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歲小孩,米飯可以吃嗎?可以當主食喂一頓嗎?

果媽和果果


菁媽有個同事孩子已經6歲多上小學了,但是每天吃飯都還是吃那些很軟的飯,孩子的牙齒基本上就是擺設用的,每天家裡面的青菜都是切得碎碎的,肉也是切得非常的小塊,不本來嘛孩子到了3歲之後就可能上桌和大人一起吃飯了,但是菁媽同事還是每天給孩子單獨做飯。

同事說孩子在兩歲的時候還在吃米糊,當時試著給孩子吃硬一點的飯都不接受,所以一直來都是吃比較軟的食物。而孩子剛好6歲多開始換牙齒的時候,牙齒都是舊的沒去,新的又長出來了,經常是雙排牙,換一顆牙齒就要去拔一次牙。

同事後悔不已,當時就不應該順著孩子一直吃太軟的食物。

所以孩子到了一歲,其實米飯絕對是可以吃的,孩子到了一歲左右奶佔比就沒有那麼大了,奶主食的地位被飯代替了。飯必須做為孩子的主食了。

一般來說孩子一歲左右每天喝600毫升的奶就可以了,600毫升也就是分三次來喝,再加上兩餐飯再加一些其他的水果之類的加餐,就是孩子每天的食譜了。

1歲孩子吃米飯我們要注意什麼?

1、不能太硬

一歲的孩子一般長出六顆牙齒,咀嚼能力很一般,可以吃米飯,但不能吃太硬的,如果孩子的飯和大人一起煮,可以放好水後,把鍋中間的米挖空一些,就是中間部分比四周的水多米少。都好飯後中間的飯就會軟一些。

2、有飯更要有肉

米飯最主要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脂肪這些孩子生長髮育必須的營養含量是相對比較少的。

一歲一週建議吃2次動物的肝臟補鐵,每天都要吃一些肉類可以是瘦肉可以是魚肉,補蛋白質,脂肪特別是魚肉中還有DHA,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很重要。

3、有飯也要有菜

還要給孩子吃一些青菜補充維生素之外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4、讓孩子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一歲孩子吃米飯的時候,可以嘗試的讓孩子自己吃,孩子吃飯的動作看起來簡單,事實上需要手眼協調,對孩子的大腦的鍛鍊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也容易讓孩子愛上吃飯,不挑食。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菁媽育兒


可以吃米飯,把米飯弄的軟一些,蒸米飯的時候,水量比平時多放一些,米飯就會軟一些,我家閨女一歲零兩個月,之前有次米飯稍微有一點一點硬,放嘴裡就吐出來了,又給她弄的麵條,前天中午吃的米飯,吃了多半碗。偶爾給孩子換換樣子,不能老是麵條🍜,我家中午米飯、麵條、餃子,各種肉丸子,不挑食,都喜歡吃





樹洞媽媽


寶寶多大可以吃米飯?能不能當主食每天吃一頓?

隨著寶寶們逐漸發育成長,做為家長的我們也開始著手慢慢為他們添加各類輔食,而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主食——米飯,相信很多家長們也都特別想知道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給自家寶寶吃?那麼究竟多大的寶寶可以吃米飯呢?
我個人認為滿週歲的寶寶就可以開始吃米飯了,當初我家大寶添加米飯是在她1歲2個月斷奶後,每天至少吃1頓。而我家二寶自打開始添加輔食起就不大愛吃太稀稠的食物,所以輔食基本都是以各種米粥為主,再她滿週歲後我便開始給她添加米飯了,也是每天吃1頓。雖說滿1歲的寶寶可以吃米飯了,但需注意的是由於寶寶的腸胃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所以寶寶吃米飯也是有很多講究和注意事項的哦!


寶寶吃米飯注意事項:

①不宜過早。若是過早的給寶寶食用米飯對他們來說不僅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而且由於他們還太小腸胃系統尚未發育完善,過早添加米飯還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腸胃健康。

②不宜過硬。雖說滿週歲的寶寶已具備了一定的咀嚼能力,但切記是宜軟不宜硬,因為過硬的米飯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腸胃消化及吸收,所以要特別注意哦!

③不宜過量。 雖說米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主食,但對於寶寶來說還是不要過早的將米飯來做為他們的主食,而且在給寶寶吃米飯時不宜一次吃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④不宜吃炒飯。炒飯雖味道香,可它並不適合寶寶哦,若給他們吃炒飯不僅不容易被寶寶腸胃所吸收,而且還容易引起寶寶上火。


嘟媽貝貝


不少媽媽認為,寶寶長到1歲牙齒已經出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吃大人飯了,終於可以解放了,不用再給寶寶開小廚房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1歲的寶寶真的可以吃大人飯了嗎?

