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但为什么他们还口口声称“大日本”和“大日本帝国”呢?

笔墨流长



大国不只是指那些版图大、人口多的国家,而是生产力、经济水平、国际政治影响力、军事实力都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才有资格享有的称号。古代的日本是长期以小国的身份出现的,难免在民族的自信心上受到了打击,形成了日本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我们看看历史上的中日交往就行了。第一、当中国还处在隋唐的时候,日本政府就曾经想寻求政治平等,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被唐将刘仁轨在朝鲜揍了一顿,从此稍微端正了一点态度;第二、元朝时期,忽必烈遣北军4万、南军10万分两次伐日,震惊日本全国。虽然日本成功抵御了两次入侵,但骨子里对于大国的恐惧却提到了嗓子眼;第三、明朝末年时,那位自认为统一了日本战国时代的丰臣秀吉想从朝鲜借道入侵中国,结果又被揍了一顿,新建立的德川幕府继续本着“事大国”的心态对大陆点头哈腰。


日本第一次追求立身于大国是在明治维新后

可以说,日本民族追求大国的思想主要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古代中日地位的差距让骨子里倔强的日本人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直到近代工业革命前后,日本人欣喜地看到了从英伦三岛崛起的不列颠(英国)人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同样是岛国,同样是小国,英国的成功让日本人觉得日本也可以!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太平洋战争结束前,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先后打败了中国(清朝、民国)、沙俄,甚至还征服了大半个东南亚,取得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从日本文明诞生以来,日本可从来没有取得过这样的政治地位。二战时期,日本民族的野心格外膨胀,处处都以大国的身份自居,甚至还规划出了要灭亡中华民国、征服印度、君临亚洲的神话故事,可惜连一步都没有实现就被美国人和苏联人无情地打了原始社会。这就像一个中了2亿彩票的暴发户标榜自己家里是“四世三公”、“王侯将相”。


日本人第二次梦想立身于大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日本人在满目疮痍的废土上重建了国家。凭借日本老一辈人的努力和美国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起色。估计谁也不会想到,一个二战的战败国竟然会焕发了第二春。7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总量远远甩开了苏联、西德,直逼美国的一半。眼看自己登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又受了刺激,纷纷跳出来为日本立身于政治大国出谋划策,甚至还“大发善心”提供低息贷款给中国。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日本过去在联合国缴纳了超额的费用,目的是想跻身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顺便插手国际事务,以彰显日本的“大国风范”。日本坚持了10多年的超额缴费,结果只得到了联合国的无情拒绝(五常全部给予否定,能过就怪了),于是不再梦想当政治大国了。上世纪80年代时,日本梦想着恢复旧日本帝国主义海军的8*8舰队,希望以此让日本立足于军事大国的地位。这么多年过去了,日本海上自卫队连4支10*10舰队的组建规模都完成了,可是已经完全沦为了美国海军附庸下的反潜力量,那又谈什么军事大国呢?随着90年代中叶日本经济的逐渐恶化,跻身于大国的的呼声渐渐有所较弱。直到今天,日本也没能恢复上世纪7,80年代那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世界人文通史


国号前面加“大”字是东亚文化圈的自恋传统,大家无需过于计较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以大为美”并以大国自居,不过在国号前面加“大”字是起源于少数民族王朝。

唐朝之前,国号前面加“大”字仅仅是一种礼节性的尊称。而到了辽金时期,“大”字开始频繁用于国号之中。

辽金两朝在国书中均称呼自己为“大辽”或者是“大金”,受其影响北宋也开始自称为“大宋”或者是“皇宋”,为此金国和南宋甚至发生过外交纠纷。

辽国和北宋时期两国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金国和南宋时期,南宋是向金国称臣的,所以金国不满于南宋在国书中自称“大宋”,并要求南宋进行修改。

到了元代,成吉思汗建立的国家就叫“大蒙古国”,而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语,改国号为“大元”,至此“大”字正式成为官方国号。

元代之后,明清两朝的国号都是“大明”和“大清”,这个传统也被日本、韩国、越南所继承。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对外使用“大日本帝国”为国号,但直到1936年这个名称才被固定了下来,此称呼一直延续到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

在1896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李氏朝鲜完全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此国号沿用了15年,到1910年日本兼并韩国后废除。

不过在1919年流亡中国的韩国人在上海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至1945年日本战败,韩国政府迁回国内,“大韩民国”的国号也使用至今。

(韩国驻华大使馆网页,其左上角标注着“大韩民国”的国号)

对与日韩两国在使用“大”字,大家不必过于嘲讽。咱们很多人倒是天天以大国自居,认为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周边国家都是小国,但是“大”真的就意味着“强”吗?难道小国就没尊严了吗?


