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天津夏利汽车没有发展起来?

我就是墨墨呀


大家好 欢迎关注胡侃汽车,我是老胡,前一阵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大家不知道注没注意,就是曾经的一代车,曾经的我们的梦想之车,也是神车 夏利停产。

大家想想夏利,就是说恐怕是咱们老百姓,伸的手能摸得着的汽车之一,当年你像桑塔纳 捷达,都卖十好几万的时候,它只卖几万块钱,继奥拓 老奥拓停产以后,夏利也停产,而且它比奥拓还要彻底,奥拓多少还有新奥拓 ,那么夏利,按照一汽的计划,不但车型停产,整个品牌也都会被雪藏起来。

说实话 我们真的好怀念它 ,为什么,虽然它是三缸发动机,虽然它有的不带空调,虽然它已经样式很老,在它身上圆了多少中国人的汽车梦。

我大概是九几年的时候,第一次买车,第一次开车就是从夏利开始,当时它配的是376的发动机,0.993的排量,后期有这个1.0的,1.3的8A机器,后来还有1.4的,有两厢的 三厢,还有加长版,有带空调 有不带空调的,甚至还有很少见的自动挡的车型。

这么多年 老胡都摆弄过,桑塔纳 捷达 富康,咱们俗称的老三样,那么老胡还要加一句,在它之前还有什么,还有夏利。

这个车型从80年代末到今年,整个品牌退出,立跨 时间跨度将近30年,那么它曾经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出没过,耳熟能详,几乎所有的中国人,要说他没见过夏利车,那肯定他没在中国生活过。

我印象中,我们的城市的出租车,最早很多都是夏利,这个车子是,原型是日本的大发神秘,引入中国以后,一个是轿车夏利,一个是那种小微面华利,相信大家对满街跑的蝗虫,就是那种小面包都有印象。

这个车 为什么会停产,是因为一个时代的终结,咱们国家现在时代在进步,咱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已经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现在开始向品质迈进了。

那么夏利就有太大的毛病,三缸发动机动力不足,天生的抖,带上空调 夏天跑不起来,外观老旧 样式已经落伍,好几十年前的款,虽然改来改去 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这么个样子。虽然它已经停产了,我们真的很怀念它,一汽收购夏利以后 并购,对夏利的整个品牌的态度是冷处理,可能将来它会出天津一汽的,什么骏派了 ,类似于这样的品牌,重做了一个品牌。

作为一个老牌的汽车企业,一个老车型,效往 咱们说实话,做车的这么多年还是有点惋惜,为什么,它虽然很便宜,它的档次也不是很高,但是它确实曾经是我们的伙伴,它圆过我们的梦,这样的老车型,我们心里都永远怀念它,夏利再见 ,希望我们还能看到你。


胡侃汽车


夏利也是最早成为家轿的元老级代表。1986年,第一辆夏利两厢车型以CKD方式引入,1990年,夏利三厢版车型下线,并且迅速成为小老板的最爱,年产3万辆仍供不应求,而红色的夏利出租车更是营造出了“万里山河一片红”的气派景象。

曾几何时,天津一汽靠着一款“夏利”火遍大江南北,甚至被不少人称为“神车”。不过,现在夏利渐渐成了老一辈人的记忆,天津一汽更是巨亏11亿元,接连推出的骏派D60、骏派A70等车型并不受市场拥蹙。

归根到底,国企制度陈旧,员工积极性不高,推出的车型没有竞争力,同时整个品牌没有什么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就这样子,想发展起来都很难。


车域无疆


如果问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有什么车是国民神车?可不是现在的五菱宏光,当年真正的神车可是夏利。当时从大街到小巷,从出租车到私家车,夏利几乎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买车的一个首选,被誉为“穷人的宝马”,夏利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时代记忆。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夏利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10月29日更被曝出转让丰田股份的消息,有评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夏利几乎沦为了壳资源,从国民神车到停产卖身,夏利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夏利转让丰田股份卖资产求生?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10月29日,一汽夏利在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隐藏了一个爆炸性消息筹划向一汽股份转让其所持有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丰田)15%股权。业界评论:对于这两年靠变卖资产“活下来”的一汽夏利来说,卖掉一汽丰田全部股权可能是拯救当前业绩的最好的办法了。

