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面的“花林”到底是什么花?有何依据?

文小白读书


没有特指哪种花。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篇有两句涉及到“花”。一句“月照花林皆似霰”,意思是:月光照射开满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另一句“昨夜闲潭梦落花”,意思是: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谭。可以看出,一句诗说的是

江边的花,一句说的是梦里的花,再结合上下文,可以知道诗中的“花”没有特指哪种花。

张若虚这首诗,在借物借景抒情,什么景物?就是诗的题目五个字“春、江、花、月、夜”。你通读全篇,仔细品味一下。





九思堂笔记


张若虚

张若虚是扬州本地人,生于盛唐,见证了当时扬州的繁华景象。正是因为张若虚生于斯长于斯,所以他对扬州文化,包括赏花赏月的娱乐活动十分熟悉,所以才能写出“孤篇压倒全唐”的这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讨论

当然这里不是讨论《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而是应题主讨论一下“花林”到底是什么花,因为历来对这首诗歌的注释都没有提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也只好旁征博引,胡说一番了。

扬州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又位于江南,每当春天来临,山温水暖,可谓十分适合各种花的生长开放。从这个气候看来,似乎很多话都有可能。

但是正所谓“名花秦国两相欢”,作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断然不会为一些凡俗之花写一篇如此华丽的诗的。

所以“花林”这里的花必定在当时的扬州属于有地位、有品位的花。


纵观扬州历史上的名花,我归纳了三种花

柳花

柳树现在是扬州的市树,能成为市树的柳树当然是在扬州有属于自己的悠久历史才符合条件。李白曾经有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花”一般注释都认为是泛指春天的花。

但是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副教授金飚认为:“但从植物特性上而言,毫无疑问是柳絮。”这也是有其道理的,江南三月,烟雨朦胧,此时柳树开花而絮飞,烟与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是“烟花”合适不过了。

所以可见当时扬州是有可能有很多柳花的。只是看历代文人墨客,多把柳花柳絮当成飘零无定、身不由己的可怜对象。例如“点点是离人泪,故花林的花是柳花的可能性不大。


芍药

扬州历史上芍药是很有名气的,名气之大可以和长安的牡丹相比美,说是名花一点不为过。“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说的就是芍药了。

如果说张若虚为芍药写一篇诗歌,那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芍药为花相嘛。只是芍药为丛生,植被不高,似乎说不上“花林”。而且“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意思是:“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这好像在于芍药身上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景象,因为芍药是深红或淡红,而且花瓣较大,月光照在花上,不会发生“细密的雪珠在闪烁”的情况。

所以“花林”应该不是说芍药。


琼花

之所以把琼花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琼花的可能性最大。

琼花是扬州的市花,它和扬州的历史紧密联系的。如果少芍药是扬州的名花,那么琼花就是扬州独一无二的名花中名花。

扬州琼花的名气有多大?魅力有多大?《后土庙琼花诗·序》中提到的:“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韩琦曾经作诗赞美琼花:“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说的就是这里面的琼花。

欧阳修也作诗赞扬州琼花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曰: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传说隋炀帝为了欣赏琼花,特意开辟了大运河以方便来回。虽然这未必是真的事情,但是也可以侧面说明扬州琼花的魅力了。


想象中的琼花

所以说琼花的名气和地位完全可以让张若虚为她写诗作词的,而且琼花属于树花,高大而枝蔓,开花则成千上万朵。

我们来想象一下:一两棵琼花树还好说,倘若是一片琼花树林开满了洁白如玉的琼花,在皎洁的月光之下,春天的夜风温柔地轻轻地吹过,花海荡漾着向四面八方折射着月光,琼花那特有的、小而密集的花瓣,不就好像风中飞舞的雪花吗?这种情景用张若虚的“月照花林皆似霰。”来形容,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存疑

虽然看来张若虚写的是琼花是大有可能的,但是这里也有一些疑问难以解释。

其一,

关于扬州琼花,我搜遍了整个网络,却没有找到唐代关于琼花的描写,只有宋朝的文人墨客留下许许多多的诗词歌赋。如果琼花是如此的名贵和美丽,相信那些唐代的文人不会放过的。

这让我怀疑,唐代扬州真的有琼花吗?

不过,根据后人的研究,例如《扬州府志》和《甘泉县志》记载,琼花开始种植于唐代。今版本《辞源》也注明,“琼花相传为唐人所植。”

近代周武忠撰《琼花史考》,赞同了上述著作的看法,认为《扬州府志》与《甘泉县志》所载琼花开始种植于唐代的说法可信。

这又让我略感释怀了。


其二,

观现在的琼花,又名聚八仙花,虽然也说得上美丽,但是感觉程度不值得那么多文人墨客为之疯狂。

今日之聚八仙花是不是当年那“世上无双”的琼花?是前人眼界太低还是言过其实?

后来我查到有一个说法,经过扬州琼花研究协会的研究表明:当年扬州琼花确实就是现在的聚八仙花,不过又和现在的聚八仙花不同。当年扬州琼花是现在聚八仙花的异变的优良品种。

文献曾记载,唐代扬州人,把琼花唤作“琼花仙子”。料想当年的扬州琼花,一定美艳不可方物,才能获得广大扬州人的青睐,非今日聚八仙花可比了。


这就是我的回答,经过较长时间查阅资料所得的结果。希望阁下能接纳~~谢谢


文药书生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长江下游,扬州东郊的美景。张若虚是扬州人,春江花月夜开头就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见是江海交接的地方。

扬州独特的花呢?有的,它就是名冠天下的琼花。

琼花为扬州市花,昆山三宝之一。自古以来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琼花是中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所以应是琼花。


古建的魅力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西安交大黎荔


这里强调一下地理和历史知识,在唐代以前,长江中下游一带,犹其是靠海的青浦与作者所处扬州,琼花林不仅诗中尽显特色,而在当时漫延江岸延伸到那时上海贫脊外滩青浦靠海一带,也倾注作者心灵之中,深深扎根里。1


林庆生267


指的是江流弯弯曲曲地绕着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耀着无边的花草林木,好像着了一层细密的雪珠。而不是单独的指什么花。


刘楚云817


几弄花可称花丛,面积大的称花林花海。这恐怕不止一种花了,要问是什么花,谁也说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