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陵墓为何1300年未被盗?

火星上的豹子


武则天的陵墓叫做乾陵,它1300多年没有被盗窃过,现在地宫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不为人知,所有一切的解释都是人们的假设而已,说道它为什么没有被盗窃过这个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了。

第一,唐代陵墓的建设形制。

唐代是中国古代空前昌盛的时期之一,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国力之强前所未有,厚葬乃又兴起。唐代帝陵较之前代帝陵大有改观,“因山为陵”成为主流。所谓“因山为陵”,是在山腰修建地宫,以山丘作为墓上的坟头,不再另起封土。这使中国帝陵进入崭新的时期。

其实因山为陵并不始于唐代,汉文帝因非正嗣,故未葬于祖陵兆域,另在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依山为陵,修建了形制简朴的霸陵,开启唐帝因山为陵的先河。但被确定为帝陵制度,并诏令子孙后代永以为法”者,乃在唐太宗贞观时期。

关中18座唐代帝陵中,有14座依太宗诏因山为陵。它们散布在东起蒲城西到乾县近200里地的渭北高原上,蔚为大观。其中太宗的昭陵和高宗、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最为壮观宏丽。

第二、乾陵的特殊地理位置。

乾陵位于梁山之上,北方的山体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山体非常的坚硬,在建设乾陵时,是吧山体从一个地方开一个洞,吧山体内掏空,下葬后再封住洞口,用铁水,生石灰、糯米酱浇灌后铺土,因为有自然条件,所有的草木会自然生长起来,经过若干年以后墓道口就很难找到了。

在加上他是一个花岗岩山体的陵墓,找不到准确的墓道口,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挖出来的。

第三、自古到今的盗窃行径都未成功。

历史史料中对于乾隆陪葬物也没有过多的记载,所以,对于乾陵下埋葬的宝物我们也就只能猜测了。唐高宗李治在生病时就留有遗诏,命人在他死后要把他生前喜爱的画全部随葬入墓。而武则天也才华横溢,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全唐诗》中只有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所以有人猜测,武则天其他的失传佳作很有可能就跟随她一起被葬在了乾陵里。更有一位在乾陵进行长期采访的作家提出大胆猜想,乾陵中大约存有500吨的文物。

自古到今乾陵一直都是盗墓贼们跃跃欲试的目标,也经历了多次的盗窃,都没有成功。

唐朝末年,黄巢在占领长安后,就曾派40万军队前去乾陵盗墓。他们在梁山西侧连续挖了很久,最后竟然挖走了半座大山。但是因为他们不懂乾陵坐北朝南的结构特点,挖错了方向,最后无果告终。

  五代时期,耀州刺史温韬也对乾陵觑已久,他曾带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挖掘乾陵。但是说来也奇怪,他曾三次上山前往乾陵,但是出发之前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一到梁山就会风雨大作,而只要人马一撇,天气又会立即转晴。温韬在多次挖掘未果后,只好断了此念头。

  据说,民国初年,国民党孙连仲的部队曾用炸药炸开墓道3层竖立石条,正当盗墓者窃喜之时,一股浓烟突然从墓中冒出,盘旋直上,变成了龙卷风。一瞬间,石子尘沙四处乱飞,7个士兵当即吐血身亡,其他人见状急忙逃窜。

第四、无心插柳柳成荫

自古到今多次大规模的猖狂盗窃均未成功,但在一次不经意中,乾陵墓道口被发现。

事情发生在1958年冬天,西兰公路复修经过乾陵,需要大量的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便到武则天陵墓所在的梁山上炸石取料。11月27日下午,当地农民贺社社与几位同伴在距无字碑以北1公里处的梁山主峰东南坡炸石头,前两炮炸过之后无甚异常。岂料贺社社点的第三炮炸响之后,半空中飞出几块石条,硝烟散去,贺社社和几个同伴跑过去一看,只见爆炸面上尽是石条,像是人工凿的,上面有字,或连着些像钢筋一样的东西,“莫非把姑婆陵炸开了!”