一汽夏利今年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9.7亿元--10.3亿元。由于现有业务提升较慢,一汽丰田已是一汽夏利“套现”的最后一张王牌。

一汽夏利曾持有一汽丰田30%股权。2016年,一汽夏利曾将一汽丰田15%股权作价25.605亿元转让给一汽股份,当年,一汽夏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62亿元,同比增长101.09%。

靠转让资产,一汽夏利近几年日子也还算过得去。如,今年9月底,一汽夏利将全资子公司一汽华利的100%股权转让给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虽然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仅为1元,一汽夏利却借机甩掉了高达8亿元的债务。而在没有变卖资产的2017年,一汽夏利当年营业收入为1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亿元。

这让人不禁想起,今年5月份,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外发布公告,《一汽夏利:2018年4月份产销量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根据公告显示今年4月份,夏利系列汽车的产量与销量均为零。据产销数据显示,2017年夏利累计销售汽车2.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39%。其中夏利车型、威系列车型更是数月停产,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大幅减少。

夏利系列车型自2017年开始就已经停止了生产,连续多月产量始终为0;而威系列车型也难逃相似命运,自2018年开年以来,也停止了生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汽夏利已经沦落到停产、卖资产求生的地步了。

二、曾经的国民神车究竟做错了什么?

如果把时间线推到三十年前,夏利可不是现在的模样,夏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2年前,从第一台夏利轿车在天津汽车集团的生产线下线开始,一代国民神车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连续18年的销量冠军;2002出口美国,成为第一台出口美国的国产车型;2004年,第一百万台夏利正式下线,成为了国内首款累计销量突破百万的车型。在大众风靡国内之前,夏利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神车的代名词。

然而,2004年之后,夏利似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别的车型是越做越好,而夏利却似乎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都要从夏利下嫁一汽开始说起,2002年6月14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持有公司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夏利正式融入一汽体系之中,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当时的夏利还是一片向好,拥有着从冲压、车身再到涂装等一系列的全品牌生产线,有着包含夏利、威姿、雅酷、威乐、威驰、花冠等六大品牌,拥有年产23万辆整车的超强生产能力,当时可以说是夏利的巅峰时代,然而夏利的好日子也就戛然而止,之后的夏利似乎开始全面走上了下坡路,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夏利到底做错了什么?

一是下嫁一汽却没能成为自己人。其实,夏利对于一汽来说可谓是一个有着丰厚嫁妆的新媳妇,然而就是这位新媳妇在一汽当中却并没有啥地位。在一汽集团内部,夏利的位置可以说非常尴尬,在一汽集团重点打造的汽车板块当中,一起的轿车有着入门级别的奔腾、欧朗,也有着高端轿车红旗。相比于这些亲儿子,夏利似乎就成为了受气的小媳妇,为了避免同一汽旗下的其他产品竞争,夏利只能将自己沦为只生产利润低微的低端经济型轿车的地位,无论是在集团内部的资源支持上,还是在本身的产品定位上,夏利都被定位成为了一个比较低端的一汽配角,重视不够的结果是各种研发资源的脱离,夏利也就成为了中国企业合并重组中的牺牲品。

二是成也夏利败也夏利。当然,夏利虽然在一汽内部不受重视,但毕竟还是一个成名多年的汽车厂商,夏利本身的产品的市场口碑和市场占有率还是可以的。然而,由于夏利长期采用的单一产品战略,让消费者在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夏利是入门级产品的心理定位,这个心理定位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还是比较基础的阶段的时候,直接带动了夏利的销量快速提升,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夏利长期单一产品的弊端就出现了,大家一提到夏利往往想到的都是那款较为低端的入门级红色小轿车,这也让夏利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那些中高端的竞争对手所淘汰,再加上比亚迪、吉利、奇瑞、江淮等等国产汽车厂商的出现,在入门市场上夏利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经济学上说,长期的单一策略成功极其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夏利就陷入了路径依赖的陷阱,再加上一汽集团不重视,夏利的研发投入不足,一直到2014年年底战略转型车型“骏派D60”上市,才改变了夏利产品线单一的问题,但那个时候夏利已经无力回天。

