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舌尖上的電影


明朝與清朝在面對蒙古時都發生過數次變化。這些變化因素本身,是由於元朝建立和崩潰,給蒙古地區帶來的鉅變所造成的。也因為明清兩代各自的政策結合,造成了最後的結果。

一切可以從元朝或者說整個蒙古帝國建立時開始。蒙古地區在特定時間內,由於人口多了,超過了當時地區內自然環境的供養水平,就會引發遷徙與戰爭。成吉思汗開始的三代人大擴張,卻在這個層面做的過度了。結果,就讓蒙古原本的草原地區出現了空心化狀態。


一開始,蒙古帝國還會注意在原來的首都哈爾和林保留足夠多的人口、手工業設施和精銳部隊。但在忽必烈與海都的戰爭後,前者一股腦的將地盤核心搬遷到了南面的金蓮川與汗八里城,後者則基本被消滅或重創。加之四大汗國的分家傾向嚴重,這就讓蒙古高原出現了因盛世帶來的凋敝。

明朝建立後,佔領了汗八里,金蓮川則在之前的戰爭被摧毀。雖然明初對於蒙古高原本身的控制是沒有興趣的,但他們一直宣佈自己是元朝的天然繼承人,所以必須想辦法端掉逃往北方的北元勢力。


蒙古這邊的情況就越來越糟。由於戰爭關係,大量從中原來的蒙古人口逃到了已經凋敝的龍興之地。這就一下子讓蒙古當地的人口承載能力,超出了負荷。大量被套的元朝後裔,開始以原先所屬的部門為單位,組成了一個個小部落。彼此之間因為有限的資源而經常戰爭。至於一些靠近明朝邊境的部落,則索性投靠明朝,成為北方藩屬力量。

結果,這些分奔離析的蒙古小團體,反過來成為明朝人定期宰殺的對象。先有篡位者朱棣,為了彰顯自己天子守國門的氣概,在蒙古地區搞了數次大規模武裝遊行。接著是在軍戶制度下,沒有出路的邊將,為了定期給自己撈功,主動襲擊邊境牧民。這樣的結果就是逼迫一個個原本不太感冒的小部落,開始尋找強勢的中心依附。很快在明朝中期,瓦剌崛起,順應了這種潮流。土木堡之戰中的蒙古軍隊,就是因此聚集起來的。

瓦剌衰落後,這層因素依然在發揮作用。蒙古人很容易的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強權--韃靼。在此之前,明朝依然對蒙古地區是沒有興趣的。甚至因為土木堡的災難,他們選擇更加保守的閉關防禦措施。而邊境將領,也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越境奪取蒙古人頭來領賞的機會。

發展到嘉靖年間,韃靼大軍南下,明朝自己發現京城已經兵力空虛到了極點。這場新危機,最終以明朝同意開市貿易而告一段落。

隨著滿洲在東北崛起,一些東部的蒙古部落成為了明朝人籠絡的統戰對象。在軍費吃緊的情況下,明朝每年在實際上給予蒙古人類似歲幣的貢賦,要求他們定期去偷襲後金的地盤。後金則通過戰爭與聯合,逐步控制了東部蒙古。從此,滿洲軍隊就有了一個繞開山海關南下的戰略新空間。

到問鼎中原為止,清朝實際上將八旗制度也推廣到了蒙古地區。尤其是在平定了察哈爾王的叛亂後,蒙古部落以加入八旗的方式,依附清廷。這種變相削弱草原東部地區的做法,間接配合了西蒙古地區的準噶爾人崛起。自此,清朝才需要再次好好面對蒙古地區的威脅。

簡單來說,這個過程就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人時間,基本涵蓋了整個康乾盛世。康熙時期是以戰略防禦為主。既要保護那些戰鬥力很差的蒙古同盟,也要拱衛北京的西北安全形勢。在布蘭布通戰役和昭莫多戰役後,算是遏制了準噶爾勢力的東進勢頭。

雍正在位時間很短,嘗試進行戰略進攻。但因為準噶爾人已經獲得了大量源自土耳其和歐洲的軍事技術,武器落後的和通泊戰役中遭到慘敗。雍正只能放棄直接鯨吞的想法,一點點的依靠築城來蠶食前進。


最後還是乾隆,拿出了前兩代人積累的資源,併為清軍更新了手裡的武器。加上準噶爾人外交水平糟糕,同時和清朝、俄羅斯、哈薩克、西域的穆斯林定居者敵對。清朝終於搞定準噶爾人,算是基本解決了蒙古問題。


這或許就是樓主覺得明朝對付蒙古時間很長而清朝對付蒙古時間很快的原因吧......


米南德王問道


要說蒙古人和女真人的關係為什麼那麼好,說老實話,特別得感謝明朝政府,尤其是愛新覺羅家的大恩人李成梁先生。沒有他,蒙古問題可能還真的兩說。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明朝的整體國策決定的。由於老朱家搶的是蒙古人的江山,所以蒙古人就一直心心念念想要重回中原做皇帝。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其中最大的兩票,一次圍了北京城很久(庚戌之變),還有一次直接把皇帝擄走了(土木之變)!

