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4岁女儿走丢她悲伤过度患病,30年后她在朋友衣柜发现女儿踪迹

4岁女儿走丢她悲伤过度患病,30年后她在朋友衣柜发现女儿踪迹

1

“您好,夏医生还有病人,您稍等一下。”小护士沫沫给李梅倒了杯水,示意她在大厅的沙发上稍坐片刻。

来这家心理诊所接受治疗已经有半年多了,效果并不显著,李梅从不信任什么心理治疗,如果说几句话就可以治病,那她也不会痛苦这么多年。

只是这位夏医生是自己多年老同事的儿子,国外学成归来做事业,老同事担心儿子诊所刚开,门厅罗雀伤了自尊,便偷偷塞钱给李梅,求她装病去“捧场”。

“不打针,不吃药,就说说话,每周两次,一次两个小时,就当聊天解闷了。”老同事爱子心切,李梅实在不好意思推脱。

一来二去,李梅成了夏医生的“老主顾”,诊所上下都认识她。

“您进去吧。”沫沫把李梅从沙发上搀起来,沫沫长了一张娃娃脸,走路一蹦一跳的,笑起来像个孩子一样烂漫。

如果自己的女儿还在身边,会不会也像沫沫这样开朗,可爱。李梅这半年多在诊所,和夏医生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己三十年前,走失的女儿。

“悠悠走丢的那天,是她四岁的生日,她爸爸出门去买生日蛋糕,悠悠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前吃面,‘面冷了。’悠悠看着我说,我让悠悠自己在院子里玩,拿着那碗面去厨房加热,没想到几分钟的时间,悠悠就不见了,我和她爸爸找遍了大街小巷,我把嗓子都喊哑了,悠悠就是没应我……”李梅每次来,都会讲起这段回忆。

“这不是你的错。”夏医生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未婚、单身,他怎么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李梅每每听到夏医生的安慰,都心生嘲讽。

“怎么了?”沫沫伸手在发呆的李梅眼前晃晃,“是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李梅轻轻拍拍沫沫的手,走进夏医生的办公室。

夏医生站在办公桌上抻懒腰,看得出来忙了大半天,眼角带着疲倦。

“不好意思,上一个病人耽误了点时间,我们可以开始了。”夏医生将沙漏放倒,“这几天过得怎么样,心情如何?”

“老样子。”李梅局促地坐下。

夏医生笑了笑,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盒点心,“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要不要尝尝?口感很不错的。”

“不,不用了。”李梅摆摆手。

“怎么,不爱吃甜的?”

“年轻时候喜欢,现在牙不行了,谢谢啊。”李梅双手不安地攥在一起,她的手触到包里的诊断报告。

“今天有心事?”夏医生看出了端倪。

李梅低声道:“夏医生,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来你这里,我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因为除了你,我想不到别人了。”

夏医生看到李梅从包里掏出一份病例递给自己。

“沫沫,帮我把后面的两个预约取消掉。”夏医生的指令让沫沫摸不着头脑,她看了看办公室紧闭的门,虽然心里好奇,但并没多想。

那个下午,李梅待了很久才离开诊所。

次日清晨,沫沫帮夏医生打扫办公室时,看到了李梅遗落在桌上的病例,原来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难怪昨天的情绪会有些反常。

2

李梅卖掉了房子,搬进了养老院。丈夫去世,无儿无女,把自己安置在养老院,算是最妥当的办法吧。

刚开始,还会有几个亲友前来探望,但时间久了,也就没人再来了。李梅也无所谓,每天起床,她就坐在院子的走廊下,看着养老院的大门发呆。

日子渐久,李梅的记性越来越差,早上刚吃过米粥,出了食堂打个转,又捧着饭盆回来打饭;晚上站在房间外,迟疑着不敢进去,因为一时忘记了自己的房间号。

倒是过去的旧事,李梅反而印象深刻,“我女儿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做的泡面了。”

“哎呦,小孩子怎么吃这么不健康的东西呦。”一起聊天的刘奶奶一脸不满,刘奶奶最疼爱自己的小孙女,因为儿子跟她说想在家里给小孙女置办一间书房,刘奶奶为了腾地方,才来住了养老院。

