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丽”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经常是与“美”一起并称为“美丽”。就是“漂亮”的意思,在从古至今的文学话语中被广泛应用。唐代诗人被称为“诗魔”的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

天生丽质难自弃”;而唐代诗圣杜甫则在《丽人行》中也说:“长安水边多丽人”。

“丽”这个字的繁体字是“麗”,下面有一个“鹿”字,其实这个字本身就是象形字,“麗”上面的“丽”是漂亮的鹿角的象形演变而来。简体字省略了“鹿”直接保留了“鹿角”的部分。除了表示漂亮,由于鹿角是一对儿两个,所以“丽”也表示两个成对儿的意思。《小尔雅 • 广言》中说:丽,两也。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故而,“丽”字的本义,即是“长在鹿头上成对的漂亮鹿角”,而“丽”表达“成双成对”的早期含义后以“俪”代替。即我们总说夫妻为“伉俪”。由于鹿角是鹿的生理组成部分,故而还引申表达为“依附、附着”的含义。《易 • 离》中说:“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丽”的早期甲骨文的写法中,非常形象的画了一个鹿的样子,上面两个角的描绘也非常的明显。早期汉字甚至描绘出了鹿的完整形态,除了鹿角,还包括头颅、眼睛、鹿腿。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而在战国文字中,已经出现了汉字便捷书写的需要,字形产生了大幅度的简化,甚至有的就直接省略了其他,只留下鹿角的象形符号。如《陈丽子戈》中的“丽”,这个也应该是简化字“丽”的一个源头了。可见,汉字的简化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意识和写法。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小篆的“丽”规范了写法,依然可以清晰的表达了“丽”字表达的“鹿角、鹿头、鹿眼、鹿身、鹿腿”等不同部件,只是分别都简化了一些。线条上也更加有动态和美感,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不同书家在空间布局上都有不同的呈现。

杨沂孙的小篆“丽”,布白分的匀称,如庖丁解牛一般,笔画清晰,结体沉稳。徐三庚的篆书“丽”,在结体上则上密下疏,线条充满流动性。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到了隶书,线条笔画进一步简化,两只鹿腿简化成了“比”的样子,弧线线条都变成了直线和有转折意趣的笔画。隶书结体扁平,书写起来的笔画感觉也更加的潇洒而有不同形态的动静对比。下面的书家中,黄葆戊中规中矩;赵孟頫典雅秀丽;周星诒笔墨如画;何绍基古朴苍健。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魏碑中的“丽”笔画线条更加清晰,力度变化更加明显,转折更加有力而又有锋芒。每一个笔画都有“势”上的不同,也在笔画中体现了力度的变化和丰富的角度变化。与隶书相比,魏碑更多的体现了“刚健”的性质,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丽”,相较于魏碑更加注重细节。笔画精简而精准,细微中见控制,结体看似松散却彼此呼应平衡,字具有舞姿动态,气息平和中又有挺拔的精神。整体字节奏平缓,力度有条不紊的产生着和谐的变化,每一笔都充满动意却实际上安静自然。

鹿有高贵之意,褚遂良的这个字在字形上就体现了鹿的挺拔气质和优雅形态,绝无粗俗之气息。如同汉代薛综诗云:“皎皎白鹿,体性驯良。其质皓濯,如鸿如霜。”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赵孟頫的行书“丽”,笔法呼应顺畅,结体紧凑。点画之中见儒雅的性情,跳跃纵放中又见秀美精到的布置。其中一撇如倚天剑出锋,干净简洁。最后一个点充满钝意,压稳了字的重心。在相同笔画中,又有不同的处理变化,避免了视觉上的趋同。

赵孟頫的这个“丽”字,如同南北朝阳缙的诗句:“白玉鹿卢秋水剑,青丝宛转黄金勒。” 中国人所造的汉字,用“鹿角”来表达“丽”的内涵,说明中国文化中对“丽”的表达,不仅仅是柔弱屈服的,也是有力有硬度,有尖角而又高贵的。

如果说“美”字以羊做譬喻是一种温柔不失奔放的动态;那么“丽”就是一种高雅而不失威严的气质。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唐代孙过庭草书的“丽”,笔画进一步减省,增加了书写的速度。点画呼应强烈,迅捷有力,纵横有象,宛如一体。笔画中的力度变化在告诉的线条律动中呈现。似乎体现了鹿的狂奔之象。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书品千字文」漂亮的鹿,“丽”的汉字与书法写法流变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千字文详解【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