這樣的強敵呆在身邊,讓大明政府怎麼睡得安穩?所以從太祖開始,北方的蒙古人就是明朝最大的強敵。朱棣“天子守國門”,要守的就是蒙古人。歷朝歷代的皇帝,哪怕再昏庸,都不敢放輕鬆對北境蒙古人的警惕。一代名將戚繼光和譚綸,在收拾完日本人以後就去了北方,還是為了對付蒙古人。

收拾蒙古人最兇的就是李成梁,他在遼東幾十年間,把遼東的蒙古部落收拾的明明白白。而他也正是靠著收拾蒙古人的功績,從而成為明朝受恩寵最隆重的武官。

李成梁把蒙古人收拾乾淨了,女真人精神了。努爾哈赤在一統女真以後,又邊打邊拉的將蒙古人給收編了。而在明朝強大的軍事壓迫下,這兩個稍微孱弱的民族自然要融合。而在李成梁的默許下,這種結盟居然沒有受到任何的拆分和打壓。

八旗裡面,滿洲八旗下面就是蒙古八旗。而著名的孝莊皇太后,正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也就是說,從順治往下,每一代清朝皇帝都有蒙古血。更不用說後來的很多皇后都是蒙古人了。



青言論史


明朝雖然驅逐了元廷,但來自於漠北的威脅貫穿了整個明朝;然而清朝時期,蒙古已經完全失去了對於中原的威脅能力。因為清朝真正“打入敵人內部”,而且對於蒙古,清朝用的是不見血的軟刀子,使得蒙古毫無招架之力。

清朝對於蒙古有三大策:第一,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第二,崇釋以制其生;第三,分封以制其力。這也是清朝能夠完全制服龐大的蒙古的重要原因。

千百年來,漠北的遊牧民族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然而滿清不同。首先,滿清本身就屬於半遊牧半漁獵,崛起初期更加與蒙古聯盟。從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初期,就進行了頻繁的滿蒙聯姻。清朝初期,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的後宮之中,蒙古妃嬪眾多而且地位尊崇,著名的孝莊太后就來自於蒙古科爾沁部。

清朝兩百多年,大量蒙古貴女嫁入滿清宮廷,也有眾多滿清宗室女性遠嫁蒙古,這種滿蒙聯姻使得雙方聯合相當穩定。

蒙古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在冷兵器時代蒙古騎兵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雖然與自己的聯盟的關係,但也不得不防。清朝將蒙古分化成兩大部分,最早歸順的漠南蒙古由清廷直接統轄,而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則被清朝各種分封,化整為零,如同當年漢朝的“推恩令”。

然而最可怕也威力也最強大的,還是清朝在蒙古大規模推崇藏教。

原本蒙古人在元朝時期就信奉藏傳佛教,但影響沒那麼大。滿清時代,清廷在蒙古大力推崇藏教,命令蒙古家庭男性“十中抽七”出家為僧。僧侶不從事勞動生產,也不婚配生育,加上男性勞動力突然驟減,女性壓力倍增壽命銳減,蒙古人口出現斷崖式減少。

傷你最深的,永遠都是最瞭解你的。滿清與蒙古關係非同一般,也正因如此,清廷才能將遊刃有餘解決掉了中原王朝千百年不能解決的問題。



澹奕


其實這個就好比大禹父子治水是一樣的原理!一個是堵,一個是疏!

大禹治水的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是關於打魚的父親,想必很多人都很陌生。大禹的父親叫鯀,是黃帝的六世孫。身世可謂是顯赫,因此鯀被帝堯封在了崇地,爵位伯爵。相傳崇伯鯀也曾經被帝堯派去治理大河,這崇伯鯀面對滔滔洪水,壯志凌雲,組織人力物力對洪水進行圍住堵截,但是高高的攔河大壩儘管可以一時阻礙洪水的襲擾,但是卻不能根治洪水,每當洪水位再次上漲,攔河大壩便會被沖垮,再修再垮,不休不止,令百姓深受其害!


九年後,大河水患依舊沒有根治,帝堯已經去世,繼位的舜面對天下的百姓對於崇伯鯀治理洪水不利的怨恨,於羽山公審了崇伯鯀,並且殺害了鯀。隨後,舜指定了崇伯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深知父親治水失利後被殺害的大禹,帶領族人們義無反顧的繼續趕赴洪水前線,面對父親曾經修建但被沖垮的攔河大壩,大禹決定改變思路,從圍追堵截變成了疏通導流,修建渠道堤防,令洪水氾濫時,可以快速的行洪洩洪,從此以後,大禹治理後的大河再也沒有氾濫過。

最終大禹因治水名氣大振,聞名全國,因此在舜年邁後,大禹成為了新的統治者,並且與其兒子一起開啟了中國第一個歷史朝代——夏朝!


其實對於蒙古的戰爭也是如此,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對於曾經統治過中國的蒙古人,已經被驅趕出中原的北元勢力,明朝二百多年的時間裡不間斷得猛烈進攻蒙古勢力,無論是明太祖朱元璋還是明成祖朱棣,亦或是後來的明朝皇帝們,所採用的辦法都是對殘元勢力和蒙古人的殺戮,但是野火燒不盡,吹風吹又生,草原給蒙古人提供了遼闊的避難之所,藏身之地,因而兩百多年的時間一直沒有根除蒙古人對中
原王朝的威脅和敵對關係。


但是清朝的建立者滿洲人則不同,他們深知自己的勢力不足,尤其是面對人數眾多,國土面積遼闊的明朝,因此滿洲人的後金政權在壯大自己的過程中,儘管也和蒙古人產生過沖突,但是滿洲人卻通過和親和封賞的方式,不斷地安撫蒙古人,最終蒙古人在後金政權給予的地位和權力面前,通過和親確立了和滿洲和平共處的局面,並且建立了蒙八旗制度,為滿洲人進入中原,建立統一的封建王朝,立下了功勞。

通過這樣的解釋,你是否懂了在處理與蒙古人的關係這個問題上,明朝和清朝為何有著天壤之別的結果了吧?