“我不放那些佐料的,我先把面过了水,然后放上青菜、几片火腿、再加半个鸡蛋,撒点香油、葱花……”李梅次次申辩,都详实地讲述做面程序。

养老院里的老人,每到这时候,都纷纷借故走开,留李梅一个人坐在那里,喃喃不休,回忆食谱。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不多,周末会有义工来帮忙照顾老人,有经验的义工会给新加入的义工介绍工作内容。

“看,那个坐在椅子上发呆的老人叫李梅,她有点老年痴呆,常常忘事,不过人很好,没什么脾气。”

在老义工的手指方向,乐悠悠看到了独自坐在阴影中的李梅,埋头胸前,一动不动,不知在想什么。

“阿姨,我给你讲个笑话听,好不好啊?”李梅抬头,一个满脸阳光笑容的女孩,站在她面前摆手,额前的碎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整个人看起来像个天使。

“你是谁啊?”李梅问。

“我叫乐悠悠,您以后叫我悠悠就行了。”女孩坐到李梅身边。

“悠悠……”李梅的记忆被拉进无限遥远的过去,在三十年前的那个下午,简陋小院里,一个可爱的女孩捧着碗叫妈妈。

“对,叫我悠悠就好了。”女孩拉起李梅的手。

每周,乐悠悠都会来养老院看李梅,跟她说话,给她洗衣服,陪她晒太阳。

“小李,多了个女儿呀。”刘奶奶很是眼馋,她儿子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来看她,也没让孙女给她打电话了。

李梅只是笑,不知道为什么,和乐悠悠在一起,她总有种熟悉的亲切感,这个女孩让她没有一丝的陌生感,用乐悠悠的话来说就是:“李阿姨,咱俩有缘分。”

乐悠悠最喜欢吃李梅做的面,每次乐悠悠来养老院,李梅都会乐颠颠地去食堂的厨房借锅煮面。

“次次都是方便面,早该吃腻了吧?”一旁做饭的大师傅打趣。

“不腻,不腻。”乐悠悠站在一旁,看李梅洗青菜、切火腿……

“有妈妈的味道在里面。”乐悠悠捧着碗,吃个精光。

李梅满足地笑,每一次乐悠悠来养老院,都是李梅话最多的时候,那些支离破碎的旧时光,在乐悠悠的眼眸中好像找到了抵达的通道。

3

一天深夜,乐悠悠被电话铃声吵醒,是养老院打来的,说李梅半夜在院子里摔倒,送到医院途中,一直喊她的名字。

“她刚才一直在嘟囔什么悠悠,我的女儿,妈妈在……”养老院的院长是个滚圆的中年妇女,整日为了养老院不足的经费而发愁,现在李梅摔伤了腿,需要专人照顾,这让她更加头疼,“你看这……”

“李阿姨没什么亲人,就让我来照顾她吧。”乐悠悠的话让院长忙不迭地点头,她巴不得乐悠悠是这样的态度,好减轻她的负担。

看着病床上的李梅,乐悠悠让院长先回去,她留下来陪夜。

夜里,昏睡中的李梅不时的含混不清地叫着:“悠悠,悠悠……”

弥散着消毒水味道的病房里,乐悠悠看着头发花白,老态毕露的李梅,心里只是觉得酸楚。

将李梅接到自己家里休养,乐悠悠费了好大的口舌工夫,“你腿伤一好,我就把你送回去好吧?我家里就我一个人住,你去了正好可以跟我作伴啊……”

不情不愿的李梅被乐悠悠强行带回了家,乐悠悠住了一间小两居室,布置得可爱温馨,一看就是女孩子的闺房。

“李阿姨,你住这间,家居用品我已经买好了,你看合不合适。”李梅被乐悠悠搀扶进卧室,乳白色的木床,向日葵图案的窗帘,还有墙角满满一柜子的娃娃。

目光所及之处,李梅都会在心头涌起一阵莫名的亲切感,也许是很久没有过家的感觉了吧。

乐悠悠开了家网店,工作全在客厅那台电脑上进行,基本不用出门,李梅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时,乐悠悠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和顾客杀价。晚上吃过晚饭,李梅坐在轮椅上,乐悠悠推她去小区花园里吹风。