世居乾陵的农民跟着武三思称武则天为姑婆,他们知道炸乾陵是一件大事,就立即跑到乾县政府办公室,向一位姓杨的干部报告了情况。杨姓干部听几个农民如此这般一说,也惊得嘴张了半天。他不敢怠慢,马上报告给县委书记、县长。他们听完报告之后,不相信农民能用土炸药炸开乾陵,因为民国初年的孙连仲用洋炸药也没能炸开陵墓。虽然怀疑,他俩还是叫杨干部跟农民去看一下。

从乾县政府到梁山墓道口有15华里,当时交通不方便。杨干部一行来到放炮的地方时已经傍晚时分。杨干部看了看现场,确实有石条。他让几个农民用碎石把炸点盖住后,就告诉农民:不准在这里炸石头了,炸出石条的事也不准张扬。听杨干部这么一说,几个农民就收拾起工具回家了。

杨干部连夜向县里领导汇报了情况。书记、县长一商量,就让他放下其它工作,专门管这件事,并立即去省城向主管上级汇报。1958年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派杨正兴、雒仲儒等人进驻乾陵,立即对农民炸石的地方进行勘查。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

此次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

无数盗墓贼的日思夜想,没想到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了。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处时期正是大唐鼎盛辉煌时期。一旦进行考古挖掘,必将震惊世界。你觉得乾陵里都有什么宝贝呢?


凡诺旅行家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

武则天的陵墓是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 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

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乾陵第一次被盗,是盐贩子黄巢,他们把半座梁山铲平了,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也没有找到入口。

后来,唐王朝军队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才空手而逃。原来这哥们挖错了方向。

第二位盗墓贼是温韬,此人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他觉得乾陵也志在必得。

他动用了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觉得不可思议,天不如愿,撤吧。

第三次差点成功,这次主谋是国民党将军孙连仲。出动的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是机枪大炮。

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

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7个陕西籍士兵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抱头鼠窜。

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完好无损,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并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里面的宝贝,

经探测考察,推算最少有五百吨!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温韬把昭陵盗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兰亭序》可能就藏在乾陵里 。

到了建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的墓道。1960年,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

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

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死后又用1200年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可以说武则天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后征服了历史。


时光隧道2019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因墓葬埋得太深,未曾被盗;而千古女皇武则天的乾陵,则因修得太牢,虽被小盗12次,大盗3次,最大一次出动40万大军也未能撼动乾陵分毫,就算后世军阀曾动用大炮炸药也未能如愿。

那么,乾陵的修建为何如此坚固,为何会引发大规模盗掘?

陵墓依梁山而建,修建时已将整个梁山与陵墓融为一体,造成盗墓者无从下手,除非将整个梁山掀翻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病逝后,遗体第二年才从洛阳运至乾陵下葬,当时并未封盖密封。705年,武则天病逝后,遗体同样也是第二年从洛阳运至乾陵下葬,才加盖全部封闭。

据说,当初乾陵修建时,雇用工匠20余万,用时长达23年(有说22年)才完工。修建中,工匠采用“依山为陵”的建造方式,也就是整个梁山都当成了乾陵的一部分,而且陵墓周围铺筑的都是精心挑选的异常坚硬的大青石,地宫更是用铸铁浇筑。这一点,在《旧唐书·严善思传》也有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

据史料记载,乾陵陵区仿原京师长安的格局营建,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即:南朱雀门,北玄武门,东青龙门,西白虎门。同时,还建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

后来,周围又先后增添了17座小型陪葬墓,多为皇室成员与功臣,人称“唐十八陵”。但是,在唐十八陵中唯有乾陵是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

据说,乾陵的选址是由当时唐朝的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分别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天,选中的陵址。后来,也是二人共同督建的。

但是,武则天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才人的时候,袁天罡已经去世,又怎么可能穿越活过来为乾陵选址呢,更不可能参与督建。

或许,李淳风多有参与其事。毕竟,在乾陵完工10年前,李淳风还是唐高宗时期的官员。

不过,修建乾陵的梁山,确有风水宝地之称。梁山共有三峰,北有主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南有二峰,东西相对,地势较低,顶端各建有一座上阑,远远望云,犹如妇女胸前的双乳,故称“双乳峰”。