珞珈山的貓


在大明276年的國祚之中,明朝軍隊非但沒有徵服過蒙古,還差點兒被蒙古軍隊翻盤。在“土木堡之變”時,瓦剌(即“衛拉特蒙古”)軍隊直接俘虜了明英宗朱祁鎮,幾十萬大軍就此覆滅,國家都差點兒沒了。經此一役,明朝再也不敢進攻蒙古,基本只是進行防守。尤其到了明朝後期,整個西北和西域都是蒙古人的天下,大明實際管轄範圍僅剩內地的十八個省。

▲朱元璋劇照

也就是說,大明王朝花了近三百年的時間仍然沒能解決蒙古問題,最後有效統治範圍還還縮水了很多。這就實在令人心生疑惑,為何到了清朝,強悍的蒙古部落就成了順民呢?事實上,在用武力征服蒙古部落後,清廷就開始用各種手段減少蒙古部落所帶來的威脅,比如聯姻、建立蒙古八旗等。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過程中,真正認識到了蒙古人的強悍,思來想去,他最終選擇了一個不費一兵一卒的辦法——推廣黃教,也就是西藏地區的喇嘛教。

▲萬曆十年的明朝疆域圖

推廣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通過各種手段強制推行喇嘛教。從康熙皇帝時開始,蒙古各地都開始大規模興建喇嘛寺廟,把喇嘛教變成了蒙古的民族信仰,甚至以法令的形式規定每三個男子中就必須有一個去當喇嘛。這麼一來,原本騎馬馳騁的蒙古勇士都去寺廟修行,民族血性大幅削減。何況黃教“格魯派”喇嘛一般不允許結婚,如此一來,蒙古人口也得以逐漸減少。

▲康熙皇帝讀書像

其次則是大幅度提升宗教領袖在蒙古的地位。蒙古部落以前都是接受黃金家族統治,清朝通過法令等措施,冊封了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章嘉呼圖克圖這兩個蒙古地區的宗教領袖,並使其地位凌駕於蒙古王公之上。如此一來,王公對蒙古部落的統治越來越弱,貴族就有勢力被削弱,並且和宗教之間形成制衡。兩邊內鬥傾軋不斷,時常向清朝統治者尋求幫助以打擊對方,壓根沒有精力和時間想著造反。


▲蒙古僧人

其次則是大興圈地運動。清朝統治者允許蒙古王公和宗教領袖大量兼併佔有土地,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蒙古平民成為了佃戶或者農奴。由於王公貴族和宗教領袖的剝削,導致蒙古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財富開始大量集中在了少數人手上。如此一來,整個蒙古的經濟發展開始衰退,當地百姓苦不堪言。為了進一步鞏固圈地運動成果,清廷甚至批准寺廟圈佔的土地可以不用交稅。

▲清末蒙古王公舊照

就這樣,蒙古人不是在捱餓就是去做和尚了,往昔的鐵騎雄風蕩然無存,王公貴族也都喪失了鬥志,靠著地租和賞賜消磨度日。到民國初期,原本有200萬之多的蒙古人,僅僅只剩下50多萬人,而且其中還有許多是喇嘛。由此可見,康熙皇帝的手段實在老辣。

參考文獻:

《明史》《清史稿》


趣觀歷史


蒙古,一個熟悉的民族,兇悍殘暴,又漂浮不定的匈奴,建國定都與中原王朝抗衡的契丹,13世紀再次崛起於草原,叱吒亞歐大陸,風馳電掣般席捲天下。

定都北京統治全國,是蒙古民族有史以來取得的最大成就。不論是曾經的匈奴王國,還是佔據北方的契丹,不過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大部落而已。統治全國,蒙古民族的上層階層,逐步擺脫了逐水草而生的方式,中原成熟的生產方式,政治制度,城市經濟等等都在深入的影響著這個來自草原的民族。

曾經馳騁沙場的騎兵,變成了耀武揚威的主子,影響是相互的,蒙古統治了全國,中原富庶的地域經濟也讓他們難以割捨,甚至忘卻了草原策馬揚鞭的豪邁。

元朝的滅亡一方面斷送了蒙古民族優越的民族地位,同時也加劇了民族的融合。蒙古不在有強大的王朝,只是四分五裂,互相攻伐的小朝廷,同時大批蒙古民族融入中原,蒙古稱雄草原,一統天下變成了遙遠的夢想。明朝初年,經歷徐達,常遇春,藍玉等一批能征善戰將領的打擊,蒙古變得一蹶不振。成祖年間,僅存的蒙古朝廷更是望風而逃。並不是明朝沒有能力降伏,而是漂浮不定,散騎遊勇的蒙古根本不值得大軍剿滅。終大明一朝,蒙古始終沒有掀起太大風浪,縱然國力衰竭之時。

