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雷滚滚2


很遗憾的回答,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尚在探索之中。从事心脏外科事业十余年,自己主刀的手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替换手术(胸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颈动脉内膜剥脱等等,而此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的杀手: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始终在与其较量,从它手中挽救生命!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有幸肉眼见过真正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的动脉粥样斑块,只是动脉管壁上的一个黄色的斑点,往往轻微突出于动脉壁,摸上去质地还是比较柔软的,由于不厚、不赢,并不影响血流;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斑块不断变大,导致所累及的动脉管壁进一步增厚,变得僵硬,没有弹性,并出现了管腔狭窄;而到后期,则管壁会硬化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粥样斑块的表面也变成瓷白色,用手术刀划开斑块厚韧的外膜,可以看到内部是由颗粒样的小碎石(钙化)组成。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这东西能祛除掉吗?目前尚无有效的“清洁剂”。手工清除是这样的结果,早、中期的斑块,其实是与动脉壁内膜完全生长在一起的,要想把它去除掉,只能将动脉壁内膜一并去除掉,其结果会导致动脉壁结构的严重破坏(就像建筑里的承重墙),造成无法修复(即使缝好,也容易形成血栓)的结果。而到后期,只要一定的力量剥离,斑块连同动脉的内膜、中膜就会像洋葱皮那样与动脉外膜分离(动脉内膜剥脱术),但残存的外膜(相当于建筑物的外墙),由于缺乏支撑力和润滑的管壁,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闭塞。简而言之一句话,手动清洁都不能够,药物清除完全没有办法!(又会有大师批判我庸医和井底之蛙啦)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类血管病变呢?目前医学科学工作者也在积极的探索中,例如氧化应激学说、炎症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等,从微观上解释了部分粥样斑块形成的过程,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从临床角度讲,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因素导致了动脉壁的结构脆弱、年龄导致细胞修复能力下降,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因素导致了血管壁的损伤和异常的修复过程,最终导致了血小板、炎性细胞和脂质在血管壁内(不是表面哟)的沉积,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因此,在无法纠正基因、阻止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我们只能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粥样斑块形成的进程;发现疾病后,积极配合医生,规范化用药或实施手术治疗,减少疾病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和其引发的损害,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办法!再次强调:此病无法根治,目前治疗方法都是姑息治疗,预防是关键!


心血管守护者贡鸣说


要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目前还真的没法直接定义,之所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是综合多种因素最终导致的动脉血管平滑肌弹性丧失,动脉管腔变窄甚至产生淤阻的一种血管病变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血栓性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会发生动脉硬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体的脂质代谢紊乱。这种代谢的紊乱,导致了血脂异常的问题,血脂异常一方面会刺激血管壁内皮细胞产生炎性反应,这种炎性反应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损伤后的血管内皮变得粗糙,粗糙的内皮更容易存留脂质、复合多糖等物质,而血脂的升高,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变慢,血液流速的变慢,进一步导致了血脂的沉积,逐渐形成有纤维帽覆盖的内含脂质成分的“斑块”,这样的斑块除了有纤维组织、脂质、多糖等,还容易有钙质的沉积,最终会导致血管壁中层的钙化,是血管变硬,管腔变狭窄,出现这样那样的供血问题,严重者则会形成血栓,导致血栓性的心脑血管疾病。被纤维帽覆盖的具有脂质核心的“斑块”,其脂质核心往往成黄色的“粥样”,因此,动脉血管的硬化,有被称作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高血脂问题息息相关,但高血脂也并不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唯一原因,除了高血脂,以下几个因素也会加速和影响动脉硬化进程——

1. 高血压:血压的升高,一方面会对血管壁内膜形成不良的影响,造成血管壁内膜受损几率极大,另一方面,血管壁也会因血压长期偏高而承受较大压力,弹性也会变弱,因此,高血压同时是导致动脉硬化产生和加速发展的罪魁祸首之一。

2. 糖尿病: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长期偏高,高血糖会影响内皮细胞的更新代谢,同时还会减少舒张血管物质的产生,因此,高血糖同样加速血管内皮受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3. 高尿酸:这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实际是高尿酸不管会诱发痛风,高尿酸也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长期高尿酸,会影响血管内皮的健康,导致和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4. 不良习惯影响:如吸烟、大量饮酒、长期过食油腻等。就拿吸烟者为例,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物质,都会随着吸烟而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这些有害物质,能够损害血管的内皮细胞健康,促进脂质的沉积和斑块的形成,因此吸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大风险因素。

5 肥胖:特别是肚子胖的向心性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脂质代谢,血糖代谢等方面的问题,同样肥胖者也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

6. 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等:所谓遗传,说的简单点,就是个人体质的问题,有的人可能抽烟喝酒,到了50多岁,血管硬化都不严重,有的人从不吸烟喝酒,却40多岁就血管硬化严重,这些情况都是遗传因素在其作用,有的朋友喜欢拿这样的特例来说事儿,其实真的没必要,无论如何,在同一个体身上,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吸烟喝酒久坐熬夜,其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肯定会晚很多,也慢很多。