“悠悠,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起你的爸爸妈妈?”李梅问。

“他们有什么好说的,在国外天天催我出去跟他们一起住,烦都烦死了。”乐悠悠打着哈哈。

李梅在心里笑自己,这样无忧无虑长大的女孩,只会觉得父母的疼爱是负担,躲都来不及,还怎么会牵挂。想到自己的女儿,不知道她现在会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是不是也有人疼爱她。

“阿姨,我去超市买点东西,你在这等我一下,我从超市回来,咱们一起回家。”乐悠悠叮嘱李梅,千万别乱跑。

乐悠悠离开没一会,不远处跑来一个神色慌张的,大约三十多岁的男人,“看到一个穿黄格子裙子的女孩没有?”

李梅木讷地摇摇头。

男人带着哭腔跑远,“宝宝,别吓爸爸呀,宝宝,在哪呀?”

撕裂的声音把李梅拖拽进黑暗的往事中,那个模糊不清的下午,虚掩的院门大肆敞开,李梅沿着巷道,疯了一样逢人就问:“我的孩子,见到没有,我的孩子……”

乐悠悠拎着一袋子蔬菜,哼着小调走进小区,迎面看到一个年轻的父亲在装严肃教育女儿:“以后不能乱跑,知道不知道,爸爸快吓死了。”

穿黄裙子,扎马尾辫的小姑娘调皮地吐吐舌头,撒娇地搂住爸爸的大腿。

乐悠悠觉得这画面真是温馨炸了,她还没来得及咂摸这温馨的味道,就看到停在草坪上,李梅那个空荡荡的轮椅。

4

医院急诊室里,乐悠悠冲李梅发脾气:“我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你这个样子,万一迷路了,我去哪找你……”

乐悠悠是在小区外不远的一条马路上找到的李梅,当时李梅正一瘸一拐地费劲向前走,还不住地四处扭头张望。

“我想帮忙找孩子……”李梅低声解释。

“找什么孩子,孩子好好的在小区里玩呢,你看你弄的,你不知道自己伤还没好吗?”乐悠悠扯着嗓子喊。

一旁的医生看不下去了,“行了,别跟你妈大呼小叫的,像什么样子……”

李梅忙替乐悠悠解释:“她不是……”

乐悠悠抹了把眼泪,“我跟我妈怎么说话,你管得着吗?你妈丢了你不着急啊……”

李梅说到一半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那天之后,乐悠悠走哪都带着李梅,形影不离的。李梅的腿一天天好起来,已经可以扶着墙慢慢走路了。

只是乐悠悠好像藏了什么心事,总是盯着一处发呆。

乐悠悠晚上熬夜,一直睡到快中午才起床,李梅进厨房给她做了一碗面,乐悠悠神情夸张地吃了一大口:“好香啊。”

李梅笑得眼睛眯了起来,“你这孩子,跟我闺女一个口味。”

乐悠悠的笑容停在嘴角,她慢腾腾地说:“李阿姨,要不我当你闺女吧,反正我也叫悠悠,好不好。”

“好啊,我一直都拿你当闺女看。”

“我是说,让我当你的亲闺女,让我照顾你,跟你生活在一起。”

“那怎么行,那不行。”李梅使劲摇头。

“怎么不行,反正你亲闺女也丢了,她现在不知道在哪叫什么人妈妈呢?没准她早忘记你了……”乐悠悠的话还没说完,李梅就腾地站了起来。

“别说,别说了——”李梅摇摇晃晃走进卧室,把自己锁了起来。

夜里,乐悠悠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烦意乱地走到客厅想要喝水,却看到餐桌上,中午没吃完的那碗面条下压着一张纸条:悠悠,谢谢你的善良,可是,你是属于你妈妈的,我不能因为我的悠悠丢了,就抢别人的悠悠,我回去了,别担心,我有养老院的地址,出租车会送我的。

