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摩拜的估值不是业内最高的?

我是一个米兔meroo


有摩拜的投资人认为,摩拜被贱卖了,而这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团与摩拜有着高度重叠的投资方,他们可能在美团收购摩拜一案中形成利益关联方,左右董事会的决意。

第一,对于美团给摩拜开出的37亿美元总对价,妙云基金合伙人杨亿成认为,这个估值还是太高,他表示,“共享单车几乎没有现金流,主要就是资产,而且共享单车最近估值都在下降。现在这个估值可能是由于线下管理和车辆维护更好等运营因素。不过这个37亿美金的估值还是有点偏高。大家之所以抢滴滴和单车,是因为共享经济里,共享出行占据总体量的40%左右,而且这个行业在中国非常容易破局。”

第二,与其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一家共享单车平台的CEO李林。他告诉全天候科技,“摩拜能拿到这样的估值已经非常不错,继续(独立)走下去它将会更加贬值,因为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不能实现收支平衡,而物联网的逻辑,又需要它必须在第一次变现ToC端的时候就要实现收支平衡,因为它的二次变现ToB端面向商户服务的周期会比较长。”

李林这样算了一笔账:目前一辆单车以1000元成本,2年(约700天)寿命计算,一天的成本约为1.5元;一天的运维成本大概是0.7元,再加上每天维修配件的成本(约0.5元),综合下来,每辆车每天要有3到4元的盈利才能挣回成本,而目前共享单车企业也仅在少数城市能实现这样的盈利。

第三,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长城战略咨询、中关村银行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摩拜、ofo均以26亿美元的估值共同位列中国独角兽第40名。而在3月13日,ofo宣布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融资,有业内人士预计其估值将超30亿美元。不过,关于摩拜此前的估值,媒体上也有38亿美金、50亿美金甚至60亿美金的版本。据铅笔道报道,摩拜最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38亿美金,对于后进入的“接盘侠”而言,摩拜“27亿美金”的估值的确算的上被贱卖。

摩拜被出售前,自身依然不具备造血功能。事实上,在2017年冬天,对于没有拿到充足资金的摩拜和ofo来说,都是凛冬时刻。据媒体报道,摩拜和ofo从2017年11月开始均开始进行人员优化,在多个城市解雇外包兼职人员,部分城市车辆运维近乎处在停摆状态。

李林说,“在接下来如果行业内的企业还无法解决收支平衡问题,最后的命运只能是被贱卖或是成为由巨头纯粹的补贴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