  雖然1歲以上的寶寶,飲食已經漸漸接近成人,但還並不適合吃大人飯!過早給寶寶吃大人飯,可能還會對TA造成不少危害!

  一、寶寶過早吃大人飯的4大危害

  1. 製作不夠精細,寶寶營養攝入不足,影響發育甚至不長個

  大人吃的食物,一般製作不夠精細,比如蔬菜和肉切的比較大塊,或者米飯、麵條不夠軟爛等,這樣會造成寶寶不易吸收,從而影響營養的攝入和補充,甚至會影響寶寶長個。

  而且1-3歲是寶寶一生中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期,對營養的需求相對比成人高,特別是對蛋白質、鐵、鋅、鈣及多種維生素的需求量較大。寶寶需要精細化的營養,最好每天的食物可以有針對性的搭配和補充!而不是像大人一樣,吃的比較隨意。

  2. 1歲之後過早吃鹽等調味品,會增加寶寶得病幾率

  很多人都覺得寶寶大了,可以逐漸吃和大人同樣味道的飯菜了,但成人飯裡難免會放一些鹽、糖等調味品,即便你少放了也會對寶寶有影響。2歲以內的寶寶都不建議吃含調味料的食物,還是儘量少放或不放!

  在寶寶的味覺發育時期,攝入過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影響寶寶正常飲食的偏好,養成只愛吃一種味道,嗜甜或嗜鹹、偏食或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等寶寶長大點,想讓TA再吃清淡一點就難了。

  而且寶寶吃鹽過多,還會加重腎臟、心臟的負擔,增加寶寶成年後患水腫、高血壓等疾病的概率。如果你家做菜屬於比較“口味重”的,那寶寶過早吃大人飯的傷害就更大了!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攝入的鹽量如下:

  ➤ 1-2歲寶寶:每天應攝入≤1克鹽

  ➤ 2-3歲寶寶:每天應攝入≤2克鹽

  ➤ 4-5歲寶寶:每天應攝入≤3克鹽

  ➤ 成人:每天應攝入≤6克鹽

  3. 寶寶咀嚼能力弱,增加腸胃負擔,引發便秘、腹脹等問題

  雖然寶寶1歲左右已經長出幾顆牙了,但實際上TA在2歲半~3歲左右才能完全出齊,沒有牙齒的幫助,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是相對比較差的。

  很多小寶寶剛開始輔食,都喜歡嚼一、兩口就吞到肚子裡了,而且如果寶寶特別餓,還可能嚼都不嚼就吞下去。如果寶媽過早給寶寶餵食塊狀大的“成人飯”,寶寶胃裡會充滿未經過咀嚼和分解的食物,不僅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還會造成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給寶寶吃的食物最好從細到粗、從稀到稠、從少量到多量、從一種到多種的原則,正確添加輔食!寶媽還要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適時改變食物的形狀和軟硬度。

  4. 大人飯的安全性比較低,寶寶容易引發危險

  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還比較差,如果寶媽給寶寶吃了粗纖維的蔬菜,或是不易咀嚼的肉類、乾果類、豆類或排骨等,都很可能造成食物卡喉、窒息等危險的發生。

  二、給大寶寶做輔食,還需要注意這4點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是:在寶寶1歲之後,寶媽可以開始考慮讓寶寶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了。但在製作上還是有講究的:

  1. 儘量少放鹽、糖等調味品;

  2. 儘量不要放蔥、姜、蒜、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

  3. 最好採用蒸、煮和燉的烹調方式,少煎炸、烹炒;

  4. 每天都給寶寶安排吃“零食”的時間,零食最好自制,可以是水果、麵包和小點心,這樣可以滿足寶寶快速成長期的營養需求。

  最後提醒各位寶媽,1歲並不是給寶寶吃大人飯的分水嶺,寶寶吃的食物最好單獨做,而且沒必要刻意添加鹽、糖等調味品的。

  如果你發現寶寶對食物的興趣降低了,可以適時加重口味,但儘量少量添加調味品喲~

小茉家親子餐廳,卡通、溫馨的就餐環境,安全、舒適的娛樂場所,精彩、有趣的文娛活動,只為給孩子打造一個“吃喝玩樂學”一站式體驗的精彩童話王國。同時,親子餐廳中專業的營養師搭配精緻的美味,讓孩子在呆萌的創意餐飲中吃得好,吃得香,進一步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也讓家長看的放心,吃得開心。同時,小茉家提倡的家長和孩子共聚一起就餐,也會讓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的甜蜜!