总而言之,想要血管不硬化或者硬化的慢,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生活,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发现相关疾病,要及时的给予治疗和控制,只有正确的认识到这些,才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减缓动脉的硬化速度,保证心脑血管健康。


李药师谈健康


动脉粥样硬化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的一种病理学状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原因何在?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并不常见的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熬夜等,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人群。我们现在谈一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

不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吸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非常大,这是导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的原因,特别是中国属于吸烟大国,吸烟的人群基数大,二手烟也随处可见。

肥胖:体重指数严重超标,平时喜欢食用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特别是外卖,油炸,夜宵等含有不健康脂肪酸的食物,尽管美食诱惑了大家的胃,但是长期积累之后,不仅导致体重指数严重超标,会引起机体代谢功能紊乱,例如代谢综合征。

缺乏体育锻炼: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现在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大家往往是坐在那里刷手机、看视频,而没有利用有限的时间去锻炼身体,身体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

负面情绪影响:紧张焦虑的状态也是当代社会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这种情绪状态普遍存在,大家往往因为某一件事情而过度的解读,导致自己处于紧张焦虑的氛围之中无法自拔,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另一个危险的因素。



未控制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未服用药物或者尽管服用药物,但是血压没有降压达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血管在长期高血压剪切力作用下,会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高脂血症: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任务是将肝脏制造出来的胆固醇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中去,为细胞组织提供营养,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血管的“旅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动脉内膜有损伤(比如说高血压损伤血管内膜),就会停下来进行修补,并在该处聚集。聚集的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遭到“自由基”的攻击,被自由基攻击氧化后,转变成“粥样物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堵塞血管管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是关键的始动因子。

糖尿病: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大家都熟知,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知,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如何避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将会使自己长期获益。

【关注健康,关注楠医生】


心血管楠医生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危及我们身体及生命健康,是目前夺取我们生命的最大杀手,而心血管狭窄、颈动脉狭窄、脑血管血栓等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血管垃圾。

为什么会发生血管垃圾,引起血管斑块,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

简单理解,举个例子,我们家里的水管,用的时间长了,里面也会长锈,再时间长,水流就会减慢,水流变细,甚至有一天水管堵死,没了水流。

我们的血管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里面垃圾堆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形成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

有哪些因素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呢?

目前的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我一直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血管,有什么样的血管,就有什么样的身体,甚至有什么样的寿命!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包括哪些?其实就是我们每天每天说的哪些生活习惯,抽烟酗酒,久坐不运动,不建议饮食,熬夜压力大,压抑郁闷暴躁等等不健康生活,都会加重血管垃圾产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要减少或预防血管垃圾,必须先有个健康生方式,远离烟草,坚持有氧运动,健康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熬夜和压力,调整好心态,这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

除了健康的生活,还有一个点必须提出来,那就是身体出现很多问题的时候,一定尽早控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肥胖,其实都可以统称为代谢性疾病,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初期我们的身体是没有任何不舒服的,也就是感觉不到,只能去检查,如果等我们的身体出现感觉,那可能为时已晚。所以早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重,一旦出现异常应该积极正规的控制。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关注,或者没有积极控制,那么任何一项都会加重血管垃圾,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二点就是发现四高,要尽早积极控制,要控制体重。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动脉粥样硬化,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尤其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情况,更容易发现血管垃圾。但遗产只占到很少一部分,更何况遗传是改变不了的,只有生活方式能改变,只有发生四高能人为可控制。

所以,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四高不控制!


心血管王医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前期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也就是从我们很好时就开始酝酿,经过50到60年的亚临床状态,最终以心肌梗塞、心绞痛、中风和猝死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所以动脉粥样硬化不容忽视。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大量的胆固醇在动脉内膜内沉积,逐渐形成外观似粥样的物质,从而导致动脉壁的增厚、管腔狭窄并引起局部的组织器官缺血或形成血栓。起病初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经年累月后它会造成心脑血管损伤并可以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偏瘫等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

目前高血脂已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各种疾病的“罪魁祸首”。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偏高。

人体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称为血脂,它主要由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构成,这些酯类是人体必需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如果血脂过多,造成脂质代谢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内膜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医学上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至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液流通不畅,如果重要器官动脉供血不足,就会导致严重后果。通常严重的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栓、脑溢血、中风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是治疗脂质代谢紊乱。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要从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入手,平时生活中要摄入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甜食也要少吃,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粗粮等。每周进行5次以上体育锻炼,如果改善生活方式并不能控制好血脂,就要进行药物治疗。具体方案要遵医嘱。


心血管健康频道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系列因素导致的身体动脉发生病变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改变,其特点是动脉血管壁脂质沉积、增厚、形成斑块,造成管腔堵塞,导致受阻动脉远端组织缺血坏死。发病机制涉及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等。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内皮功能障碍,血脂异常,炎症和免疫因素,高血压、吸烟等等。内皮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步,主要是由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的损失引起的。

血脂异常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中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冠状动脉和脑循环。它可以增加动脉壁张力,干扰修复过程,促进动脉瘤形成。

