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我们要说的时代,就是以汉、罗马为代表的四个帝国解体之后,纷乱世界解构重构的阶段,东方迎来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乱世,而西方同样也面临着蛮族、宗教等的洗礼。

这个阶段,又被历史学家称为“中间期”,也就是人类历史从上古过渡为中古的重要阶段,但同样也是大众最为模糊的一个阶段。

我们现在知道的一个事实是,罗马自从解体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直到如今支离破碎的欧洲,还有总想独立的加泰罗尼亚、苏格兰等。而中国却在乱世中,生成了如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隋唐盛世。与此同时,一个改变世界的宗教,也在这个时代快速地扩张起来了。

这一过程,我们将在这本书中着重描述。但是在前言里,我还是想把这么一个问题着重地写一下,并希望引起大家一定的思考——为什么中国自秦、汉传承至今,而罗马的大一统却走向了灭亡?

我们先不老生常谈地看东亚和欧洲,而是先从北极角度看一下地球。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你会发现一个什么最基本的问题呢,那就是——欧洲整体纬度远高于中国,就算是最南边的希腊,也和北京差不多。肯定有人说这个我都懂,我地理可厉害了,不过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

那就是因为,如果这么来看的话,一直存在于高纬度地区的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对于欧洲可就是北加东双线的巨大危机了。

而欧洲如今主要的民族组成,就都是这些“印欧系”民族,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们的迁徙——印欧人因为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距离人类文明兴起的中纬度大河地区较远,所以本身的文化就有着很大的滞后性。如果单纯说农业文明以及国家文明,着实是两河流域和埃及(新月沃土),然而创造或者说继承这一文明的族群,则是我们称之为“闪含族群”或者说“亚非族群”的兄弟。

所以这就造成西边的印欧人的文明,从一开始就有着这几个文明的“次生文明”特性,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安纳托利亚人(赫梯)、希腊人等族群。而在东边,两河流域也极大地影响了雅利安人——这个本在中亚从事游牧活动的印欧民族。这个族群建立起的国家,就是著名的波斯。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雅利安人的一支建立了波斯,另外一支则进入了另外一个原生文明区——印度河流域,这也就是后来印度文明的源头了,也是我们为何把这个族群称为“印欧人”的原因。

但是不同于我们一会儿要说的东方的是,印欧人内部因为开化程度的不同,反倒使得造成最大威胁的“蛮族”,往往就是自己多年前的兄弟。就比如对于希腊来说,北边的凯尔特人一直就是很大的威胁,而对于波斯来讲,那些“未开化”的雅利安兄弟,也就是被称为“塞种”的游牧民,在中亚的大草原上成了他们的威胁。

这之后的故事就是,希腊、波斯这两个印欧族群逆袭一般地收拾掉了那些闪含族群,但却极大地困扰于这两位之间的战争以及各自内部的骚乱,走向了崩溃。我们这里就要点一下题了,那就是希腊这个国家,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国家”。我们一般认为的希腊,应该就是那个很不规则的半岛,然而事实上的希腊其实是这么个情况——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所以这样的一种文明,首先必然有着很强的商业特性,因为不同岛屿的气候、土壤差别,适应的作物、矿产也有所不同,橄榄、藏红花、金银器的交易很快地繁荣起来。而这样一种状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种文化圈内部的城邦集合,他们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政权,没有统一的领导,最后搞得所谓“伯罗奔尼撒战争”把希腊打了个元气大伤。虽然有亚历山大大帝暂时的统一,但是也改变不了它们各玩各的的本性。

这么一来,不远处亚平宁半岛(意大利)的拉丁人,就成为后来故事的主角了。

拉丁人可以说是希腊文化的好学生,我们也能看出,欧洲文化的传播是有着很明显的从东到西的顺序的。拉丁民族虽然学习希腊,但是骨子里也有着重视战争、重视军功的传统,他们在罗马城邦的带领下建立“拉丁同盟”,迅速地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后,开始了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罗马从一开始就是个“地中海”国家,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国家”。说到地中海,我们来看下其周边——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再看罗马史就非常明白了,罗马本质上是个“加强版的希腊”,只不过罗马凭借武力,把希腊文明从爱琴海扩展到了整个地中海。然而罗马和希腊又有不同,它不像希腊只是到处撒网殖民,而是赋予了国家核心——意大利区域更高的地位进行中央集权。但本质上罗马仍然是商业文明,而且自己的统治范围内有埃及、叙利亚(亚述)这样的文明古国以及希腊这样的文化大哥,这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帝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稳定。