2.項目特色

1)健康型飲食

專業營養師優選營養健康材料搭配,補充孩子所需的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等。

2)趣味性活動

定期的精彩活動,互動式的遊戲體驗,讓家長和孩子都能參與其中。

3)創意化美食

上百種創意美食,讓孩子的想象力放飛的同時,滿足孩子內心,擺脫吃飯難問題。

3.經營理念

卡通的餐品,不僅營養豐富,健康美味,而且漂亮的色彩和造型能夠增加他們吃飯的興趣。同時,也考慮到成人的口感以及能量需要量,進行進一步的改善以及合理的膳食搭配。滿足成人機體對基本營養素要求的前提下。同時,溫馨愉快的氛圍,親子共餐的形式,為家長和孩子贏得了共處的美好時光。對於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家庭和諧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更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愛吃草莓的老仙女


一歲的寶寶米飯可以吃,可以當成主食喂一頓。

一歲的寶寶雖然可以開始自己吃飯,輔食也逐漸變成主食,然而也不易完全與成人一樣,吃同樣的米飯,因為成人的米飯煮的比較硬,寶寶的消化和咀嚼能力有限,所以難以完全嚼碎和消化。

因此,給一歲的寶寶吃米飯,必須要煮的軟爛。

推薦適合一歲寶寶吃的米飯

1.南瓜拌飯



原料:南瓜、大米、白菜葉、雞湯、香油、食鹽

做法:

1.南瓜去皮後取一小片切成碎粒,白菜葉洗淨,切細;

2.大米放入電飯煲內,加入雞湯,再加適量水煮;

3.待水沸後加入南瓜粒、白菜葉煮至大米、南瓜軟爛,在略加香油、食鹽調味即可。

2.鱈魚紅薯飯



原料:紅薯、鱈魚肉、白米飯半碗、蔬菜

做法:

1.將紅薯去皮洗淨,浸水後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微波爐中加熱1分鐘;

2.蔬菜洗淨,開水焯燙一下,撈出切碎;鱈魚肉用熱水焯煮;

3. 把米飯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紅薯、鱈魚肉以及蔬菜一起煮熟即可。

3.肉末蝦皮爛飯



原料:大米、豬瘦肉末、蝦皮、白菜、冬菇、油、蔥花、食鹽

做法:

1.大米洗淨,蝦皮、白菜切碎,冬菇泡水後洗淨切碎;

2.鍋中熱少許油,放入蔥花爆香後,倒入肉末,冬菇,蝦皮,白菜炒勻後盛出;

3.將大米放入砂電飯鍋鍋中,倒入多一點清水,按下煮飯健,等到米飯快好時,再加入,煸炒好的調料,稍煮片刻後放食鹽調味即可。


丁媽親子時光


最好不要吃米飯,一歲左右的寶寶最好吃易消化食物。比如稀飯,麵條,米粉之類的。

一歲多的寶寶正處於智力發育時期,可以多給寶寶吃魚肝油,補充DHA和EPA,另外蛋白質和鈣質的補充也非常重要,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排骨湯麵、蝦仁豆腐等美食。多給寶寶吃一些菠菜、甘藍、西蘭花、胡蘿蔔、捲心菜等蔬菜;可以給寶寶吃雪梨、藍莓、蘋果等水果;多吃一些瘦肉、蝦肉、雞肉、魚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飲食上要注意葷素搭配,不要偏食,保證營養均衡。



/<font>

菠菜蛋黃粥/<font>

原料:菠菜,雞蛋黃1個,軟米飯,適量高湯,熬熟植物油。/<font>

做法:/<font>
1、將菠菜洗淨,開水燙後切成小段,放入鍋中,加少量水熬煮成糊狀備用。/<font>
2、將1個蛋黃、軟米飯、適量高湯放入鍋內先煮爛成粥。/<font>
3、將菠菜糊、熬熟植物油加入蛋黃粥即成。/<font>