乐悠悠慢慢坐下,一口一口将凉透了的面条塞进嘴巴里,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我搞砸了。”

泪水滴落碗里,这碗面,李梅又忘记放盐了,但乐悠悠嘴巴里,全是又苦又咸的味道。

5

李梅回到养老院,很长一段时间,乐悠悠都没出现。

刘奶奶自作聪明地安慰:“想开点吧,非亲非故的,哪能跟你亲近一辈子,亲生的都靠不住,何况别人呢。”

刘奶奶的儿子全家移民了,给刘奶奶留下了一笔钱,还有一句看似关心,实则绝望的话:“妈,有机会我们就回来看你。”

李梅不言语,只是默默望着养老院门口。

这天一大早,养老院的人被李梅吵吵嚷嚷的声音吵醒。

“我的盒子呢,盒子呢——”李梅在各处翻来找去,李梅有一个宝贝的木盒子,这是养老院里的人都知道的,谁也不知道那里面放了什么,李梅从来都不让人碰。

院长提醒李梅:“会不会忘在乐悠悠家了,你去她家的时候回来收拾行李,我记得你把盒子放包里了。”

院长的话提醒了李梅,她求院长帮她找到了乐悠悠的电话,却没想到,电话接通时,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哪位?”

“我——我找乐悠悠。”李梅握紧电话。

对方沉默片刻。

“我有很重要的事情问她。”李梅近乎哀求。

“悠悠现在不方便讲话,有什么事情跟我说吧。”

李梅和男人在电话里约定了见面时间,男人按时开车来到养老院,把李梅接到了乐悠悠家里。

在车上,李梅不时打量男人。

“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吗?”男人下意识地擦擦脸。

“不是,就是觉得你很面善。”李梅低下头。

男人笑一笑,不再说话。

在乐悠悠家里,李梅并没有找到她的盒子,李梅将自己住过的那间卧室里里外外翻了个遍,一无所获。

“真的,不能给悠悠打个电话吗?”李梅试探地问。

男人摇摇头,看到李梅无措的样子,男人将李梅带进乐悠悠的卧室,“也许,你可以在悠悠房间找一找。”

“这——合适吗?”

“没关系,你那么重视那个盒子,悠悠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的。”男人倚在门前,示意李梅别介意。

乐悠悠的卧室干净,简洁,家具很少,东西也不多,李梅在力所能及所能翻到的地方都翻了个遍,并没有盒子的踪影。

在衣柜的最下面,李梅看到一条枚红色的小裙子,领子上绣着两朵小花,还绣着悠悠两个字。这样的裙子,领口处一针一线绣出的字样,李梅不敢相信地攥紧了手中的裙子,脑海中浮现出女儿离开自己的那一瞬间,还有乐悠悠的笑脸,只是,这些记忆模糊不清,却又如潮水般汹涌翻腾。

李梅昏倒前,男人听到她含混地叫着:“悠悠……”

6

病房里,乐悠悠睁开眼睛,看到李梅坐在她床前。

“醒了,饿不饿,想吃点什么?”

乐悠悠还没张口,李梅就站起来,“我知道,你小时候每次不舒服,我都煮面给你吃,你等着,我去医院食堂看看。”

李梅急匆匆地离开病房,乐悠悠看着男人,“你都告诉她了?”

男人耸耸肩:“她自己发现的,你藏在衣柜里的那条裙子,让她想起了过去。”

“想起来也会慢慢忘掉的。”乐悠悠想要直起身子,被男人制止。

“刚做完手术,别乱动,为什么不肯认她?还在恨她?”

“不,不恨了,”乐悠悠拿出枕头下的木盒子,打开里面的录音笔,“听到这个,我就不恨了。”

录音笔里,李梅的声音流淌出来:

“夏医生,我这三十年来,一直活在谎言中,我骗了所有人”。(原题:《那碗冷掉的泡面》,作者:聂小杨。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 ,看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