里,蒙古騎兵只需半天時間就可以殺到升龍去。交趾王陳日煚不甘心淪為亡國奴,親自率領大軍,沿著紅河北上,與蒙古軍隔水對峙。

緊接著,兀良哈臺又讓兒子阿術率領第二梯隊人馬去增援徹徹都等部。阿術到了平厲源,立即就被紅河南岸的交趾軍陣嚇壞了。

只見對岸密密麻麻,出現了一大群長鼻子的怪獸大軍,響起一陣駭人的咆哮聲。阿術大吃一驚:“交趾人竟然把大象也訓練成軍隊!”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大象身後,則是交趾的精銳騎兵方陣和步兵方陣,隊列嚴整,氣焰逼天。

阿術儘管勇不可當,但是面對完全陌生的象陣,不敢貿然發起衝擊,趕緊跑回去報告老爹。兀良哈臺一聽說有新奇的大象部隊,也不敢大意,率領主力,馬不停蹄地趕往平厲源。

十二月十二日,兀良哈臺抵達平厲源。紅河南岸的交趾王陳日煚躲在威猛的大象屁股後面,傲慢無禮地朝兀良哈臺揮揮手:有種的就過來吧,小心我的大象將你們這些野蠻人踩成稀巴爛!

兀良哈臺氣炸了肺,立即下令用拋石機和弓箭猛轟交趾的象陣。那些大象遭受驚嚇之後,一片混亂,交趾兵不得不下令往後撤退。

戰機來臨了,兀良哈臺果斷髮出進攻的信號。令徹徹都率領一支突擊隊,從淺水處搶渡紅河,兀良哈臺自率主力隨後跟進,弘吉剌部的駙馬爺懷都和阿術為後陣,形成梯次進攻的陣形。

進攻前,兀良哈臺招來眾將,面授機宜。徹徹都渡河之後,不要急著往前衝鋒。先要站穩腳跟,擊退敵人的反衝擊。駙馬爺懷都和阿術負責包抄敵軍後路,敵人見後路被抄,必然撤退。這時候徹徹都就要趁亂奪取敵軍的戰船。等敵人退到江邊,船都沒有了,便可圍而殲之。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此戰能否生擒交趾王陳日煚,就看徹徹都的奪船了。

決戰開始,蒙古軍如同漲潮般湧過紅河,懷都和阿術的弓箭手朝著大象亂射一通。結果那些大象驚恐地掉頭狂奔,登時響起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無數的交趾兵反被大象蹂躪成一堆堆爛肉泥。

交趾兵哭爹叫娘,都在忙著逃命。只有陳守度的女婿黎秦單槍匹馬,殺入蒙古軍陣中。

陳日煚也準備逃跑,有人勸說:“大王這麼一退,軍心必亂。應該巋然不動,給將士們一個模範。”陳日煚只好待在原地不動,拼命地搖晃著戰旗給交趾兵打氣。

這時候黎秦又殺出來了,力諫陳日煚:“大王乃萬尊之軀,豈能孤注一擲?更不能輕信他人。”

黎秦這麼一說,陳日煚又準備開溜。

孰料在這關鍵的時刻,負責奪船的徹徹都殺得眼紅,竟然忘記自己身上的使命,只顧一味向前猛衝。結果讓陳日煚跳上一艘快船,飛也似的逃至瀘江。

煮熟的鴨子飛了,兀良哈臺大發雷霆,痛罵徹徹都:“身為先鋒,違抗軍令,罪不可赦!”

徹徹都羞懼交併,最後服毒自盡。

陳日煚退到瀘江(今越南越池市白鶴縣南)之後,馬上下令撤去江面上的扶魯橋,把蒙古追兵堵在對岸。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越南歷史劇《陳守度》劇照

兀良合臺想涉江追殺,又不知深淺,就讓弓箭手沿著江面胡亂射箭,箭落進水中浮不上去的,那就是淺水處。蒙古騎兵踏過淺水之後,戰馬紛紛跳躍上岸。兀良合臺又令兩翼掩殺,交趾兵敗如雪崩,很快地就血染瀘江,交趾王宗子富良侯以下萬餘人被殺。

陳日煚逃回國都升龍,兀良合臺緊追不捨,各路蒙古大軍猶如離弦之箭,齊射而來。交趾兵根本就擋不住,升龍城外很快出現了頭戴氈帽的蒙古人。

陳日煚趕緊召來號稱渾身是膽的黎秦:“怎麼辦?跑還是不跑?”