三是从优质资产沦为壳资源。曾几何时,夏利是一汽集团内部非常重要的优质资产,虽然在产品战略上不受重视,但夏利的优质资产和口碑是众所皆知的,夏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就是老本基本上谁都吃不了多久。夏利在过了几年好日子之后,逐渐发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夏利虽然想改变,然则整个老夏利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难以出现根本性的改变。最终,夏利开始靠出售资产求生了,在2015年,一汽夏利就曾通过将产品开发中心整体资产、动力总成制造部分相关资产转让给一汽股份,实现扭亏;2016年,一汽夏利继续出手,又通过出售持有的一汽丰田15%的股权完成扭亏;而在没有变卖资产的2017年,一汽夏利当年营业收入为1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亿元;如今,夏利又把自己最后的一部分优质资产,最后15%丰田的股份出售了。到了现在,基本上留给夏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成为壳资源几乎已经是时间问题。

从当年的国民神车到如今的停产卖身,夏利只用了14年的时间,在这14年我们见证了一个老品牌从巅峰坠落的过程,夏利还有重生的希望吗?让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了。


瀚海观察


01

夏利,是我国最先引进的外资品牌,生产者是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于80年代由天津汽车公司引进。只不过在引进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辆小红车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关于夏利的起源,我们刚才已经说了,是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在当时,大发汽车主要是做面包车和轿车两种汽车生产线。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北方进出口贸易。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决定要发展汽车行业,提出了引进外资的想法。接到指示之后,天津汽车公司的决策层就开始了选择,最终确定下来了引进大发汽车的夏来多汽车。这辆车两厢四门,看上去洋气得很。虽然现在四门车在中国最为常见,并且两厢车也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但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汽车老百姓连见都没见过。

02

在最初「夏来多」引进中国的时候,当时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太日本化,决定要起一个国人叫上去朗朗上口的名字,于是先是命名成「夏立德」,意为「为华夏立下功德」,后来,在领导的决定之下,直接命名成了「夏利」。

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还是有钱人的天下,上海有「上海大众」,旗下有「桑塔纳」。当时,能买上一辆桑塔纳,人们会觉得你肯定是发财了。毕竟养车贵,油也贵。而夏利的推出则改变了这个现状。当时定价十万元的夏利受到了工薪阶层的追捧。许多原本对买车持观望态度的人在看到夏利之后毅然决然决定要买车。

03

最开始推出的型号是夏利TJ-7100,虽然名字比较复杂,但是却有很深的含义。TJ代表天津,7代表轿车,10表示这个型号的夏利排量是1.0L,最后一个0是代表化油器,如果是1就是电喷车型。当然,夏利一开始也是有些诟病的,比如两厢的设计让人看了之后很别扭,毕竟一开始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桑塔纳。人们觉得,夏利必须要有个「屁股」看起来才会好看。很快,带后备箱的夏利就走下了生产线。

与此同时,出租车行业开始发展,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上世纪90年代,出门要是坐上夏利,那肯定是「倍儿有面子,回家还会高兴地吃嘛嘛香」

04

不过,时代有鼎盛,也有终结,在天津汽车公司跨入2000年之后,国内的汽车市场也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形式各异,排量大小不一的车辆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夏利「空间小,动力不足,扭矩不大」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经常谈论到的缺点。

虽然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夏利公司一直想转型,但是推出的车型均是比较廉价,再加上现在进口车,合资车越来越便宜,人们在有了更多选择的时候往往就不会选择小小的夏利了。