胡蘿蔔山藥粥/<font>

原料:排骨適量、山藥30克、胡蘿蔔30克、稀飯30克、姜適量、鹽適量。/<font>

做法:/<font>
1、胡蘿蔔切塊。排骨過水,去味去血水,燒好熱水入生薑備用,放入已過水的排骨,加入食鹽,大火燒開後,轉文火慢燉30分鐘左右。/<font>
2、加入山藥,胡蘿蔔,燉煮15分鐘。/<font>
3、取山藥胡蘿蔔搗爛。備好白米稀飯一小碗。/<font>
4、加入稀飯,視情況加入些排骨湯,煮開。攪拌均勻即可。/<font>


/<font>

三色豬肝粥/<font>

原料:粳米30克,豬肝30克,胡蘿蔔半個,菠菜3棵,蔥薑末、精鹽、香油少許,雞湯(或肉湯)1大勺。/<font>

做法:/<font>
1、將米淘淨入鍋,加清水煮成稀粥。/<font>
2、豬肝洗淨剁碎,胡蘿蔔切成碎末,西紅柿去皮切碎,菠菜用開水焯過後切碎。/<font>
3、將豬肝泥,胡蘿蔔放入鍋內,加雞湯煮熟後,和西紅柿、菠菜一道放入煮好的粥內。/<font>
4、加精鹽調味再煮片刻,最後滴少許香油,待溫後,即可食用。/<font>
/<font>/<font>



/<font>/<font>/<font>


瀟湘生活日記


先回答題主的第一個問號:一歲寶寶可以吃米飯嗎?答案是可以的,但有個前提條件是給寶寶吃的米飯要比我們大人吃的米飯軟一些,不能吃硬米飯。

接下來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號:能不能當主食吃一餐?答案也是可以的,白米飯加蔬菜肉類一起,完全可以當做寶寶的一餐主食。

其實一歲寶寶吃米飯,我很推薦寶媽多給孩子做做燴飯、燜飯類輔食。這類輔食有米飯又有蔬菜肉類,然後在備點小湯就是寶寶一餐了。關鍵是燜飯、燴飯可以做的很軟,它比米粥幹又比大人吃的米飯軟,適合寶寶吃;寶寶自己用勺子舀起來又不易滑落,也有利於鍛鍊寶寶自主進食能力。

推薦2道燴飯(燜飯)給你參考試試下:

蝦皮絲瓜燜飯(11m+)

食材:大米、絲瓜、蝦皮、番茄

做法:

1 大米洗淨,放進電飯鍋裡或者BB煲裡,加適量清水,煮成軟爛濃稠些的軟米飯;

2 蝦皮放入清水裡浸泡十幾分鍾,中途多次換水去掉一些鹽分,之後撈出瀝乾水分備用;

3 番茄放入開水內浸泡幾分鐘去皮,之後切碎備用;絲瓜去皮去瓤切成小顆粒或者擦成細絲;

4 起鍋開火,放點油,放入番茄翻炒出汁後,加入絲瓜和蝦皮炒勻,在加一點點清水將食材煮熟;

5 煮至食材熟透後放入提前煮好的軟米飯拌勻,最後收幹水份後關火盛出。


雜蔬鮮蝦燴飯(12m+)

食材:熟米飯、鮮蝦、西蘭花、胡蘿蔔、洋蔥

做法:

1 鮮蝦清理乾淨,留下蝦仁後洗淨剁碎,蓋上生薑片醃製幾分鐘去腥;

2 西蘭花入沸水鍋焯水一分鐘後撈出切碎;胡蘿蔔去皮洗淨,洋蔥洗淨分別切成小顆粒備用;

3 起鍋開火,鍋內放點油放入洋蔥煸炒出香味後放入胡蘿蔔和蝦仁翻炒至蝦仁變色後,加入一點清水;

4 水煮開後放入熟米飯和西蘭花拌勻,最後煮至水份收幹後關火盛出。

給寶寶做燴飯能變換的食材有很多,但做法都差不多的,寶媽可以根據我推薦的食譜做法變換更多的食材做出不同的燴飯給寶寶吃。給寶寶做燴飯或燜飯,食材的軟硬度、顆粒大小可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做調整,但需要記住一點是:不要把燴飯或者燜飯做成湯泡飯,汁水要儘量收幹些。


我是愛做輔食的喵嗚,歡迎關注 一起做輔食,一起廚房裡聊育兒。


喵嗚做輔食


一歲的寶寶可以吃米飯了,但之前如果一直吃粥類,那麼可以從軟米飯開始嘗試,就是湯大點兒做。

一歲後寶寶的飲食要慢慢過度到以三餐為主以奶為輔的模式,而米飯當然可以做為每餐的主食,但是有幾個小建議:

