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作为一名地质勘探人员,

对山总是有种爱恨交织的情感。

高耸入云、巍然屹立,

山的形象神圣且不可侵犯。

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难以征服,

有时只能望而却步。

你知道吗?

我与喜马拉雅总差一步之遥!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喜马拉雅一角

近日,一座被称为全国最小的山——“静山”

着实火了一把!

这彻底颠覆了大山在我心中伟岸的形象。

“静山”位于山东潍坊的寿光市,西南8公里孙家集街道与马家庄之间,

被称为全国最小的山,远近闻名!

可是有外地人慕名来爬山,

往往会找不到地方!

因为,

“静山”位于一片农田里……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静山”真面目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相信这座山真的是颠覆了所有人对“山”的定义,不只是小编!

就连活了百岁的老人也表示从没见过这样的山!

通常大家想到山,都是高高耸立,巍峨雄壮,

否则哪能称作山呢!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但是这座“静山”,连小土丘都算不上,根本就是一块石头大小!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静山”东西长1.24米,南北宽0.7米,最高处距地面0.6米,以“小”闻名遐迩,引来不少游客前往参观。游客戏称,这是他们爬过最轻松的山。“前一秒上山,后一秒下山,如果腿长一步就能跨过”。

据了解,就是由于长期以来不再增高,所以得名“静山”。它是山东寿光最高点,相对海平面海拔38米,也是寿光境内唯一的山,千百里坦荡平野中,一山巅微露头角兀然而立,十分奇特,寿光县志对它还进行了记载!

如今,静山已经成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寿光市文化局制定了三项保护措施:

一是,不准对静山进行深挖;

二是,不准在静山附近搞建设;

三是,防止个别人砸山取石。

因为寿光境内没有山,静山的出现“惊艳”了当地人。

摄影爱好者、市民贾冠礼说,“在寿光这片平原上,静山这个凸起的小山头甚至比庭院中的假山还小,但仍然让我们寿光人欣喜,每次回老家我都习惯到静山拍个照片”。

哈哈,难怪,物以稀为贵也是情理之中。

贾冠礼拍摄的静山四季:

春天的静山静静地躺在麦苗地中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夏天的静山把连片麦田戳了个“窟窿”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秋天的静山已经藏身于丰收的田野难以寻找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冬天的静山盖上了白雪,似乎显得更加娇小

0.6m!这座最小网红“山”萌翻了!

寿光市博物馆前馆长郑滨海表示:“民国期间,有些人认为静山不是山,是块石头,派人到现场挖掘,但很久也挖不到底,就认为是一座山了。1958年,再有人前往挖掘,也是没挖到底,证明这就是座山。”这些历史的记载,支撑着郑滨海的观点:静山是山,只是大部分山体埋在土地之下。

原来如此!据悉,“静山”上有南北向的水纹4条,地表以下逐渐扩展庞大,莫测其深。清末将境内划为15个区,内有以静山命名的“静山区”。现在的“静山路”也是以此命名的。

可不能小看这座山啊!人家非常有名有历史呢!

也有人说了,以后很有可能把“静山”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带动全村经济呢!

一切皆有可能

我想说,厉害了,我的静山!

山怕出名猪怕壮!静山出名了,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网民和新闻记者们的关注。大家都恨不得挖地三千尺,一探究竟呢!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专业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吕建树博士称,“凭借大部分山体埋在地下,就认为它是山,这种判断不准确,或者说不严谨。”地下隐伏的基岩在地面出露的情况很多,而它们都不是山。

吕建树博士并没有实地考察过此“山”。根据图片,他做出了该石块“像石灰岩”的判断。同时他认为,寿光南部是大范围的鲁中石灰岩山地,出现这种岩石是可能的。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祖陆教授等若干位老专家,他们一致认为,静山是不是山,需要“实地考察探勘后才能得出结论”。

寿光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德明对此次“静山”走红持谨慎态度。他称寿光市的相关部门从来没有对静山进行过系统、全面的勘测,所以“它是一座山,还是一块石头,目前存疑”。

王德明介绍,在此之前只是对静山的尺寸,形状进行过简单测量,“像静山的材质,静山是什么地质运动形成的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他近日也收到相关信息,说很有可能最近会对静山进行第一次勘测(小编身为一名地质勘探队员感到无比自豪了,说不定天将降大任于小编也!),所有的讨论和设想都要等到勘测结果出来再说。

至于村里准备将静山打造成旅游景点的想法,王德称不应该着急。如果将来经过勘测后静山确实是一座山,他将义不容辞地推动这个项目。“它要是山,才有价值。”

静山到底是不是山?结论有待进一步考证。等待往往是漫长而痛苦的,结果也可能会让人唏嘘。其实,不论静山是山与否,我相信她那悠久的历史,美妙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溯源,别具一格的风景,洋溢出的神秘,早已深深地留刻在当地人的心里,在他们心中,静山就是一座山,一座巍然屹立于广阔平原里的大山,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天然瑰宝。也许这才是静山真正存在的意义。

在学术上,严格定义的“山”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认为“高山”指山岳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对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对高度在150米至350米,如主峰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就难于形成山岳景观,只能称为“丘陵岗地”。同时,自上而下,一般的山可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3部分;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