在歷經千百年封建王朝,中原王朝先進的生產方式,繁華的商業活動,不斷擴大的城市,都在變成民族融合的吸鐵石。蒙古民族同樣沒有逃脫,曾經躍馬馳騁於草原的蒙古男兒,逐步適應中原的生產方式,蒙古貴族更安逸於中原的城市生活,廣大蒙古百姓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來自中原源源不斷的鹽,鐵,布匹等生活用品,互市的商業經濟,更是給蒙古百姓帶來了繁榮。

清朝,同樣繼承了明朝的繁華,來自滿清騎兵的兇悍,似乎並不比蒙古騎兵遜色。然而,同樣是邊疆民族的滿清,似乎更加容易和蒙古親近。成吉思汗創造的偉業已經變成了蒙古人永遠的驕傲,卻也遙不可及,後無來者。隨著民族融合的加劇,商業經濟的發展,曾經馬背上的民族也人心思歸。在清政府靈活寬鬆的民族政策下,蒙古貴族無需戰爭就可以得到榮華富貴。千百年與中原王朝的打打殺殺,恩怨情仇,中原已不在陌生,安家未必不可。

清朝,蒙古已經近乎完全融入了中原王朝,不再是俯首稱臣的藩屬國,而是帝國的一片疆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比對抗更加重要。滿清已無需再通過武力降伏,而是統治。

正是經歷了明朝前期的打擊,以及長時間的共存,蒙古清醒的認識到中原王朝的強大,加之民族融合,認同感加劇,清朝的多民族國家形成。蒙古已完全變成中華民族的一員。


商山長河


1.如題主所言:朱元璋收復淪陷的燕雲各州及隨後幾次直搗元廷的戰爭,促使蒙古留下了分裂的痼疾;朱棣的五次遠征讓蒙古實力較大的韃靼、瓦剌部落傷了元氣。

土木堡慘敗主要是大明內部原因導致,並非軍事力量抗衡的結果,大明這二位狠角色造成了蒙古不能長期地興盛與集結一地,從而恢復不了蒙古內部統一團結的局面,為清朝滅蒙古奠定了基礎!



2.到了清朝,葛爾丹為爭奪草場,進行了長期的內部爭鬥,致使蒙古內部更加四分五裂:有一定實力的與之火拼,相互間削弱了彼此的實力,而大量的遊牧狀態的小族群,都直接或者間接地投降了清朝,這在康熙朝表現的最為顯著,清政府籍此掌握了蒙古內部的錯綜複雜的矛盾,對症下藥,最後各個擊破.



3.畜牧業,養殖業為蒙古經濟的主要來源,而長期不斷的草場爭奪戰亂,使各部落流離失所,嚴重破壞了適合畜牧業與養殖業生產的生態,使得經濟難以繁榮,生產無法恢復與發展,沒有財富作為武裝力量的有力支持,導致蒙古的軍力薄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希望星晨58298869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想要真正解釋起來,實際上非常的複雜,涉及到的點非常之多。這其中不僅涉及到兩者的政治制度、軍事,還涉及到了兩者的文化等方面。

所以想單靠一篇文章來解釋是很難解釋清楚的。但也並非完全說不清楚,筆者下面就用帝國統治邏輯來簡述一下該問題。

大蒙古帝國版圖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大明帝國在推翻元朝的統治之後,其統治的範圍是在長城以南和長城以北地區,當然了,這也僅僅是名義上的統治地域而已,實際上的統治地區也只有長城以南。

但明明長城以北地區已經被明王朝統治了,為何會說實際只統治了長城以南地區呢?這其實不難理解。

因為雖然明王朝的軍隊的確踏入到長城以北地區,草原上的各部族也都宣稱要歸附明王朝,但實際上,明王朝所獲得的不過是一個口頭上的協定而已,該地區的人在施行什麼政策也好,頒佈什麼法令也好,都基本與明帝國無關。當然了,明帝國為此也無能為力。因為草原上的統治邏輯和中原的統治邏輯是不一樣的。

中原地區基本上主要是以農耕為主,所以國家可以很容易收取稅收;但是草原就不一樣了,他們屬於遊牧民族,難以徵稅;而朝廷上的官僚系統想要運轉,那麼就需要國家財政來支持,而國家財政從哪兒來呢?當然就從稅收上來了。

明朝版圖

如果草原上收不上稅來,那麼明王朝如果還派官員去治理,那麼無疑會增加治理成本。這對於剛剛建立起來的明帝國來說是很不划算的。

所以,明朝的統治者只需要草原上的部族在口頭上答應要依附自己就可以了,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地方已經是明朝的疆域範圍了。

但實際上,這個地方並沒有真正的歸附明帝國,隨後北方的時不時的叛亂就是很好的說明。

但是明王朝實際上為此也無能為力,在朱元璋,朱棣時期還相對好一點,至少還有將士可以用,足以應對北方的動亂。但是到後來,明王朝的武力指數就大大下降了,想要征討幾乎是不太現實的了。即便可以將北方給平定,但是也管不了,所以到時候還得撤回來,動亂還是會發生。

所以明王朝兩百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控制長城以北地區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可為何清帝國就能同時統治長城以南和長城以北地區呢?

