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养日本伤兵47年,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养日本伤兵47年,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的是乐善好施,救人于水火、助人于为难。帮助别人也不求回报,不看你是什么人。正是一直秉持着这样良好的品行和美德,我们才在人有危难的时候不管国度,不分信仰和种族地伸手去帮助别人。就在河南南阳市,有一座名为“中日友好大增植物园”的建筑,见证了南河的一位农民放下国家仇恨与种族纠纷帮助了一位敌军的伤残老兵的温暖事迹。不仅仅如此,而且这一收养就是47年,家中换了三代人也没有说过要放弃。

不用细说,大家都知道抗战时期敌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就是因为敌人的种种恶行,在二战结束之时,敌军无条件投降之后,中国很多人对一些仍然留在中的敌军老兵、敌人冷眼相加,冷眼以待、谩骂甚至是拳脚相加。但是就是处于这样全中国人都对敌人深恶痛绝的大环境中,有一个人却出手帮助了一个敌军老兵。

这个人就是孙邦俊,是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镇的一个农民。孙邦俊自小生于农村,整个童年也都是在战乱中度过的,自小就跟随着父母在战乱中求生,

所以他对战争十分厌恶,对发起战争的敌人也是十分痛恨的。但是值得讴歌的一点是,是他在看到身体残疾、落魄街头的街头老兵仍然选择伸出手去帮扶他人。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养日本伤兵47年,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要说到收养敌军老兵的由来,还得追溯到战争结束不久。彼此敌军刚刚无条件投降,敌人也不再是昔日在中国街头跋扈嚣张的模样,而是像一下呗扎破的气球,没有了当日的暴戾张扬。能够逃回国的就逃回国,实在不行的就是被当做战俘被送回自己的国家。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办法回到自己国家的敌人。他们在历经战争的摧残之后满身伤痕,为国家鞠躬尽瘁之后落了一身的伤,但是却被自己的战友抛弃,被自己的国家放弃,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只好四处流浪,饱受着饥饿,因为侵略过中国,每到之处就必须要忍受中国人的白眼、谩骂甚至是拳打脚踢。被孙邦俊接济的那位老兵就是这样一个人,二战结束,他的战友人都回国了,身体留下的后遗症是他无法自理,只能在街头流浪。孙邦俊第一次见到这个敌军老兵,是在街头。彼此的他还是一个为家庭生计四处奔走的人,天还没怎么亮就要赶山路到集市上去卖自己家里种出农产品,刚到镇上不久,就看到一位身穿着破破烂烂的敌军军服、浑身污垢的老兵,手脚并用,意思是想要讨些东西吃。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养日本伤兵47年,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旁边的人看着敌军老兵,眼里的火焰像是能够迸发出来,狠狠的看着敌军老兵,嘴里都是咒骂。说着这人是个敌军老兵,就该下地狱之类的话语。孙邦俊也恨敌人,救赎因为这些侵略者,中国的领土被侵占,主权被干涉。自己的家乡被炮火炸得面目全非,自己的亲人因为战争失去了生命。他对侵略者的痛恨不输任何一个仇恨敌人的中国人,但是当他看到流浪街头,穿不暖、吃不饱,身上还因为战火留下的伤痕的女官敌军老兵时,他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内心的善良和慈悲被唤醒了,最后他还是选择将这位因头部受伤而神智不轻的敌军老兵带回了家。

其实孙邦俊刚开始并没有考虑要收养这位敌军老兵,他在街市上时看着可怜的老兵,只是出于可怜他给了他一些吃食,但是没想到老兵受了恩惠就赖上孙邦俊,虽然头脑有问题却跟了他一路,最后到了孙邦俊家,怎么说都不走,还一脸泪花地跪在了他家门口。孙邦俊和妻子都是老老实实的农家人,身上天生带的善良和淳朴经不住泪花。看着不知世事的老兵,还是软了心肠,最后商量着让老兵住进了家里,从此把他当做一个孙家人看待,敌军老兵这一住就是47年。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养日本伤兵47年,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刚开始村子里的人很不理解孙邦俊,敌军本就是中国人的敌人,虽然说不上要杀要剐,但是要人把他当做自己人来看,还是觉得难以接受。村里人都说孙邦俊是个“叛徒 ”,背地里说他傻,骂他叛国。但是孙邦俊并没有听那些闲言闲语,自己收养敌军老兵就是几十年,自己有吃的老兵就有吃的,自己用什么老兵计划用什么。

不仅如此,孙邦俊照顾这个敌军老兵照顾了一辈子,就在弥留之际,还嘱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说要好好照顾这位敌军大叔,有机会要帮助他回到敌军,找到他自己真正的亲人。于是孙保杰也就是孙邦俊的儿子就接了父亲的班,担任起了照顾敌军老兵的责任。一边和儿子妻子对老兵照料有加,一边计划着帮助老兵找亲人。虽说是几十年辛苦如一,但是让人动容的是他们一直不放弃,一直都在悉心地照顾着老兵。

河南农民一家三代收养日本伤兵47年,日本如何回报这家人

孙保杰一家对老兵悉心照料,还四处帮着他寻找亲人,写信、投书,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中日交邦正常化之后,孙保杰终于打探到了老兵的家乡,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亲人。最后老兵还是被送回自己的家乡,与自己的家人团聚。老兵的家中人自然是为能够再次见到他倍感高兴,多次表达了对孙邦俊一家的感谢之意。

多次的信件来往中也不乏对孙家的感谢和感恩之意,还多次在书信中说到“本町石田冬郎能够奇迹回乡,全是承蒙孙氏一家长达47年的细心照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恩德……”信中说道的石田冬四郎说的就是老兵。除此之外,敌军还成立了石田冬四郎救援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募捐,所得钱财皆是用于中国河南省的建设,并且多次派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建学校,为中日的部分交换生免除学费。并且孙邦俊的孙子也就是孙禄峰也到了敌军求学,还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良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想正是孙氏一家人这样的行为,才是我们大家都动容和感动的。我们也要从中学习,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境地,若是他人有难,如果可以吗,我们还是要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帮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