而且,北方的“蛮族”入侵仍然没有停,而东边的波斯(安息)更是成了罗马的“帝国杀手”,不过这时候北方蛮族凯尔特人也要更新换代了。

自此,罗马就不得不面临北、东两线的武力威胁,而且讽刺的是,这两位都是它的印欧人同胞。那么,是不是这两位的威胁造成了罗马的灭亡?其实还真不是,反倒是这两位的存在间接造成了罗马的统一。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究其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那就是罗马内部的矛盾其实并不小,但是却正是因为两位强敌的持续存在,导致了罗马可以通过持续的对外战争来团结内部、调整内需。所以本来以罗马这种先天条件很难成为“帝国”的存在,却能够维持四百多年的国祚。

那么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提一下,我们经常用东方帝国的模式来思考罗马,认为“罗马帝国”也是个“万世一系”的存在。罗马从本质上就不是个“帝国”,它的名字一直叫作“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就是说罗马的继承制并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名义上要经过“元老院”这个贵族议会来钦定的,往往都是皇帝收一个能力强、势力大的养子,然后让元老院承认他为下一任皇帝。但要说罗马没有父死子继那也不对,这个在“军政府”时代是很常见的,整个罗马帝国四百来年,经历过多次“军政府”的专权,在对日耳曼、波斯作战以及平内乱的各种将军那里,能够当皇帝太正常不过了,所以说罗马除了“五贤帝”时期,内政很多时候是不稳定的。

在继续讲罗马之前,我们再来看下东亚和罗马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

可以说,比起大陆西边两个大陆夹个大海的模式,东方显得规整很多。它上面是干燥的非季风区高原,东南是大海,而大陆本身有着非常好玩的“九宫格”模式。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我们可以简单地介绍下,这个九宫格基本都是黄河、长江以及它们的几个大支流所形成的几块平原地区,它们以中间的华北平原南部为核心,形成了一套中心、卫星的状态。而且这个九宫格的北方是大片的荒漠戈壁,荒漠的北边才是游牧区,南边又是江南丘陵区,西边是较晚才形成强权的青藏高原。这样的地理状态真可以说是一个农耕集权国家的天选之地了。

但是对于东方来说,难道就没有西方那种外族蛮族或者是“未开化的同胞”之类的存在吗?这个肯定是有的,别说九宫格的西北存在着羌(和汉人同源)、戎,北边存在阿尔泰系游牧民,南边存在苗蛮,东边存在东夷,就说九宫格内部——正中心的洛阳旁边,直到春秋时代还有著名的“陆浑戎”等蛮族存在,我们看下西周早年的封国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我们也知道,西周的统治后来走向衰微,正是由于自己这套分封体制的崩溃,诸侯不听天子的,大夫甚至也不听诸侯的,争霸、攻伐四起。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但是却正是这样一种模式,造成了曾经较为边缘的诸侯国,如东夷地区打鱼晒盐的齐国、西北天水一带的放马汉子秦国、北方和狄族通婚的晋国、南边谁都看不上的楚国,甚至东南偏远的吴越,都陆续成为霸主。他们在为了成为霸主的陆地上,拥有着征服华夏文化圈外的诸多民族的极大动力,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迅速地把东西南北大片本不属于周朝的领土给同化,成为强国,甚至“问鼎中原”。所以别看春秋混乱,但却成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伏笔。

到了秦朝,它和我们前面说的罗马很像,正是靠着严密的律法进行军国一体化,一切向军功看齐,以对其他诸侯国的征服来调整内部矛盾,最终越战越勇,以高强的集权姿态结束了乱世,开启了郡县制度的篇章。

这套制度,实在是太适合这个国家了,在秦之后的两千年历史里,中国的政治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到很完整的延续性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工业革命,类似的周期还将继续在中国的未来延续下去。

那么其实在这之后面临的问题,无非就是开头提到的那个,北方游牧民族的鞭笞了。事实证明,在之后的道路上,汉朝很快地制定并完成了西控西域和东控辽东、朝鲜的反包围政策,让匈奴走向了瓦解、分裂。而罗马直接敞开的东大门,则受到了后来黑色风暴的席卷。

为何罗马覆灭不能复活,汉朝灭亡中华还能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