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不能說的祕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元朝詩人吳師道寫過一首《望思臺》:

桐人氣迫前星黯,思子宮成翠華晚。

高臺有恨碧草新,大野無蹤金犢遠。

一朝弄兵兒罪輕,百年鍾愛天倫深。

戾園魂魄夜寂寂,湖城風雨秋陰陰。

漢宮樓觀連天起,方士薰香召仙鬼。

望思望思終不歸,茂陵老淚如傾水。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詩人 吳師道 畫像

這首詩,氣韻悲涼,語意蒼茫,描寫了漢武帝晚年的一出大悲劇。

在這場人為的悲劇中,武帝長子劉據被殺,大漢朝痛失儲君。那麼,這場萬古含悲的悲劇事件,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劉據 劇照

我們都知道,武帝盛壯之年,邂逅絕色美人衛子夫,數度雲雨,生下了劉據。當時,年近而立的漢武帝非常興奮,孩子甫一出生,就作《皇太子賦》,這等於提前昭告天下:呱呱墜地這塊聖肉,就是當國皇太子!

子以母貴,元朔元年(前128)三月,武帝立衛子夫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武帝立劉據為太子,時年七歲。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衛子夫 劇照

漢書記載:“(劉據)少壯,詔受《公羊春秋》,又從瑕丘江公受《穀梁》。及冠就宮,上為立博望苑,使通賓客,從其所好,故多以異端進者。”(《漢書》)

可見,漢武帝對自己這個太子曾經寄予重望,不僅延請名師教授學問,成人之後,還在宮內專門為太子開闢博望苑,讓他可以自由招待文人墨士,研習學問,遍曉天下大事。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太子 劉據 劇照

劉據呢,具有典型的長子性格, “仁恕溫謹”。但這樣的性格特徵,相對於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顯得太柔弱了。雖然如此,劉據的母家一族,包括衛青、霍去病在內,畢竟都是對漢朝立下赫赫功勳的大將軍、大司馬,根基深厚。武帝后來察覺太子和他母親衛子夫有不自安之意,就對太子舅父衛青表示 “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衛青與衛子夫 劇照

這些話,倒不是安慰人的虛言。當時的武帝,還確實沒有任何更易太子之心。畢竟劉據沒有任何穢行,人品不錯,學問又好,禮待士人,聲望極高,加之他母家威權赫赫,所以皇太子的地位,很難動搖。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大將軍衛青病逝。在此之前,霍去病也已經病逝。由此,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就失去了先前家族的有力後援;加之衛子夫逐漸年老色衰,縱情聲色的漢武帝本人又屬於寡恩之人,所以,衛子夫皇后位雖然一直沒動,但武帝已經很少和她見面交談。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衛子夫與漢武帝 劇照

疏遠之間,夫妻、父子之間的感情日益產生出嫌隙來。

“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後,臣下無復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 (《資治通鑑》)

由於成長期內一直受儒家教導,太子劉據經常勸諫武帝,為了百姓生計,應該減少對四夷的戰爭。武帝不樂,回言說:朕事四夷,興兵動武,最終目的就是你當皇帝后可以安享太平!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漢武帝 劇照

武帝一直嚴刑峻法,太子為人寬厚,一直主張寬仁治獄。逐漸地,父子在這些事情上的政見小不和,日積月累,慢慢上升為感情上的疏離。

太子劉據這種寬仁主張,得到不少士人和百姓支持,但使得許多附和武帝主張嚴刑峻法治理天下的官員大為不滿。

不能說的秘密:太子劉據,再得寵也不可能繼承皇位的背後原因

漢武帝與江充 劇照

而後,漢武帝重用酷吏江充。這個人的上臺,對於太子劉據來說,完全就是個喪門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