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考考生有可能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吗?

18129474911


这种事情完全有可能!四年前的我就曾经收到了三份录取通知书,和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招生短信!



高考刚刚结束,还没进入填志愿的阶段,我的手机就莫名其妙的收到了一些院校的招生信息和电话,声称只要报考他们学校,不管多少分,即使是低于大专的录取分数线180分,他们也会录取我,但前提是,填志愿的时候我只可以填他们学校一个,其他学校不可以再填。

我没有把这件事放心上,只是觉得很奇怪,他们手上怎么会有我的联系方式,怎么知道我刚刚高考结束,马上就要上大学呢?之后我也没有再次理会这件事。

填志愿的时候填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而且顺利被录取了。自己心里也很开心,就盼着录取通知书快点来。很搞笑的是,我盼望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到,另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却先一步到达,而且还不止是一个学校的而已。关键是这两个学校,在填志愿的时候我都没有填报,录取通知书怎么就发过来了呢?录取通知书上面的信息和我本人的信息都是准确的,通知书看起来也很正规,有学校的盖章,有校长的签名。如果不是我没有填报这所学校,我丝毫不会有这些疑惑。

我跟我的同学说起这个奇怪的事情,我发现我的同学也经历了跟我一模一样的事情。我的同学读完高中后,并没有再继续读大学的打算。而且高考成绩也很差,没有达到大专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所以也就没有填志愿。开学前一个月,他也收到了两份高校录取通知书,其中有一份和我收到的是同一个高校的。

后来,发现有很多同学都收到了一些奇怪的录取通知书。原来“幸运”不仅仅是降临在我们两个身上啊。

在这时候我才醒悟过来,会不会是有人把我们的信息都给盗走了,或者是被人卖掉了。在这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高考分数查询出来后,学校要求我们回学校指导志愿的填报,顺便公布一下高考分数。然后负责去县教育局拿分数条的老师回来说,分数条在拿回来的路上被弄丢了,就手抄了一份成绩单给我们。

我想我们的分数条不是被弄丢了,而是被卖掉了。我们考生的信息被人明码标价的卖给了一些招不到考生的院校!所以就出现了在还没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收到一些奇怪的信息和电话,之后还收到了莫名其妙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信息被倒买倒卖,泄露掉了。


根据刑法规定,倒买倒卖个人信息涉嫌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禁,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我没有能力去查出是谁倒买倒卖了我们的信息,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想他内心也是不安的。

高考考生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也不是一个好事,有可能是一个骗局,我们要运用我们的火眼金睛,发展骗局,揭穿骗局!出国留学的除外,出国留学的学生会收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取决于你申请了几所高校,被几所高校录取了!


大三老学长


一般学生肯定只能收到一份通知书,但是有两类学生能收到多份通知书:一类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一类则是特别不优秀的学生。

一、高考录取,一次投档,所以只有一份通知书!

无论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学生的成绩和专业要求一旦符合高校条件,即被高校录取,后面的全部志愿作废,所以,不存在同一个学生被国内多所正规大学录取的情况,因此只能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

二、优秀的学生,可以收到多份通知书!

参加高考,同时申请国外大学,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选择这种“双保险方案”!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能会通过高考录取收到国内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可能会同时收到一所或者多所香港、澳门或者国外高校的通知书。

三、成绩差的学生,收到的通知书可能会更多!

越是成绩差,收到的通知书可能越多,因为“有病乱投医”嘛,“野鸡大学”就是抓住考生这个时候的心理,来进行“录取”的,即便你没有报他们学校,都有可能收到他们的通知书。

“山东文理学院”、“山东邮电大学”、“山东管理技术学院”这些听起来很不错的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野鸡大学”!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前夕,人民日报官微公布了392所“野鸡大学”,花钱买学历,不报考也有通知书。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被香港某些学校录取,这些学校都是正规学校,他们有两条录取途径,一条是通过高考成绩选拔;一条是自主进行选拔。如果是后者,你可以参加大陆高校录取,同时去参加香港相关高校的录取考试,当然也可能拿到两所大学的通知书。

所以,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到的通知书数量不一样,并不是越多说明你越优秀。你拿到了几个?我是“赢在高三”,欢迎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赢在高三


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高考考生完全有可能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记得我们高三班(2005年)一个同学竟然收到13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堪称“选择大学困难户”。


我有如下分析:

一是内陆高校高招录取实行名额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按照录取规则,无论是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模式,一旦被某校录取,其他志愿高校皆失效,因此只能有一张录取通知书。

