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50岁下岗之后,他反而创造了一个外贸传奇

50岁下岗之后,他反而创造了一个外贸传奇

50岁下岗,他不服输,一头扎进了外贸里。

老许是外贸圈子里的一个传奇,倒不是因为他生意做得有多大。2000 年,从国企下岗,那时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按理说,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可老许不服输,拒绝了女儿让他炒炒股养养老的建议,硬是开始重新创业。

老许叫许启新,扬州国泰玻纤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七十多了。最近他正在忙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整理成册,留给后人。

逼出来的思维

老许做外贸,那也是自己创业以后的事。

他曾经在物资系统工作,深知国内贸易“三角债务”严重,即使是跟仪征化纤这样的企业做生意,账期也比较长。“我当时就想,能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商品知识,把中国的产品销到国外去”,就是带着这个想法,老许一头扎进了外贸圈子。

但在2000年,外贸行业的门槛较高,只能把公司挂靠在一家外贸公司下面。做了一段时间后,老许发现“会展”主导了中国商人的思维。

“感觉就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想做外贸,就只能参加广交会,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参加广交会何其艰难。万般无奈之下,老许在2001年开始尝试电子商务,那时候周围的人都不看好他,但老许还是坚持了两年。第一年只做了几万美金,不过就是这几万美金给了他希望,他觉得只要在网络上诚实守信,还是会有出路。

第二年,老许的坚持有了回报,这一年公司的外贸做到了100多万美金。

逼出来的转变

单纯说玻纤产品,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这是什么。对于老许来说,这是他挖到第一桶金的产品。“玻纤网格布是国外带到中国来的一款产品”,老许介绍说。他正是通过和波兰一家企业的合作,做到了一年数百万美金的销量。

“公司当时只有这一款产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它的质量。网络贸易,如果不能在质量和诚信上下功夫,那就完了”,老许说。

中国人做生意有个习惯,就是看到某一行好做,就会蜂拥而上。据老许介绍,在他们刚做这个产品时,一个工厂一个月最多只能做一个柜,等这个行业火起来了,工厂一个月能做到二三十个柜,

“价格也一再下跌,利润空间变小,质量风险增加”。在这个情况下,老许忍痛放弃了波兰的客户,调转方向开始深挖玻纤行业的其他产品。事实证明,老许对网格布市场的担心是正确的。2010年,欧盟对玻纤网格布发起反倾销调查,整个行业哀鸿遍野。

逼出来的改革

在放弃了传统的网格布产品后,老许又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大约三五年前,老许他们率先创造出了与玻纤产品相结合的硅胶垫,“这种硅胶垫的耐温性从零下40度到250度,且通过了FDA食品安全认证,既可进烤箱、微波炉烤制加热食品,也可兼做桌垫、餐垫”。

由于国泰玻纤的发展几乎避开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因此老许对于“刘易斯拐点”并没有过于担心,他认为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产业的升级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们这个行业中搞涂层、烘干的都需要用煤,但华北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煤改气。煤改气,肯定意味着成本上升,但这个政策出来了,企业就必须想办法做出调整”

,老许介绍说。

不久前,老许刚去过一家企业,他们想尽办法搞出一种生物燃料,配合使用天然气,成本反而比用煤还低,“所以说,在环保政策的制约下,中国人适应环境的能力真的很强。”

逼出来的心态

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老许说,这就要求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改变自己的心态。成本上升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不能单纯在“节流”上想办法。

据老许介绍,目前国泰玻纤的员工大部分在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年以上,最长的14年。“作为企业老板,不是光发薪水就行,更要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能够有所得。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的潮流是不能逆转的,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

老许反复强调,如果光看到成本的增加,而看不到人创造的新价值,“那这个老板的思维就一定有问题了”。

最近几天,老许每天都要忙到半夜十二点钟,他把过去专业刊物中对本行业的各种论述、国内外的各种报道分门别类地重新整理。老许把这个工作叫做“交班工程”,他希望能给以后的人创业有所帮助,“这不管是对我个人,还是对后人都是有个交代”。

(文_任学奎_本文刊载于第53期《焦点视界》杂志,谢绝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