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停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后耐药性会消失吗?

蔡天龙


(特邀回答: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平原医院临床药学室 高丽丽)

抗生素是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活性的物质,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最主要的治疗药物。由于各种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为了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会通过某些方式使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即耐药性。那么,停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后耐药性会消失吗?

耐药性可分为天然(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即耐药性为某种细菌固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菌缺少对某些抗生素敏感的靶位,或是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而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菌体内。如肠球菌属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不易与头孢菌素类药结合使得其对头孢菌素类药呈天然耐药;万古霉素不能穿透革兰阴性杆菌的外膜进入菌体从而使该类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为细菌获得了耐药基因而使原来敏感的细菌变成了耐药,如金葡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对于抗生素停用一段时间后耐药性是否会消失的情况如下:

①对于天然耐药来说:停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后耐药性不会消失。

②对于获得性耐药来说:细菌耐药性一旦产生后,并非一定稳固,在停用一定时期某一抗生素后,细菌又有可能逐渐恢复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或金葡菌对红霉素和新生霉素的耐药性,在停用该类药3-6个月后,细菌的敏感性有可能逐渐恢复。又如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在停用该药8个月后,绝大多数可恢复其对结核杆菌的敏感性,等等。

由上可知,抗生素一定要合理使用,尽量避免耐药性的产生,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后要足量、足疗程的服用。

参考文献:

1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6-84

2熊薇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3-74

3潘贤仪.临床实用抗菌药物治疗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6-14


医患家


人体内有1-3%的重量是细菌,每个细胞内也有数个细菌共生。人从出生喝第一口奶开始获得细菌,大药5岁前细菌品种数量趋于稳定,人需要各种各样的细菌帮助人类消化、转化、吸收、合成各种营养素、免疫、解毒、排泄等等,人一时也离不开细菌,随着人体内菌群的减少和衰老,人也会衰老,等菌群衰老到一定程度人就该死了。所以细菌是人类的朋友。凡常用抗生素的人,得各种病的几率也大增,因为抗生毒即杀死有用菌,还给有害菌侵入带来机会,细胞内的细菌被杀死后也会留下尸体,这可能是得许多病的原因,即便停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后耐药性会部分消失,但菌群数量、质量很难达到原来的水平了。所以国外买枪容易,买抗生素难。现在国外用健康人的大便灌肠或制成胶囊口服治病,国内也已经开展这项医疗技术,但没用过抗生素的健康人的大便太难找了。


闲人1975


基本不会!

抗生素是一个高效筛选器,最后能剩下的一定是突变了!比如头孢类是冒充细菌细胞壁上的一个结构,让细菌细胞壁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而死亡!(人体细胞无细胞壁,所以安全性很高)沙星类或其它类机制也有攻击点!但是一旦细菌突变、繁殖,传播旧的种类都会无效,只能用新机制的抗生素!很少有细菌能耐各种机制的,不用太担心!

以下较专业:

按作用机理分:(一) 、作用于细胞壁:ß内先胺类磷霉素类万古霉素(二) 、作用于细胞膜:多粘菌素杆菌太制霉菌素(三) 、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胺类氨基糖代类(四) 、抑制DNA 合成:奎诺酮类利福平甲硝唑夫喃类(五) 、影响叶酸合成:磺胺类TM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