豈料悍勇的黎秦也嚇破了膽:“再不跑,大王就成了蒙古人的座上賓了。”

於是陳日煚命令搬走升龍城內的糧食、金銀珠寶,搭乘戰船,黎秦負責殿後,倉皇逃出升龍,把一座空空如也的城池留給了兀良合臺。但是蒙古軍沿途所經,愛護交趾的一草一木,秋毫無犯,交趾人頗為好感,戲稱為“佛賊”。

兀良合臺進入升龍城時,陳日煚早已不知去向。兀良合臺只得派兵順著紅河而下,繼續窮追不捨。陳日煚乘船逃跑,速度不及蒙古騎兵,很快就被追上了。

登時岸邊箭如飛蝗,紛紛落在陳日煚的座船上。負責殿後的黎秦護主心切,乾脆豁出命來,舉起一塊木板,總算擋住了箭雨,讓陳日煚安然逃至升龍以南的天幕江(今越南海興省快州縣)。

在天幕江,黎秦跟陳日煚一整天就躲起來,誰都不知道他倆在密謀什麼。不久,陳日煚駕著一艘小船,跑到弟弟太尉陳日皎那兒去。陳日皎手中有一支精銳的近衛部隊,稱之為星罡軍。

陳日皎早已被蒙古人嚇得有魂無體,目光渙散地靠在船舷邊,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陳日煚沮喪地問弟弟:“現在該怎麼辦?”

陳日皎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用手指沾了一下水,然後在船舷上寫下“入宋”兩個字。

唯今之計,也只有流亡到鄰近的宋國去了。

陳日煚又問:“星罡軍在哪裡?”

陳日皎恍恍惚惚地搖晃著腦袋:“早沒了。”

陳日煚心灰意冷,又跑去問太師陳守度。

陳守度倒是很鎮定:“我的人頭還沒有掉地,大王就安心吧!”

面對銳不可當的蒙古人,陳日煚君臣決定暫避鋒芒,躲進一個海島去了。蒙古人追到海邊,沒有大船,只有望洋興嘆的無奈。

趕跑了交趾國王,整座升龍城就是兀良哈臺的了。搜索了全城之後,終於在監獄裡找到幾個月前派來的三個招降使。殘忍的交趾人用竹條子插入他們的身體中,結果有一個使者不堪虐待而死。

兀良哈臺大怒:我一路殺來,幾乎沒有濫殺一個無辜。

馬上下令屠城,那些來不及逃走的交趾人都成了蒙古使者的陪葬。

七天之後,陳日煚在海島上憋不住了,派人向兀良哈臺遞交乞降書。

攻打交趾,耽擱了三四個月。眼見蒙哥的攻宋行動就要開始了,兀良哈臺又見陳日煚懼怕求降,於是舉行盛大宴會,大吃大喝一頓之後,下令班師,回到大理押赤城。

蒙古人一走,窩在海島上的陳日煚立即變臉,趁機尾後追殺。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西漢時期交趾二徵暴動的象兵

十二月二十四日,陳日煚跟世子陳日烜搭乘內河大殺器——樓船在升龍城外的東步頭(今越南河內龍編橋附近)渡口,截住蒙古軍殿後的一小股部隊。雙方打了一仗。蒙古人無心戀戰,邊打邊撤。退到平厲源以北的歸化寨,又遭到瑤人頭領何奉的襲擊,損失了一些人馬,這就是越南史書中大吹特吹的“東步頭大捷” 。

陳日煚光復了升龍城,滿眼所見,屍首盈城,一片狼藉,殘破不堪,令他欲哭無淚。這時候兀良哈臺的招降使又來了,催促陳日煚儘早歸降。

陳日煚雖心中憤恨,卻也不敢怎樣,將使者捆綁之後送回去,再派遣黎輔陳(黎秦改名)、周博覽向兀良哈臺正式遞交降表。

歸附蒙古之後,陳日煚覺得自己實在活得太窩囊了,實在沒臉坐在王位上,於是灰溜溜地把王位禪讓給了兒子陳日烜 。

選自柯勝雨《東方大帝忽必烈》,上海書店出版社。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福建人稱帝越南,頑強反抗蒙古軍的侵略

作者簡介:柯勝雨,福建省作協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15年第五屆廈門文學藝術獎獲得者。已出作品十餘部,主要有:《萬曆東征:1592-1598抗日援朝之戰》(2017)、《譎謀的霸主:曹操》(2017),其他有《卑微的智者:諸葛亮》(2014)、《東方大帝忽必烈》(2016)、《王朝的命運—極簡吏治三千年》(2016)、《了不起的敗國者:張居正和他的朋友們》(長篇歷史小說,2013)、《夏商周通鑑》(2010)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