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基金是“家庭投资四大法宝”之一,你学会投资基金了吗?

什么是金融市场?它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处呢?

其实金融市场的存在就是为了把需要资金的人和有闲钱的人对接,实现资金的融通。

这种资金的融通往往需要通过一些金融产品来实现,比如股票、债券、存款等。这些金融产品如果在发行之后不能流通,其持有者的资金将无法实现随时变现。此时,金融市场就诞生了。

短期融通的金融产品,通常是一年以内的资金融通的产品,我们把它们称为货币市场。债券、股票等中长期资金融通的金融产品,就被称为资本市场。


基金是“家庭投资四大法宝”之一,你学会投资基金了吗?

很多人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迷惘——今天想投这个产品,明天想尝试那个工具,觉得新鲜的就是好东西,什么都想做。诚然,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是,在投资知识、能力和经验还不足的时候就想去创新、尝鲜,往往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最基本的投资理财工具和产品无非房产、保险和基金。再加上现金管理工具,如存款、银行理财就构成了家庭资产的“四大法宝”。

它们分别对应着投资理财的四个基本资产管理工具箱,主要目的是保证我们的财富获得有效的管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了这四大类资产基本就足够了。

家庭资产“四大法宝”之一——基金


基金是“家庭投资四大法宝”之一,你学会投资基金了吗?

基金是一个最常见、最有效、最适合一般人的金融投资工具,而且是家庭资产不可或缺的一项资产配置。可以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投资理财最频繁操作的就是基金的买卖。

基金这种金融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帮助那些有闲钱、想投资但又不会投资的人来投资。换个角度看,购买基金的人相当于股东,而基金公司就相当于被雇用的经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基金赚钱了,相当于企业运营顺利,所获收入是股东,即基金份额的持有人的收益。如果投资失败,损失的也是基金份额持有人的钱。基金公司还是要收取基金管理费,就像无论公司是赚钱还是亏损,员工工资总是要发的。

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这么说。主动型基金就比较考验基金经理人的个人能力、职业道德和操作水平。但是我们基金持有人并不是一味被动,我们有支配基金的权利,如果认为这个基金经理人操作水平不好,可以取回本金,转入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的职业经理人管理。

中国的基金已经有20年的历史。无论是购买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而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则无须过度担心。因为所有成立的基金都是放在一个托管账户上,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对该账户发出指令、购买股票债券,但是他们无法接触账户资金,也就无法取钱。因此,放在托管银行的资金是绝对安全的。

那么公募和私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基金是“家庭投资四大法宝”之一,你学会投资基金了吗?

  • 第一个区别是募集方式不同。

公募是公开募集,而私募是在私下针对特定投资对象进行的非公开募集。

  • 第二个区别在于投资起点不同。

公募基金几百元钱甚至一百元就可以起投。私募基金的投资起点则要高出许多,一般是几十万,有的高达百万、千万。这是因为私募基金就是针对少数高净值人群募集的,再加上它的管理方式也决定了其不宜有过多的股东。

假如一项私募基金以信托的形式成立,银监会规定,一个信托计划可以有不超过200份(包括200份)合同。如果起点是100万的话,募集齐了就是2个亿;想募集更多,起点就要更高。二者投资起点的不同也决定了各自适合的对象。

对于普通老百姓,一般买的都是公募基金,而高收入、高净值人群往往会选择私募基金。


基金是“家庭投资四大法宝”之一,你学会投资基金了吗?


  •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第三个区别在于管理人的收入模式迥异。

公募基金基本上是通过收取管理费的方式获取收入,而私募基金的收入模式更多样化,可以是管理费,也可以是业绩提成。

  • 第四个区别在于,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投资方式在募集时就表达得很清楚,原则上必须严格遵守,而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更加灵活,限制更少。

举个例子,同样是股票基金,一个典型的公募股票基金,其资产的配置有严格规定,比如股票部分至少持有80%,最多不能超过95%,债券部分最多不能超过35%,货币部分至少要保证有5%。这种规定也就导致了股市大跌时,基金管理人无法卖出股票资产转投债券或货币避险。

而对于私募基金,通常没有这个规定,这也给予了私募基金经理更大的自主权——市场行情好时可以倾其所有购买股票;行情堪忧时可以变卖股票获得现金或换成债券,来躲过可能到来的市场崩盘。


基金是“家庭投资四大法宝”之一,你学会投资基金了吗?

为什么说基金是投资的理想选择?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公募基金并不是理想的投资选择。

然而,全世界近百年来上万只基金的市场表现说明,那些被规则严格限定投资方式的基金,其总体表现并不比那些基金经理人享有充分自主权的基金差。

这也是为什么格雷厄姆、巴菲特一直推崇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的原因,因为这种被动型基金是有严格的一套选股规则,筛选机制,不需要人为地去选股,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市场情绪”,最后的收益反而比个人投资股票和主动型基金经理操作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