除了清王朝前期實行的民族政策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清王朝是一個典型的“二元帝國”,也就是熟悉長城南北的統治邏輯,並能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國家。

其實通過閱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實際上只要是少數民族政權,那麼基本上就是一個典型的二元帝國,比如元朝就是一個典型。而漢人王朝就只能是一個一元帝國,即只熟悉長城以南的統治。

也許你會說了,唐朝不就是一個漢人王朝嗎?它還不是同時統治了長城南北地區?其實仔細看唐朝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唐朝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漢人王朝,它的建立是依靠關隴軍事貴族,而關隴軍事貴族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少數名字,例如鮮卑,拓跋這樣的。

清王朝本來就是從草原起家,從努爾哈赤開始就對蒙古諸部實行了征服和拉攏,清王朝和蒙古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的,兩者也多次進行和親,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清朝前期的著名女政治家孝莊太后了。她是蒙古人,其姓為博爾濟吉特氏,如果追溯這一姓氏的話,會發現,這是蒙古的貴族,即黃金家族的一支。

“黃金家族”是蒙古貴族乞顏部的獨特家族稱號,其實這一稱號有兩個發展時期,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發展時期就是從鐵木真開始的支系。

清王朝和明王朝是兩種不同的統治邏輯,前者相對廣泛一點,後者則侷限一點。所以這就是清朝能統治蒙古,而明朝不能的原因。

當然了,以上的陳述皆為單方面的,並不全面。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中國史綱》

  2. 《清史稿》


方圓明清史


因為最開始,蒙古和明朝都是元朝的屬地,明朝和蒙古就像兄弟關係一樣,明太祖袁國珍作為元朝的皇親從元朝領地上建立漢族人的明朝,蒙古那時候還是元朝的領地,明太祖袁國珍建立明朝時期,明朝的兵力已經和強大的征服過歐洲中亞的元朝軍隊作戰,明朝軍隊面對兵力眾多,實力強大的元朝軍隊,小明王袁國珍建立的守衛明朝的很多軍隊和元朝的軍隊戰鬥過以後有些損失,為了實現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漢族的小明王袁國珍聯合瓦刺族和吐蕃族首領出兵反抗元朝統治階級的民族區別對待政策的共同反擊並獲得勝利,之後小明王袁國珍建立了漢族人的明朝,瓦刺族也加入了漢族人的明朝,吐蕃族也建立了吐蕃國,小明王袁國珍帶領漢族人,聯合被元朝統治者民族區別對待政策的瓦刺族和吐蕃族等民族反抗統治者的蒙古族,建立了獨立的朝代,明太祖袁國珍建立明朝,保證了漢族人不被元朝的蒙古族對漢族人瓦刺百色吐蕃的其他民族的等級區分區別對待,漢族人不被元朝各種苛政對待,袁國珍因為娶了元朝可汗兄弟的女兒,是元朝可汗的皇親,所以袁國珍才能在元朝等級制度中尋找機會建立漢族人的明朝,明太祖袁國珍的父親袁世珍也是幫助元朝發展的功臣,所以元朝皇帝可汗和元朝建立的中亞西亞歐洲的其他兄弟可汗國也知道袁世珍袁國珍父子對元朝的巨大貢獻,所以他們都不想出兵和同為皇帝親戚的袁國珍作戰,所以明太祖袁國珍建立的明朝能夠在數量眾多又強大的元朝騎兵步兵中平穩的度過建立初期的艱難歲月,所以明太祖袁國珍對蒙古可汗和蒙古人有種特殊的愛惜、感激之情,明太祖袁國珍看到蒙古人有天災的時候也會積極幫助蒙古人賑災,給糧草給蒙古人用以度過各種災難,明朝和元朝以及蒙古是兄弟互相幫助的關係,雖然建立明朝初期有很多戰爭,但是後來明太祖袁國珍為了漢族人實現漢族民族獨立而反抗蒙古統治階級的戰爭獲得元朝可汗皇帝的理解和體諒,元朝也沒有繼續出兵攻擊漢族人的明朝,明朝在明太祖袁國珍的帶領下實現了漢民族和其他被壓迫民族的獨立。

明太祖袁國珍

清朝是後金部族建立起來的朝代,清朝和蒙古都是以農牧業為主要生產生活,所以後金和清朝為了擴大地盤,爭奪領地互相征伐過,後來後金軍戰勝了蒙古軍,實現了對蒙古的控制,清朝是後金族內演變成的,清朝已經控制了蒙古的部分地盤,只要加緊爭奪就能控制大部分蒙古地區,而明朝後期又經歷過皇權政變的局面,所以清朝能輕易的控制蒙古,明朝因為和蒙古的關係一直友好,也沒有太多統治蒙古的政策,明朝明太祖袁國珍和後來的明成祖袁棣明仁宗袁高枳等皇帝採取的都是漢族人經常用的仁政,所以前明朝對待蒙古的政策是和平共處,互幫互助的關係,明朝前中期因為蒙古元朝可汗病故,之後的可汗對待明朝的態度有轉變,明朝和蒙古也發生過戰爭,明成祖袁棣時期因為明成祖袁棣的軍事能力強,指揮治軍有方,經過數次和蒙古作戰,蒙古因為中亞歐洲的可汗國自治的關係以及蒙古內部不同可汗內鬥的原因,外地的可汗國均無暇顧及元朝蒙古的內部改變,因為蒙古內部不同可汗爭權,蒙古的勢力被削弱,明朝因為經過明成祖袁棣和兒子袁高栒和蒙古的作戰,以及之後的明光宗袁厚載,明英宗張英保、明孝宗袁祈鎮、明景宗袁祈鈺等等明朝皇帝領導指揮明朝軍隊和北方外敵作戰,保證了明朝江山的安全,讓外敵不能在短時間侵佔明朝的領土,後期蒙古因為明朝的建立人明太祖袁國珍是蒙古族元朝可汗的親戚,所以之後元朝未派更多元朝的騎兵步兵去攻擊明朝,而明朝和蒙古有很多時候都是通婚聯姻的關係,這些是明朝強大時期未出兵攻佔蒙古的原因;