陵墓建成后,再次远远望云,乾陵则犹如刚刚出浴的少妇披着长发。因此,乾陵也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

后来,乾县电视台还曾报道,一天电闪雷鸣,从乾陵中跑出一只超10米的巨蟒,花纹呈黑色,头上隐约有两个肉疙瘩,好似蟒蛇化龙的前兆。因此,乾陵的神奇之处多在民间流传。

试想一下,整座陵墓已于梁山融为一体,周围又全是坚硬的大青石,还真不惧刀砍炮轰,除非将整个梁山翻个底朝天,可那得多大工程呀。

找不到墓道入口,是无法成功盗墓的关键

面对这样一座乌龟壳式的陵墓,在找不到墓道入口的情况下,还真是无从下手。但是,乾陵中存放的大批宝藏却又很是诱人。据《五代史》记载有温韫盗取昭陵(李世民墓)的一段话:“宫室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朝书画,钟(繇)王(羲之)笔迹,纸墨如新。”

因此,有人推测,作为李世民儿子的乾陵,下葬时的陪葬应该也差不多。但是,乾陵中又增添了“则天大圣皇帝”,陪葬品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据说,乾陵中有5件绝世珍宝,一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二是李治和武则天的两副棺椁;三是1.5米长的一根金柱,上面刻有盛唐时期的历史;四是武则天亲笔写下的《垂拱集》。同时,还有琴棋书画、玉玺古籍、生活器皿、日常服饰等各种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约500吨。

正所谓“钱财动人心!”于是,吸引了一些胆大的盗墓者,向乾陵伸出了黑手。据资料显示,乾陵遭小盗12次、大盗3次,有名有姓的盗墓者有17人。

例如: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为了筹措军响,调动40万大军挖掘乾陵,几乎将梁山挖了大半,结果依旧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五代时期的节度使温韬曾将李世民的昭陵等十七座唐陵盗窃一空,却依旧在盗掘乾陵时,碰了一个大钉子,无功而返;民国时期,国民将领孙连仲调动一个整编师,动用大炮炸药,也未能将陵墓炸开。

虽然,有传说他们在盗掘乾陵时,曾出现飞沙走石的龙卷风、电闪雷鸣引发的暴风雨,士兵突然怪异死亡等灵异事件。但是,毕竟这些太过玄乎,不一定可信。至于,墓前的61尊无头石像,更是吓不到那些胆大妄为的盗墓贼。

显然,面对修筑坚固的乾陵,找不到墓葬通道应该是盗墓者失败的关键,也才使诸多的盗墓贼只能望着“宝山”兴叹了。所以,这些应该就是武则天陵墓1300多年来末被盗的主要原因吧。


祥子谈历史


乾陵是否被盗?这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据有关史书记载,乾陵自建成至现在的1300多年间,曾发生过多次盗陵事件,但后来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主要原因是因为乾陵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墓在山腹部,墓道不易被发现,而且建成后墓道外边又用石头加固密封,使得墓道周围结构坚,盗墓者无法挖盗洞,盗掘的难度比较大,很多盗墓贼始终都找不到墓道入口,因此1300年未被盗。

历史上记载了三次比较大的盗掘乾陵的活动

  1. 第一次是在唐末,掘陵者为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陕西通志》对此有过记载。依据是已经失传的唐人著作《雪航肤见》一书。书中说“武后陵,黄巢伐之”。

查阅有关资料,第一种说法是:唐朝末年,黄巢部将王潘确曾攻克奉天。在此期间,王潘受黄巢指派或自做主张盗掘乾陵,当墓道快要挖开时,忽然袭来一阵雷雨,士兵们立即联想起“姑婆显灵”的民间传说并信以为真,终于四散而逃。传说总归传说,不能当真,但如果当时真的掘开了陵墓,《雪航肤见》一书是不会只简单地记下“黄巢伐之”四个字的。这四个字,只能说明黄巢或部下掘过乾陵,并不等于说黄巢掘开了该陵。

