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狼性文化其实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企业一股脑的把“狼性文化”挂到了嘴上。

虽然都是狼性,但具体是豺狼还是灰狼还是野狼,大家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是狼性,不是狗性,熊性,狮子性,在这我先做个总结。

狼性文化其实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1)首先狼是一种很残忍的动物,从动物学的角度来说,无论哪种食肉动物都是残忍的,把狼作为残忍的代表有失公平,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狼无疑是最能表现残忍的动物,比如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等,商场如战场,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所以要学习狼的残忍精神,把敌人赶尽杀绝

狼性文化其实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2)狼都是群体作战,现代社会企业管理讲求团队精神,以前说的小组小队都被团队这一逼格更高的词汇代替,君不见电视网络媒体上那些职场达人,一张口“我和我的团队”怎么怎么样,翻译过来就是“俺们那一伙人”,狼十分讲究团队精神,狼群战术是动物界知名度最高的团体捕猎方式,被企业拿来主义用过团队精神的代名词。

狼性文化其实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3)独狼精神,狼虽说经常是团队作战,但是独狼更加可怕,一匹独狼的破坏力好比一个狙击手,不可估量,甚至有可能改变战局,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下属拧成一股绳,冲锋陷阵,但是也都希望自己的手下在离开团队配合的情况下可以独当一面,如果找一种动物来做类比,狼最合适。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狼从我们熟知的“小红帽与狼外婆”,“东郭先生与狼”,“喜洋洋与灰太狼”摇身一变,成为豪商巨贾心目中完美的企业形象代言人,比如深圳某著名五百强就以狼性自居,更有甚者,还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来个“狼兔精神”,除了具备狼的有点,还要像兔子一样狡猾,狡兔三窟,你看,是不是比狼更厉害。

狼性文化其实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可笑的是我们的社会却被无形中扭曲了,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坏东西“狼外婆”“灰太狼”,却在我们长大以后成为人生目标,还被美化成为“狼文化”,人不在是简单的人,而是狼人或者是人狼。听起来是不是很带感?

有种说法认为“狼文化”来自于著名作家姜戎的畅销书“狼图腾”,如果是这样,那就搞笑了。

这本书中对狼的阐述有一个极为荒谬的观点:

他写到:中华大地上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是腾格里之父和草原大地之母生出来的一对兄弟,草原民族是兄,华夏民族是弟。一旦华夏民族在农耕环境中软弱下去严厉而慈爱的腾格里天父,就会派狼性的游牧民族冲进中原,给羊性化的农耕民族输血,让华夏族一次一次重新振作起来。后来,在软弱的弟弟实在扶不起来的时候,强悍的哥哥就会入主中原,维持华夏文明,一直坚持到与西方相遇。

狼性文化其实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写出这种话,我只能说头被门挤了。

腾格里之父和草原大地之母我无缘得见,但从华夏民族的历史来看,每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带给中原文明的都是灾难,远的如西汉的匈奴,魏晋后的五胡乱华,南北朝、突厥,近的如蒙古南下,满人入关,不仅没有给中原文明带来所谓的“输血”,还像捕猎一样毁灭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纵然是号称没有出现昏君的满清,也在西方的先进文明面前抱残守缺,最终让我们的民族自绝与世界。

这不是狼性,是一种自虐的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