明成祖袁棣

而清朝為了控制地盤和人口、畜牧地等因素出兵攻擊蒙古,控制草原草地等畜牧地出兵攻擊蒙古,打敗蒙古東部軍隊控制蒙古東部地盤,明朝因為後來政變後發展不好,對蒙古的安全無暇顧及。

這些就是清朝能比較輕易的佔領蒙古少量土地,明朝並未佔領蒙古土地的原因就是明朝和清朝兩朝的歷史和國內外政策不同!


愛袁說中華真歷史解密


事實上如果我們不是把眼光僅僅停留在明末這一特定時間點上,而是縱觀整個有明一代就不難發現:其實明朝最大的外患並非女真而是蒙古。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併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這一時期的北元政權不僅控制著蒙古故地之外,山西、甘肅的擴廓帖木兒;遼東的納哈出;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仍奉大元正朔,與此同時北元同高麗、畏兀兒等藩屬仍保持著政治、經濟上的聯繫。1369年徐達在沈兒峪大破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逃奔和林,明軍平定陝甘地區;1381年七月徵南將軍傅友德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同副將藍玉、沐英一同遠征雲南,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投滇池自殺,明軍平定雲南;1387年明將馮勝率大軍二十萬直逼金山,迫使遼東故元將領納哈出降明;1388年親元的高麗王朝命大將李成桂北伐遼東明軍,結果李成桂在威化島果斷回師京城發動政變掌控朝政,四年後李成桂廢黜高麗王朝的末代君王,建立了接受明朝冊封的李氏朝鮮王朝。當北元政權羽翼盡失之時北元政權的核心蒙古本部也遭到明軍的打擊:1388年三月明將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藍玉在捕魚兒海(今貝爾湖)之戰中俘獲蒙古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以及大量印章、圖書、兵器、車輛。事實上蒙古人自返回草原後就始終存在一個問題:脆弱的遊牧經濟根本不足以支撐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的大一統帝國模式,因此蒙古貴族們對成吉思汗直系後裔黃金家族的離心傾向開始日漸增長。捕魚兒海之戰的失敗使黃金家族在蒙古貴族們面前徹底顏面盡失,很快蒙古各部逐漸宣佈脫離黃金家族的大元政權而獨立,蒙古草原重新回到了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割據狀態。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曾對蒙古諸部發動持續打擊,這在後世史書中被記載為”五出漠北,三犁虜庭“。這一時期明王朝對蒙古諸部保持著壓倒性的軍事優勢,然而隨著明朝國力的中衰蒙古勢力開始重新強大起來:蒙古瓦剌部甚至在1449年俘獲了明英宗朱祁鎮並一度包圍北京城,1550年蒙古俺答汗再次兵圍北京城。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恰恰正是明朝和蒙古兩百餘年的持續交鋒為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部族的興起提供了歷史契機。

說起來女真人也是一個驍勇彪悍的民族——歷史上女真人的祖先建立的金國與蒙古也曾是世仇,然而金國其實已是一個相當漢化的政權了,蒙古滅金後定居中原的女真人大多漢化,因此被視為漢人的一部分,只有留在東北山海關外的女真部族還較多保持著射獵傳統。1387年納哈出降明後明王朝的版圖就覆蓋到遼東地區。明永樂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餘年中女真族出身的宦官亦失哈奉明王朝之命巡視黑龍江下游,明朝在東北女真族聚居地設有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兩大行政管轄機構。明朝治下的女真部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等幾大分支,同明朝和蒙古比起來女真各部的實力實在有限,甚至連李氏朝鮮也不斷向北蠶食女真人的土地,西部的蒙古勢力最強盛的時期也曾一度向東完全控制了整個女真地區。其實女真人的剽悍善戰絲毫不弱於蒙古人,只是由於部落太小無法形成合力而已。然而明朝和蒙古持續兩百多年的對立給女真人帶來了機會: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利用明朝和蒙古對立無暇顧及自己的時機悄然統一女真諸部。直到這時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還給努爾哈赤去書聲稱:“四十萬蒙古國之主巴圖魯成吉思汗致書水濱三萬女真之主”,然而說出這番大話的林丹汗似乎忘了他並沒真正統一蒙古各部:這時的蒙古人早已不是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人了,這時的蒙古已分化為喀爾喀、卡爾梅克、布里亞特、韃靼、圖瓦、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準噶爾、科爾沁、敖漢、察哈爾、茂明安、土默特等諸多部族。當努爾哈赤的後金大軍對察哈爾部開戰後不願再受察哈爾統治的東蒙古各部紛紛倒向後金。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兩代的改革已使後金(清)政權由剛開始的原始漁獵部族的聯盟形態逐漸過渡成為較為成熟的國家體系,相比蒙古人單純的遊牧文明而言:這種兼具遊牧漁獵民族的驍勇彪悍和強大高效的統一協調調度能力的政權其實更加強大。事實上後期的後金(清)政權已不單純只是由建州女真後裔組成的了,不僅成功統一了女真諸部,還組建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也就是說清軍之中其實大量充斥著蒙古人和漢人。相比之下蒙古各部本就不統一,以致於在明軍、清軍中都活躍著相當數量的蒙古人,還要防備南方的明王朝,在組織協調能力上又不及清軍,清軍甚至還掌握了更為先進的火器技術,可以說蒙古人再怎麼驍勇善戰也抵擋不了這樣的對手。