第二种说法是:唐朝末年发生黄巢之乱,黄巢动用40万大军打算盗掘乾陵,但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罢,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黄巢也被后来的人嘲笑是最愚蠢的盗墓贼,几十万人连个墓道口都没找到。)

因此历史学家郭沫若也认为“黄巢拟盗掘陵未逞”。2.第二次发生在五代时期,盗墓是五代时期的号称盗圣的温韬

据《新五代史》记载:“温韬为耀州(今陕西耀县,当时乾县为其辖地) 节度使,...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意发掘...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分一过来就是,温韬当时作为乾陵地区的节度使,有意发掘乾陵,但是因为很多原因最后没有发掘。

3.第三次发生在民国初年,是盘踞在关中地区的小军阀孙连仲所为

据翦伯赞和郭沫若1960 年春游乾陵时介绍:当时孙连仲派工兵用黑色炸药炸开了墓道表面封石,仍看不到根底,正犹豫间,忽然刮来一阵狂风,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炸墓道的工兵纷纷想起了当地群众给他们讲过的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儿,内心十分恐慌。孙连仲本人也对盗陵必遭报应的传说半信半疑起来,于是只好重新回填了炸开的墓道口。

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

乾陵为什么1300多年以来没有被盗呢?

建国后,有关部门曾对乾陵墓道进行试掘。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由此推断乾陵历史上没被人盗掘。

第一是:乾陵宽约3.9米、全长63.1米的墓道全用石条封砌,石条之间又用铁拴板或铁棍牵拉,再以白铁浇铸其缝,使2000 余块石条连成一体。据勘察,除了墓道中段上层的石条有移动和损坏外,上段、下段均完整如初。

第二是:乾陵地宫凿在石山腹部,舍墓道而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同时通过对包括黄巢沟在内的所有盗窃可疑点进行勘察,都没有发现新的盗洞。至于试掘后发现墓道封石部分残缺,并有损坏痕迹和顺序紊乱情况,这很可能是二次启陵葬武则天时留下来的。因此许多专家断定乾陵是唐关中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

总结:除史书上的记载的三次大的盗墓活动外,历史上没有记载乾陵有被盗掘的迹象,第二是通过近代考古人员的考察验证,没有发现新的盗洞。武则天陵墓乾陵地宫在山中腹部,墓道周围结构坚固,

盗墓人员无法挖洞进去,盗墓的难度比较大,再加上当地关于盗墓流传的一些传说,使得盗墓者心生恐惧,因此很多盗墓者在尝试盗掘无果之后就放弃盗掘了,因此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陵墓至今1300多年未被盗,因此许多专家和学者断定乾陵是唐关中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


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赏心乐史


赏心乐史


武则天的乾陵并不是没有被盗,只是因为修建的太过牢固,让对它打主意的人最终都淡了这个想法,甚至最大一次出动四十万人也只能饮恨离去。

武则天的墓和其他帝陵不同,采用的是“以山为陵”的建造方法,并且武则天死后埋葬的乾陵虽然是一个合葬陵,但武则天也并没有弃之不顾。

反而在掌权期间,又花费了23年时间,征集了大量的民夫来对乾陵做进一步的改造,才最终成为了我们现在所见到了乾陵。

唐朝作为古代较为强盛的王朝,加上这个乾陵又是两个帝王合葬的陵墓,这里面的陪葬品也是让许多人都留了惦记,但乾陵却成为了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成功的皇陵。

乾陵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在唐朝末年,黄巢准备盗挖乾陵,为此还挖了一条四十多米的大沟,却始终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只能作罢。

后来到了五代时期,后凉又组织挖掘所有的唐陵,又是除了乾陵无一幸免,后期到了民国时期,也有不少的军阀打过乾陵的主意,也出动了炸药,却还是没有找到入口。

直到解放之后的1958年,像秦始皇陵一样,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入口,并且报告给了当地的政府,陕西省也迅速的成立了“乾陵挖掘委员会”

但因为后来的帝王陵墓不得主动开挖的禁令最终作罢,成为了一个景区供世人参观。

也由此变成了“挖不动”的乾陵,也向人们展现了古代高超的建造技术,只有当国家处于蒸蒸日上的时候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来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