1.寶寶的飲食建議食材多元化,即使主食也不例外。



建議不要每頓都給白米飯,可以加一些其他雜糧一起煮出來吃,比如小米、黑米、燕麥米等等。還可以搭配一些薯類一起,比如紫薯、紅薯、芋頭等,還有三藥、胡蘿蔔都可以。

2.米飯也可以做的不一樣



比如可以放幾塊排骨或者雞肉、加點土豆、青豆、胡蘿蔔、西紅柿等等一起燜一鍋飯,這樣各方面營養就很豐富了,也不用再另外做菜了,可以搭配點奶製品也蠻好。

3.主食也不光是米飯這一種



麵食類也可以換著來,饅頭、包子、發糕等等這些都可以做為主食來給寶寶吃的。饅頭也可以做成各種蔬菜饅頭、發糕也可以各種口味。

總之呢,一歲之後寶寶能吃的食物已經非常多了,記住一點就是食材要豐富一些,不要單一,不管是主食還是菜,都要多樣勤換著來。

還有就是口味一定要清淡,一歲後寶寶可以加鹽,但是建議加很少很少的量,如果寶寶還能接受原味的食物,也可以不加。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一歲小孩,米飯可以吃嗎?可以當主食喂一頓嗎?



一歲小孩,米飯是可以吃的,但是必須要很軟。所以當然也可以做主食的,建議次數不要太多,要給寶寶慢慢適應。

孩子一歲了,能吃米飯嗎?

能的。

寶寶母乳餵養建議可以喂到2歲,至少也要喂到寶寶6個月。6個月後,寶寶可以開始添加簡單的輔食了。而且,這個時候的寶寶在快速發育,需要更多的營養,所以添加輔食是很重要的。



添加輔食的原則:

  1. 有稀到稠。寶寶的輔食,剛開始可以添加米粉,米粉必須先比較稀,等寶寶再大點,可以調稠一些。
  2. 輔食要從少到多。寶寶胃口很小,一次是吃不了太多的,媽媽可以先給一點點寶寶吃,等寶寶適應了,喜歡吃了,可以再加大分量,要根據寶寶的胃口量添加哦,不然吃太多寶寶會不舒服的。
  3. 由簡單,到多元化。簡單,就是單一的食物,就像米粉這種。之後可以慢慢給寶寶添加更多豐富的食物,比如可以給寶寶煮胡蘿蔔粥,山藥粥,還可以煮一些軟麵條,包子等。慢慢增加寶寶的輔食。



在寶寶一歲了,可以吃的輔食就更多了。常見的就是吃米飯,米粉必須要煮得很軟。根據以上輔食的原則,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在寶寶大點,米飯可以稍微接近大人吃的米飯一樣了。


媛媛媽媽說育兒


其實這個問題也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判斷,如果孩子是首次接觸米飯作為主食是肯定不行的,孩子的腸胃如果之前沒有適應更多澱粉類的食物的消化,加上咀嚼的能力還不完整,啊,這樣直接給孩子吃米飯,就會導致孩子無法消化米飯,產生積食和營養不良的情況。 如果想要給孩子嘗試米飯,饅頭等澱粉類的食物,可以先從給孩子添加米糊和米粥來開始。將大米煮的開花比較粘稠的米粥,可以讓孩子嘗試著進食,當孩子逐漸適應了米粥和比較濃稠的米糊以後,可以嘗試著給孩子進食比較軟爛的米飯,也可以將一些切碎的肉丁和小菜末,放入米粥中,讓孩子一同進食。既有營養,又好消化。

如果孩子添加輔食時,牙齒萌發出來的比較早,添加輔食的過程又比較順利,則可以根據它進食主食的情況,適應米粥的情況,適時的給他添加軟爛的米飯,此時的添加過程也應該遵循,以從少到多,從軟到硬的過程。

一歲左右的孩子,這時候不宜添加鹹菜之類過鹹的食物,可以搭配一些清淡的小青菜,既讓孩子品嚐到了食品的味道,又增加了口感和食品的多樣性。 添加輔食的過程是一個逐漸而緩慢的過程,是讓孩子的腸胃逐漸建立消化能力的過程,要儘量給孩子多品嚐食物原本的味道,注意清淡少鹽,注意營養的搭配和葷素的搭配。

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你,我是牛仔媽媽,如果有增加輔食的其他更多問題,可以隨時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