事實上在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創後金政權之初所面臨的地緣格局是相當不利的:擋在後金崛起道路正面的是明王朝,而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和親明的李氏朝鮮王朝猶如兩把尖刀威脅著後金的側翼。按說後金無論往哪個方向發展都可能遭遇另外兩方勢力從後方側翼的襲擊。如果將當時明朝、蒙古、後金三方博弈視為一出“新三國演義”,那麼明朝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蒙古地域廣大、騎兵彪悍;後金無論從哪方面看似乎都是最弱的。然而就是看似最弱的後金卻在明朝與蒙古的夾縫之間悄然壯大興起,當時的後金利用蒙古內部的分裂格局與科爾沁等部會盟、聯姻。1593年蒙古科爾沁部參加了討伐建州的九部之役,後參加的科爾沁部明安和喀爾喀部勞薩與努爾哈赤“遣使通好,自是蒙古諸貝勒通使不絕”。1619年明朝大軍在薩爾滸之戰中慘敗於後金的現實使明朝和蒙古這對宿敵看到了新興的後金的力量,於是作為當時的漠南蒙古諸部名義上的宗主的察哈爾部林丹汗隨即邀約了喀爾喀五部配合明朝協防鐵嶺,然而由蒙古和明朝組成的聯軍在女真人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就連蒙古軍隊的主將齊賽諾延都成為了女真人的俘虜。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成為蒙古諸部中率先臣屬於後金者。次年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徵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這一時期後金對蒙古諸部採取政治安撫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策略:與歸附自己的蒙古部落進行會盟、聯姻,而集中主要精力打擊身為漠南蒙古各部盟主的察哈爾部。後來的孝莊太后和她的姑姑哲哲皇后以及姐姐宸妃海蘭珠都是在這時嫁入後金宮廷的。天聰九年(明崇禎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極討伐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徹底統一漠南蒙古諸部並獲得元朝的傳國玉璽。次年皇太極正式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改後金國號為清,他自己則由大汗改為皇帝,此舉標誌著皇太極正式以漢法構建自己的國家,應該說此時他已有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的意圖。

事實上皇太極的改國號之舉並非單純是為入關滅明做準備,而是在為建立一個囊括滿洲、漢地、蒙古等地的多元帝國做準備。從察哈爾部得到的傳國玉璽被視為一種權力的象徵——這被視為身為成吉思汗後裔的蒙古黃金家族的權力轉移到了滿洲愛新覺羅家族手中,皇太極被蒙古王公們視為是成吉思汗的繼承者,而此後整個有清一代的所有帝王都無一例外擁有蒙古汗號。成吉思汗開創的蒙古帝國是一個部眾聯盟國家——蒙古人並沒像漢人一樣建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央集權政體,因此在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迅速陷入分裂局面:元朝皇帝名義上是蒙古大汗,但實際上對其他四大汗國並無管轄之權。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併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1388年三月明將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藍玉在捕魚兒海(今貝爾湖)之戰中俘獲蒙古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馬駝牛羊十五萬多頭以及大量印章、圖書、兵器、車輛。蒙古人自從返回草原後就始終存在一個問題:脆弱的遊牧經濟根本不足以支撐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的大一統帝國模式,因此蒙古貴族們對成吉思汗直系後裔黃金家族的離心傾向開始日漸增長。捕魚兒海之戰的失敗使黃金家族在蒙古貴族們面前徹底顏面盡失,很快蒙古各部逐漸宣佈脫離黃金家族的大元政權而獨立,蒙古草原重新回到了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割據狀態。名義上作為成吉思汗嫡系後裔的察哈爾部仍是漠南蒙古諸部的盟主,可實際上各部之間只是一種鬆散的聯盟體系而非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國家”一詞在蒙古語中唸作“兀魯斯”——這是專指具有蒙古特色的部眾聯盟國家:有實力的汗可以統合各個部眾國家,而當強勢人物去世後各部可以自行選擇脫離或加入新的聯盟體系。這實際上是遊牧民族的一貫現象:由於遊牧經濟的天然脆弱性以及生活的流動性,其實並不太需要一套龐大複雜的國家行政機器,所以在遊牧經濟條件下很難產生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滿人其實並不是像蒙古一樣的遊牧民族,而是以漁獵為主兼有遊牧和農業經濟成分的民族,但漁獵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其實並不能截然分隔——且不說滿人的生活中同樣有相當的遊牧經濟成分,即使單純就漁獵經濟而言其實也是一種極為脆弱的經濟模式。滿語中的“固倫”其實是指的和蒙古語中的“兀魯斯”一樣的部眾聯盟國家。這種部眾聯盟國家的典型特徵就是:各部首領是以本部族利益最大化為核心原則的,聯盟的向心力是相對偏弱的,所以當科爾沁等蒙古部落脫離林丹汗而投向滿洲時很自然地認為:這是自己的兀魯斯與滿洲兀魯斯的聯合。所有不服從林丹汗的蒙古部落都將新興的滿洲政權視為抗衡察哈爾部的盟友。