娱乐吃瓜主


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武则天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在统治期间在武则天的治理之下,唐朝国力蒸蒸日上,甚至是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死后,她安葬在了位于今天,陕西的乾陵,数百年来,周围的陵墓都被盗墓贼洗劫,然而乾陵却使他们望而生畏。

那到底是有什么原因导致长达1200多年却没被盗。

1.不是没有人盗过,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但是乾陵至今还是存在。

2.身为皇帝的武则天,死后下葬的陵墓,肯定也是担心后世的盗墓贼,就请来了高人,想必大家也对他们不陌生,这两位高人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历史上说,武则天先后派二人前去选址,希望能从中挑一块好的墓地。李淳风先去考察,经过81天终于选定了一块地,地找好了,肯定还需要一位大师的设计,此人就是当时知名的建筑大师阎立德,不仅设计好了陵墓,还找了不少盗墓贼前来,以更好完善反盗墓措施。

总结,经过了几千年,武则天的坟墓还保存的很好,当然跟其防盗技术关系很大,我觉得那些盗墓人不是不想盗,而是不敢盗,所以,她的陵墓至今还完好。


正说历史的方老师


武则天的陵墓名曰“乾陵”,是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夫妻都是皇帝的合葬陵。

整个地球独此一份,再无别家。

从古至今,皇帝们对自己的陵寝是相当上心,登基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给自己修陵。大唐国力强盛,看不上以前朝代堆土为陵的方式,别出心裁的选用凿山为陵这一费时费力的方式。这种建陵方式以大山为墓,建成之后坚固无比,外力难摧,若想盗取,只有将整座山头铲平,但那将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工程量,在如今时代,使用大型机械也不容易将一个山头轻易搬移,更别说在古代时全靠人力了,那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同时期李世民的昭陵为何被盗呢?

当时军阀温韬开始也对唐皇陵束手无策,坚硬的山体难以破坏,只有发动大军以人海战术寻找墓道。找着墓道,剩下的就简单多了,只要移除巨石,砸烂墓门,皇陵内的宝贝就任由摘取。凭着这一手,温韬盗掘了除乾陵外其余的十七座唐皇陵,获得无数价值连城的金珠宝贝。

可就是坚固的乾陵,阻止了盗墓狂人温韬疯狂的脚步。

关于温韬盗乾陵被神奇天象所阻的民间传说有无数版本,你若是去乾陵参观,不同的导游都有细节不同的传说故事等着你听。

在温韬之前,大唐终结者黄巢也曾对乾陵流过口水,这位集私盐贩子、造反头子、不第书生、三流诗人、食人恶魔等诸多称号于一身的狠人,率领了三十万军队忙活了几个月都没摸清乾陵的门道,最后也是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铩羽而归,只留下了让人唾骂的名声和至今仍能看到的数十米深的“黄巢沟”。

乾陵历经一千余年至今保存完好,也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领袖们的高瞻远瞩。

那时候大运动刚刚兴起,国内一帮无耻文人们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煽惑着要挖皇帝坟,很不幸的,万历朱翊钧同志的坟没躲过,被刨了。

限于当时的技术和经验都不咋样,老朱的陪葬品有很大一部分因此遭到了破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国家吃了暗亏,寻思着满足了你们这些人的好奇心,自己却背了骂名,于是对挖皇帝坟这事做了反思,无耻文人们也消停了一段时间。

好巧不巧陕西传来消息,一帮农民在乾陵取土时,意外地发现了乾陵的墓道,地方上不敢隐瞒,层层上报,无耻文人又激动了,叫嚣着要打开乾陵,因为他们研究发现,王羲之真迹《兰亭集序》很可能被李治带进了乾陵陪葬。

王羲之啊!

兰亭序啊!

现在流传于世的摹本都是超级超级超级绝世珍宝,更别说真迹兰亭了!

有生之年能看到真迹,这样的机会谁愿意错过?