同样,吸烟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吸烟会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导致多种多种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有关,同时会降低血小板衍生的NO的可用性,降低血小板对外源性NO的敏感性。

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来实现。治疗所用药物包括调节血脂、扩张血管、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溶解血栓和抗凝的药物等。除药物治疗外,通过手术干预,对血管进行重新移植或旁路移植,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在调节血脂方面,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对降低血脂、降低炎症、稳定斑块具有明显作用,还可以降低 LDL减少和 HDL 增加从而降低血液中血清胆固醇水平。


小叨健康汇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本疾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主要的危险因素如下:

  1. 年龄、性别: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由于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期之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2.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最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以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最受关注;

  3. 高血压:高血压人群患本疾病的概率比血压正常人群要高3~4倍,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中有60%~70%的人合并高血压;

  4. 吸烟: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都是本疾病的高发人群,且每天吸烟的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5. 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都血脂异常,即甘油三酯偏高或胆固醇偏高,如再伴发高血压,发病率更明显上升,另外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也比较密切;

  6. 肥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肥胖可导致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增高;

  7. 遗传因素: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者发病率增加。

  8.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者、高动物脂肪饮食者、高胆固醇饮食者、高糖饮食者本疾病的患病率都较普通人群高。

小小西瓜——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小西西瓜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越来越多,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梗、脑梗。那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动脉粥样硬化,实际上就是动脉壁的一种慢性炎症,导致动脉壁最内层的内皮细胞出现结构紊乱,功能异常,这样血液中的一些脂质成分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趁虚而入,钻入血管壁,并沉积下来。血液中的炎症细胞单核细胞也会进入血管壁,并吞噬脂质,变成泡沫细胞,就形成脂质核心。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纤维帽(内皮细胞和迁移的平滑肌细胞)。久而久之,沉积的脂质核心逐渐长大,凸入血管腔,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发生在全身动脉血管,如脑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肢体动脉等,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症状。

我们前面讲到,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是动脉壁的损伤,哪些因素可以造成动脉壁损伤呢?

高血压首当其冲,血管壁长期受到高压力冲击,容易受损。

糖尿病,血液中的高糖状态也容易损害血管内皮。

高血脂,血液脂质含量高,脂质成分不仅会趁虚而入,还会搞破坏,制造机会钻入血管壁。

吸烟,包括二手烟,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入血,对血管壁内皮产生伤害。

因此,从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上来来看,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内皮功能,抵御有害物质的入侵。要保护内皮功能,就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避免吸烟。同时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上述疾病。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狭窄、硬化,缓慢无症状地引起血管堵塞,影响局部血流。

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的血管。动脉管壁由一层被称为内皮的薄层细胞构成。内皮有助于保持动脉内壁的弹性和平滑,从而保证血液正常流动。

动脉粥样硬化始于内皮损伤,而内皮损伤通常是由高血压、吸烟或胆固醇过高引起的。此种损伤会导致斑块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穿过受损的内皮时,胆固醇便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内壁。这时,白细胞便蜂拥而至以分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经过长时间沉积,胆固醇和细胞就成为动脉血管内壁的斑块。

斑块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隆起,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隆起不断增大,直至造成堵塞。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疾病,因此,不仅会影响心脏,还有可能导致卒中和其他健康问题。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它以血管内膜形成粥瘤或纤维斑块为特征,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等动脉,导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和弹性减弱,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目前为止,我国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大多见于中、老年人。

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病因并不清楚,但是它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遗传因素、性别、年龄和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包括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和继发性病变。其中继发性病变常见的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和血管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的分类和危害

一般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按照受累动脉部位分类可以分为六类:主动脉粥样硬化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的心壁侧会有新月形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如果管径狭窄达到75%,就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还会导致猝死;脑动脉粥样硬化由于管腔狭窄,脑组织长期供血不足而发生脑萎缩,严重脑萎缩患者智力减退甚至痴呆;肾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常常会夜里排尿,并且会出现顽固性高血压、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当我们吃饱后会出现腹痛、消化不好等,有时还会导致便秘,严重时肠壁坏死可引起便血、休克等严重后果;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下肢供血不足,从而疼痛无法行走,但休息好后会好转。但是四肢长期慢性缺血,会导致萎缩。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之前,我们应该要知道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分为三个方面: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包括控制饮食,我们平时应该营养均衡,并且饮食总热量不能过高,同时要多吃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心情愉悦,尽量戒烟戒酒;控制危险因素,例如糖尿病患者要及时控制血糖。

而药物治疗主要有四种药物;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及溶血栓和抗凝血药物。

对于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出现了明显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可采取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措施

目前来说,动脉粥样硬化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所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事。在平时,我们要提倡健康饮食,营养丰富,粗细粮搭配,同时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并且要少吃些糖,同时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进行适当的锻炼,但是还是要尽力而为,不要过于剧烈的运动。并且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愉悦的心情。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遵照医嘱按时吃药。

作者 哈尔滨医科大学 杨幕雨 审核 吴一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