千佛山车神


日本人之所以自称其为大日本、大日本帝国,是由两个因素促成的:

一 . 夜郎自大心理。

二 . 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获胜后,野心膨胀的真实心态。

称其夜即自大的心理,是因为在甲午中日海战前,对相邻的琉球国和朝鲜轻而易举霸占,及其相对于庞大的大清帝国敬畏——忌妒——觊觎的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虽然大清帝国已经腐朽没落,日薄西山。但自称大日本、大日本帝国、大和民族的日本对其仍然是心存忌惮的。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对大清首辅李鸿孪这位导师还是敬畏有加的。

但是正如问题中所说,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而且灾难频发,已经容纳不下其侵略扩张的野心,这就是其大日本、大日本帝国、大和民族自我称谓的由来。但终究面对大清帝国,以及北面的沙俄不免心虚,这一点,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后,伊藤博文对待其导师李鸿章前后大相径庭的态度上,彰显得淋漓尽致。所以称之为夜郎自大。

然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搭上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未班车,在其原始野心的燥动之下,逐渐生出了蚂蚁吞大象的赌搏意识。最终挑起了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并获得了绝对超乎其预想的胜利和超过其五年GDP的巨额战争赔款。这就更加坚定了其以小吃大的野心,同时也就更加理直气壮的自诩为大日本、大日本帝国、大和民族、大日本皇军这些威风无限、武运长久的封号!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由于某种机遇,飞煌了,腾达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年,相比人类文明史悠悠五千年,不过是短暂的转瞬间。大日本、大日本帝国、大日本皇军狂妄了不过五十年,也正是由于这种狂妄,葬送了自以为荣、自以为尊、自以为狂的那个大字!同时也葬送了其大和民族的尊严,日本国家的主权。


铁岭锋


小日本🇯🇵就是喜欢称大,以此来彰显自身在世界的地位。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国的统治者和国民更就骄狂不可一世,自称什么“大日本🇯🇵帝国”,抑或“大和民族”。竟然连花姑娘的也称“大大”的。还有餐饮也会称“咪西咪西大大的”,可见日本人的内心就是一种病态,纯属狂妄症的病态!

日本国很小,但自从明治后,日本发达了起来,日本人民也想否认自身的狭小,总理想自己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大国,于是这种思潮就统治了这个民族。可以说:扩张到大的妄想症一直就从统治阶层根殖到普通百姓,于是这个妄想型的“大”字从内心的需求而表现到了语言上,凡事总想成为世界老大,也正因为日本人想做强做大,于是向全亚洲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很好解说,假若没有大大的国土,小日本🇯🇵何以来实現自身的“大”呢?

因此说:日本🇯🇵人自称的“大”有其罪恶的思想根源;那就是狂妄的扩张意识!


用户听松闲人



从古至今,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对日本人的称谓很多,“倭寇、浪人、东瀛矮子、日本鬼子”等等,但是我们从未称呼过这些人和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带有“大”这个字,也许这个字永远不适合这个国家和这个群类。

众所周知,“行”是看待一个人或事的标准,这里的“行”不是走路,是所作所为,小人行径无论何时都是带有黑色色彩,而这种行为恰好反映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本色,所以“小”字当头,如何能增加一个“大”呢?


在人们的世俗的眼里,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种别人所崇拜或者是敬仰的人,而这种崇拜或者敬仰的人其实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这种渴望变成了一种追求和向往是好事,但是行动背道而驰,内心却在盼望,那岂不成了笑话,而这些又充分的说明了日本这个民族的信仰,那就是表面的善和内心的恶相互交织。


自己封的称号就会有很多,往往自封的称谓都带有极端的片面性,这个片面只是想要去掩饰其内心的不安和狂躁,甚至是自大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表现。

日本,岛国,即使是岛国,也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不同个体,这些不同个体组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民族。

纵观日本,各类称呼都被冠上了“大”字,而这个字也正是他们所希望和盼望的。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小”。


冰雹蓝天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这个"大"并不指领土大小,而是更有深意。在地名前加个"大"这个形容词在东亚地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在你我生活当中就存在,比如大加上自己家乡的地名,以表热爱。而加在国名上,以彰显国家的威严,比如我们过去的大清,大明,现在的大韩民国、大中华等。而对于日本而言,自明治维新伊始,经过一系列改革,国力快速增长,日本建立了近代化的军队,提出"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口号,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1894年经过多年的扩军备战,日本打败了腐朽帝国清王朝,在列强之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场战争过后,日本不仅仅获得了赔款与领土,其国际地位也空前提升,从此跻身列强行列,并于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不仅标志着近代天皇制度确立,近代日本也正式有了国号。日本人自称大日本帝国,而其他国家官方公开的称呼为日本帝国。这个"大"字表现出日本内心膨胀后的表现,揭示了其军国主义野心。最终在二战被美国人打败,并给日本重新修订了宪法,国号为现在的"日本国。"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1为日本军国主义军旗旭日旗,2日本帝国宪法。