无耻文人们上下窜动,力求促成开挖乾陵一事。

国家因为上次被他们忽悠挖了万历的坟造成了损失正郁闷呢,这回一看他们又要故技重施,也就没理他们,专门下文件要地方好好保护,将已开挖的墓道原样填埋,留待后人有能力了,再来发掘。

于是,轰轰烈烈的挖坟运动便戛然而止。

乾陵因此又逃过一劫。

盗墓贼们心心念念墓道终于找着了,睿智的新中国领袖们却不屑于挖坟发财,他们有信心带领中国人凭着智慧和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至于开掘皇陵获得宝贝,还是流给有技术有能力的后人来完成吧。

想来泉下有知的李治和武媚娘也应该于此而感到欣慰。


九应


一代女皇武则天用三十年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大唐,让天下万民认可她的统治地位,之后更是用了1300年的时候,证明了自己的聪明,因为到目前为止,她的陵墓依然没有被挖开过。

不得不说,女人的想法跟男人天差地别,你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来猜测对方的想法。

尤其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想法更是天马行空,我们都说神经病与天才之间只差一条线,而武则天可能就是一个天才般的神经病。

别的不说,单说无字碑,到现在为止,谁看懂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要说古代的帝王只是为了好玩,所以才弄出个无字碑,只是为了让后人来猜迷,你信吗?

很多时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要与众不同,而武则天身为一代女皇,更是打破了无数的惯例。

在武则天之前谁会想到女人可以当皇帝,更没有人会想到身为女人居然还可以拥有男妃,妃嫔不是女性的专属吗?

所以说只有我们想不到,而没有武则天干不出来的事,就在武则天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打造自己的墓地。

所以等武则天死后,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被葬在了乾陵,可是无数的后人费尽了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找到乾陵的地点所在。

就好像武则天的墓地不在我们的空间当中一样,很多人都相信武则天搞出来的无字碑,一定是乾陵的入口。

就算不是入口,也一定在上面留下了足够的线索,但是一代又一代人从这上面努力过了,依然没有找到其入口。

可以说阻碍大家发掘武则天陵墓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入口上面。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了,一个墓地,直接用暴力手段弄开不就行了吗?

说实话,不论是古代的盗墓贼还是现在的考古学家,都是为了其中的利益,盗墓贼是为了钱财,而考古学家是为了发掘出其中的历史价值。

如果用暴力的手段将乾陵打开的话,里面的东西还能保存下来多少呢?

当利益跟自己的努力不成正比的时候,没有人去干这种傻事,这才是阻碍所有人无法挖掘乾陵的重要原因。

是个人都知道武则天的墓里一定有大量的好东西,可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不成熟。

毕竟墓地里跟外面的世界已经相差了1300年,谁知道里面的东西突然暴露在空气当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里面的东西已经全部化成了灰,打开墓地的时候,轻轻的一阵风,就有可能把所有的资料全部吹散,你能从所有的灰尘当中再找回当初的历史资料吗?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里面的环境已经跟我们现实社会分隔了1300余年,里面的会不会产生某种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呢?

在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下,谁还敢直接动手对乾陵进行挖掘呢?

在以前的很多考古当中,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历史当中真正的资料就是在打开陵墓的一瞬间,因为接触到了外界的空气,从而直接产生各种意外,最终让这些宝贵的资料就这么眼睁睁的消失在我们的眼前。

可以说之间类似的惨痛经历,已经让无数考古人员都明白了,自己的一时冲动,很有可能会让留存至今的陵墓直接毁于一旦。

所以到了目前为止,并非我们不想对武则天的陵墓进行挖掘,而是以现有的科技手段,不足以完好无损的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重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误,从而让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一切的损失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才会出现对所有的陵墓挖掘工作叫停的一种说法。于是这些陵墓才会完整的保存下去,一直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技术已经可攻克了这些难关之时,武则天的乾陵才会真正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虎头山小妖


不是不盗是不敢盗,没能力盗。其实有很多盗墓贼都去尝试过,但是都找不到出口无从下手,费了很多无用功选择放弃。加上武则天墓防盗措施做的好,有各种机关,一般盗墓贼也不敢轻举妄动!


乐说文史


没人敢盗。畏惧她,也敬畏她,怕自己没好结果。正常人不敢盗,唯狂人敢。但已经狂,不能正常自理,何以言及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