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文 | 凝媽

我們現在的飲食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再像以前一樣崇尚肉食,而是更偏向於吃蔬菜。多吃蔬菜身體好,多吃蔬菜補充多種維生素、補充多種礦物質,補充膳食纖維促進消化。總的來說,多吃蔬菜會使身體更加健康。所以,家長們會特別在意孩子吃蔬菜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愛吃蔬菜會特別焦慮不安、愁眉不展,使盡渾身解數,不管多難也要讓孩子吃蔬菜。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鄰居家的優優就屬於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優優跑到院子裡吃飯。姥姥在後面拿著飯碗,拿著筷子,優優在前面跑,姥姥在後面追。

優優一旦停下來,姥姥趕緊夾一筷子菜放進優優的嘴裡。有時候優優會嚥下去,有時候優優會把菜吐出來,說“太苦了!”一個小碗,放著幾種蔬菜,優優只挑自己喜歡的吃,不喜歡的會拒絕。

有時候碰到優優姥姥,會問她為啥不在家吃飯,姥姥搖搖頭說“在家裡連一口菜都不吃,在外面還能吃上幾口,挑食太嚴重!每天吃飯就跟打仗一樣!”

孩子不愛吃蔬菜的情況也不少見,和媽媽們聊起來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為此發愁。我家孩子身上也存在,自己不愛吃的菜會挑出來不吃,但是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基本上是今天愛吃這種蔬菜,明天愛吃另一種蔬菜。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那孩子們為什麼不喜歡吃蔬菜呢?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們家長的原因,都值得反思。

不愛吃蔬菜也不全是孩子的錯

▶孩子的原因

  • 人類的本能

英國《每日郵報》曾報道,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兒童不愛吃蔬菜可能是生存本能導致。

研究者是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研究對象是47名8至18個月大幼童。研究人員在耶魯大學的嬰幼兒認知中心,放置了兩種真實植物、兩種逼真的人造植物和兩種其他物體,觀察孩子們的反應。發現孩子們更喜歡碰觸塑膠或金屬物體,不喜歡碰觸植物。

他們認為,人有天生自我保護的本能,認為植物上面的細毛、荊棘會對人體造成物理傷害,也認為有些植物有毒,會對人體造成生物傷害。所以會選擇避免接觸植物,保護自己。人類這種防禦和生存機制,會告誡人類不要摘取危險植物,這可能是兒童拒絕攝取多葉綠色蔬菜的原因。

另外,在原始社會的時候,比較缺乏食物,人們更傾向於吃肉食和甜食這些熱量高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帶給人更多的能量。小孩子的胃還停留在遠古時代,不喜歡吃低熱量的蔬菜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們成人之所以喜歡吃蔬菜,是因為後天教育的結果,認為吃蔬菜更健康,長期形成了習慣。所以孩子和我們口味不一致,也不需要責怪孩子。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 孩子的口味更敏感

我們吃的蔬菜多少都有股苦味,這是因為蔬菜中含有少量的鞣酸、生物鹼、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會使蔬菜有些苦味。如果蔬菜被凍傷、被動物咬過或者遇到了一些病害,會產生一些代謝產物,也會導致蔬菜發苦。

孩子的味覺比大人的更敏感,當他接觸這些蔬菜的時候,會感覺苦味壓過香味,拒絕食用。我們在小時候也是這樣的感覺,不過長大之後味覺就會變得遲鈍一些,也是長時間習慣了這種口味,所以容易吃下蔬菜。

  • 孩子咀嚼能力的問題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纖維比較粗,不容易被嚼碎。孩子在小的時候,咀嚼能力有限,不容易嚼碎這些食物,會反感吃這些食物。像油菜、芹菜這些蔬菜,莖杆纖維很粗,牙齒不夠尖銳的情況下,感覺吃起來就很費勁。