整個有清一代統治階層一直極力鼓吹所謂“滿蒙一家”的理念。需要指出的是清朝所謂的“滿蒙一家”並非單純對蒙古諸部執行親善政策,而是對歸附於己的蒙古各部執行親善政策,而對諸如準噶爾部這種不願與清王朝成為一家的部族就是冷酷無情的打擊了。在歷經康、雍、乾三代持續的打擊後清王朝最終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攻克伊犁併成功俘獲準噶爾大汗綽羅斯·達瓦齊,至此同清朝康、雍、乾三代持續對立的準噶爾汗國終於被平定。此後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孫阿睦爾撒納一度舉兵叛亂,但於1757年被清軍平定。隨著準噶爾部的被消滅標誌著清朝已基本實現對蒙古諸部的控制——除了此時已被沙俄征服的蒙古部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東歸的土爾扈特部成為了最後一支臣服於清王朝的蒙古部落,至此昔日盛極一時的蒙古帝國最終被清朝和沙俄瓜分。然而僅僅只靠暴力鎮壓是不能使蒙古各部對清王朝產生心理認同的,整個有清一代始終堅持對蒙古諸部實行順者安撫、逆者討伐的兩手策略。那麼清王朝究竟對蒙古諸部實行了哪些安撫措施呢?從努爾哈赤起後金(清)政權就將利用蒙古諸部彼此之間的矛盾使其相互牽制作為一項既定政策:九部之役後努爾哈赤並未報復與自己作戰的科爾沁等部,而是積極致力於將其從漠南蒙古盟主——察哈爾部林丹汗那邊爭取過來。科爾沁由此成為蒙古諸部中率先臣服於後金(清)政權的,皇太極的9位后妃之中有6位是蒙古后妃,其中孝端文皇后哲哲、宸妃海蘭珠、孝莊文皇后大玉兒三人就來自最早與後金(清)政權建立聯繫的科爾沁部。此後清朝歷代統治者延續了自努爾哈赤、皇太極時代起的與蒙古結好、聯姻的既定國策——在近三個世紀的時間裡清皇室與蒙古貴族之間始終保持著世代通婚聯姻的關係,同時清朝的格格們也不乏下嫁蒙古王公者,整個有清一代滿蒙聯姻合計達586次,真正實現了“北不斷親”的既定國策。當然清朝控制蒙古的方式也並非只有聯姻這一條措施——畢竟在現實的政治利益面前姻親關係未必就靠得住,漢朝與匈奴的和親、唐朝與吐蕃的和親均未能成功起到使匈奴、吐蕃羈縻臣服的目的。事實上清朝對蒙古的控制是一套由聯姻、貿易、移民等方式構成的組合拳,那麼這套組合拳究竟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清朝將蒙古諸部分為內屬蒙古與外藩蒙古,分別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根據部落、地域分而治之——分設札薩克旗、都統旗、總管旗、喇嘛旗進行統治。內屬蒙古包括八旗察哈爾、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員治理,與內地的州、縣無異。外藩蒙古各旗則由當地的世襲札薩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權,又分為內札薩克蒙古和喀爾喀四部、青海蒙古和伊犁準部等。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為一盟,設正、副盟長,掌管會盟事宜,並對各旗札薩克進行監管。在中央則由理藩院統管蒙古事務。清朝就這樣按自己的八旗模式對蒙古諸部進行改造,整個有清一代被納入八旗系統的蒙古人相比中原漢人享有諸多政治經濟特權:可以不必經過科舉就能當官、享有豐厚的國家俸祿待遇,這就使蒙古諸部與清朝統治階層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而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也使其需要清朝居中調解。除了以通婚強化血緣聯繫、在政治經濟上構建利益共同體之外清朝還從宗教上對蒙古人加以控制:從元代起蒙古上層就開始尊奉藏傳佛教,事實上“達賴”和“班禪”的稱號並非源自藏區而是來自蒙古: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將“達賴喇嘛”的稱號賜予索南嘉措;1645年和碩特部的固始汗將“班禪”名號賜予羅桑卻吉堅贊。藏傳佛教的幾大派系分別與不同的蒙古部落建立同盟,形成了蒙藏之間相互介入對方內部政治鬥爭的格局。清朝通過在藏傳佛教中獨尊格魯派(黃教)實現對蒙藏諸部的精神統治:清朝統治者在滿人的堂子舉行薩滿儀式,在喇嘛教禮佛,在孔廟強調教化,在中原他是天子,在滿洲他是部族首領和家長,在蒙古他是大汗,在藏地他是文殊菩薩的化身,總之清朝建立了一套複雜的對境內各民族因俗而治的多元政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