二是优秀考生可能收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现在很多高中与国外大学合作,比较优秀考生既可以参加内陆普通高考,也可以参加香港、澳门、国外高校高考,考生符合招录条件有可能拿到一张内陆高校录取通知书,多张国外大学通知书。

三是成绩较差考生,可能收到十多份录取通知书,正如我那个同学,高考志愿刚填完,还没投档,他就第一个收到XXX学院通知书,接着收到10多张通知书,当时他是我们班差生,我们羡慕不已,事后才知道拿到手的大多是“野鸡大学”通知书,还有几所未报考的专科学校。所以,考生和家长接到未报考院校的通知书时一定要辨别真伪(登录阳光高考网查询),以防上当受骗,另外,考生和家长务必保存好个人信息,以防外漏。

以下是《人民日报》刊登的部分虚假大学名单: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我是今年高三毕业学生的家长,通过在宏志愿的学习,可以肯定的回答,一位高考考生绝对不可能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来回答。

1.根据高考的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其中的一次投档就充分说明了问题。也就是说,在整个录取过程中,教育考试院把你的档案只进行了一次投档,而且这次只能投给一个院校。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一个院校接收到了你的档案。所以也就只能收到一份录取通知书!

2.认真阅读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如果院校的校名是自己志愿中没有填报的,那肯定是假的。家长们,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在我国的高考制度下,你没有填报的高校是绝对不可能有你的资料档案,那又何从录取?更不可能收到录取通知书。

3.为什么每年都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我就再说一点,用核实的办法。先查到颁发通知书的学校,使用阳光高考网查询,看是不是有这个学校。一定要认真,因为假冒的和真的学校就差那么一个字或者形近字,稍不留意就看错了。

4.在网上查到当地省考试院的联系电话,通过考试院证实哪一份录取通知书是真实的,从而准确的排除假冒通知书,并进行举报,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再去害别人。特别注意了,千万别用通知书上的电话去核实,你用骗子提供的电话去核实骗子,肯定你会上当。很多人就是这样被骗的。

5.心态。只要我们不占便宜,别想到自己运气比别人好,就没那么容易上当。还有就是一心想上名校。我想告诉你的是,在当今的中国还没有任何人有那么大的能耐可以在分数不够的情况下,明目张胆的发通知书来录取你。想通了这个道理,也是不会吃亏的。

总之,虽然这种情况理论上不会发生,但现实中就会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才是我们每个家长该深思的。


用户681549142926


在我国高考统招的模式下,内地普通考生有且仅能收到一份正规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就和高考的录取流程有关,第一步是考生所在地的省考试院根据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提档线将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过去;第二步就是高校下载电子档案,根据专业录取标准,完成考生的专业分配。若是分不够志愿专业要求且不接受调剂,会退档给考生所在地的省考试院审核;若是分够志愿专业或接受调剂,高校会分配专业并显示预录取,等省考试院工作场领导的审核,并最终录取。

在整个过程中,考生的电子档案有且仅有一份,不管是自由可投、提档、录取、退档都是这个电子档案(唯一编号),一旦被录取就不会再次进入整个录取流程(平行志愿/一次投档)。简单的说,就和去商场买内衣一样,要不你别买,买后不退不换。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考生被某个志愿院校提档后,因专业分不够退档,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电子档案位置),后续志愿作废。

换句话说,不管是志愿批次、征集志愿、或掉档进下个批次录取,只要是录取,考生的机会都只有一次,即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或大类专业。学校在录取考生后,在学校某个批次国内的录取工作都完成后,依次打印发放录取通知书(18年清华最早的录取通知书前几天就已发出),并根据志愿填报中的地址邮寄给考生。

在整个过程中,哪怕是香港在国内统招的院校(比如香港中文大学、城市大学等)同样会有提档、录取,也仅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不过,如果是港澳未纳入国内提前批招生的院校,甚至欧美的院校,自己主动联系申请,符合条件可收获多份录取通知书。平时的新闻中,我们看到浙大某女学霸收到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多个offer letter,可是她最后选择去做选调生...

前天答题的时候,有个问答就是“学生信息”泄露的问题。尤其是专科批的考生需要注意,往年不少一本批次的考生还没收到通知书的时候,专科的学生甚至收到几份,可是他们的专科批志愿还没填呢。这个就不用信啦~

在志愿填报显示录取后,需要核实录取院校的信息,建议重点查阅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目录,联系院校的招生办老师(忌某度,虚假院校广告太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方便的话给个关注,谢谢啦~


帅小西De


是不可能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的。因为高考志愿是从考生填报的志愿从上到下依次筛选录取,不管你报考几所院校,只能一次性投档,其余的志愿电脑将不再检索,也就不可能被别的院校录取的,所以只会有一份录取通知书。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呢?