2歲的二寶吃這些食物時,經常出現嚼了一半,品嚐滋味後再吐出來的情況。看看這些被嚼過的蔬菜,只是被壓扁了,並沒有被嚼斷。孩子不僅嚼起來費勁,在吞嚥時也會感覺困難,所以選擇放棄。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家長的原因

  • 在孕期埋下伏筆

美國費城莫奈爾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孕婦在懷孕期間的飲食會影響孩子對食物的偏好。

研究人員對46名媽媽與她們所生的、年齡介於6個月到1歲的寶寶進行了研究,測試了這些嬰兒對胡蘿蔔味麥片的喜愛程度。 測試結果表明,那些每週喝幾次胡蘿蔔汁的媽媽,她們的孩子將攝取80多克麥片,而其他嬰兒僅攝取44克。如果母親經常喝胡蘿蔔汁,那麼孩子在斷奶期能吃胡蘿蔔味的麥片達兩倍之多。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母親在孕期和哺乳期攝入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孩子就更容易吃水果和蔬菜。

記得第一次懷孕後沒有健康飲食觀念,不太重視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大寶就比較挑食。第二次懷孕的時候特別注意飲食,攝入蔬菜和水果較多,二寶就特別偏愛蔬菜和水果,恰好迎合了這項研究結果。

所以,想讓孩子愛上蔬菜,一定在孩子出生前就開始做出努力。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 添加輔食不得當

很多媽媽在添加輔食的時候,不注意添加蔬菜,只知道吃米粉。因為米粉也有多種口味,什麼胡蘿蔔味、西紅柿味等,他們認為吃不同口味的米粉就是添加蔬菜了。還有的媽媽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只是像老一輩人一樣,給孩子吃菜湯,認為這樣也是添加蔬菜。

有一次去給二寶打疫苗的時候,遇到一個媽媽,她家孩子都10個月了,還沒有吃過蔬菜,因為不知道可以添加,也不知道怎麼給孩子吃。後來我告訴她用一個輔食機把蔬菜打碎,就可以給孩子吃,她才明白原來可以這樣做。

美國費城莫奈爾中心的研究也發現,當餵奶粉的孩子開始攝取固體食物時就給他們吃水果和蔬菜,他們也能很快接受這些食物。

孩子只有早接觸不同食物的味道,嚐盡天下美味,才能打開味蕾,更容易接受各種不同口味的食物。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 語言暗示

在陪孩子吃飯的時候,家庭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看到孩子要吃菜會表現得很緊張,大聲告訴孩子“這個菜很苦!”“這個菜很辣!”“這個菜你嚼不爛,會噎到!”首先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障礙,暗示孩子這種食物不好吃,孩子也會打退堂鼓。

現在大寶十幾歲了,還是不肯吃辣椒、不肯吃蒜,他怕辣,就是因為小時候經常被這樣暗示造成的。現在二寶吃飯時,不阻止他,他什麼都敢吃,才2歲,辣椒、蒜都不怕。其實孩子只有自己嘗試了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而不要把我們的思想強加在他的身上。

想盡方法讓孩子愛上吃蔬菜

孩子的健康發育離不開合理的飲食,如果孩子不愛吃蔬菜,偏愛吃肉、吃甜食,容易導致偏食、厭食、肥胖和營養不良的狀況,從而影響孩子的身高、體重等各項生理指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如果不及早進行糾正,養成不良習慣,會帶來一生的遺憾。所以想盡一切方法讓孩子愛上吃蔬菜,是家長不遺餘力要做的事情。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從上面分析的原因,我們已經看出,孩子不愛吃菜是天性問題,也是我們家長的不合理養育造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讓孩子愛上蔬菜。

  • 讓孩子早一點接觸蔬菜

孩子越早接觸蔬菜,接觸蔬菜越多,就越容易形成良好的飲食偏好。在孩子6個月左右需要添加輔食的時候,就要及時給孩子添加蔬菜。

有的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蔬菜時,孩子不愛吃,就想放棄,以後也不敢給孩子添加。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沒有機會再接觸到這種食物,以後也會排斥它。

