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瀏陽醫護人員講述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戰“疫”故事:“願當病患可以依賴的女兒”

2月21日,按照國家衛健委的統一部署,湖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瀏陽市中醫醫院醫生武華傑、陳程,護士李麗、黎丁丹隨隊出征。其中,武華傑與李麗被分配至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北六區工作。

“感謝你們不顧生命危險到武漢來,你們是真正的天使。”“謝謝你,姑娘,你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兒。”10天時間裡,病區的點點滴滴真實而平淡,但醫護人員的溫暖舉動,不僅收穫了病患的感謝與信任,也溫暖了病患的心,暖意在病房裡流淌。

瀏陽醫護人員講述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戰“疫”故事:“願當病患可以依賴的女兒”

深夜查房,老人給我深深鞠了一躬

講述人:武華傑

瀏陽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湖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金銀潭醫院又名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是武漢市唯一的傳染病三甲專科醫院。醫院裡面格外安靜,一路上,只看到一些步履匆匆的身影,沉重卻堅定。

小時候總夢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名戰士,英姿颯爽地出現在戰場上,而現在,卻站在了另外一個戰場,看不到硝煙,看到的只是戰友們忙碌而疲倦的身影,看到的只有不計得失、不計生死的無畏精神。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看不清臉龐,但我猜那一定是一張美麗或者帥氣的臉。

隔著窗戶玻璃,居然有許多患者站在窗前和我們揮手致意,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或許他們的家人正心急如焚地等著他們回家,或許他們也正想念著兒女與父母。一場疫情,讓許多人體悟到,這世間最幸福的日子不過是人間煙火。

第一天上班是夜班。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汗珠頓時從毛孔裡竄出來,與秋衣秋褲黏在一起,感覺整個人又熱又悶,像在桑拿房裡蒸桑拿。悶熱中,感覺自己就像戰士拿起武器奔向了戰場。

“辛苦了,謝謝你們。”過了緩衝區,走進了病房查房時,許多人都已經睡了。有一個房間的燈還亮著,我推門走了進去,一名老人看到我進來趕緊起身了。老人是河南人,跟兒子一起住在武漢。談起兒子,老人眉飛色舞。他主動介紹:兒子是大學老師,孫女也活潑可愛,一家人在武漢生活得十分幸福。但自從住進醫院後,他已經二十多天沒有看到家人了。

“雖然不慎感染了,但幸好有你們在。感謝你們不顧生命危險來到武漢,你們是真正的天使。”說話間,老人給我看了手機上一家人的合照,很溫馨。此情此景,讓我忍不住和他多交流了兩句,讓他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回家團聚。

意外的是,離開的時候,老人對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頓時,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嘩嘩地流了下來。出征前,我亦有父母的殷殷囑咐、妻子的碎碎念和兒女的撒嬌。同樣是濃得化不開的親情,誰又不盼著團圓呢?此刻,這些醫護人員奮戰在這條舍小家、為大家的抗“疫”之路上,就是想讓大家早日團圓。

在病房,還有一名80歲的患者需要用高流量氧療儀,屬於病情相對較重的患者。因為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他從當初的希望渺茫到現在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的愛人住在對面床位,看到我來了,連忙起身把我拉到一邊輕聲地說:“醫生好,我老伴的病情好一些了嗎?他不能比我先走啊!”真心之所繫,深情之所依。患難之情,在這對老夫妻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醫生,我的核酸結果怎麼樣?”“我什麼時候複查CT?”每每接班,面對患者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我和隊友都會耐心記錄、認真回答。每次查完一個患者,患者都會發自肺腑地說一聲“謝謝醫生,您辛苦了”,聽到這些,我們心裡也輕鬆了一些。

瀏陽醫護人員講述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戰“疫”故事:“願當病患可以依賴的女兒”

餵飯、換衣,病患將我當成女兒一樣信任

講述人:李麗

瀏陽市中醫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湖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我是想也沒有多想就報名支援武漢的,作為護理部第一梯隊隊員,我被選上也就理所當然了。在走之前,家裡其他人都好說,唯獨女兒十分捨不得我。走的時候,她哭了很久。可真到了武漢,這個12歲的女孩每天都要發視頻檢查我的防護措施是否到位了。

到達武漢後,我們被分配到金銀潭醫院,我主要負責北六區。這個區域的病患,多是來自養老院的老年患者。因為老年患者基礎病比較多,再加上有些患者因偏癱生活無法自理,我們的工作任務相當繁重。

聽到相關介紹時,我心裡有所準備,可真正到了病房,才發現難度特別大:住在病房裡的病患基本上沒有陪護,所以除了醫治以外,吃喝拉撒都需要醫護人員一肩挑。而湖南隊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一切護理都要按照“9S”管理。

“你們是湖南人吧?湖南人好著呢,直率又熱情……”在正式上班之前,我們除了熟悉環境外,還特意將病區全面整理了一番,力爭讓病患住得舒適一點。看著我們忙上忙下,不少患者主動和我們打招呼。一答一問之間,縮小了距離感,多了些親切。

“阿姨,真的不要怕麻煩,也不要不好意思。”有次輪到我值班,新進了一名64歲的女性病患。因為中風偏癱,老人是我用輪椅推進來的。將她扶到床上躺好才一會兒,就發現她的衣服和床單全部溼透了。因為偏癱導致大小便失禁將床尿溼,老人顯得很不好意思。

因為病房的條件有限,給老人換衣服時她極其不自在。說了大半天,老人還是不配合。為此,我開始和她家長裡短,問她家裡都有些什麼人?平時的身體狀況如何?漸漸地,老人不再像開始那麼抗拒了,當說到家人時,她邊哭邊說自己很想家。沒有辦法,我只能像哄小孩子一樣去哄她,讓她將我當成女兒就好。我趁熱打鐵,輕言細語安慰她:配合治療身體才能恢復得快,才能早些出院。老人的情緒開始穩定下來,配合我們換衣服和床單。

“護士,他又不衝衛生間!”在病區,還有一名有輕微精神障礙的病患,生活習慣不太好,每每我經過他的病房,其他病患就不停“訴苦”。可對於如此特殊的病患,我只能一遍遍向其他人解釋和道歉。可即便如此,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為此,我想了一個“守株待兔”的辦法,一旦這名病人去衛生間,我就趕緊過來等著。等他用完衛生間,我再牽著他的手告訴他怎麼沖水。聽不懂普通話的他還是弄明白了我的意思,順從地點點頭表示明白……為了給其他病患一個良好的環境,最後我索性將他轉到了護士點隔壁的房間以方便照看。

“謝謝你,姑娘,你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兒。”生了病原本就不好受,更何況他們又多是老人。對親情的渴望,讓我有了另一重身份,盡力將自己變成他們可以依賴的女兒一般。打開水、換衣、餵飯……隔著防護面罩看不清我的臉,病患們還是一遍遍地認真道謝。

在這麼多天的工作過程中,諸如此類的小插曲有不少。也正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讓我明白了換位思考是極其重要的:災難面前,每個人都會感受到情感的可貴。而作為醫護人員的我,選擇了陪伴與履職。因為,我只想讓這病房裡能夠多一絲溫暖。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歐陽穩江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