直到今年的9月8日,夏利公司终于扛不住了,宣布股市停牌,并且要转让将近4亿股的股份。但是却一直未能找到。11月21日,一汽夏利公司宣布转让失败。而以前年产十几万辆的夏利,也变成了现在的三条产品线加起来才刚刚过每月2500辆。

时代的脚步不会等任何一个人,对于夏利来说,这样的结局不免有些凄凉。


乾视频


思路决定方向,行动决定出路。

1986年9月,第一辆夏利下线,连续18年占据销量冠军宝座,可谓“国民轿车”的鼻祖。但时过境迁,从曾经的国民轿车到如今的停产,一汽夏利跌落到尘埃。究竟为什么呢?

主要在于太保守,与汽车自主品牌的新贵们大刀阔斧的升级换代相比,从2002年重整至今,夏利仅在2009年推出2款新车。用夏利自己的话说,“”对国内汽车市场认识和前瞻研究不够,自身产品开发、营销能力和意识、品牌塑造能力不强“”。

跌落到尘埃的结果就是业绩很难看。一汽夏利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下降28.34%,净利润为-16.41亿元,同比降幅达1110.64%,资产负债率高达98.2%。

为什么太保守呢?其实这和重组有很大关系。

夏利与一汽重组后,企业的经营发展没有了独立的决定权,受限于一汽集团整体一盘棋的制约,定位在低端车市场,但你想想市场消费都是在升级啊,这直接导致了夏利走向下坡路。


牛熊交易室


简言之体制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夏利产品也是当年在国内首屈一指的车型。但是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各品牌纷纷出现,天津一汽并没有认真思考市场,更没有将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我记得2005年左右,夏利7101产品竟然还有一款PT车型在产(PT即中文名称普通的汉语拼音缩写,其实际意思是该款夏利没有安装空调),这样的厂能好?才怪!


柿柿车


发展起来了要高负债贷款。管理技术人员的变动,在国企工资结构低,那里给钱多就去那里。新车型发展不起来,因为同行业竟挣。原零部件配套企业大多跟丰田合作了,采购成本高,产能受限。工人待遇逐年降低,人心涣散。综合管理水平低了,爱搞不得人心的事。股票没活力,知名度下降。销售环节顽疾僵化,不懂营销策略。上牌受限,道路不畅通,摄像🎥罚款太多了,停车难等因素。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变化造成的现状。现在,在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下,天津一汽不断的改善自身问题,结合市场需求来生产新品种汽车,服务消费者。


孔维杨


不思进取,吃老本,就是这个结果,有什么好抱怨的。

天津夏利与一汽合并是败笔,原本一汽没有A级车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合并后,一汽为了发展自己的技术和业务,抽调夏利大量技术骨干,后来,夏利也想顺应潮流对扩展B级车和SUV,一汽怕影响自身旗下业务,以产品冲突为由拒绝!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网络大实话大大


楼上那几位说夏利不思进取的,实在太不公平了。实际上这些年夏利一直在努力求生。问题是一汽生生把这个牌子和企业给害死了,几乎能算是谋杀。在汽车业重组,夏利被并入一汽前,夏利已经和丰田合作,在尝试高端化转型。但在被一汽合并后,一汽为了捧亲儿子奔腾,把夏利强行定位为小型车廉价车品牌,切割了夏利与丰田的合作,并抽调夏利的资源去支持奔腾。夏利之后从一汽得不到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反要被不断掏空,就是这么生生被一汽釜底抽薪活活扼杀了。


TDEBUG


天津夏利被一汽给糟蹋完了,一汽自己内部贪腐严重,夏利汽车在天津市内有很多地皮,最后把地皮卖了,来填一汽的窟窿。夏利汽车原来与丰田汽车有着很好的合作,如果不被一汽合并,有可能会和丰田有更深入的合作,合并到一起后就变成了后娘养的了,一汽自己都整的半死不活的,如果没有与其他国外品牌合资的车一汽早就破产了,你想想他还能把夏利整成啥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