上面已經分析過人有天生自我保護的本能,在第一次吃一種新鮮食物時,會出於自保的目的不想吃,這很正常。動物需要10-15次測試,才能確定一種新的食物是否安全,人大概需要測試3-5次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吃。所以,家長理解孩子,有耐心地給不斷找機會給孩子嘗試,孩子就會放下戒備之心。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添加蔬菜時採用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孩子咀嚼能力的發展,按照由細到粗的步驟給孩子提供合適的食物。

最初添加的蔬菜是蔬菜汁,比如菠菜汁、西紅柿汁、葫蘆卜汁等。

第二步給孩子添加蔬菜泥,就是用輔食機將蔬菜和著水攪成泥狀物。

第三步給孩子吃一些碎菜,將碎菜放進粥裡,讓孩子合著粥一起吃下蔬菜。也可以做成餡,包成水餃或者包子、餡餅等,讓孩子吃裡面的餡,更軟糯一些,孩子更愛吃。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 經常變換花樣,迎合孩子的口味

每天總是讓孩子吃某幾種蔬菜,或者某幾種做法的蔬菜,孩子難免會出現吃夠了的情況。我們大人也是一樣,天天吃燉白菜就會感到厭倦,想換換花樣。所以,要經常給孩子提供一些新鮮刺激,讓孩子變換口味。

蔬菜可以炒著吃、燉著吃、可以做成餡、可以和成面做成各種形狀的麵食,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就會樂此不疲。

對於有苦味的蔬菜,比如菠菜、油菜等菜,可以用焯水的方法,將苦味去掉,再進行烹飪,會更適合孩子的口感,孩子會變得更愛吃。

有些蔬菜也不一定非要吃熟的,可以生吃也可以涼拌,比如生菜、西紅柿、黃瓜、青蘿蔔可以生吃,我們這裡的茄子也可以生吃,二寶很喜歡這種生吃的做法。特別是孩子胃口不好的時候,吃一些生的或者涼拌菜,孩子更有食慾。

如果每天把蔬菜做的色香味俱全一點,像變魔術一樣經常變換花樣,迎合孩子的胃口,孩子很容易乖乖愛上蔬菜。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是他的錯,美國耶魯大學:這是人類生存本能

  • 讓孩子理解吃菜對他有好處

給孩子講吃蔬菜如何健康,孩子並沒有直觀感受,他無法理解健康這樣抽象的概念。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讓他理解吃蔬菜對他有利,激起他吃菜的慾望。只要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就很容易找到走入孩子內心的方法分。比如給孩子樹立一個目標,讓孩子愛上吃飯。

二寶總是期望自己長得高一些,經常把手舉起來,比劃自己要長高。看到高個子的人,就從腳打量到頭,很羨慕的樣子。有一次看到樓上1米8 多的哥哥,他很崇拜的,我們看到他的表現,知道他很嚮往,以後再吃飯的時候,就經常跟他說,你多吃菜,就可以長成大哥哥那樣高了。

有時候二寶想要高處的東西,我們都說夠不到,只有哥哥那麼高的才能夠到,他又會心嚮往之,然後用這個目標鼓勵他吃飯,他又開心地吃起來。

有時候陪孩子看動畫片、看書的時候,也會找到吃菜有益健康的例子。不失時機的重點給孩子強調一下,孩子就可以通過這些生動的案例,喚醒自己吃菜的慾望。

讓孩子愛上吃蔬菜,是很多家長急於解決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出生,就要從孕期開始多吃蔬菜。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出生了,注意添加輔食時早接觸蔬菜。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不愛吃蔬菜的階段,就多多變化花樣,採用一些小計策誘惑孩子吃蔬菜。只要家長用心,孩子都會愛上蔬菜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