是因为有的高考生的信息在网上被人售卖。



通常网上这些“出售高考考生名单”的信息中,包括考生姓名、性别、家庭地址、就读学校、准考证号、联系电话等一应俱全。而出售考生信息一般开价都在几分钱一条。



一般购买这类信息的买家主要是一些高考复读培训机构、非学历教育民办高校、招生代理机构等,但也不排除一些人利用买来的考生信息进行招生诈骗。





所以当我们收到“飞来”的招生信息和录取通知书,切勿轻信,一定要核实。


小Q说趣


这个是不可能的,现在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改革,不再是以前的报好几个学校,只要录取了,超过分数线会来很多份录取通知书的时代了。现在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是采取 方式是多轮投档,分数考察,志愿优先的方式进行填报的。也就是说,在所以投档的志愿中,根据分数,根据各校报名人数,以及各校的招收名额来确定最终本校的录取分数为多少的,最终录取名额为多少。会有部分变动 但是不会用太大的变化。


也就意味着在高考志愿的投放机制中,它是择优选取,从上往下看的。再说,如果会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学生具有选择的权利,这样一来的话,开学时 各个学校的录取人数就会变得不确定,进而造成秩序的混乱,人数的混乱。所以 不会有考生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的。

当然,如果你收到了多份录取通知书,很有可能是自己的信息被卖了或者被盗取了。而且你收到的多份录取通知书的话,你会发现,这些通知书多半是假大学,或者是民办的不好的学校。所以,看到通知书的时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看清楚自己的通知书。并且不要被骗了。


小小带你逛吃中国


这要看考生在高考后报考哪些院校。如果考生只报考内地计划内招生高校,那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如果参加香港地区高校自主招生,可获得多张香港地区高校录取通知书,从中确认一所,确认后不再参加内地高校录取;如考生报考内地高校和澳门地区高校,可同时获得内地高校(一张)和澳门地区高校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选择其中一所报到、注册。


由于我国内地高校实行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高考生报考内地高校,不论是自主招生,还是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最终都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考生被一所学校录取后,将不可能再被其他录取。纳入计划内招生的高校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安排在不同批次招生,批次录取的规则是先录前一批,再录后一批,如果被莫一批次的某一院校志愿录取,后续志愿失效,不再投档。如果没有被录取,则按下一批次志愿,结合考生的分数投档、录取。


近年来,香港地区高校和澳门地区高校也在内地招生。香港地区高校的招生分两种形式,一是自主招生,考生可申请多所学校,由学校结合高考成绩、本校面试考核录取,在内地高校招生前完成录取,考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要确认,确认录取后不再参加内地高校录取,没被录取或者被录取后没确认,则按内地高校志愿录取。二是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纳入内地提前批招生,考生在填报时,可将这两校视为内地院校一样对待,也只能获得一张录取通知书。


报考澳门地区高校,则可同时获得澳门地区高校和内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再做选择。这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其实,在2007年之前,内地考生也是可同时获得港校录取通知书和内地高校录取通知书,再做选择的,在2007年之后,教育部才规定港校自主招生录取需在内地招生录取前结束。


除此之外,高考生还可申请国外大学(目前已有不少国外大学认可我国高考成绩,接受我国高中毕业生用高考成绩申请),可同时获得多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可选择计划外招生的学习方式(包括成人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等),这些不需要填报志愿,考生要对教育机构进行全面了解加以选择。在高考填报志愿期间,考生需要了解计划内招生(在教育考试院网站统一填报志愿)、港校招生、澳门地区高校招生、国外大学招生、国内计划外招生等不同招生方式,警惕有的教育机构混淆招生类型、学历性质进行诈骗。


熊丙奇看教育


问题不太严谨,很多答不会的大概想当然认为都是国民教育全日制本科院校才参与高考生录取了,其实除了这些学校外,很多杂七杂八的学校也在抢生源,甚至买通中学老师、班主任推荐、篡改考生志愿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所以,问“有可能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吗?”答案就是有可能!当你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时,先别顾着高兴,一定要认真验证学校的真伪属性,是否自己志原填报的学校,别上了野鸡大学浪费时间和金钱。


非亦乐乎


当然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被投了国外好几所大学,成绩优异被好几所录取。当然这个一般是电子版的录取通知书,有部分纸质。二、你的成绩在本科线以下好大专都上不了的那种,各种成人本科,都会给你发录取通知书。三、你确实考了二本以上的成绩,是正常批次,这时来个系统错误,你填报的几个都可以录你(开个玩笑,这种基本不会)。以上几种可以交叉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