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苏北等地的贫苦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山东去闯关东的都是什么人?99%都是农民,而且山东人比较传统,所以他们出去肯定还是奔着种地去的,而当时全国还有哪些地方有荒地给你种?除了西藏新疆,也就只有东北了。

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清朝把东北定为龙兴之地和退路禁止汉族移民,清末民初管理荒废,东北平原面积大于华北平原土地更加肥沃而人口只有数百万,到东北开荒土地都是自己的,。同理做矿工木工也有得是机会。江南人口稠密,外乡人就是当佃户帮工也不一定有工作机会。同理走西口和下南洋也是山西,福建人多地少去人口稀少工作机会多的内蒙河套与东南亚谋生的好去处,欧洲贫民移民美洲,美国西进运动也是这种原因

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当年大清八旗入关后对突然来临的胜利表示惊喜和意外,整个中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大清八旗一共也就二十多万人,几乎是举族内迁。中原汉族好几千万人,他们要统治的是一个人口是自己几百倍的大帝国。统治阶级当时没有足够的自信,老是觉得大清统治汉人有朝一日我们玩儿不下去还得退回到东北去,因为那里是我们祖宗的发祥之地。但是又怕到时候东北被汉人占领了。所以颁布圣旨,下令东北地区不允许汉人前往定居。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清末才被解除,当时山东闹灾再加上山东人口众多,很难生存,所以大批山东人出来自谋出路。那么为什么不去南方而是去东北呢,因为东北在大清国二百多年间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更利于生存,而南方人口众多很难养活大批大批的难民。

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部分先行者的利好消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哪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应有的收获,也让观望者坚定了信心。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志在必得

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