古姿


世间上许多有钱人不会说自己很有钱,许多有才华的人不会说自己很有才华,同样一个大国是不会张口闭口声称自己是大国的。日本人心虚,而且很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大国,所以才见人就喊:大日本帝国大日本帝国!

如果你问日本人,你们是大日本是大国吗?日本人只能显摆他们的已经开落幕的现在科技工业,而不敢说自己是大国。这就是说明日本人个个都知道,日本是小国家而非大日本之大国。

这里我想说,国家的大小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拥有一颗变态的心灵。总是抱着强盗逻辑思维来看待世界,总是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够以强盗的方式抢劫到的,到头来总是会遭遇报应的,直到灭亡!


幸福地带2


刚才看到有网友回答说其实这个“大”字并非是指国土面积而言,应该另有深意。对此,我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日本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大日本”和“大日本帝国”的时代应该是从明治维新后期开始,随着二战结束而结束。这段时期,日本急于跻身西方列强行列,出于一种自卑心理,想让人认为自己大而自己先喊起来了。随着打败俄国、占领朝鲜、侵略中国,日本的自卑逐渐变成了狂妄,最后碰到了美国,才彻底崩溃。战后,自卑和狂妄都成为历史。如今的日本,在主流语境下已无“大日本”的自称,只有一小撮右翼分子会执迷不悟地继续狂叫“大日本帝国”。

凡是来过日本的人,对日本有所了解的人,有谁在现在的日本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宣传媒介上看到有人宣称“大日本”,尤其是“大日本帝国”的吗?只有在大街上或公园,碰到一些右翼分子在那里叫嚣而已。所以,我认为凡是言必称“大”的,一定是心理不正常的,有自卑倾向的人。


冷镜


对于日本,我们都喜欢叫它小日本!但是很无奈的现实是,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大日本”并不是凭空想象的!

我们的国土面积约是日本的25倍,但论人口密度,日本的人口密度却是我们的差不多2.5倍!等于说日本人均占有的资源少的可怜,说它是资源相当贫乏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就是这样资源极度贫乏的弹丸小国,它蕴含的能量却让世界都为之瞩目。

先看看他们的企业:

2015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汤森路透》发表了新的一年全球创新企业TOP100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而我们,无一入围。

再来看未来12大新兴技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次世代基因组技术、自动化交通、能源存储技术、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术、非常规油气勘采、资源再利用,目前日本是全力投入上面这十二个方面,而且百分之90已经做到了世界前三,比如我们自认为最发达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事实却是日本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我们呢?……第四!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苹果,高通等等,如果没有日本的高精度设备,配件,解决方案,这些公司至少倒退10年。这几年不管是VLSIResearch,英特尔最佳供应商里的SCQI和PQS都是日系刷榜(8家SCQI6家日系,18家PQS11家日系,连iphone里1000多项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有11家企业获得英特尔PQS奖。

还有它强大的科研能力,看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2000年之后一直到2016年,日本每年至少拿一个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还有他们十倍于国内的海外资产,GDP只是国内生产总值,他们是世界第三,但还有一个GNP,国民生产总值,日本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说实在的我不是崇拜他们的成就,很多领域我们国家也在努力追赶,这些数据是希望我们可以真正的正视和重视日本,在同样的二战废墟中,我们和日本处在同一个一穷二白的起跑线上,却在发展上被日本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小日本还是大日本,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不必太在意。我希望的,只是我们自己何时才能真正的称为大中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是在意淫中藐视“小日本”!


看穿寂寞


1889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成为了资本主义强国,挤身世界列强。此时日本民族自豪感极强,对外扩张野心膨胀。有取代大清主宰东亚之意。于是与清同取大字。改国号为大日本帝国。1995到1931。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入侵东北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使领土扩张。形成不合法拥有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南库页岛,台湾岛以及南太平洋众多岛屿的大国家。此时的大字就有了实际和内涵双重意义。但邪不胜正,二战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势力仅限日本本土四岛。军国主义势力失势,工业基础摧毁殆尽,民族自豪破碎。重改国号为日本国,帝字都没了,此国号延续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