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一輩人的知青生活,珍貴的回憶


現在紮根新疆的漢族老人,很多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到這裡的支邊青年。他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來到邊疆,很多人一來就是一輩子。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和當地人一起建設新疆。1949年,王震率部入彊,新疆和平解放。為避免大軍長期駐守給新疆人民帶來沉重負擔,毛澤東要求王震:你們既要當戰鬥隊,也要當生產隊和工作隊。圖為1950年7、8月間,王震、陶峙嶽等研究石河子墾區規劃。

“不佔群眾一分田,戈壁灘上建花園!”10萬大軍把青山碧水、耕地沃野讓給人民,自己開墾荒田。1950年6月,官兵吃上了自種的蔬菜,7月吃上了自種的糧食和瓜果,第二年駐疆部隊主副食全部實現自給,此後年年向國家交售大量富餘的農副產品。圖為部隊開荒種田。

1952年2月,毛澤東向駐疆將士發佈命令:“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捍衛祖國。”圖為1953年迪化電廠投產發電。部隊修建,後無償轉給新疆政府。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正式成立。這一年,中共中央作出屯墾戍邊的決策,同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毛澤東命令新疆的10.5萬駐軍官兵,連同家屬在內共17.5萬人集體就地轉業,組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圖為兵團一師1960年初進入塔里木盆地開荒。

為了讓十萬官兵安心守在邊疆,新疆軍區代理司令員王震當了“紅娘”。他派人到湖南招收女兵,從1950年到1952年,相繼有近8000名湘籍女兵來到新疆,這些女兵後來都成了兵團人的妻子和母親。圖為1950年從湖南來到新疆的張迪源,她後來成了解放軍的第一個女拖拉機手。

從1956年起,河南、江蘇、兩湖、安徽等地的青年奔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63年至1966年,國家動員了京、津、浙、滬等12萬支邊青年進疆,其中有9.7萬上海支邊青年。圖為1963年上海知青來到兵團農一師所在地阿克蘇市。

當地老人歡迎來到新疆支邊的上海青年。

山東籍女兵在新疆新源肖爾布拉克鎮。

當年到大城市招收知識青年,都放一部叫《軍墾戰歌》的電影,把新疆描繪得處處賽江南。很多青年都受到了鼓動,放棄學業,報名去新疆。有的家長不讓去把戶口本鎖起來,青年就把戶口本“偷”出去,將戶口遷到新疆。圖為1959年江蘇省泰興縣發的“支邊證書”。

六十年代去新疆的人,有一部分是熱血青年,大部分人懵懵懂懂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找不到工作。圖為上世紀五十年代修築翻越天山的烏庫公路的女青年,被譽為“冰峰五姑娘”,她們是田桂芬、劉君淑、姜同雲、陳桂英、王明珠。

到了新疆之後,知青們發現現實跟宣傳的大不一樣。當時兵團的生產工具主要是坎土曼,生產力就是馬和人。圖為入彊的女知青們。供圖:陳平

新疆夏日的天氣也是一天多變:早穿皮襖午披紗,守著火爐吃西瓜。圖為兵團女知青和新疆勞動女性一起採摘棉花。

很多知青當年都很幼稚,以為當個兩三年兵,就可以回老家。圖為1956年,新疆石河子瑪納斯河棉墾區,農墾戰士收工歸來。

有些知青無法面對初入新疆看到的一切,想逃走,又被團部追回來,接受批評教育後再次投入火熱的勞動中。圖為勞動的男女知青。供圖:陳平

飼養馬鹿的女青年。

參加生產競賽的知青

八一糖廠勞動的知青們

除了支援兵團的建設,內地也有很多工礦企業支援新疆地方的經濟建設和交通、通訊事業等。1955年,克拉瑪依油田發現。1956年玉門油田支援克拉瑪依油田開發建設。圖為1958年,克拉瑪依礦務局張雲清鑽井隊。

蘭新鐵路鋪軌在新疆境內不斷向西延伸。蘭新鐵路,建於1952—1962年。沿天山南麓過哈密、鄯善、吐魯番,在達坂城穿過天山到烏魯木齊市向西經過軍墾之城石河子、奎屯、博樂最終到達邊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

塔里木河農墾大學,現名塔里木大學,位於塔里木河畔的阿拉爾市。為了屯墾戍邊和開發塔里木對各類人才的需要,於1958年創建。

兵團戰士包括到新疆來的知青,最早住的是“地窩子”,後來才慢慢住上土房子。圖為兵團婦女和孩子在土房子外面。供圖:陳平

兵團人在告別“地窩子”之後,就住在這樣簡陋的土房子裡。

兵團裡的女護士

少數民族群眾教知青跳舞。

很多女知青的婚姻都是組織上決定的。她們開始覺得委屈,但最後大都能和自己的丈夫白頭到老。圖為兵團裡的結婚儀式。供圖:陳平

紮根新疆知青的孩子

誰也沒想到,這一來,就是一輩子,就把根紮在了荒漠戈壁灘。不但是這一輩子,還有自己的後代。就像她們自己所說:“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圖為紮根新疆知青的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